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

許昌被漢軍攻佔後的第五天,一支五千人的曹軍騎兵從東郡白馬津渡過黃河,向徐州方向浩浩‘蕩’‘蕩’開去,這支隊伍是曹軍最‘精’銳的虎賁衛,原是曹‘操’的護衛軍,現在指揮權已經到了曹丕手中,此時曹丕就在隊伍中,他趕去徐州進行最後的戰爭動員。

寬大的馬車內,曹丕‘陰’沉着臉注視着兩邊原野,儘管兩邊農田裡不斷有好奇的農民站起身打量這支軍隊,但曹丕卻沒有半點去農田內視察的想法,他的心思早已被嚴峻的局勢所擾‘亂’。

目前的局勢確實很嚴重,許都失守導致朝野譁然,鄴都人心惶惶,但如果僅僅是人心不穩,曹丕倒也不是很擔心,關鍵是許都失守引發的連帶效應,竟然使豫州西部幾個重要郡縣紛紛投降,漢軍一舉奪取了半個中原。

中原局勢的嚴峻使曹丕再也坐不住,親赴徐州督戰,曹軍在徐州及豫州東部一線部署了十五萬大軍,這已是一半曹軍,如果曹軍再敗,那就不光是中原易主的問題,而且曹魏就將大勢已去。

這時,時間漸漸過了中午,一名‘侍’衛首領催馬上前建議道:“啓稟世子,是不是可以停下來稍微休息一下?”

曹丕看了看天‘色’,又問道:“離濮陽還有多遠?”

“大約還有三十里!”

曹丕便點點頭,“那就原地休息半個時辰。”

隊伍停下,士兵們紛紛牽馬去前方的小河飲水,他們自己也取出乾糧喝水啃咽,有‘侍’衛向曹丕獻了行軍午餐,曹丕的午餐也很簡單,幾張軟餅,一盤醬羊‘肉’和一壺清水。

曹丕用軟餅捲了羊‘肉’,一邊吃,一邊在桌上看着地圖,他沉思片刻,又對‘侍’衛道:“去請軍師過來!”

不多時,程昱被請進了曹丕的馬車,他跪下行一禮,“參見世子!”

“軍師不必客氣,請坐!”

曹丕請程昱坐下,又令人去端一份午飯過來,程昱看出曹丕眼中的憂慮,笑道:“世子這些天瘦了很多啊!”

“哎!壓力太大,想到許都失守,心中就堵得慌,連陳留郡都投降了漢軍,我真的很擔心曹仁能否取得中原之戰的勝利。”

程昱臉上笑容消失,他沉思片刻道:“許都之敗在於戰略估計不足,沒有想到漢軍攻打洛陽的真實用意,導致許都兵力分散,如果我們能早意識到漢軍的真實目的,就會放棄昆陽和襄城,三萬軍隊死守許都,那麼許都就不會被輕易攻下,所以戰略決定了戰術,戰略不足導致布兵失敗,我們必須要吸取許都的教訓,穩紮穩打,不計較一城一郡得失,相信徐州之戰還是會有希望。”

程昱的坦率讓曹丕心中有了一線希望,他又問道:“軍師覺得徐州之戰的關鍵在哪裡?”

此時,曹丕已經沒有心思再吃午飯,他讓書童將餐盤撤下,在桌上鋪開地圖,滿懷期待地望着程昱,其實程昱一路也在考慮此事。

他用手指着淮河一線緩緩道:“要明白關鍵戰局在哪裡,必須要看懂漢軍的部署,據微臣所知,漢軍在淮河一線部署了八萬大軍,這八萬大軍必然會北上,另外還有許都的漢軍,劉璟發十萬大軍至許都,我想絕不會爲了拿下許都那麼簡單,劉璟下一步也必將是東進,先入陳郡,再和淮河一線的八萬軍匯合,這匯合點便是譙郡,所以爭奪譙郡將是中原大戰的第一步。”

程昱的分析令曹丕深以爲然,“我也認爲譙郡將是漢軍進攻的重點,關鍵是我們該怎麼應對?”

程昱笑了笑道:“微臣有個建議,或許不太中聽,但微臣不得不說。”

“軍師儘管直言!”

“如果世子任命曹仁爲這場中原之戰的主將,就應該放手讓他來排兵佈陣,以曹仁的經驗,我相信他能看透漢軍的企圖,世子若不放心曹仁,那索‘性’世子就像劉璟一樣,親自掛帥,讓曹仁爲副將,這樣便可以令出一‘門’,而不會讓下面的人無所適從。”

程昱的建議令曹丕沉思不語,他當然知道程昱的意思,讓自己放手,由曹仁來全權負責中原之戰,可是這場戰役太重要,雙方都投入了極大的兵力,若讓曹仁全權負責,曹丕怎麼放心得下,否則他趕來徐州做什麼?

半晌,曹丕嘆了口氣道:“我相信劉璟也是因爲不放心趙雲或者黃忠,才親自趕來中原掛帥,這場戰役無論對漢國,還是對曹魏都至關重要,我不可能把它丟給曹仁,再說,曹軍不光是徐州之軍,還有青州軍和幽州軍,曹仁未必能指揮動,這種協同作戰,必須由我來統一指揮。”

程昱沒有再說什麼,這在他的意料之中,曹丕和他父親曹‘操’一樣,不可能把十五萬大軍的軍權‘交’給下面大將,就算是曹仁,他也不相信,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程昱也不再多勸,便提出他的第一個應對之策,“既然世子要接手指揮權,微臣就提議撤回淮北之軍,集中兵力守譙縣,軍隊分散,很容易被漢軍各個擊破,壽‘春’已有八萬漢軍,又有強大的水軍,更關鍵是劉璟率主力漢軍從西而至,如果淮北之軍再不撤退,極可能就會被漢軍包圍全殲。”

曹丕醒悟,“軍師所言極是,我這就下令于禁北撤譙縣!”

“殿下爲何不讓于禁軍撤回徐州?”程昱不解問道。

曹丕取過一份曹仁的急報,嘆息道:“主要是徐州之軍來不及趕到譙縣,牛金在譙縣的軍隊只有兩萬人,一旦被漢軍搶先趕到譙縣,恐怕譙縣不保,譙縣是曹家之根,如果丟了譙縣,我無法向父親‘交’代。”

程昱還是有點擔心,從淮北撤到譙縣的距離也不近,就不知現在漢軍主力已經到了哪裡?如果不巧,于禁之軍很可能會被漢軍攔截住,于禁的處境就危險了。

只是程昱知道譙郡形勢不妙,他也沒有再勸,畢竟戰場之事瞬息萬變,他只能從大方向來考慮,不能因小失大。

.......

漢軍在奪取許昌後,休整了五天,同時將三萬投降的曹軍整編爲漢軍,使漢軍兵力達到十二萬人,劉璟便任命吳懿爲後軍都督,率兩萬軍鎮守許昌,他則親率十萬大軍向東進發。

與此同時,劉璟又令張任率三萬益州軍隊,命孟達率兩萬漢中軍隊趕赴許昌,這樣,漢軍投入到中原戰役中的軍隊人數便達二十五萬之衆,遠遠超過了曹軍的十五萬軍隊,劉璟深知中原戰役對於整個戰局的影響,這場大戰他勢在必得。

正如程昱的判斷,漢軍的第一步戰役便是爭奪譙郡,潁川郡和譙郡之間相隔陳郡和汝南郡,汝南郡主要是和譙郡南部接壤,而陳郡則直接和譙縣相連,劉璟率領十萬漢軍沒有入汝南郡,而是直接進入了陳郡,向譙縣進發。

漢軍的行軍速度並不快,十萬大軍尤其要保證後勤運輸,所以漢軍幾乎是一邊行軍,一邊建立後援線路,這天傍晚,漢軍主力抵達了陳縣。

陳縣也是陳郡郡治,是一座大縣,城池雖大,但不是戰略要地,城牆也不夠高大堅固,這讓劉璟略略有些失望,他原本考慮讓陳縣成爲這次中原大戰漢軍的糧草後勤重地,但眼前低矮破舊的城牆讓劉璟打消了這個念頭。

漢軍在陳縣外紮下了大營,一座座大帳拔地而起,士兵們埋鍋做法,熱鬧異常,中軍大帳內,劉璟正和龐統、趙雲、文聘等謀士大將商議駐兵之策,他們一致認爲,可以考慮苦縣,苦縣距離譙縣不過五十里,是最理想的後勤重地。

就在這時,有‘侍’衛在帳‘門’口稟報道:“啓稟殿下,司馬相國來了!”

劉璟大喜,他從許昌出發前,發鴿信令司馬懿趕來,原以爲他明天才能到來,沒想到今天就到了,劉璟立刻令道:“速請相國進帳!”

不多時,司馬懿快步走進了大帳,司馬懿是從壽‘春’趕來,在幾名相國趕赴前線的命令中,他是負責壽‘春’一線,剛到壽‘春’不久,又接到劉璟的命令,讓他來陳郡相會。

“參見殿下!”司馬懿向劉璟躬身施禮。

劉璟擺擺手笑道:“請相國隨意一點。”

司馬懿又和衆人見了禮,這纔對劉璟道:“殿下,微臣北上時得到斥候消息,于禁的軍隊已經放棄淮北一線防禦,正向譙縣趕去。”

這個意外消息令劉璟格外重視,他立刻在沙盤上尋找于禁軍隊的撤退線路,如果淮北軍隊北撤,一般有兩條線路,一條是渦水以西,曹軍主力會從下蔡縣沿渠水北上,另一條線是渦水以東,先到義成縣,再從義成縣北上。

這兩條線路到譙郡都路程極遠,最近的西線也要走六百里,這讓劉璟在忽然間看到了戰機,他沉‘吟’片刻又問司馬懿:“曹軍從哪條線撤退?”

司馬懿明白劉璟的意思,笑道:“微臣也特地留意此事,雖然暫時不知曹軍的撤退路線,不過微臣計算過,曹軍主力在下蔡縣,如果再趕去義成北撤,那至少還要奪走兩百里,曹軍這次撤退很匆忙,微臣認爲曹軍會兩線撤軍,義成曹軍走東線,下蔡曹軍走西線。”

大帳內衆人頓時明白了劉璟的意圖,衆人都興奮起來,龐統笑道:“不管他們走東線還是西線,只要去趕回譙縣,都要經過城父縣,可以讓魏延將軍攔截曹軍,給我們主力爭取時間。”

劉璟又看了看沙盤,陳縣距離城父縣不到三百里,只要軍隊速度快,完全可以攔截住北撤曹軍,他不僅要攔截西線的北撤曹軍,就算曹軍走東線,他也攔截住,劉璟當即立斷下令道:“傳令給城父縣,令魏延準備攔截北撤的于禁軍隊,不準放他們進入譙郡。”

劉璟又隨即下令,“速令鷹擊軍尋找到曹軍的撤退路線,大軍停止駐營,前軍和中軍立刻集結。”

這時,旁邊龐德起身行禮道:“卑職願率騎兵先行一步,請殿下准許!”

劉璟欣然應允,“騎兵立刻出擊!”

.......

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946章 腹下毒刺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5章 生死一線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9章 初見劉備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134章 夜襲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224章 議婚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695章 合縱連橫(上)第634章 夜攻合肥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136章 奪權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881章 幷州危急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64章 趁夜殺人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665章 斷旗示警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53章 張允蔡瑁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307章 兩軍對陣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995章 激戰會縣
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946章 腹下毒刺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5章 生死一線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9章 初見劉備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134章 夜襲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224章 議婚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695章 合縱連橫(上)第634章 夜攻合肥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136章 奪權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881章 幷州危急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64章 趁夜殺人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665章 斷旗示警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53章 張允蔡瑁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307章 兩軍對陣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995章 激戰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