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

朝鮮鳥槍手開出城後,立即沿河岸展開,熟練的將手中鳥槍平舉,拿着火摺子等着軍官下令放銃。

“棒子有銃,都趴下!”

義軍有知道火銃厲害的頭領立時呼吼讓木排上的人都趴下,免得叫棒子兵的銃子打到。不過爲了儘可能多運人過河,各架木排上都是人滿爲患,所以大多數人根本沒處可趴,只能勉強蹲在那裡。

義軍也沒有多少盾牌,各架木排前面都立着一口大鐵鍋,用鐵鍋來擋清軍和弓箭和銃子。

發現清軍出城到河邊阻擊,並且使用的都是火銃後,魏大龍不禁爲渡河的義軍擔心起來,更害怕於七有什麼不測。若是於七發生意外,這幾萬義軍可就羣龍無首,瞬間就怕能自形崩潰。

“放銃!”

看到清國亂民的木排駛入鳥槍發射距離後,樸正泰立即下令開槍。“砰砰”的鳥槍聲中,上百義軍掉入河中。

“他孃的!”

宋五見棒子兵銃子打得狠,咬牙罵了句,然後跳進河中,推着木排往前。不少水性好的義軍見了,也都下河,將腦袋露在水面上。這樣一來,果然朝鮮兵的銃子打不着他們。

木排上一些拿着弓的義軍也開始向岸上射箭,不過稀稀拉拉的,對朝鮮兵構不成什麼威脅。

河岸邊,瀰漫着白煙,嗆人的火藥味隨風飄散。

看到朝鮮人的鳥槍善手打得渡河亂民死傷慘重,城頭上的舒爾克和韓巨源、馬文德等人不由露出笑容,申瀏也是倍感榮焉。

維河上,缺乏盾牌的義軍儘管被朝鮮兵的銃子壓得擡不起頭,直不起身,可是卻依舊奮力向前划行。

於七也跳下了河,和周遭的手下一起推着木排往前進。不少木排上的義軍聰明的將排子往兩邊散開,避免集中在一起叫朝鮮人壓着打。

幾十架木排散開後,加上很多義軍躲在木排下面,朝鮮兵的鳥槍威力頓時大減。

樸正泰果斷下令分成兩隊,儘可能的將射擊距離延伸,迫使渡河的清國亂民就是上了岸,也無法集中起來。

密集的銃聲和慘叫聲還有呼吼聲中,義軍終是劃到了對岸。在腳下木排離河邊還有幾米的時候,趟着齊腰深的河水大聲呼喊殺敵。上百義軍從河中奮力往岸上衝去,手裡拿着大刀長矛。另外幾隊義軍也成功登岸,在各自首領的帶領下撲向朝鮮兵。

樸正泰見亂民衝了上來,忙下令緩步後撤,以保持距離,利用鳥槍儘可能多的射殺亂民。

義軍不乏好漢,也有好手,但面對五百嚴陣以待的朝鮮鳥槍手,一時之間也衝不上去,岸上倒了不少義軍。

於七是戚繼光的外孫,年幼時便和母親一起看過戚家軍演練,對於如何對付火銃很有經驗。奈何,他的部下多是綠林好漢,不如戚家軍那樣軍陣嚴明,號令整齊,此時儘管英勇,但卻是各自爲戰,亂打一氣,根本沒辦法沖垮朝鮮兵的陣腳,只能在付出一條條人命後,被迫後撤,或是趴在地上躲避朝鮮人的銃子。

於七險些中銃,親兵將他死死按在地上。城頭上觀戰的清軍和朝鮮兵見義軍被打得動彈不得,不禁發出歡呼聲。於七一邊唾口大罵高麗棒子,一邊叫宋五趕緊將排子駛回對岸,將後續人馬運過來。

看到木排駛回來,魏大龍連忙下令陸戰隊出發,一個營的太平軍攜帶着六架沒良心發射筒奔到河邊。

“上排子,快!”

“小心別浸了水!”

在軍官的指揮下,陸戰隊的士兵們小心翼翼的將沒良心的發射筒擡上排子,藥包都抱在懷裡,唯恐被河水打溼。

“劃!”

一聲令下,數百陸戰隊將士奮勇划進,一架架木排頓時向河對岸飛速駛去。

維縣城頭,看到河對岸的亂民來了增援,清軍和朝鮮人卻沒有擔心,反而等着看好戲。照亂民這種打法,對岸就是有十萬人,也會一批批的被消滅在河中。

“裝藥!”

樸正泰發現河對岸又有清國亂民上來後,下令部下裝好藥子,等着給這批清國亂民好看。

河邊,趴着不到兩百人的義軍,於七等人咬牙堅持,儘可能的爲渡河的太平軍爭取時間。

“架筒子!”

木排駛到河中間的時候,魏大龍就高聲叫了起來。搭載沒良心發射筒的陸戰隊士兵忙七手八腳的將發射筒架起。因爲是在木排上,發射筒底端無法埋入泥中固定,只能用幾塊大石頭固定。

“聽我口令!”

魏大龍大聲喊着,等到靠近對岸,看到朝鮮人開出一隊銃手緩步向他們壓來,準備發射時,魏大龍揮動了手裡的紅旗。

很快,沒良心的底線被點着,然後就聽見幾聲悶響,旋即空中就傳來“嗖嗖”的聲音。

六個大藥包綁着木板如風箏一般被髮射到半空,向着岸上墜落。點火發射後的強大慣力和震動力當場使得六架木排翻了三架,餘下三架兩架直線後退,一架則是直接被震得解了體。

“那是什麼東西!”

岸上的樸正泰和部下朝鮮鳥槍手驚愕的看着“飛”在半空中的巨大木板,直覺告訴他們,那不是好東西。

“轟”的一聲,最先發射出去的藥包不偏不倚的墜落在朝鮮兵的正上方,發出巨大的爆炸聲響,當場震死數十朝鮮兵。緊接着第二、第三個火藥包也炸響,將那些朝鮮兵耳朵震聾同時,更將他們的五臟都給震得粉碎。

“萬戶!”

樸正泰的身子直直立在那,兩行血從他的眼睛中冒出,嘴巴,耳朵,鼻孔都在冒血。人就那麼一動不動,好像被施了魔法般。

尚活着的朝鮮兵駭得魂都飛了,一個個下意識的扔下鳥槍,撒腿往朝中跑。

打出去的六具藥包,有兩具因爲不易控制方向飛到了無人區,另外四具有三具落在了朝鮮兵上空,一具卻掉在義軍上方,震死了三十多義軍。

於七和手下的首領們也是頭一次看到太平軍的沒良心炮,一個個都被這驚人威力嚇呆了。半響,於七才反應過來,從地上一躍而起,揚向朝前,大吼:“弟兄們,棒子跑了,給我殺啊!”

“殺啊!”

回過神來的義軍忙隨於七向前衝殺,殘餘的朝鮮兵哪裡敢回頭抵擋,不要命的往城中跑。

城頭上,清軍一衆將領都是看得目瞪口呆,申瀏等朝鮮軍官更是什麼都說不出來。

魏大龍及時攔住了要追殺朝鮮人的於七,命令登陸的部下立即建立防線,防止城中清軍大舉突來。

於七明白過來,眼下他們這點人根本不可能攻城,現在要做的就是趁城中清軍沒有大舉出城迫他們下河前,將更多的人馬運過來。

魏大龍和於七都高估了城中清軍的膽量,不管是滿州人還是朝鮮人,又或是山東綠營,現在一個個都沒有勇氣再出城。五百朝鮮兵幾個爆炸聲中就近乎全軍崩潰的場景震駭得不但但是軍官,也震住了士兵們。

對岸的勝利激發了這邊尚未渡河的義軍士氣,他們爭先恐後的跳上木排。木排每來回一趟只能運送數百人,每趟耗時半柱香時間。太陽已經到了日頭,因河邊沒有遮擋物,義軍和陸戰隊熱得直冒汗。維縣的清軍也好不到哪裡去,義軍那邊好歹就在河邊,熱得不行跳下河泡下,他們卻只能着烈日站在城上。

一個多時辰後,陸戰隊發起攻城,由火銃兵和義軍掩護爆破組實施爆破城門。

魏大龍已經觀察過,維縣的城牆並不厚實,城門也不是大鐵門,只是包裹了鐵皮的木皮,憑藉人力用粗木撞上去,次數一多,這大門必然要倒塌,因此,根本不必費心做什麼雲梯之類的攻城器械,只要將藥包成功丟進城門洞子,城門就會被炸燬。如果城門被炸後,裡面的清軍和朝鮮人還能守住,那就炸城牆。口子開了多了,就不信清軍和朝鮮人還有信心死撐。

於七親自吹響進攻號角,讓幾個兄弟帶兵和太平軍一起攻城。六百多陸戰隊的火銃手排成五列,一步步緩緩向維縣靠近。兩側是數千於七義軍,後面則是陸戰隊的爆破組。

發現亂民大舉攻城後,舒爾克等一干清軍將領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那些朝鮮人也都驚慌不已,他們十分害怕亂民會將那種大藥包發射到城頭上。他們寧願從城上跳下,也不願被那東西活活震死。

宋五爲了激勵士氣,帶人將死去的三百多朝鮮人首級割下,用長棍子挑着走在隊伍最前頭,下面的義軍好漢們喝五喝六,這讓城上的朝鮮兵更是驚恐。有軍官甚至覺得這一幕無比眼熟,因爲當年滿州人就是這樣將朝鮮人的腦袋一顆顆的扔在他們面前,最終讓他們不敢再戰鬥下去。

青州知府馬文德已經嚇得不敢再觀戰,一心想要逃回青州。舒爾克也想跑,因爲他發現他面對的亂民之中竟然有太平寇的存在。那種一炸就是一大片的藥包,是太平寇的證據,也是舒爾克的噩夢。揚州大戰時,他可是親眼看到自己的哥哥被活活震死的。

太平寇來了!

這仗怎麼打?

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十章 官員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四十章 公庫第七百八十五章 剖母腸 太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提督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破滾江龍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五百八十二章 抗命變遵令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五百八十二章 抗命變遵令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將軍到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十一章 朝廷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四章 投奔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五章 辮子
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十章 官員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四十章 公庫第七百八十五章 剖母腸 太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提督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破滾江龍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五百八十二章 抗命變遵令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五百八十二章 抗命變遵令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將軍到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十一章 朝廷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四章 投奔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五章 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