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再訪隆中

發生在葉縣和昆陽縣的危機如暴風驟雨殺至,最終卻如清風雲淡而去,但它所造成的影響卻十分深遠,它在某種程度上開啓了漢軍對曹魏的戰爭前奏,使曹漢之間本來就十分脆弱的停戰狀態變得更加詭異和不穩定。

劉璟並沒有從南襄隘道返回關中,而是南下來到了襄陽,此時已是五月中旬,暮‘春’的天氣愈加溫暖,襄陽城的空氣中已經有了一絲初夏的氣息。

但正所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隆中的‘春’天才彷彿剛剛換上盛裝,隨處可見一片片的桃紅李白,金黃‘色’的油菜‘花’一望無際,隆中到處洋溢着芬芳的氣息。

這天上午,一支百餘人的騎兵隊護衛着漢王劉璟緩緩進入隆中鎮,劉璟已有十幾年沒有來隆中,隆中鎮的建築幾乎還是從前一樣,只是顯得更加破敗,鎮上的人也少了很多。

隆中鎮的破敗倒不是因爲戰爭影響,在赤壁大戰之前,隆中鎮主要是劉表用來安置南逃的北方士族,大量的北方士族聚集隆中鎮,給隆中帶來了繁榮。

曹軍南侵時,大量隆中鎮的士族逃去了江夏,後來又跟隨劉璟入巴蜀,最後這些士族大多在關中定居,不少人在漢國任職,隨着士族的離去,尤其是鹿‘門’書院遷到襄陽城後,隆中便沒有新的人口補充,便一天天破敗了。

隆中鎮的破敗冷清讓劉璟暗暗搖頭,隆中鎮已不再是從前的文人聚居之地,那麼諸葛亮回來後不知會有什麼感想。

過了隆中鎮,又向西南方向走兩裡,拐上一條蜿蜒小路,再沿一條小河走數百步,前方便出現一堵白‘色’的圍牆,那裡便是諸葛亮在隆中舊宅了。

這種府宅佔地約三畝,被一面白‘色’圍牆包圍,不過它卻沒有隆中鎮的破敗,保養的相當不錯,就和當年劉璟所見到府宅完全一樣,一對忠心耿耿的老僕‘婦’一直在替諸葛亮看護着家宅。

劉璟命令士兵在遠處等候,他獨自一人不慌不忙向諸葛府踱步而來,“你找誰?”頭頂上忽然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

劉璟一擡頭,只見前面一株梨樹上坐着一名穿着綠羅裙的少‘女’,年約十四五歲,頭上戴着用雪白梨‘花’編制的‘花’環,長得十分清秀,容顏裡依稀有幾分諸葛亮的影子。

劉璟笑了起來,“你是果兒吧!我是你爹爹的老友,來看看他,他在家嗎?”

聽說是父親的老友來訪,諸葛果兒頓時有點不好意思,她從樹上溜下來,轉身向家中奔去,只奔出幾步,又停住腳步回頭問道:“這位大叔貴姓?“

劉璟見她率真可愛,頓時有點喜歡上了這個小姑娘,便笑道:“我姓劉,從長安過來。”

“劉叔父稍等,我去稟報父親。”

她跑到‘門’口,正好母親黃月英挎着一隻竹籃出來,拉住她笑道:“傻丫頭,急急風風做什麼?”

“阿孃,有個大叔找爹爹,他說是爹爹老友。”

諸葛果兒一指前方小路,黃月英這纔看到前方有一人,她一時沒有看清是誰,這時劉璟慢慢走近,笑道:“阿嫂還認識我嗎?”

黃月英頓時呆住了,半晌才反應過來,連忙上前施禮,“參見殿下!”

劉璟笑道:“這裡沒有什麼殿下,我是孔明老友,來看看他,他在家嗎?”

“在!在!”

黃月英連忙吩咐‘女’兒,“你去書房告訴爹爹,就說....從前的劉州牧來了。”

諸葛果雖然調皮,但她極爲聰明,她早聽見母親叫對方殿下,便猜到了劉璟的身份,吐了一下舌頭,一溜煙跑進書房了。

劉璟望着她的背影笑道:“長得這麼大了,有十四歲了吧!”

黃月英有點不好意思道:“下個月就十四歲,還像個小孩子一樣調皮,總長不大,讓人着急啊!”

劉璟笑了起來,“這樣的孩子才讓人喜歡。”

黃月英暗歎一口氣,忽然醒悟,怎麼讓漢王站在外面說話,她連忙道:“殿下快請進屋裡坐。”

劉璟走進了院子,正好諸葛亮從屋裡出來,雖然諸葛亮在‘交’州不肯投降漢軍,但不等於他會對劉璟無禮,畢竟劉璟是漢國之主,他諸葛亮是漢國臣民。

諸葛亮抱歉躬身施禮,“草民參見漢王殿下!”

“剛纔我對大嫂也說了,現在我是來拜訪老友,這裡沒有漢王,孔明兄不用多禮。”

“雖這樣說,但待客之禮卻不可少,殿下請進!”

諸葛亮請劉璟進了書房,雙方分賓客落座,劉璟打量一下書房,見書房佈置得十分淡雅,牆角放着一隻香爐,縈繞淡淡煙靄,除此外便只有一櫥一桌,但地上卻鋪着厚實的木板,顯得十分溫暖舒適。

這時,黃月英端了兩杯茶進來,她給劉璟奉上茶笑道:“陶妹現在如何了?”

一句話提醒了劉璟,他連忙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黃月英,“這是內子讓我帶給大嫂的信件,我險些忘了。”

諸葛亮坐在一旁淡淡笑了起來,眼中隱隱閃過一絲亮‘色’,黃月英連忙接過信笑道:“你們談,我不打擾了。”

她退了下去,房間裡只剩下劉璟和諸葛亮兩人。

諸葛亮喝了一口茶,不慌不忙問道:“現在皇叔如何了?”

“他已到長安,出任漢國太尉,只是在‘交’州身體不好,現在府中慢慢調養,等他身體好轉,我打算讓皇叔主管宗廟祭祀,關、張兩位將軍分別去了青海和河西,他們對那邊很有興趣。”

“皇叔是該好好調養身體了,他確實很不適應‘交’州的氣候。”

諸葛亮輕輕嘆息一聲,話題一轉,又笑着問道:“我前兩天接到岳父的信件,說南陽那邊和曹軍起了衝突,不知現在局勢如何?”

劉璟聽出了諸葛亮言外之意,他並沒有在南陽不問世事,還是很關注天下局勢,說明他並沒有對仕途心冷,還在等待復出的機會。

實際上,劉璟心裡也明白,諸葛亮不肯在‘交’州投降,是因爲他心中的傲氣使他放不下這個面子,當年他拒絕了自己,最後卻被迫投降自己,換任何一個人都難以接受這個結果。

所以諸葛亮才返回了隆中,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自己禮賢下士,放下身段來再請他出山,也是給足諸葛亮的面子,這種人情世故,劉璟早已駕輕就熟。

劉璟喝了一口茶,笑道:“南陽危局已經結束,我和曹‘操’達成兩個共識,一是曹‘操’嚴懲強擄商人的兇手,表明了歉意,其次便是雙方承諾,擴大兩國貿易,准許貿易自由,不得設立人爲障礙,只能說這次危局,雙方都各有利弊吧!”

“哦!不知曹‘操’利在哪裡?”諸葛亮笑問道。

“至少他知道了自己防禦的薄弱和不足,他下來一定會加強防禦,補足薄弱點,這對他當然有好處。”

“那殿下利又在哪裡?”

“我的利嘛!至少讓我看到了曹軍表面強大,而裡面卻空虛,也讓我掌握了戰略主動,我想這是最大的收穫。”

諸葛亮點點頭,“原來如此!”

劉璟又試探着問他道:“孔明兄認爲我的利在哪裡?”

“其實我覺得殿下的利在兩個條件中的第二個條件,殿下費了那麼多心機,不就是爲了和曹‘操’達成第二個條件嗎?”

諸葛亮和劉璟對望一眼,一起大笑起來。

這時,黃月英端着茶壺進來,給兩人茶碗裡添了熱水,黃月英又對丈夫笑道:“陶妹在信中邀請我們去長安做客,這是第三次了,我總覺得有點盛情難卻,夫君的意思呢?”

黃月英也是一個極爲聰穎的‘女’子,她知道劉璟爲何而來,劉璟以堂堂漢王身份,居然能親至隆中恭請丈夫出山,絲毫不計往日前嫌,這種誠意,這種心‘胸’,讓他們夫‘婦’何等榮耀,這是一個明君所爲,黃月英不希望丈夫爲所謂面子再度拒絕劉璟的誠意。

更重要是,丈夫年紀尚不到四十,就這樣以失敗收場,孤老偏鄉,她知道這不是丈夫的追求,也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希望丈夫能抓住這次能得以施展才華機會,不要再一錯再錯。

諸葛亮明白妻子的暗示,笑了笑道:“找個合適的時間吧!”

黃月英明白丈夫已經讓步了,她心中暗喜,向劉璟施一禮,緩緩退了下去。

時機已經成熟了,劉璟便將話題轉到此行的正事上,他沉思片刻道:“去年我攻滅江東後,特地將漢國五相擴大爲七相,由張昭出任一相,至今還是六相,還有一相我打算留給‘交’州或者鍾繇,我想利用鍾繇來拉攏曹魏的士族,但鍾繇被曹‘操’挽留住了,如果先生不嫌漢國貧弱,不嫌劉璟愚鈍,請先生接受漢國的第七相。”

說完,劉璟將一方相印放在桌上,目光期待地望着諸葛亮。

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73章 獲封新職第67章 竹林試刀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86章 初戰于禁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711章 商議遷都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32章 興師問罪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271章 身世威脅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84章 驗功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990章 敦煌馬岱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28章 初臨武昌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
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73章 獲封新職第67章 竹林試刀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86章 初戰于禁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711章 商議遷都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32章 興師問罪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271章 身世威脅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84章 驗功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990章 敦煌馬岱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28章 初臨武昌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