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

陸豐很快就將那生員資料送上了來,此人姓董名常青,惠州長寧縣生員,清軍入廣東後不願食清慄爲異族效力,便發誓言“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在家鄉造了一隻船,偕母坐在船裡,泛於河上隱居而生,吃穿都是由鄉人買來後送至船上。

清廷委任的長寧知縣知董常清事蹟,生了敬重愛才之心,以保其一個舉人功名爲條件讓人傳話叫他上岸,董常清卻不予理會。知縣也不惱,生了一計,讓衙役直接將人綁來,只要董常清上了岸,便算破了當日誓言,再以功名利祿相誘,曉之以理,勸之以情,實在不行就拿董常清老母要挾他。幾管齊下,不怕董常清不就範。

不想此事卻被縣衙的人透露給了董常清的鄉人,董常清知道消息後連夜帶老母浮舟避往他處。綁人不成反把人給逼跑了,長寧知縣哭笑不得,知逼不得董常清,遂作罷。這知縣也是個心胸大度之人,未因此事生了害董常清之心,其後幾年反倒刻意保全,若非如此,董常清這等不肯剔發不肯易服的讀書人早就被清軍捕來殺了,除非你跑到海上去,要不然江也好,河也罷,總是逃不出清兵手的。

自永曆二年始,董常清整整十年未上岸一步,從青年成了中年。整整十年,他無日無夜不在盼着大明王師重回廣東,卻始終不得見王師,直以爲此生再也無機會踏岸。不想卻有鄉人前來相告,惠州城頭再次打出大明旗幟!

鄉人相告之後,董常清於船頭放聲大哭,那刻。心中更多的不是因爲大明軍隊的出現而激動,而是心酸——孤獨等待十年的心酸。

其時長寧仍被清軍控制着,惠州局勢並不明朗,母親又年老,所以董常清不敢輕易上岸。董母卻勸他立時上岸去投惠州明軍。不論明軍這次能否支撐,總要去投了效力,免再遺憾終生。對於兒子的選擇和堅持,董母從來沒有責怪和埋怨過,她雖一介女流之輩,也知家國大義,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兒子考的是大明的秀才,不是他大清的秀才,所以兒子選擇要爲大明盡忠。做母親的自然沒有二話。這世上做大清順民的太多,也不差他母子二人,便叫他母子爲朱家皇帝盡個忠吧。

董母鄉間女人,嫁與董家才幾年夫君便病死,她一女人拉扯兒子,被人罵作剋夫星,真怕有一日會叫宗族吃了他夫家的絕戶飯,將自個賣到他鄉給別人做老婆。那幾年,董母活得真是擔驚受怕,直到兒子考上秀才。董母才終是將壓在心頭十多年的心事放下,也算是揚眉吐氣,敢直着腰身在董家族人面前大聲說話了。這一切,只因爲兒子考上了秀才。考上了大明朝廷的功名。董母念着大明的好,兒子讀的是聖賢書,聖賢可沒叫人去剔發替異族賣力。

在母親的力勸之下,董常清終是踏上了十年未踏過的陸地,在鄉人的掩護下前往惠州投軍,這一路無驚無險。順順利利就到了惠州,且成功投了軍。不想惠州總兵胡啓立卻對這個在家鄉名聲很大的生員並不重視,一點也沒有重才之心,只隨意打發董常清在軍中做個文書,負責錢糧來往的計支。

這文書但是識字的就能做,甚至於店鋪的夥計也能當得,胡啓立如此安排忒是叫人寒心。不過董常清卻不嫌,也沒有因此心生怨意,反而將職事做得很認真。後來潮州清軍進攻惠州,董常清便跟着送糧的隊伍到了陸豐城。在城頭,他看到了潮州兵是如何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看到城中的惠州軍是如何膽怯畏戰,再之後,他看到了潮州清軍又是如何望風而逃,又如何被追着一路逃奔潮州的,這一切只因爲那支從廣州來的太平軍,那支斬了尚可喜,殺了哈哈木,屠了滿城的太平軍。

清簡親王率領大軍前後攻了陸豐三次,危急時候,董常清不顧自己文弱之身也上城助戰,他不知如何拿刀殺人,卻知將城下的大石往城上搬。石頭很重,董常清力氣卻不大,抱着走在城道上很是吃力,走不得兩三步便要停下歇歇喘會氣,可便是這樣,他也始終咬牙堅持着,直到將石塊搬上城頭,轉頭再下去幫。看到傷兵他也能上前和民夫一塊幫着擡,一開始,他見不得血,吐過幾次,再後來卻是習慣了。

第二鎮的旅校於世忠無意看到了生員打扮的董常清,當時很是驚訝,他還從沒見過一個讀書人和民夫青壯一樣在那使勁幹活,一點不嫌累不嫌髒。於世忠找惠州軍官問了董常清,軍中有長寧人立時便將董常清不戴清朝天,不踏清朝地的事蹟告知,於世忠大爲佩服,認定這人有大材,便將其引薦給鎮將鐵毅。

鐵毅自己不識字,但知道自家大帥是個秀才,所以他便很敬重秀才,和董常清交談幾句後見其應對自如,也無尋常讀書人見自己時的卑微,偶爾還能就戰事說幾句頗爲針對的看法,心下自然起了欣賞,便要他在鎮中參謀。

蒙古佐領阿勒塔領着手下娃娃在城外烤馬肉喝酒唱歌,城上太平軍沒一個當回事,董常清看了後卻沉思開來,第二天便找到鐵毅,提議派人出城和蒙古人交換軍馬。

鐵毅很驚訝,蒙古人有馬能殺了吃,怎會和太平軍交換米麪。董常清卻道那馬肉其實是吃不得的,煮不爛也消化不了,若長期食用,勢必積在腹中不得排出,最終活活脹死。《本草綱目》中寫得很清楚,馬肉有毒,氣味臭,無法排,故而蒙古人輕易是不吃馬肉的,除非是逼入絕境。顯然,城外的蒙古人是到了絕境了,要不然他們不會殺馬來吃。這陷入絕境的人但能有吃的,便不會在乎其他,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若是有選擇,他們是不會甘心被活活脹死的。

抱着將信將疑的態度,鐵毅同意了此事,結果被董常清說中了,蒙古人真的願意拿戰馬交換米麪,哪怕交換條件被剋扣到極點,對方仍是咬牙認下來了。

做了兩次米麪換戰馬的交易後,董常清又大膽提出趁勢勸降蒙古兵,有了上一次的成功,鐵毅自然不會反對。董常清自請出城,爲了讓自己更像個勸降的使者,他請人趕製了明朝官員的服飾,穿在身上便出了城。結果一番言語下來,蒙古佐領阿勒塔果然願降,讓太平軍平空得了三四百蒙古兵外加幾百戰馬,讓鐵毅樂得合不攏嘴,直贊董常清乃神人也。

周士相要鐵毅將董常清資料報去時,鐵毅順便將董常清的一句話帶了過去,這話便是“韃兵已陷絕境,不妨以心戰攻之,許以虜酋一人死而活全軍,韃兵爲求活必殺虜酋,則伯爺不費吹灰之力可得數千韃兵效命!”

...........

骨頭這兩天在外出人情,更新已是竭力,昨天雖只更一節,卻也有五千多字。今天更兩節,晚上去參加婚宴,骨頭本就貪杯,這兩天喝得不謂不多。(未完待續。)

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十七章 豪傑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二百章 水師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七百九十五章 非定國負君,君負定國也!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四百九十七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百章 活該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二百五十章 繳獲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十九章 晦氣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二百章 水師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爲了帝國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八百二十四章 僞朝新立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七十章 老弱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
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十七章 豪傑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二百章 水師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七百九十五章 非定國負君,君負定國也!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四百九十七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百章 活該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二百五十章 繳獲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十九章 晦氣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二百章 水師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爲了帝國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八百二十四章 僞朝新立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七十章 老弱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