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軍制

胡全的身後事辦得極其隆重,羅定城中未參加太平營的百姓都被太平營強迫參與了送葬,與胡全一同下葬的是陣亡的86名羅定兵,還有3名大樵山出身的伍長。

送葬的隊伍延綿了好幾裡地,看着頗是風光,不過周士相卻擔心如此風光大葬胡全和那些士兵,若是日後太平營離開羅定,清軍會破壞墳墓。

宋襄公卻說不必擔心,他告訴周士相,明清雙方相爭已有十多年,雙方每年都有大量將領和士兵陣亡,故而雙方有不成文的條款,那就是雙方不損壞對方陣亡者的墳墓,不然你挖我的屍,我破你的墳,何時是個了頭?加上漢人幾千年來的習俗,人死之後不管生前如何,都要入土爲安,因此即便是窮兇極惡的滿州兵也不會破壞漢人軍隊的墳墓,以免激起漢人的強硬反抗,得不償失。

聽了宋襄公所說,周士相便稍稍安心,回來這兩天通過那些從德慶繳獲的大筆物資以及幾次軍議,他已經在太平營中確立首領的地位,大樵山那幫老弟兄也好,邵九公的江西兵也好,羅定的新兵以及那些囚犯、難民對他這位新任參將大人都是十分的佩服和尊重。可以說,現在的太平營已經從先前的“胡記”變成“週記”,周士相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這支“週記”太平營帶入正軌,並逐步發展壯大成一支抗清的中堅力量。

周士相給陣亡者定下的撫卹金是50兩一人,爲此管公庫的宋襄公一共向陣亡者親屬支付了4300兩銀子,這筆錢幾乎佔了從德慶繳獲現銀的三分之一。

50兩的撫卹金在當下可是一筆大數目,就算考慮連年戰亂給經濟和民生帶來的破壞,50銀子的實際購買力也足以買上一套小宅子,要是折成糧食的話,也可以供一家三口吃上好幾年,不能不說是一筆大錢。

給陣亡士兵的撫卹金定得如此高,太平營內部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因爲便是滿州人沒有進關前,大明朝給陣亡士兵的撫卹金也沒有這麼多,甚至還有不給的,而眼下大明都亡得只剩西南數省,太平營雖打着南明永曆天子的旗號,可也沒有道理給陣亡士兵定這麼高的撫卹,那邊比南明富得多的清朝也沒這麼給過,憑什麼才立營頭的太平營要給這麼多?這麼個給法,那是活生生的糟蹋銀子,有多少家底能經得住這麼敗法!

包括邵九公在內,十個隊正無一例外都抱反對意見。爲此,周士相和宋襄公做了不少工作,將心比心的話說了不少,又說了高額撫卹金對於死者親人和活着的士兵有什麼好處,費了不少口水,又講了一通“道理”,總算是將對此不滿的隊正們給說服了。

撫卹金按名冊發放後,果然不出周士相所料,當那些陣亡者家屬知道自己可以得到50兩的撫卹後,因男人之死而對太平營產生怨恨的她們立時就息了怨氣,心中的不滿也隨之沖淡。

宋襄公又刻意讓人散佈什麼太平營仁義,要是你家男人是被其他軍隊抓去拉夫子,別說是撫卹金了,你就連屍體都看不到,現在人家不僅把你家男人屍體帶回來,還給了這麼大筆銀子,你要是再有不滿的話,那就是不知好歹之類的話。

雙管齊下下,很快,營中就聽不到陣亡士兵的親人說太平營的壞話,取而代之的是傷心仍就傷心,但傷心的同時卻是對太平營的仁義之舉讚不絕口。

陣亡士兵親屬如此,那些活着士兵的親人更是沒有話說,他們家的男人同樣收到了太平營發給的賞賜,不過不是金銀,而是布料和白麪,以及一些肉類,甚至還有酒。

這些都是額外的賞賜,並不影響她們繼續從公庫領取額定的食物,她們可以將用不着或吃不掉的東西拿去與他人交換需要的東西,甚至還可以拿去賣給沒有參加太平營的百姓從而能夠得到一些銀子,而這些銀子太平營不會沒收,這使得士兵和老弱婦孺對太平營的親近感大爲提高,形成了周士相所期盼的凝取力。

傷員回到羅定後得到了醫治,雖然治療手段很落後,傷殘者難免,但大半傷員還是能夠康復,殘疾者也沒有如同路上所擔心的那樣被太平營遺棄,而是允諾他們在傷好之後可以在後營中擔任一些非體力活的職務,從而可以這些職務中領取一定的獎勵,待遇等同伍長。

三個陣亡的伍長一個是土匪出身,還有兩個是和胡全一樣也是李成棟部卒,三人都沒有親人在身邊,故而這筆撫卹金暫時記在帳上,日後若是能夠找到他們的家屬,便將錢交給他們。

在確定撫卹金時,一個問題擺在了周士相的面前,這個問題就是士兵和軍官在營中的待遇如何落實。

等級制度是萬惡的,但卻又是必須的,沒有等級制度的存在,就無法明確各種條文,也沒法給最底層的士兵一條向上的通道。撫卹金就是這個等級制度中一個很現實也迫切的問題。

周士相將這個問題和宋襄公初步達成共識後,便召十名隊正軍議。

軍議上,十名隊正一致認同需要明確營中上下尊卑制度,並給不同層次的人員不同的待遇,邵九公甚至說可以直接照搬綠營的那一套,也立些標協營汛,這樣各級軍官一目瞭然,省心又省時。

周士相當然不會搬綠營的軍制,在琢磨後,他決定以明軍的衛所軍制套用到太平營身上,以此來明確太平營的等級制度,以便日後指揮通暢和賞罰、待遇、撫卹等方面的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明軍衛所的軍制是小旗、總旗、百戶、千戶、指揮使的制度,結合太平營的現狀,周士相以各伍伍長爲小旗官,以各隊隊正爲總旗官,然後結合實際指揮中出現的問題,又臨時設百戶一職。

這個百戶並非常設,而是在戰時設立,性質如同之前的前營統制官,也就是說一旦太平營與清軍作戰,在周士相之外就可以設一名百戶統帶五個總旗進行作戰。百戶人選並不固定,只在戰前軍議確定人選。

出於維持太平營軍紀考慮,周士相決定設立鎮撫官,這個鎮撫暫時由宋襄公兼任,等到日後有了合適人選再做更改。

太平營的戰兵雖然沒有千人,可全營總人數卻有近三千人,所以宋襄公提議周士相自任千戶官,並說日後若是太平營人多了,大家的職務也同時上調,衆人對此當然沒有意見。

衛所制是明朝的正規軍制,周士相想讓自己這個千戶合法就必須取得永曆朝廷的認可,不然,他的做法就屬於私自授官,問題是他不知道如何才能獲得永曆朝廷的認可。宋襄公對他說,這個問題也不難,不是已經派人往高州報捷了嘛,等高州派人來和他們提一下就是,左右羅定參將已給了太平營,難道一個參將還不能授一個千戶?

周士相深以爲然,小旗、總旗、百戶這些說白了和後世軍隊中的少尉、中尉、上尉差不多,而參將、守備、都司這些纔是實際職務,如同師長、旅長、團長一般。胡全已經死了,羅定參將肯定會落在自己頭上,以參將之尊要永曆朝廷一個實授千戶應該不是問題。

周士相原本倒是想直接將師團營這種後世軍隊的編組體制拿來現用,可細細一想,有點不倫不類,眼下畢竟是17世紀而不是20世紀,還是符合點時代特色好,也省得他還要再一一解釋什麼是師長,什麼是團長。

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開單章 求訂閱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觀賊不似兵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五百七十二章 重賞 藥子短缺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山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九百八十八章 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二百零九章 回去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
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開單章 求訂閱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觀賊不似兵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五百七十二章 重賞 藥子短缺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山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九百八十八章 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二百零九章 回去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