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

、、、、、、、、、、

下雉縣的縣令原是黃祖的族人,在把下雉縣交割給劉璟後,黃縣令便調回了武昌,現在整個縣務都由縣丞負責,縣丞姓毛,柴桑人,年約四十歲,長相很普通,是那種丟進人羣中就很難找到的普通相貌。

不過毛縣丞倒也精明能幹,這次柴桑民衆西遷,他出了很大的力,殫精竭慮,耗盡心神。

中午時分,劉璟騎着馬,在毛縣丞的陪同下,視察下雉縣的情況,

“啓稟司馬,我們下雉縣是小縣,縣城人口只有一千餘戶,五六千人,縣城狹小,這次柴桑人口涌來,縣城人口一下暴漲到一萬五千人,已是限了。”

劉璟點點頭,他也看見了,狹小的縣城內住滿了移民,原住民的房舍都被徵用,幾乎是一間屋住一家人,使小縣城內擁擠不堪,到處是叫聲、罵聲和孩的哭鬧聲,整個縣城內臭氣熏天,令人作嘔。”

劉璟眉頭皺成一團,回頭對毛縣丞道:“這樣可不行,縣城內臟亂,疫病容易流行,一旦爆發瘟疫,可就大禍臨頭了,必須立刻採取措施。”

旁邊伊籍接口道:“司馬說得不錯,必須要嚴防疫病,可以用石灰消除穢毒,另外一旦有人生病,必須立刻隔離。”

伊籍從襄陽來的高官,又是璟公剛剛任命的縣令,毛縣丞不敢申辯,唯唯諾諾答應。

劉璟滿意地看了伊籍一眼,又對他們二人道:“若人手不足,可找城外駐軍協助,就說是我的命令,讓王泰調幾士兵協助你們。”

毛縣丞大喜,他就是因爲人手不足而發愁,既然有士兵協助,那事情就可以辦成了,他連忙道:“那卑職現在就去安排?”

劉璟又看了伊籍一眼,伊籍心中很是無奈,他可以說是被強行任命爲下雉縣縣令,一方面他覺得有點荒唐,他明明是州牧的使者,沒有經過州牧同意,就在江夏當了縣令,這不符合官場上任命流程。

但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有點動心,眼看劉琦和劉琮都是不可靠之人,而他伊籍也不是荊州士族,只是州牧的同鄉而已,沒有背景,也沒有後臺,將來他的前途又在哪裡?

而劉璟對他的看重使他看到了一線希望,或許跟隨劉璟會有前途,所以他心中很矛盾,就像一個想嫁郎又覺得禮不足的新娘一樣,扭扭捏捏、委委屈屈就進了洞房,上任爲下雉縣縣令。

伊籍明白劉璟看他的意思,他心中嘆了口氣,只得進入縣令的角色,躬身施一禮,“卑職這就和毛縣丞去安排!”

“我和你們一起去軍營!”

劉璟暫時也沒有什麼事,便帶着伊籍和毛縣丞一起向城外軍營而去,軍營駐紮在北城外,有兩千士兵,由魏延和王泰統領,而劉虎和廖化則駐紮在陽新縣,甘寧則在長江上巡邏,監視江東軍的行動。

由於劉璟暫住下雉縣,徐庶一早趕去了陽新縣,陽新縣那邊人口更多,錢糧物資都集中在那裡,劉璟便命徐庶全權負責陽新縣的軍政事務。

剛到軍營前,魏延和王泰便聞訊迎了出來,兩人單膝跪下施禮,“參見司馬!”

“兩位將軍請起,有件事要麻煩二位了。”

劉璟帶着衆人來到大帳,他坐下來把情況告訴了魏延和王泰,派兵協助地方官府自然是理所當然,但魏延的心更細,問道:“這可需要大量的石灰才行,下雉縣有這麼多石灰嗎?”

劉璟對下雉縣的情況也不瞭解,他向毛縣丞看去,毛縣丞笑道:“魏將軍有所不知,下雉縣最大的特產就是‘兩石’,其中一石就是石灰,在城西七山一帶,盛產石灰石,每年都有不少商人僱人開採,礦區那邊倉庫裡就有現成的石灰石,直接用船運來便可使用。”

王泰在一旁笑道:“這就好辦了,我知道七山,事不宜遲,我立刻帶五士兵駕船去搬運。”

這時,劉璟卻好奇地問道:“不知‘兩石’中的另一石是什麼?”

“回稟司馬,是一種黑色的很粘稠的東西,可以燃燒,氣味刺鼻,但我們一般用來治病,當地叫它石碳油,有人還用它點燈。”

劉璟一愣,這不就是石油嗎?他立刻追問道:“這種石碳油在哪裡?”

毛縣丞見劉璟神情頗爲關心這種石碳油,連忙道:“在南面的下雉湖一帶。”

劉璟立刻起身道:“王將軍和伊縣令去搬運石灰礦,我要去看看這種石碳油,煩請毛縣令帶我去一趟下雉湖。”

下雉縣的地形是西北高、東南低,東南最低窪處便形成了一片湖泊,因縣得名,就叫做下雉湖,湖泊周圍都是大片森林,人口稀少,一般是獵人和樵夫出發,但湖西卻盛產下雉縣的一大土特產,石碳油。

所謂石碳油其實就是石油,下雉縣位於江漢平原中心,這裡就是後世的江漢油田,地下蘊藏着豐富的石油,一般需要專門開採才能得到,但在一些地層斷裂帶,石油也會通過裂縫溢出地表,這也是古代人們獲得石油的方式。

在下雉湖西恰好就有這麼幾處地層斷裂帶,地下石油便溢出地表,形成了幾處天然油井,但此時,人們對石油的用處還知之不詳,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但也有人發現它可以燃燒,便用來點燈做飯。

劉璟跟隨毛縣丞來到了下雉湖,很快便找到了盛產石碳油的幾處裂縫,正好遇到幾名當地人在採取石碳油,見來了大羣士兵,幾名採油人嚇得連忙閃開。

“司馬,這就是產量最大的一口油井。”毛縣丞將劉璟帶到一條地縫,指着下面說道。

劉璟打量一下這個所謂的地縫油井,實際上是一條天然裂縫,最寬處呈橢圓形,下面黑黝黝的,深不見底,但靠近地縫,便可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地縫周圍到處是已經乾涸凝固的石油,染成大片黑色。

“這裡面的石碳油不會溢出來嗎?”劉璟問道。

毛縣丞撓撓頭,“幾年前溢出過一兩次,後來就沒有了,需要用木桶繫上繩進去舀,不過不深,不到一丈便可採到,反正採不完,其實用處也不大,一般人家.”

劉璟不等他說完,便擺手打斷了他的話,他回頭對一名軍侯道:“現在所有的石碳油都由軍方徵用,不準任何人開採,另外告訴魏將軍,派人長駐下雉湖,看守這些油井。”

軍侯答應一聲,立刻派人去通知魏延了,劉璟有點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他昨天在和江東軍鏖戰之時,面對巢車的攻擊,曾一束手無策,當時他就想到,假如自己有火油,就可以用火油燒燬巢車。

沒想昨天剛剛想到火油,今天就發現了石油,這讓劉璟心生感概,這簡直就是上天在恩寵於他,他又問毛縣丞,“這種石碳油,除了下雉縣,別的郡縣還有嗎?”

毛縣丞想了想道:“聽說竟陵縣那邊也有,比我們這裡還多,具體卑職也不是很清楚。”

這時,一名士兵借來木桶和長,從油井裡拎上來一桶石碳油,就像黑色的糖漿,又粘又稠,士兵們紛紛圍上來,七嘴八舌問道:“司馬,這有什麼用?”

劉璟笑了起來,“現在是沒有用,但處理好了,就會有大用。”

他隨即對毛縣丞道:“你去給我找一個鐵匠來,我需要他做一些東西。”

劉璟在後世曾經見過土法煉油,雖然很多設備在這個時代沒有,而且很多細節他也不懂,但基本的原理他卻懂一點。

也很簡單,就是沉澱、蒸餾和冷卻個步驟,雖然他不可能煉出汽油、柴油之類的工業產,但至少經過加工後,油質不再那麼粘稠,完全可以在軍事上使用。

此時劉璟的心思已全部放在煉製火油之上,他找來鐵匠,用鐵皮打造一些彎彎曲曲的管,又挖了幾口池,找來幾口大鐵鍋。

原理很簡單,先沉澱一兩天,然後將過濾後的石油放入鐵鍋煉製,蒸發出的油氣通過鐵皮管流動,其中一段鐵皮管在水池裡,經過水池時油氣會冷凝,從鐵管另一段流出的火油就會變得清亮,呈淡黃色。

當然,這和後世的柴油汽油還相差甚遠,這其實是一種最原始的煤油,也是劉璟所期盼的火油,事實上,又過餘年,這種同樣的液體便出現了拜占庭帝國的武器裝備清單上。

第天下午,就在劉璟帶領幾十名士兵正全身心煉製火油之時,甘寧派來的一名士兵帶來了一個意料之中的消息,武昌縣被江東軍攻克,黃射大敗,帶着數殘兵倉惶逃往夏口。

武昌縣,孫權站在這座江夏最大城池的城頭上,俯視着城池內千家萬戶,此時他有一種壯志凌雲的感覺,拿下武昌城,就意味着控制住了江夏的心臟。

但孫權也知道,想徹底控制江夏並不容易,關鍵就在於黃祖家族,要想江夏能順利併入江東版圖,關鍵就是要把黃氏家族從江夏連根拔掉。

孫權召來大將潘璋,低聲吩咐他道:“你立刻率五軍去黃氏山莊,給我將黃氏族人一概殺絕,一個不留!”

竟陵縣就是後世的潛江,江漢油田的總部所在地,整個江夏郡都是江漢油田的核心地帶,所以在下雉縣發現石油,也是情理之中!

另外再說一點,漢朝小縣縣官叫長,大縣縣官才叫令,只是不想寫得那麼複雜,所以統一稱縣令,大家瞭解一下就可以了。

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195章 吞併江夏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161章 誘兵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32章 興師問罪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131章 婉拒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45章 矛盾激化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228章 成婚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96章 欲迎還拒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333章 請君一見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798章 配合演戲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225章 特殊嫁妝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90章 血戰突圍第5章 生死一線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36章 赤壁酒館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563章 羌胡使者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54章 兩個方案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31章 黑裙少女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722章 迎頭痛擊(上)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1021章 擺個姿態
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195章 吞併江夏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161章 誘兵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32章 興師問罪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131章 婉拒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45章 矛盾激化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228章 成婚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96章 欲迎還拒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333章 請君一見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798章 配合演戲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225章 特殊嫁妝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90章 血戰突圍第5章 生死一線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36章 赤壁酒館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563章 羌胡使者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54章 兩個方案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31章 黑裙少女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722章 迎頭痛擊(上)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1021章 擺個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