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

“這……你們這是爲何?孤早已言明只代天子監國攝政,絕不僭位。爾28又爲何逼孤?!”

大批官員突然勸進,讓唐監國措手不及。來南京之前他就下定決心,絕不做這皇帝。不曾想這周士相竟然心急至此,剛祭完孝陵,還未等他心情平復就來這麼一出逼宮大戲。不由令他有些氣惱。

“孤才德涼薄,實非承統之人。這南京孝陵、半壁江山,武賴粵國公和將士們拼死廝殺、文託郭(之奇)、張(煌言)諸位先生戮力輔佐,孤不過安坐殿中閱覽奏章,哪敢貪天之功,據爲己有啊!你們不要再逼孤了!孤絕不會從爾等之請的!”

“殿下此言差矣!”

周士相帶着南京文武跪下,大學士丁之相身爲周黨黨魁之一自然心領神會。此時便是奪取擁立大功的機會,豈能委與他人?於是一改平日庸碌附和的形象,大聲說道:

“當年國家不幸,南京淪陷。安宗方纔蒙塵北狩,潞監國竟然主動獻了杭州降虜……國恥至極,方有襄皇帝(隆武)繼統,以期振作的事情。等到紹宗陛下殉國,今上又畏虜如虎,棄粵而逃,文宗節皇帝也迫於無奈,才登基踐祚。如今今上再次棄國,豈是殿下貪戀大位?!”

丁之相曾經做過紹武帝的廣東按察使司副使。對於當年故事自然是一清二楚。周圍的官員聽得連連點頭,自然更不肯輕易讓唐監國推脫。

“南京雖復,而虜酋欲效海陵,糾集醜類,窺視江東。如今天子聖躬不知何往,大寶虛懸,海內無主,殿下一日不正大位,人心何安?還請殿下以祖宗社稷、天下蒼生爲念,棄私節而從大義,速承大統!”

兵部尚書張煌言原是浙東魯王一派。雖然唐魯間頗有一段不睦的往事,但時過境遷,唐王在進南京前就遣快馬授了張煌言大學士銜,以兵部尚書暫理南直隸督師之職,並沒有因爲魯王的關係加以疏遠。而魯王也在書信中要求張煌言襄助唐監國登基之事,張煌言自然要全力以赴。

“殿下懿文允武,半壁重光。名爲繼統,實類開闢。且自南渡以來,大位已分燕唐二統,而唐系之賢,甚於燕系多矣!殿下乃紹、文二宗嫡弟,兄終弟及,有何不可!”

周黨另一干將,大學士袁廓宇眼看丁閣老等出了風頭,自然不能讓其獨美。心急之下劍走偏鋒,竟然不顧起爲尊者隱的君臣大義,把弘光開始的燕藩諸帝都貶了一遍。這下不但把次輔連城璧這個永曆黨棍氣得臉色發青,連一些中立守正的大臣也是直皺眉頭。

“殿下不肯擔這天下的大任,是惜私名乎?!”

“殿下欲棄高皇社稷耶?!”

“殿下要復陷國家於危亡耶?”

其他官員們受了袁大學士的鼓舞,言辭漸漸激烈甚至放肆起來。唾沫飛濺之下,卻沒有注意到唐王的面色越來越難看。

“你們爲何非要逼孤做這皇帝!”唐監國的臉漲得通紅,終是被逼得發急了。

“孤的性子爾等都是知道的。既然孤說過不會僭位,就絕不會做這背君逆臣!……孤這就回廣東去……你們若有人攔孤,孤便一頭撞死在神功碑上,好讓你們看看孤的心跡!”

唐監國說罷,便急令司禮太監潘應龍速在前面開路。潘應龍有些猶豫,偷偷朝周士相望了一眼。看到對面微微點頭,潘公公這才挺直腰板,喝令擋路的大臣讓開。監國畢竟是君,官員們終歸是臣,君臣有分,大臣們並不好強行阻攔,只能起身跟在監國後面,魚貫而行。

唐王匆匆走出陵門,沿神道走過下馬石,在百官士紳的注目下頭也不擡便登上車輦。未等坐下,耳畔卻傳來雷鳴般的呼號:“伏請監國順天應人,登基爲帝!”

監國一驚,掀開車簾擡眼看去。只見神道兩側,扈衛監國的數千將士跪伏在地,俱都是山呼萬歲,請他登極的。唐王望着三軍將士一時失語。半晌,卻仍是不肯應允。

“殿下!”

軍士們眼見唐監國不肯答應,竟然有幾十個校尉當場卸甲解衣,露出滿身傷疤跪在唐王車駕前。爲首那人大聲說道:“殿下!小的張名虎是高郵人。當年南渡,小的往福京投隆武爺,天天想打回老家,卻步步敗退,不得已在廣東落草。幸虧有了周大帥下山帶我等殺韃子,給隆武爺報得深仇大恨!大帥說您是隆武爺、紹武爺的親弟弟,是我大明朝的真龍天子,您要是不做皇上,咱大明就沒主心骨了!”

“咱弟兄們和韃子廝殺,都是今日不知明日的漢子……只求殿下登基做了皇爺,也好叫死了的弟兄有個賞恤,活着的弟兄有個前程小的沒有什麼念頭,只要能回老家找到俺爹孃的墳,燒上點紙錢,讓他們知道咱大明又回來了,俺沒有對不起祖宗就好!”

看着張名虎身上的斑斑疤痕,唐監國鼻子一酸。和那些平時滿口忠孝仁義卻各懷心機的文臣不同,這些和韃子拼命的漢子纔是唐王眼中真正可愛之人。他們的要求如此簡單,僅僅是死有所恤、生有所養、能夠有塊地方祭祀先祖。然而朝廷卻難以滿足他們,這讓唐王心中愧疚難當,只能溫語勸慰:“孤無功無德,辜負將士們了……這皇帝孤不能做,須等天子回來……”

“殿下!”

張名虎猛一叩首,近萬太平軍將士齊齊叩首,卻是無有半點聲息。

孝陵爲之一靜。

“粵國公,可放孤下山否?”

唐監國不知如何是好。竟然對車旁的周士相有了哀求之意。後者輕輕應了一聲遵命,便對着士卒擺手。近萬將士立即如潮水般往兩邊讓開,露出中央的道路讓車駕通過。唐王如釋重負,猶如逃亡一般低頭不語.然而剛下神道,卻又停了下來。唐王探頭要問,卻見大路上跪滿無數扶老攜幼、焚香頂盆的百姓。爲首百餘人皆古稀老人,在自己兒孫的攙扶下顫巍巍地跪在路上。見到唐監國從車上望過來,都是口稱萬歲!

“老人家,你們這是作何!”

一衆老人向自己跪拜,唐王於心何忍?連忙從車駕下來,要扶他們起身,可老人們卻是不肯起來。

爲首一老者握住唐王的手哭道:“殿下,十六年來江南受盡韃子荼毒,百姓無一日不盼望着朝廷和王師回來。而今終於恢復衣冠,我等老翁可以不擔心死後無顏面對祖宗了……可若殿下不肯登位,又怎麼能讓將士和百姓相信大明不但能回來,還能消滅韃子呢?萬一清兵再殺過江來,叫我等百姓如何是好!”

“老人家,我大明天子還在西南,吾不過是代天子理政,豈能鳩佔鵲巢?”

“殿下!天子下落何在?那韃子皇帝倒在對岸,時時要殺過來重現弘光年的慘事!殿下今日若不肯依了我們,就請車架從老朽們的身上碾過去!我等老了,不願再做一次亡國奴了!”

面對一羣痛哭流涕的老人,唐監國還想把剛纔對百官和將士的話再複述一遍,可那拒絕的話怎麼也說不出口來。

面對文武百官,唐王還能保持威儀;面對有功將士,已是滿心愧疚;面對父老百姓,監國卻根本無法強硬起來。他看了一眼身邊的內閣首輔郭之奇,眼中盡是無奈。兩朝大學士也嘆了口氣,跪在監國面前奏道:“當日天子曾手詔文宗(紹武)曰:王若先拜孝陵,朕即退位歸邸。今日天子巡守荒郊,殿下已拜孝陵,君可以有戲言乎?請殿下應天子詔,勿辭大任!”

“今百官之心、將士之心、百姓父老之心盡在殿下之身。天心即是民心,殿下豈能爲小節而負天下?!臣請死諫!”

周士相見狀,連忙再次跪在唐王跟前,趁熱打鐵,才能收效!

唐監國呆立了一會兒,終於對着耆老哭了出來:“孤非貪大位,全爲祖宗社稷、父老百姓,不得已耳!”

一旁等候的周士相、錢謙益等人大喜。文武諸臣已經迫不及待,將早已準備好的法駕滷薄擺出,一定要讓唐王登輦。法駕滷薄是專供皇帝使用的最高等級的儀仗,其他任何人都無資格使用。唐監國在周士相及文武羣臣的簇擁之下終於登輦,頓時萬歲之聲山呼雷動。

唐王坐在輦上,還要再次表白。他對文武士紳道:“羣臣以爲奉宗廟宜莫如矛,然宗廟事重,予不足稱。今爲衆心所戴,予辭弗獲,勉循衆志。羣臣各宜協心,輔予不逮。”

周士相當即和百官俱稱謹遵旨。當下,浩蕩人羣便擁唐監國自正陽門入南京皇城。

隨後唐王御武英殿,按弘光帝北狩後隆武尊其爲“聖安皇帝”例,發諭令尊永曆帝爲“聖昭皇帝”,待遇與太上皇同。並諭三日後舉行登基大典。(未完待續。)(小說手機免費客戶端正式上線!小說客戶端是一款專爲廣大小說迷打造的專屬閱讀器,匯聚海量小說資源,分類精細,排版清晰,閱讀效果極好!關注微信公衆ggyy12221(按住三秒複製)下載小說客戶端!

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三百九十七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十章 官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城第一千六十五章 錢 女人 佩刀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門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馬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四十章 公庫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
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三百九十七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十章 官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城第一千六十五章 錢 女人 佩刀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門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馬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四十章 公庫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