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攻城不利

劉璟令人將編縣曹軍戰俘以及曹仁都押去江陵,他自己則率軍趕赴襄陽,此時文聘率江夏水軍已經控制了漢水,截斷襄陽和樊城的聯繫,目前襄陽城約有五千曹軍士兵,由襄陽副將路昭統帥,死守襄陽。

‘咚!咚!咚!’

戰鼓聲密集敲響,六千江夏軍士兵向襄陽東城發動了第四次進攻,前三次進攻都以失敗告終,襄陽曹軍憑藉堅固高大的襄陽城,堅守住了城池。

黑壓壓的江夏軍士兵扛着攻城梯從三個方向同時向東城發動進攻,城頭上,四千曹軍士兵張弓搭箭,嚴陣以待,副將路昭冷冷望着衝上來的敵軍,忽然大喝一聲:“放箭!”

城頭上頓時亂箭齊發,鋪天蓋地的箭矢凌空射來,江夏軍士兵紛紛舉盾相迎,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士兵被箭矢射中,慘叫着倒地。

江夏士兵繼續舉盾奔跑,用木板搭上護城河,一架架巨大攻城梯豎起,搭上近四丈高城牆,一羣羣士兵登梯而上,手執戰刀和盾牌向城頭攀去。

城頭上曹軍用早已準備好的滾木巨石砸下,一塊數百斤的壓樑巨石順着梯子滾翻落下,頓時將十幾名攻城士兵悉數砸下城去,慘叫聲此起彼伏,城下士兵血肉模糊,死屍累累,但又有士兵不畏死亡,繼續攀梯而上。

在另一邊,十幾名曹軍士兵用兩丈餘長的鋼叉,叉住梯子,奮力向外推去,攻城梯失去重心,向外翻倒,攻城梯上一串士兵紛紛從梯上墜落,慘叫聲響成一片。

在最南面,一架攻城上的巨大鐵鉤子鉤住了城牆,使城上曹軍難以將梯子推開,十幾名江夏士兵衝上城頭,卻被數十名曹軍阻擊,雙方在城垛口展開了慘烈的生死搏殺。

江夏軍一次次地殺上,城頭上滾木礌石如冰雹般砸下,兩邊馬牆上箭矢如雨,前後夾擊攻城的江夏士兵。

這支一萬餘人的江夏軍曾經是荊州軍的精銳,長期駐守樊城和新野一線,由文聘統帥了近十年,戰鬥力極強,訓練有素。

儘管遭遇曹軍的頑強反擊,死傷慘重,但他們卻毫不退卻,依舊一波一波攻城,但遺憾的是,他們攻城武器不足,已漸漸顯得有一點後繼無力。

文聘站在兩裡外的一座土丘上,遠遠注視着他的軍隊攻城,而蔡進則率領一千水軍繼續封鎖江面,此時文聘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他已損兵近兩千人,襄陽城依舊巍然屹立。

再打下去,他的軍隊越打越少,攻城也就越來越困難,最後軍隊拼光了,襄陽還是拿不下來,眼前攻城士兵死傷慘重,只剩下最後五架攻城梯,文聘心中萬般無奈,不由嘆了口氣,下令道:“鳴金收兵!”

“當!當!當!”

收兵的鐘聲敲響了,江夏軍如退潮一般撤下,這一戰經歷了近兩個時辰,死傷千餘人,城頭上曹軍響起一片歡呼聲。

..........

黃昏時分,劉璟率領一萬軍隊抵達了襄陽,襄陽城東的江夏軍大營門口,文聘率領十幾將領迎接出來,他上前一步向劉璟施禮道:“參見州牧!”

劉璟連忙扶起他笑道:“文將軍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文聘起身嘆了口氣道:“卑職無能,至今沒有能攻下襄陽。”

劉璟微微一笑,“如果襄陽城那麼容易攻下,它就不是荊州第一城了,我心裡明白,進帳去談吧!”

文聘又向趙雲見過禮,帶着劉璟向大帳而去,在中軍大帳正中放着一臺一丈長寬的沙盤,包括襄陽和樊城,北到新野一帶,劉璟直接走到沙盤前,他對這一帶熟悉得了如指掌,襄陽的攻防弱點他都清清楚楚。

他用木杆一指南城門問道:“南城門還是和去年一樣嗎?”

南城門是整個襄陽城防禦的弱點,在前年曾經坍塌過,後來雖然修復,但修復的質量很差,遭受外部重擊時很容易再次坍塌,所以只要用重型投石機攻打南城,十幾次巨石撞擊後,南城門上的城牆必然會再次坍塌。

這個弱點荊州的主要將領幾乎都知道,但曹軍未必知道,所以劉璟最關心此處,文聘卻搖搖頭道:“聽說曹軍在去年冬天便修復了,南城門現在非常堅固,難以攻打。”

劉璟點點頭,“看來曹軍已做了充分準備,城內糧食應該也不少。”

“是!聽說城內儲存了十幾萬石糧食,曹軍士兵還在城內空地上開荒種菜,再加上五千精銳守軍,想攻下襄陽確實不容易啊!”文聘有些沮喪,他已損兵三千人,卻沒有佔到任何便宜。

“攻當然能攻下來,只是得付出慘重代價,這不是我想承受的代價,必須用別的方式奪取襄陽城。”

這時,旁邊趙雲道:“曹軍在城內囤積十幾萬石糧食,卻只有五千軍隊防禦,這有點不太合理,我估計曹軍主將已經知道曹仁要北撤,所以死守城池,等待曹仁北歸,如果我們讓城內敵軍知道,曹仁軍隊已被全殲,那麼他們就未必要死守襄陽了。”

劉璟沉思片刻道:“子龍說得不錯,不戰而屈人之兵纔是上出策,明天上午,我們不妨先讓城內曹軍看看我們的軍容。”

.........

路昭今年約四十歲,跟隨曹操多年,在討伐袁術時曾立下大功,他雖然名聲不像徐晃、張遼那樣顯赫,但他同樣也是曹操帳下重要的大將,尤其善於防守,曹操北上後,便留下他和徐晃守襄樊,以徐晃爲主將,他爲副。

曹操再臨走前曾再三囑咐過他和徐晃,襄陽不可失,一旦襄陽丟失,就會斷了江陵曹仁的退路,因此,路昭率五千軍隊死守襄陽。

此時路昭已經知道曹仁放棄了江陵北撤,在這種情況下,他更不敢輕易放棄襄陽。

事實上,他也無處退兵了,向上庸撤退,必然會被江夏軍追擊,現在他只能等曹仁撤回襄陽,然後由曹仁決定是堅守還是撤軍。

夜晚,路昭和往常一樣在城頭巡邏,這時有士兵奔來稟報:“啓稟路將軍,東城處有人要進城!”

“是什麼人?”

“好像是鎮南將軍手下將領。”

路昭心中一驚,連忙令道:“快帶他來見我!”

片刻,士兵帶來一人,來人上前施禮,“卑職參見路將軍!”

路昭認識這人,是曹仁手下部將,名叫朱煥,他急忙問道:“鎮南將軍現在哪裡?”

朱煥聽到一點消息,似乎曹仁也被抓住了,但他劉璟不准他提曹仁之事,他也不敢泄露半點秘密,嘆息一聲,朱煥稟報道:“我們在編縣遭遇江夏軍伏擊,全軍覆沒,鎮南將軍下落不明,卑職不幸被江夏軍俘虜,我其實是被放回來傳話。”

路昭愣住了,曹仁軍竟然已全軍覆沒,半晌他才遲疑着問道:“你要傳什麼話?”

朱煥苦笑道:“現在劉璟已率主力援軍抵達了襄陽,他讓我轉告路將軍,如果路將軍願意放棄襄陽,他可以承諾路將軍西撤,絕不追擊,或者他也可以派船送路將軍以及軍隊過江,由路將軍自己選擇。”

“這”

路昭心中亂成一團,這讓他怎麼選擇?更重要是他不能做主,至少需要徐晃來決定,沉思良久,路昭又問道:“劉璟來了多少軍隊?”

“卑職一直被關在囚車內,確實不知有多少軍隊,但聽劉璟的意思,好像有三四萬軍隊。”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此事容我思考後再決定。”

路昭快步下城向軍衙而去,他需要儘快向徐晃彙報此事,他和徐晃之間雖然被江水阻隔,但能夠通過鴿信往來,此事事關重大,他不敢有半點大意。

次日一早,襄陽城頭上的曹軍發現城外有江夏援軍到來,他們連忙敲響了警鐘,早有士兵飛奔去向守將路昭稟報,不多時,路昭也急急趕到了城頭。

只見城外和前些天的江夏軍完全不一樣了,很明顯是江夏大軍到來,江夏軍在一里外列陣,旌旗招展,聲勢浩大,足足向南延綿十幾裡,從這個陣勢來看,至少有四五萬人。

路昭卻不知道,這就是江夏軍的虛張聲勢,在十幾裡外,或許只有一兩個士兵抗着大旗,但劉璟是荊州牧,是整個江夏軍的主公,他率領三四萬軍隊到來完全很正常。

路昭倒吸一口冷氣,他城內只有五千守軍,如果江夏軍從四面同時進攻,他怎麼可能守得住城池?

這時,一名江夏軍騎兵飛奔而至,將一封信射上城頭,有士兵拾起信跑去送給路昭,十幾名中低級將領也紛紛圍了上來,“路將軍,信上寫什麼?”衆人七嘴八舌問道。

路昭看完信,嘆息一聲道:“還是和昨晚一樣,要我撤軍,劉璟說他不想破壞襄陽城,所以給我們一個機會。”

“將軍,我們撤吧!”

將領紛紛勸道:“既然鎮南將軍已全軍覆沒,我們就沒有必要堅守襄陽城了,而且他是州牧,不會輕易食言,必然不會有詐,將軍,撤吧!”

路昭搖搖頭,對衆人道:“撤不撤軍不是我能決定,必須要徐將軍來決定。”

他又命人把朱煥找來,對他道:“你去告訴劉璟,只要徐晃將軍同意,我就立刻撤軍!”

“卑職明白了!”

儘管朱煥不想再回去,但軍令難違,他也無可奈何,不過他暗暗慶幸,幸虧有些話他沒有多說,否則他小命難保,他只得離開了襄陽城,向江夏軍中跑去。

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658章 金蟬脫殼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17章 禮尚往來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127章 承諾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1098章 親臨許昌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57章 餞別送友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34章 圍剿亂賊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271章 身世威脅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665章 斷旗示警第31章 黑裙少女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87章 真相漸近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566章 張任首戰
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658章 金蟬脫殼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17章 禮尚往來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127章 承諾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1098章 親臨許昌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57章 餞別送友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34章 圍剿亂賊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271章 身世威脅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665章 斷旗示警第31章 黑裙少女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87章 真相漸近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566章 張任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