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仁川是朝鮮唯一以都護府命名的城池,其與各道平級,但駐軍www..lā.

“壬辰倭亂”後,爲防止倭人再次侵襲朝鮮,朝鮮軍隊在南方沿海屯駐重兵,南方也一直是朝鮮國內關注的重點。但自從“丁卯胡亂”、“丙子胡亂”相繼發生,平壤和漢城接連遭到滿州人佔領,並且倭國實行鎖國政策後,朝鮮軍隊的防禦重點已經完全從南方轉到了北方。

仁川都護府作爲漢城的南方海防重鎮,並沒有多少駐軍。從東江起錨的太平軍水師戰船密佈仁川海域,在守軍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大舉登陸,幾乎未費吹灰之力就消滅了仁川的兩千多朝鮮兵,旋即以朝鮮降兵爲前導直奔漢城而去。

仁川失守和明軍大舉進逼都城的消息讓朝鮮舉國震驚,漢城再一次面臨丟失的危險。

不但是朝鮮國王李想不明白已經亡國的明軍怎麼會突然來到朝鮮,朝鮮的一班文武大臣們也是無法向國王解釋這件事。

被明軍俘虜的察訪金大全被明軍釋放回漢城,他給朝鮮國王李帶來了明軍的勸降信。

越來越多的消息匯聚到漢城,對明清戰事很是迷糊的朝鮮君臣終是弄明白了中國發生了什麼事。

一時間,朝堂也好,民間也好,都有指責朝鮮國王李的聲音,指這位年輕的王上爲朝鮮帶來了大禍。倘若當初國王不被清使威逼出兵助清伐明,明朝的大軍又怎麼會打到朝鮮來。

李也很自責,但是明軍已經向漢城進逼,他甚至都不能和他的父祖一樣倉促從漢城出逃。

李想到了抵抗,然而明軍進展迅速,並且是從仁川登陸,短時間內,北部邊境的邊軍根本沒有辦法趕回王城抵禦明軍,並且當中國國內情形明瞭之後,朝鮮內部擁明派的聲音更加高漲。

最終,在領議政大臣鄭太和、左議政大臣沈之源等親明派官員的勸諫下,李決定和明軍議和,重新以藩屬國的身份認大明爲宗主。

金大全再一次從漢城出發,馬不停蹄趕到明軍大營,他給周士相帶來了朝鮮國王李的親筆信,信中,李完全以藩屬姿態請求大明天軍能夠寬恕他的罪行。

左議政大臣沈之源也隨後從漢城趕到,向周士相正式遞交了朝鮮的降書。

朝鮮人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讓還準備在漢城大打一場的周士相有些懵圈,因爲他認爲朝鮮怎麼也是一個完整的國家,當初和日本人、滿州人大大小小也打了十幾場仗,不是實在山窮水盡了也斷然不會向滿州人稱臣。這一次卻連抵抗的意志都不存在,一聽明軍來了就要舉國投降,實在有些出人意料。

事先大都督府對朝鮮的判斷是該國至少會拼湊幾萬人馬,抵抗一段時間。甚至朝鮮國王李會學他的父祖一樣逃離漢城,向清朝求援,雖然滿清根本不可能再向朝鮮派來援軍,區區漢江也不可能阻擋得住大軍腳步,但在朝鮮多拖一天,太平軍自身的糧草危機也會加重。要是朝鮮國王李死不投降,太平軍也只能在朝鮮搶上一把撤走,不然就陷入兩面開戰,兩面缺糧的泥潭之中。

現在好了,朝鮮說降就降了,甚至大軍都不必到漢城走一趟。周士相欣喜若狂,朝鮮的左議政沈之源漢語說得極其流利,對明朝發生內心的親近讓他對朝鮮印象也大爲改觀。

領議政大臣鄭太和從漢城派來了一個完全由親明官員組成的使團,他們已經說服無措的國王李,不僅無條件支援大明天軍復國,同時還將抽調大軍,協助明軍對遼東滿州人的作戰行動。

這,實在讓周士相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出錢出糧還出人,朝鮮現在可不僅僅是一個降國,更旗幟鮮明的當起了大明最堅定的盟友來。

“甲申年北虜入關,天朝南遷,是我朝鮮國舉國之痛!”

沈之源提到在煤山自縊的崇禎帝時,直哭到眼淚都幹了。漢城來的那幫親明官員們表現得也讓人側目,周士相看得出來,這些朝鮮官員真的是對大明動的真情,無一做作。

正式和約還沒開始談,漢城那邊就蒐羅了一大批糧草酒肉送來仁川犒勞大明天軍了。朝鮮百姓也爭相涌躍替天軍服役,人人都爲自己能夠爲天兵效勞而自豪。

一幕幕發生在仁川附近的軍民漁水情只讓太平軍將士以爲自己還在大明。除了語言不通需要翻譯外,太平軍在朝鮮真正的是如魚得水。吃的,都是朝鮮人從四面八方調運而來,根本不必他們費心。朝鮮國還有一個讓太平軍將士們喜出望外的好事,那就是這裡的女人竟然都有露乳的習慣,不管是少女還是婦人,清一色將胸前雙峰露在外面,這讓他們大開眼界。

朝鮮上到中央下到地方的官員們,在無條件慰勞大明天軍的同時,也儘可能的想辦法替天兵將士們解決着生理問題。很多朝鮮婦人被官府招募,以很小的代價換取她們自願爲天兵將士服務。結果導致,太平軍登陸仁川的第四天,沿仁川至漢城一線,就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冒出了上百個“合歡所”。

朝鮮的政局也迅速演變着,親清派的官員被罷免流放了一大半,曾主張出兵助清伐明的兵曹金應海被下獄處死,餘下的也都成了堅定的親明派。朝鮮國王李在正式出發前往仁川覲見大明齊王殿下前,更是學他父親李一樣祭祀了大明曆代皇帝。

只用了不到六天時間,朝鮮從國王下到百姓,竟然全部成了“朝奸”,這堪稱史無前例的一幕。

李在七月三號“戴罪”來到仁川,以大明藩臣的身份覲見了周士相。整個過程都是由朝鮮禮曹的官員在負責,很多禮節甚至周士相和手下的幕僚官都不知道。

最終,周士相給李留了點面子,並沒有接受對方的降書,而是雙方重新擬定了國書。時隔26年,朝鮮再一次成爲明朝藩屬。

七月七號,周士相親自帶領新三軍搭乘水師戰船直搗覺華島。朝鮮方面,兩萬餘北方邊軍也從義州、昌城等地越過鴨綠江,攻打寧古塔、赫圖阿拉、撫順關等地的滿州人,繼而從北面向盛京進軍。

應朝鮮國王李的強烈請求,周士相親筆賜下四個大字於他,上書“中朝一家”。

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636章 鐵甲重裝步兵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直報怨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臣有用嗎!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八百二十九章 戰鼓捶響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更新說明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二百五十章 繳獲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直報怨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九百四十八章 擁清伐明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十一章 朝廷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八百五十七章 小爺,你不要命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從令者死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三百九十七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破滾江龍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四百三十二章 狼狽爲奸 上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
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636章 鐵甲重裝步兵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直報怨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臣有用嗎!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八百二十九章 戰鼓捶響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更新說明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二百五十章 繳獲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直報怨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九百四十八章 擁清伐明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十一章 朝廷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八百五十七章 小爺,你不要命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從令者死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三百九十七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破滾江龍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四百三十二章 狼狽爲奸 上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