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聯軍抗曹

劉璟在一名醫匠的引領下,快步走進了房間,房間裡李俊躺在牀榻上,脖子上裹着厚厚的紗布,頭已經被固定住,一動不能動,他的匕首異常鋒利,使他傷勢十分嚴重,至少要休養一兩個月才能復原。

劉璟慢慢走到李俊身旁,冷冷地注視着他,李俊羞愧地閉上眼睛,不敢和劉璟對視,劉璟隨即看了一眼房間裡的人,衆人都知趣地退下了,房間裡只剩下劉璟和李俊二人。

“來告訴你一個消息。”

劉璟語氣依然很平淡,就彷彿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你的母親已經救出來,現正在來江夏的路上。”

李俊渾身一震,兩顆淚珠從他眼角滑落出來,他無法說話,但淚水足以表明他內心的感激之情。

“至於你的將來,你可以自己選擇。”

劉璟似乎沒有被他的淚水打動,依然冷冷道:“你有兩個選擇,一是離開江夏軍,天下之大,你隨處可以落腳。”

李俊睜開了眼睛,眼睛裡露出極爲痛苦之色,這時,劉璟冷淡的語氣中終於露出一絲溫和,“第二個選擇就是接受我的懲處,降職爲軍侯!”

李俊的淚水終於洶涌流出.....

“你考慮一下吧!把傷養好,我等你的答覆。”

劉璟取出了李俊的戰刀,將戰刀掛在牆上,轉身離開了病房。

李俊淚眼朦朧地望着牆上的戰刀,他明白劉璟的心意,依然希望能和他並肩作戰,他自己何嘗不想呢?

........

樊城在曹軍四萬大軍的圍困下最後被迫開城投降,但由於曹軍沒有過江渡船,在隨後的幾天裡曹軍便沒有再繼續擴大戰果,而是隔江虎視眈眈對岸的襄陽。

隨從樊城被曹軍攻佔,整個荊州爲之震動,與此同時,曹軍血洗河口鎮的消息也傳到了襄陽,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

襄陽上上下下處於一片恐慌之中,大量民衆拖家帶口逃離家園,向江夏、向南郡逃難,大量官員的家眷也夾雜在逃難隊伍中,趁亂離開了襄陽城。

不僅是襄陽城,襄陽郡的其他縣也被帶動,中廬、臨沮、宜城、隨縣等等屬縣也出現了逃亡潮,尤其是宜城縣,幾乎就是傾城而逃。

襄陽郡、江夏郡和南郡的各條官道上,到處是逃難的民衆,扶老攜幼,絡繹不絕,一直延伸到百里之外。

江夏遭遇了最大規模的難民壓境,第一波上萬逃難民衆在三天後涌進了江夏郡竟陵縣。

此時,江夏已經做好的接受準備,劉璟任命郡丞蘇威和長史伊籍二人全權負責接收襄陽難民,並調派董允、周不疑、馬良、劉敏等百餘名文官協助蘇飛等人安置難民,同時派出五千軍隊協助,又調撥五萬石糧食和一萬頂帳篷等物資,運往竟陵縣。

儘管荊州局勢動盪,難民潮聲勢浩大,但劉璟卻沒有時間去竟陵郡安撫難民,他有更重要的軍務要處理。

劉璟已得到消息,劉備的軍隊和文聘的軍隊幾乎同時撤到了安陸郡,文聘軍隊就在夏口對岸,而劉備的軍隊則在東面五十里外。

局勢有些微妙,文聘手中有八千軍隊,而劉備則有七千人,兩支軍隊雖然同在北岸,但目的卻不同。

文聘目的很明確,就是想借道江夏返回襄陽,而劉備則動機不明,至今沒有派人前來聯繫,劉璟已請蒯良前往劉備大營探望情況。

夏口水軍軍衙內,劉璟正和幾員大將及長史徐庶一起商議對策。

徐庶微微笑道:“如果我沒有猜錯,劉備軍隊應該在等待南郡援軍,南郡軍隊一定會從水路過來,帶來數百艘戰船,使劉備軍可以從水路撤離。”

旁邊魏延問道:“元直的意思是說,劉備軍將撤回南郡?”

徐庶點點頭,“應該是撤回南郡,再從南郡整兵北上抗曹。”

這時,甘寧又不解地問道:“那劉備爲何不直接和江夏軍組成聯軍,直接從江夏北上抗曹?”

徐庶微微一笑,“這就叫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如果從江夏出征,那就是我們爲抗曹主力,劉備軍只能是輔助,最後戰勝曹軍,主要功勞也是我們,名聲也是被太守所得,劉備一無所獲,如此他怎麼可能願意,他寧可撤回南郡,既可藉機攫取南郡兵權,也可成爲獨立的抗曹主力,一石二鳥,劉備何樂而不爲?”

衆人都默默點頭,徐庶確實看得透徹,劉備目前的態度,應該就是在等候南郡的援軍,徐庶又看了一眼劉璟,見他一直沉思不語,便笑問道:“太守怎麼看?”

劉璟笑道:“我的想法和你差不多,劉備不可能做我們的協從軍,這次戰役,如果他表現優異,得到荊州人認可,說不定他也有接任荊州牧的希望,就像當年他接管徐州一樣。

不過州牧尚在,他想成爲抗曹主導恐怕不現實,就算州牧有這個想法,蔡家也不會答應,這次抗曹,還是會以襄陽爲主導。”

“聽襄陽蔡瑁龜孫子的指揮,我寧可不去!”劉虎滿臉怒色,甕聲甕氣道。

劉璟瞥了他一眼,搖搖頭,“不光你不去,誰都不會幹,怎麼抗曹是江夏的事,我們不用聽襄陽指揮。”

就在這時,大堂奔來一名士兵,稟報道:“蒯公回來了,好像劉皇叔也跟着一起來了。”

劉璟心中有些疑惑,劉備怎麼來了?但他立刻令道:“去碼頭迎接!”

.......

夏口碼頭上,一艘大船已緩緩靠岸,蒯良帶着劉備快步走下了船板,在他們身後跟着劉備的新任幕僚龐統。

樊城被攻佔,新野便被孤立,腹背受敵,形勢岌岌可危,劉備被迫放棄新野,率領七千軍隊和數萬新野民衆東撤到安陸郡。

按照劉備的想法,索性就藉口抗曹,駐兵安陸郡,安陸郡就成爲他的囊中之物,但龐統卻力勸他去南郡。

一方面是要趁機攫取南郡軍權,另一方面,駐軍安陸郡就無形中成爲了劉璟的北方屏障,會引來曹軍的重點進攻。

劉備深以爲然,遂放棄了駐兵安陸郡的念頭,但要把數萬民衆運到南郡卻是一個大難題,靠他一己之力難以解決,必須要得到劉璟的協助。

就在這時,蒯良奉劉璟之命前來問候消息,劉備便趁此機會,一同前來夏口。

劉備下了大船,已等候在岸邊的劉璟立刻迎了上來,躬身施禮,“世叔能平安無事,令小侄深感欣慰!”

“多謝賢侄關心,這次也是運氣,曹軍沒有進攻新野,讓我逃過了一劫。”

“那叔父將來有何打算?”

劉璟這話問得有點讓劉備難以回答,劉備沉吟一下道:“可能有些事需要賢侄幫忙,所以我特地過江來協商。”

“既然如此,世叔請隨我進城細談。”

這時,劉璟又向龐統拱拱手笑道:“恭喜先生得遇明主!”

要是按龐統原來的性格,他必然是冷冷淡淡的應一聲,但現在他是劉備首席幕僚,需要考慮主公的面子,便勉強一笑回禮,“多謝劉太守!”

一行人進城來到軍衙,衆人在中堂分賓主落座。

劉備先嘆息一聲道:“這次東撤,我沒有想到新野軍民五萬餘人跟隨我同撤,雖然他們不願事曹賊,但數萬人跟隨確實問題很大,首先就是糧食嚴重短缺,不瞞賢侄,我隨身攜帶的糧食只能再支撐衆人兩天,後天就要斷糧了,所以我渡江前來厚顏向賢侄借糧。”

劉璟擺擺手笑道:“世叔言重了,新野之民也就是荊州之民,作爲荊州一員,我賑濟民衆責無旁貸。”

說到這,劉璟回頭吩咐陳朔,“去安排一下,先從夏口糧庫中支一萬石糧食送過江去,立刻就送,解皇叔的燃眉之急。”

“遵令!”

陳朔行一禮,匆匆下去了,劉備大喜,他沒想到劉璟會這麼爽快,連身起身施禮,“我就先替新野民衆感謝賢侄了!”

劉璟連忙笑道:“世叔請坐,這是小侄應該做的。”

等劉備坐下,劉璟又淡然一笑道:“不過五萬民衆跟隨皇叔去南郡,且不說路上的輾轉奔波,以後每月的糧食負擔南郡是否承受得起?”

劉備也不由苦笑一聲,“賢侄說得不錯,從新野向東走了一百餘里路,我帶着數萬民衆足足走了三天,青壯男子還好一點,老弱婦孺更是艱難無比,已經有數十人病累死在路上,再帶這麼多人輾轉去南郡,我想想也有點害怕,更不用說南郡的糧食負擔了。”

劉璟一怔,“世叔的意思是說,他們並不在江邊?”

劉備點了點頭,“從新野到這裡足有四百餘里,怎麼可能三天時間趕到江邊,他們在平林縣,由糜芳率五百軍隊照顧他們。”

劉璟立刻明白了劉備的意圖,他已經沒有能力照顧這數萬民衆了,想放棄但又怕壞了名聲,所以來找自己幫忙。

劉璟想了想便道:“如果是在平林縣,補給船隻走溳水更方便一點,不過只能走三百石的拖船,而且船隻還只能行駛到隨縣,尚需要他們再南行數十里到隨縣來接受賑濟。”

“這個沒有問題,賢侄把救濟糧食送到隨縣便可,我立刻命令糜芳把難民再轉移到隨縣。”

劉備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已經很明顯,數萬新野民衆他無法帶去南郡,準備託付給劉璟,這也是劉備此行的主要目的。

當然,劉璟可以不管,畢竟這是新野的民衆,是劉備的人情,所以劉璟要接管這些民衆,必須有所條件。

劉璟沉吟一下,便道:“爲了便於照顧這些民衆,我建議還是由江夏軍隊接管,世叔以爲如何?”

劉備心中暗暗苦笑,這樣一來,劉璟就有藉口駐兵安陸郡了,實際上就是把安陸郡讓給了劉璟。

但他也無可奈何,如果劉璟撒手不管,這數萬新野民衆將生死由天,這必將嚴重損害他劉備的名聲,他承擔不起這樣的後果。

好在安陸郡對他沒有什麼戰略意義,也算是一個順水人情,劉備便點了點頭,“只要江夏軍隊過去,我便立刻命令糜芳率軍撤離。”

兩人在談話之間,便正式將移交新野難民的方案敲定了。

劉備一顆心終於放下,他又將話題轉到了更重要的事情上,“我這次前來的第二件事,就是想和賢侄商議一下聯合抗曹之事。”

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360章 蘄春風雲(七)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99章 黃忠授藝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716章 再擊枹罕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91章 積極救援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971章 賈詡到來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12章 蒯蔡兩族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31章 黑裙少女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37章 少女人質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161章 誘兵第439章 水上爭霸第127章 承諾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17章 禮尚往來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563章 羌胡使者
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360章 蘄春風雲(七)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99章 黃忠授藝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716章 再擊枹罕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91章 積極救援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971章 賈詡到來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12章 蒯蔡兩族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31章 黑裙少女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37章 少女人質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161章 誘兵第439章 水上爭霸第127章 承諾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17章 禮尚往來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563章 羌胡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