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

嘉定,知曉事態嚴重的於百恩連夜趕回城中,敲開縣衙大門,將他現的一切告訴了好友湯效先。天籟『小說www.』⒉

“買竹”事件湯效先早就知道,也派人查了,但卻是什麼也沒有查出來,便也沒當回事。但當於百恩告訴他,買竹之人有大量教民,且可能有滿州奸細參與其中,甚至於還有本地漢人士紳參與後,湯效先也是心生凜意,多年帶兵的直覺告訴他,嘉定有大事生。

“縣裡必須馬上派兵搜查教寺和那幾家大莊,將買竹之人盡數拿進大牢,若是晚了,叫他們動了起來,恐怕就是血流遍地了!”

於百恩這一路想的最多的就是,萬一真是滿州奸細在暗中鼓民教民和對官府心懷不滿的士紳造反,那一旦這些人動起來,那不但嘉定會生靈塗炭,松江,甚至於整個江南都會陷入動亂之中。這對於剛剛復都不過一年多的定武朝廷而言,可是個重創。江南乃是天下錢糧重地,自古未有錢糧重地生亂還能北伐恢復中原的。只有搶在事態未惡化前,將參與之人盡數捕拿了,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將人都拿進大牢?”

湯效先卻遲疑不決,對於百恩的建議不置可否。剛剛生的教民鬧亂事件讓他心有餘悸,教寺和大戶買竹固然可疑,但是僅因此就派兵搜捕,似乎也有些小題大作了。萬一事情不是於百恩想象那樣,那他可就又捅了馬蜂窩了。證據,必須有證據,他才能拿人,不然,後果恐怕不是他這小小知縣能扛得住的。

“這樣好了,我叫六房的人挨個去有疑點的莊子一趟,將事情問個明白。他們若說不出原由,再鎖拿也不遲。”湯效先覺得這個辦法頗是周全,可以避免拿錯人。

於百恩也知道這位好友的爲難,想來那些教民倉促之間也不會冒然起事,所以便未再堅持。當下,湯效先叫人找來六房大小吏員,命他們往城外各大莊子細察,一定要問明白那些莊子爲何大量買竹。原本是要派捕快去教寺的,可主薄丁喇東卻自告奮勇,說教寺的人對官府的人十分反感,教寺又是教民心中聖地,捕快若是進了寺,只怕沒事也會有事。倒不如由他親自去一趟,這樣教寺的人也不會太過牴觸。

湯效先想了想,同意了丁主薄的請求,叮囑其多加小心,要是有什麼不對立即回來報訊,再由官府調兵處置。丁主薄應了下來,僅帶了兩名吏員便去了城外教寺白鶴寺。

不曾想,進了白鶴寺後,丁主薄將來意道出,教寺的人就都變了臉色,聲稱寺中絕沒有買竹。丁主薄職責在身,教寺買竹又是被人親眼見到,不在寺內察看一下,就這麼回去沒法和縣尊交差,便執意要在寺中察看一下,教寺的人卻極盡阻撓,就是不許丁主薄察看。僵持間,那兩名同來的吏員卻現寺中突然涌進數十教民,爲之人卻是丁主薄兒時好友馬大龍。

“大龍,你來的正好,有人看到寺中買了大量竹竿,知縣叫我來問問教寺爲何大量買竹。”

兒時好友的到來讓丁主薄鬆了口氣,他知道馬大龍在教寺有經師之職,在教民中的地位十分高,若他出面和教寺的人商量,教寺多半就會讓他察看,這樣一來,既能完成差事,又能還教寺清白,兩全齊美。

縣尊好友丁舉人說的滲人,丁主薄卻始終不相信教寺會組織教民造反,有明一代,江南的教寺可從來還沒有幹過造反的事。松江的教民也不過五萬餘衆,去除老弱病殘、婦孺,青壯也不過數千人,這點人手想造反,能反出個什麼來?而且他們爲何要反?大師傅被枷死一事官府已經賠償了,教寺還有什麼不滿的?再說,教民本就非中國之人,難不成造了反,這中國就能由教民佔了不成。滿州人從前那麼厲害,十幾萬人就佔了大半個中國,爾今不也叫漢人給打回了北方。滿州人都不行,世居中國三百年的教民又如何能成,所以說教民圖謀不軌,要造朝廷的反,丁主薄打死也是不信的。

丁主薄向湯縣尊自請來教寺,根本目的還是要證明教寺和教民的清白。確實,前幾天教民集衆在城中打砸,圍攻縣衙,可那是事出有因,自始至終,教寺也好,教民也好,都不曾有過半分造反舉動,完全是爲了大師傅討還公理而矣。至於那些被誤傷的漢人,只是遭殃的池魚,退一萬步講,教民畢竟不是沒有打死人麼。

只以爲好友馬大龍會爽快的答應下來,替自己和教寺商量,可不想馬大龍來到近前,看了眼丁主薄後,卻是橫眉一挑,二話不說就從懷中摸出一把尖刀捅進了丁主薄的胸膛。

“大龍,你!...你...你這是做什麼?...”

可憐丁主薄直到倒下那刻,還不相信兒時好友會殺害自己。那兩名同來的吏員見此情形,都是嚇得魂不附體,不待他們衝出去,又有幾個教民上前將他們按住,然後你一拳,我一腳,就這麼活活打死在寺中。

教寺的經師看着眼前的暴行,一個個都很木然,並無人上來勸阻。

“把這三人的屍體剁成八塊,扔進河灘子餵魚!”

馬大龍一邊擦拭染血的尖刀,一邊吩咐人將丁主薄三人屍體拖下去。地上滿是血跡,長長的血跡一直伸到了寺外。

聞訊趕來的教民越來越多,寺中圍滿了人。馬大龍搬來一張椅子,站在上面,朝一衆教民高呼道:“漢人要殺盡咱們教民,爲了保教,咱們必須馬上動手,要不然,大傢伙就都會被漢人給殺了!”

來的這衆教民,只有極少數人知道馬大龍暗中和滿州人合作的事,餘者並不知此事,所以陡然聽說漢人要殺儘教民,有的信了,有的卻是不信,因爲此前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件事。

不信的人將目光投向了那些有威望的經師,然而讓他們吃驚的是,經師們竟然都附和馬大龍的說法,將官府要殺儘教民的事說的有板子有眼。

“那太平軍的賊大帥說要殺光非漢人,咱們教民不是漢人,在他們眼中就是韃子胡虜,哪怕咱們在中國居住了幾百年,他們也不將咱們當成中國人!”

經師們的支持讓馬大龍信心十足,他叫嚷道:“太平軍不將咱們教民當人看,你們知道嗎,兩年前在廣西,太平軍殺了我們許多教民。咱們的大教師馬四巴巴活活叫太平軍給溺死在柳江中,廣西的教寺都叫他們拆了,咱們教民只因不肯在嘴上抹一口豬油,就叫他們活埋!...”

也不知馬大龍從哪裡聽來有關太平軍殘害教民的事,一樁樁說出來,讓那些心懷疑惑的教民也失去了理智,憤怒佔據了他們的大腦。尤其當知道天下教民最敬仰的大經師馬四巴巴也叫太平軍殺害後,教民們心中只剩下復仇的怒火了。

“從前是廣西,現在是江南,將來是西北,他太平軍所到之處,斷無我教民活路!於其叫他們殘殺,不如奮起抗爭!”

馬大龍成功激起了所有教民的仇恨,在教寺經師的協助下,很快所有教民都達成了一致,那就是必須馬上向漢人報復。

“大清許我國教地位,成事之後,必有大軍南下,屆時諸位被奪的田地,被搶去的錢財都能被還。”

最後,馬大龍拋出了滿州人許出的條件,一聽有清軍相助,教民們對於造反也有了些底氣。很快,一捆捆被削尖了的竹竿被擡了出來,教民們爭先恐後的上前領取竹槍。又有成捆的刀劍被擡了出來,這些普通教民和瘦弱的領不到,而是被經寺和教中有地位的教民領了去。

分了武器之後,馬大龍便要帶領教民馬上起事,因爲官府已經現他們買竹的事,丁主薄遲遲不歸,縣裡肯定會懷疑。用不了多入,說不定就會有官兵殺過來。現在,就是要趁官府還沒行動,搶先下手!

就在衆教民都領了武器,等待命令時,讓他們吃驚的一幕生了。

馬大龍喚來了自己的妻子,馬妻以爲丈夫要叮囑自己照顧好兒女,不想馬大龍卻突然上前勒住妻子,用力將她勒住,就這麼活活將他的妻子勒死在衆教民眼前。

衆教民被這一幕駭呆了,都不明白馬大龍爲何要殺死自己的妻子。教民們不明白,馬大龍十一歲的兒子和九歲的女兒也不明白,二人呆呆的望着倒在父親懷中的母親,嚇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你們過來!”

將妻子屍體丟在地上後,馬大龍側過臉盯着自己的一雙兒女。一雙兒女顫顫悠悠的上前,結果馬大龍一個箭步上前,一刀捅在兒子心口上,一刀割在女兒脖子間。可憐這一雙兒女,連慘叫聲都不出,就這麼被自己的親生父親殺害。

馬大龍再次轉過身來時,那目光叫所有人看着都怕。教民們都是從心底涌上涼氣,對馬大龍當真是怕到極點,是又恨又畏。

“今爲保教,再無退路,再不回頭!”

...........

作者注:本書教民爲彌勒教。

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九十章 情報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636章 鐵甲重裝步兵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六十章 礦工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線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八百九十一章 福臨以爲我死了麼?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六十二章 許諾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七十章 老弱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四十章 公庫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九百四十一章 土匪安敢欺我!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八百六十三章 斬將奪旗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六十二章 許諾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
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九十章 情報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636章 鐵甲重裝步兵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六十章 礦工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線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八百九十一章 福臨以爲我死了麼?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六十二章 許諾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七十章 老弱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四十章 公庫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九百四十一章 土匪安敢欺我!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八百六十三章 斬將奪旗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六十二章 許諾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