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

太平軍解決三江口清軍後,即傳檄廣州府所轄各縣,至九月底,實際控制香山、增城、番禺、順德、東莞、三水、新寧、清遠等縣,另有南海、佛山、新安、連山州等縣或被迫反正,或主動反正。

廣州府轄十五縣一散州只龍門和叢化兩縣據城自守,不願歸降太平軍。龍門叫尚可遠所領平南藩下漢軍攻破,叢化則叫南雄副將孫義部並太平軍一部攻破。二部破城時對城中百姓多有殺戮,言稱有辮者即爲刁民,逮之便殺,造成二縣萬餘百姓喪命。

消息傳至廣州,周士相立即發下嚴令,稱日後凡破府縣,不論有辮是否無辮,都不得濫殺。有辮者爲難民,無辮者爲順民,除非該城守軍對太平軍造成重大傷亡,否則不得屠城。

爲嚴明軍紀,以正太平軍大明王師之名,周士相下令斬攻破龍門軍百戶,原任平南藩下協領一員;總旗二人,原任平南藩下佐領兩員,以爲懲戒。同時派員接管叢龍與龍門縣務,調香山縣永樂鄉長宋達明、龍眼鄉長萬長隆爲二縣知縣。另令廣州府立即調運錢糧安置二縣難民,接濟百姓,建鄉設村,以爲長久之計。

反正諸縣,只名義上屬廣州府管轄,南海、佛山、新安、連山州四州縣仍舊由原先清廷委任的知縣管事,這幾縣的營兵也不過是換上明軍的紅色軍服而矣,除此之外,一切並無改動。

南海千戶王兆興、佛山千戶趙自強,新安千戶林興國、連山州千戶吳安遠都是綠營將領,王兆興與趙自強是主動率兵反正,林興國和吳安遠則是見勢不妙被迫反正。四人雖授太平軍千戶職,但其部屬營兵仍爲其私兵,縣中事務也由原清廷委任的知縣負責,對於廣州只是名義上服從,縣內錢糧並不上繳,甚至境內軍民都不曾割辮。明顯是在明清雙方搖擺。若太平軍敗,則四縣再次易幟也是轉瞬之間的事。

對此,周士相不予理會,叫廣州府不必對四縣有何攤派。也不必派人到四縣,叫四縣就這麼保持現狀。之所以如此,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收復廣州不過月餘,周士相既要整合降兵,又要在實際控制的幾縣進行土地整並。還要派兵剿匪,安置難民,恢復生產,一樁樁事情實在是壓得他不得一刻喘息,又哪裡能顧得上那四個陽奉陰違的縣。

這四縣保持現狀,名義上服從廣州,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便是周士相氣不過,或是擔心有隱患,派兵去剿,短時間內還是得讓四縣保持現狀。甚至連知縣官吏都派不出。既然無法實際控制這四縣,又何必派兵去打。

新成軍的步軍第一鎮入駐清遠,皆因該縣爲廣州最北端的重鎮,與韶州接壤,若韶州有事,則第一鎮便可直接攻入韶州。新會和肇慶是廣州的南大門和西大門,清遠便是廣州的北大門。

四鎮組成後即在駐防地內清剿土匪和散兵,對於那些打着太平軍旗號卻不願接受太平軍指揮的綠營兵也一律清剿。原增城守備胡明義部“奉命”讓出增城往新安縣去,增城由第三鎮蔣和部接管。經過整整一個多月的剿匪,共殲滅大小土匪4000餘人。挑選青壯1000餘補入太平軍,其餘老弱一律發往香山安置,劃給土地實行屯墾。

爲有效控制平南、靖南、綠營降兵,除將其家眷遷至各處分別安排。剝去其中高級將領的帶兵之權外,周士相另外人爲製造漢軍之間的裂痕,使他們不能齊心。

具體做法是將攻破廣州前加入太平軍的漢軍定爲銳兵,攻破廣州城後來投的漢軍定爲選兵,最後面一批即三江口被俘的漢軍則定爲備兵。

銳兵家眷和選兵家眷與備兵家眷並不打散安置,而是集中一處安置。如香山龍眼鄉安置500戶漢軍家眷。則選兵家眷和銳兵家眷、備兵家眷各佔三分之一。

但是銳兵家眷和選兵家眷所分得土地和獲得的糧食、農具要比備兵家眷多,且安置地新建的村公所人員多選銳兵家眷和少部分選兵家眷充任,如此便讓先期投奔太平軍的漢軍家眷在政治地位上壓制了後投奔的漢軍家眷,通過一系列的特權讓他們自覺高備兵家眷一等。

人都是貪利的,在發現太平軍給自己的待遇較另一部分人優遇要好後,銳兵和選兵的家眷自然而然就會向着太平軍,而不是和那些不如他們的備兵家眷一樣對太平軍心生不滿。即便軍中的漢軍降兵作亂,他們也不可能得到全部漢軍的支持。

當然,周士相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軍隊處於長期人爲製造的裂痕之中,因此他制定凡備兵在太平軍中服役滿三年即可享受銳兵待遇,選兵則服兩年役即可。如此,便給了那些選兵和備兵獲得更好條件的出路。三年時間,足以改變一切,只要太平軍不亡,可以預見,三年後,這些降兵的家眷就將真正和太平軍融爲一體。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太平軍給予的,如果想保住這一切,則勢必要以鮮血捍衛太平軍。

同樣,在軍中的漢軍也按加入太平軍的時間先後進行區別對待,早期加入太平軍的漢軍優先獲得軍官任免,後期加入的除了有重大立功表現,否則在相同條件下是爭不過先期投入太平軍的那批人的。

這個政策長期不變,若是太平軍日後俘虜更多的漢軍降兵和綠營降兵,則現在這批受壓制的也可翻身去壓制下一批,從他們身上獲得優越感。

權力是味春藥,對付降兵,這昧春藥雖然霸道了點,副作用也大,但在當下,卻是周士相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當初給三路清軍運輸糧草的民夫有七八千人,奪取廣州後周士相又從城中徵了4000多青壯,現在這一萬多青壯全部被強行編入太平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不願意從軍當炮灰的,他們的來源也十分複雜,有廣州附近府縣的,也有惠州、肇慶的,甚至還有一部分是潮州的。這些青壯不想當兵,他們想回家,在整軍補兵時,青壯們通過各種途徑向周士相表達了他們想要回鄉的請求,對此,周士相明確予以拒絕,他告訴這些青壯,若他們想回家,可以,但必須在太平軍服役滿三年,三年後便可以回家。

這個條件容不得討價還價,有誰不願意的,直接砍頭。周士相不願濫殺無辜百姓,可爲了太平軍的壯大,他又需要這些民夫青壯,因此只能狠下心來。

面對殺頭的威脅,想回鄉的青壯只能無奈答應留在太平軍,好在太平軍給了期限,三年期滿他們就可以回家,若是在軍中立了功還可以升官,不願意在軍中的可以得到一筆數目可觀的錢財,回鄉以後若是此地被太平軍佔領,也可獲分土地。如此條件,比起現在兩手空空的回鄉肯定要強得多。(未完待續。)xh:.74.240.212

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八百三十七章 頭皮落地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283章 10萬駕前軍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第四百七十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臣有用嗎!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投降 遜位 送太后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二百二十八章 堅定第八百四十五章 取明自代?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第一百章 活該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
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八百三十七章 頭皮落地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283章 10萬駕前軍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第四百七十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臣有用嗎!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投降 遜位 送太后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二百二十八章 堅定第八百四十五章 取明自代?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第一百章 活該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