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人解決問題

王應華被帶過來時,只掃了周士相一眼便將頭扭到一邊去,腦袋微向後仰做出一幅忠臣義士模樣,只差破口呸周士相一臉口水了。

瞎子李大喝一聲:“見了我家大帥,還不跪下!”

“老夫上跪天,下跪地,中間跪君王,也跪父母高堂,你家大帥是什麼人,也當老夫來跪?”

王應華一臉不屑,論出身,他是崇禎元年的進士,周士相是什麼?不過是個秀才。

這世上焉有進士跪秀才的道理!

更何況他未降清前乃是紹武朝的大學士,降清後又是大清的光祿寺卿,這等身份又豈是一個秀才能比的!

王應華不怕死,但叫他向一個秀才下跪,那纔是真的要了他老命。

“他.媽個逼的,老東西骨頭硬是吧!去,把這老東西給我按倒!”

瞎子李剛剛被周士相提爲身邊的親衛小旗,見王應華敢擺出這麼一幅死模樣出來,不由大火,喝令左右把王應華強按住跪下。

周士相不發一語,冷眼旁觀。

“放開老夫,老夫纔不跪這賊秀才!士可殺不可辱,有本事你們就殺了老夫!”

王應華竭力掙扎就是不肯跪,瞎子李惱了,提起刀鞘就要上前砸斷這老東西的膝蓋,看看老傢伙的骨頭到底有多硬。

“慢着。”

周士相開口喚住瞎子李,示意親衛們退下,爾後開口道:“先生這番表現,想必來前就已想好了,不過本帥總覺得差點什麼。”

王應華一愣,脫口道:“差點什麼?”旋即懊悔,不該接賊秀才這個茬的。

周士相輕笑一聲,道:“你應當見我之後便破口大罵於我,爾後我盛怒之下命人將你直接拖出去砍了,這樣才能彰顯先生爲大清效死節的壯烈。嗯,想必先生昨兒已經早就作好絕命詩了吧。這樣死前吟來就更加完美了。”

“你!...”

王應華被周士相這番話說得十分憋屈,他確是已做好被殺準備,更精心準備了兩首絕命詩,只待行刑前就大聲誦讀出來。如此一來,他王應華可就真成了爲大清效死節的忠臣,美名遠播,清廷不厚待其子都說不過去。現在卻被周士相這麼直接指出來,倒像是遮羞布給突然扯去。又像是把戲叫人戳穿,叫他十分的鬱悶。

言歸正傳,周士相正色道:“先生真不肯相助本帥,爲我大明中興出力?”

“明室氣數已盡。”王應華冷冰冰道。

“我大明天子尚在昆明,西南數省尚還是我大明治下,就是這廣東,也有我衆多大明兵馬在,前有我朝晉王兩敗清軍,今又有本帥兩敗清軍,大江南北心懷大明的仁人志士數以十萬計。擁明兵馬也有數十萬,先生怎就妄言我大明氣數盡了?”

王應華冷笑一聲:“永曆不過西南數省地盤,何以和得大半天下的大清相比,現下不過是在雲南苟延殘喘,滅亡是遲早的事。至於你和那大西賊,哼,不過夜郎自大之徒,竊以爲勝了大清兵一兩次,就能做那明室中興美夢?愚蠢至極!不說你,便是那大西賊。勝了我大清兵兩次又如何,還不是在廣東境內連吃敗仗,這說明什麼,說明南明氣數已盡。絕非人力可以挽救的。”

周士相嘆口氣,道:“照先生這麼說,我等所做所爲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徒勞而矣了?”

“你既知道,還來問老夫做甚?”王應華的鬍鬚翹在上面。看着很是大儒風範。

“先生這樣子叫人看着真覺先生是忠臣烈士,青史留名得很。且不論我大明是否氣數已盡,我只問先生,先生爲漢人,滿人爲胡人,現胡人佔我江山,殺我百姓,奴我漢人,先生身爲漢人爲何偏要去當滿人的奴才?”周士相知道這王應華真的是不肯歸順了,但還是想再勸一次。

“天下已定,國運已定,百姓已安居樂業,我大清當今聖上千古明君,尊孔重道,國人也好,漢人也好,只要天下太平,不受刀劍之禍,不受流離之苦,這日子便是知足。刀兵再起,苦得還不是百姓。我爲百姓計,有何錯?”王應華吃了秤砣鐵了心,絕不爲周士相所動。

“一句尊孔重道就讓先生甘願爲異族效死?一句尊孔重道就可以讓先生無視異族之殘暴?一句尊孔重道就能讓先生無視我大明百姓死傷?”

王應華大義凜然道:“百姓死傷分明就是你們造成!天下早定便早一分安定,你等多頑抗一天,便使百姓多一天苦難!當年老夫審時度勢,毅然降了大清,這才保下廣州數十萬百姓,若不是那李成棟背叛大清,數十萬百姓何以爲他陪葬?此事箇中道理再明白不過,順者自能安生,若非李成棟生事,廣州百姓怎會死?”

周士相聽後無語,許久,方道:“我今日才明白什麼叫話不投機半句多,王應華,你身爲我大明學士卻向滿人搖尾,渾無明臣氣節,亦無讀書人骨氣,罷罷罷,本帥再問你一次,你可願再次歸明?”

王應華腦袋上揚,一臉正氣道:“天下事有興有衰,國亡受戮,歷代皆有。我爲大清盡忠,只願早死,你不必與我多說,我是不會歸順於你的,你若真是英雄,就讓我一死,以全我名節。”

“你當真不怕死?”

“生是大清人,死是大清鬼!我爲全心中之節而死,死有所值,死有所安!”

“那好,既然如此,那本帥也不與你再廢話了,來人啊,把這老匹夫拉出去,砍了!”

周士相決意殺人。

“多謝!”

王應華冷冷朝周士相看了一眼,一臉視死如歸,扭頭坦然而出。

周士相氣不打一處來,吩咐徐應元道:“你去監斬,把那些官和書生全叫過來,讓他們親眼看着王應華腦袋落地。爾後將王應華的首級用竹杆挑了,挨個問他們話,願歸不願歸。”

徐應元問道:“若他們還不願歸如何處置?”

周士相眉頭一挑:“那就把他們的腦袋也砍下,同樣用竹杆挑起去問下一個,還是不肯就接着殺,直殺到他們肯歸順爲止!看看是他們脖子硬還是本帥的刀硬!當年他們能被滿州人的刀嚇壞,今天同樣也能被我的刀嚇壞,所區別不過是誰的刀砍的腦袋多而矣!”

徐應元一個寒顫:“卑職明白!”

........

王應華被拖出去後,徐應元就帶人把一衆擄來的官員士紳和讀書人帶了過來,命他們觀刑。

待行刑手架好王應華準備下刀時,徐應元想到自己當日歸降之事,有些惋惜的走了過來,俯下身子輕聲對王應華道:“先生可要想好了,這刀砍下去可就什麼都遲了。”

王應華一臉無畏道:“死就死,還有甚麼可說的?”頓了一頓,卻又問道:“哪邊是北方?”

徐應元伸手朝北邊一指,不明白王應華問這個做什麼。

“多謝!”

王應華拱手答謝徐應元指向,正了正身子,神情凝重的面朝北方,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衣冠,又摸了摸辮子將它毛髮理順,突然彎腰趴了下去,重重的朝北方磕了三個響頭。

見王應華如此忠於清廷,徐應元撇了撇嘴,對行刑手吩咐行刑,便轉身離開,不再去看王應華人頭落地的慘狀。

“行刑!”

一聲大喝,大刀揮下。

“噗哧!”

鮮血四濺,人頭落地。

人頭落地那刻,觀刑的一衆官員士紳發出驚呼聲,膽小的嚇得立即扭過頭去不敢看。

有過目睹塔音布被鋸殺的恐怖回憶,徐應遠這會對於單純的人頭落地倒沒什麼反應了,他沉着臉命人將王應華的腦袋用竹杆挑到那些讀書人面前,然後開始一一詢問他們是想死還是想活。

王應華的人頭被竹杆挑得高高,就那麼懸在一衆官員士紳、讀書人頭頂的上空,鮮血還不停的往下滴落,看着甚是嚇人。

.........

徐應元去行刑後,周士相一直在想,倘若這些官員士紳讀書人都如王應華這般以爲天下大勢已定,寧死也不願歸順太平軍,他難道真要殺光他們不成?

王應華說的是雖然荒謬,但卻也是事實,僅目前局面來看,南明政權真的是苟延殘喘,人心比不過現實,人心也硬不過屠刀,被清軍屠刀嚇破膽子的這些士紳對於南明怕是真的不抱什麼希望,他們擔心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性命,還有身後的家族。

王應華的表現與其說是想搏一個大清忠臣的美名,倒不如說想給他的家族留條後路,他若真的再次歸明,萬一南明還是滅亡,那他的家族便會因他的選擇而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這個年代,家國的家字遠遠大於國字,更何況那些敢於反抗清廷的官員士紳已被屠戮一空,剩下的都是沒有膽子反抗的,他們只知道順從強者,保住家族的利益。太平軍的兩次大捷固然重創了廣州清軍,可畢竟只是兩場小規模的戰事,對全局的影響也微乎其微,所以很難讓這些人將太平軍當做強者,從而心甘情願投順。

這是個悲哀的事情,也是最現實的事情,周士相很矛盾,一方面他沒有辦法利用什麼大義和大勢吸引士人投奔,另一方面他又急需這些人的幫助。

考慮良久之後,他發現自己似乎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殺人。

滿州人用屠刀將漢人嚇成了麻木不仁、梳着一條醜陋怪異辮子的奴才,現在周士相便要同樣用屠刀將奴才重新變回人。

..........

請求推薦票和訂閱支持。(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十九章 晦氣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七百一十七章 觀賊不似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三百四十三章 駐軍澳門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駐軍澳門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八章 逃人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產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
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十九章 晦氣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七百一十七章 觀賊不似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三百四十三章 駐軍澳門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駐軍澳門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八章 逃人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產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