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

有支持清軍的地主劣紳,自然也有支持明軍的士紳。

香山人文之地,自南宋紹興年間設縣治以來,五百多年來相繼出過36名進士,200餘舉人,秀才更是不計可數。經廖瑞祥統計,目前香山境內的鄉學和私塾有70多所,有在鄉進士2人,舉人16人,秀才79人。這個數字在廣州各府縣可是首屈一指的,歷任香山教諭也都因治下學政政績出色被朝廷嘉獎過,因此而升官的佔了大半。

讀書人有了功名進可做官,退可爲士紳,無論在朝還是在野均能發揮莫大影響力。但這些讀書人的大數卻在太平時節心安理得享受朝廷給他們的特權,卻在國難之時爲了保住特權而向異族胡人搖頭擺尾,充當他們的走狗幫兇。香山的在鄉進士孟大元和劉國道便是這種人,清軍來時他們沒有組織抵抗,反而不遺餘力的幫助清軍打擊明軍。也正是這二人間接害死故太子太保張家玉和永曆朝東閣大學士陳子壯的兇手,直接帶領清軍捕殺了永曆朝兵部職方司主事陳邦彥。

只可惜孟大元和劉國道在太平軍來之前就聞風而逃,這使得周士相一直耿耿於懷,爲不能手刃二賊替張家玉、陳子壯、陳邦彥這三位民族英雄報仇感到遺憾。

張家玉、陳子壯、陳邦彥無疑是香山地區最出名的讀書人。奪取仁厚坊後,周士相特意要廖瑞祥取來有關三人的史料供他查閱,看完三人事蹟後,周士相久久不能平復心中波瀾。

和陳子壯、陳邦彥一生仕明忠心不二不同,張家玉曾有過變節之舉。崇禎十六年張家玉考取進士後,被授爲翰林院庶吉士。翌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張家玉身爲明臣卻主動投書給李自成願爲大順新臣。結果李自成入京只幾十天就被清軍趕出北京城,見李自成難成大事,張家玉便又改投在南京即位的弘光帝,不過他到南京後卻被史可法以曾變節投降李自成的罪名逮捕下獄。?

弘光元年。因史可法在江北四鎮的無能之舉,清兵輕易攻破明軍四鎮駐防的淮河防線並一舉攻入南京。張家玉這一次沒有再變節,而是逃至福州被繼位的隆武帝委爲監軍督部援救被圍在江西撫州的南明軍隊。清軍攻陷撫州後,張家玉受傷戰敗後率部退回福州。隨即被任爲右僉都御史巡撫廣信。?

隆武二年正月,在保衛福州城的戰鬥中,張家玉中箭墮馬摔斷了手臂,幸得都司林雄冒死把他救回。後受命到廣東潮、惠二州籌餉招兵,被委爲新軍“監督總理”。他在潮惠招降農民軍十餘萬人,選取其中精壯萬人組成五個營。不久,隆武帝在汀州被殺,剛建立起的新軍因大勢已去,又缺糧餉,張家玉無奈只好解散新軍於八月回到香山家鄉。

清軍攻破廣州後,清朝兩廣總督佟養甲多次派人到張家玉家勸降,均被他嚴詞拒絕。不但如此,張家玉還和陳邦彥、陳子壯等人相約聚兵廣州附近反抗清軍。他先率義軍攻入香山縣城,活捉清知縣鄭鋈。任命原明朝東莞儒學訓導張珆爲知縣。清朝廣東提督李成棟聞知張家玉在香山反清,便率大軍來攻,張家玉率義軍先後與之大戰於萬江租和道滘,不支敗走西鄉。其祖母陳氏,母黎氏及妹石寶俱投水自盡;妻彭氏被執,不屈而死,當真是滿門忠烈,婦人亦爲英雄!

十月,李成棟集中大軍撲向張家玉駐地增城,雙方大戰十天。張家玉身中九箭,身負重傷,不願作俘虜遂投塘而死,壯烈殉國。時年僅33歲。

張家玉死後,永曆朝廷追贈他爲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增城侯,諡“文烈”。

成不成,天也;敵不敵,勢也。

明知起兵必死,明知必死卻偏要起兵。這在周士相看來正是張家玉忠貞民族氣節的表現。

張家玉當年的變節之舉在周士相看來更是其堅持民族大義的表現——李自成之大順乃是漢人政權,滿州之大清卻是胡人政權,自古胡漢不兩立,張家玉可降漢人的順,卻不降胡人的清,他是堅守了華夏大防這個華夏漢文明的最底線。

根在,家在;

國在,民族在;

張家玉千古永垂!

與張家玉一同起兵的陳子壯也是個悲劇的民族英雄,在與清軍的戰鬥中,他犧牲了長子陳上庸。張家玉死後,他和次子陳上圖率餘下的五百義軍和清軍繼續浴血奮戰,最終五百義軍全部戰死。陳子壯也和次子陳上圖被清軍俘虜押回廣州。

面對清廷的招降,陳子壯和張家玉一樣選擇了堅決不降,被押至刑場後他仍笑罵自如,旋被清軍以大鋸將其活活鋸死。據說清軍將陳子壯的身體鋸成兩半後,陳一時還沒有死,但卻沒有喊疼呻.吟,反而仍不住大罵李成棟背棄祖宗,此事讓李成棟大受剌激,對他日後反正歸明不無影響。

陳邦彥是香山龍山都人,甲申國難,年已四十的陳邦彥疾書《中興政要策論》萬言書,參加南明廣東鄉試,中舉人,擢升兵部職方司主事,被永曆朝廷派往贛州參與軍事,後歸鄉與張家玉、陳子壯一起組織義師抗清。清廷任命的廣東總督佟養甲用卑劣手段突襲順德,抓走了在龍山避難的陳邦彥的兩個兒子與陳的小妾,欲把他們作爲人質招降陳邦彥。結果陳邦彥在招降書上凜然批覆:“妾辱之,子殺之,皆唯命。身爲忠臣,義不顧妻子也。”

張家玉、陳子壯敗亡後,陳邦彥率殘部在清遠繼續抗清,後不幸失敗,被清軍捉到廣州千刀萬剮而死。

死前在獄中陳邦彥作《獄中五日不食臨命歌》:

歌曰:天造兮多艱,臣之江也滸。書生漫談兵,時哉不我與。我後兮何之?我躬兮獨苦。崖山多忠魂,先後照千古!

張家玉、陳子壯、陳邦彥三人死後,永曆朝廷對他們三人追賜厚賞,廣東各地百姓,尤其是其家鄉香山的百姓更是對他們的事蹟大加歌頌,這讓周士相靈機一動,決意用三位英雄的事蹟來號召香山百姓支持太平軍。

“嶺南三忠”的牌匾是周士相親自提筆書寫並親自懸掛於香山縣治正東門的門樓上的。

除書寫“嶺南三忠”的牌匾,周士相更讓廖瑞祥組織人手將三公抗清事蹟寫成話本,命香山的戲班子在境內各處巡演。與此同時,周士相讓駐兵在三公家鄉的太平軍爲三公集體守孝七日,以示哀悼。(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四百零三章 信大帥 得永生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七百七十八章 滿漢好兄弟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一章 祭拜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四百六十三章 識時務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四百零三章 信大帥 得永生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三百六十四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
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四百零三章 信大帥 得永生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七百七十八章 滿漢好兄弟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一章 祭拜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四百六十三章 識時務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四百零三章 信大帥 得永生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三百六十四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