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太平

幹什麼大事?

自然是殺大戶和裹挾城中餘下百姓的大事。

裹挾的百姓越多,可用的青壯才越多!

周士相不是不想馬上就動手,可今天剛剛纔把那些災民招納進來,那些青壯更是才換了軍服,上下之間恐怕連名字都不清楚,心裡也多半惶恐着,如此情形下,讓他們去包圍那些他們平日尊敬的士紳大戶,他們會怎麼想?

而且抄大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徹底裹挾全城百姓纔是周士相的終級目的。有產者有恆心,那些沒有受災的百姓只要自家但能支撐下去,就很難放下一切帶着全家老小邁上投軍之路,因此是沒法對他們跟如同一無所有的災民一樣進行鼓動誘.惑的,唯一的手段只有武力逼迫。

周士相最缺的就是武力,哪怕他現在手下有幾百個忠心耿耿的士兵,他也絕對可以輕輕鬆鬆的將羅定居民全部裹挾走。可惜,他沒有,因此只能一步步來。

這兩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對那三百多個青壯加以初步訓練,並妥善安置那些老弱婦孺,使這些人能在最短時間內產生集體歸屬感,如此才能捍衛這個集團的利益。

周士相將自己的想法和衆人說了後,大夥都表示同意,眼下還是先得把刀把子徹底握牢才行,要不然,抄大戶和裹挾剩下百姓的事就沒法做。

練兵倒不是什麼麻煩事,胡老大也好,趙四海也好,這一衆漢子裡少說也有七八個都在軍中幹過,所以知道怎麼練兵,無非就是打罵而已。

周士相當然屬意後世的練兵方法,但眼下時間太急,他又只需那些青壯兩天後能服從命令,並無指望他們馬上就能上陣殺敵,因此沒有就如何練兵表意見。和後世練兵方法比起來,打罵或許更加有效率,因爲受衆不同。

趁着一衆老兄弟基本都在,宋襄公覺得有些事情不妨就定下來。無規矩不成方圓,既然大夥認可設公庫了,那以後錢糧什麼的就全部統一由公庫保管,然後再由公庫統一給各隊分。

周士相補充了幾句,他說不僅是錢糧要入公庫,以後繳獲的兵器、戰馬、牲畜的也全部要交公庫,各隊不得私藏,若是有人敢私藏不上交,那就得受處罰,不然,如何叫其他弟兄心服?

怎麼處罰?自然就是行軍法,砍腦袋!

砍腦袋是胡老大親自的話,他清楚,只有維護公庫的權威,才能維護自己的權威。倘若這些手下有了好東西不交上來,那他這領便沒法做下去。

防微杜漸,事先把規矩定下來,日後纔好執行,不然等出了事再定規矩,那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周士相認同胡老大的處罰意見,公庫是他提議設立的,於公於私他都要絕對捍衛公庫的權威性,不然,要這公庫做什麼。亂世用重典,犯了規矩就得砍腦袋!

衆人對此都沒有意見,周士相給他們說得明白,公庫裡的東西其實都是他們這些老弟兄的,因此他們哪裡會容忍有人偷藏東西不上交。

“誰要敢藏着瞞着,不等大哥話,老子先砍了他的腦袋!”

葛五惡狠狠的罵了句,他是地道的土匪,在場這些漢子有好幾個都是他原來的手下,聽了這話,自然寒噤。

大夥沒意見,宋襄公便將今日那六家已經往衙門送了7o石糧食的事說了,餘下5o石明天日落之前也會湊齊送到。

胡老大趁熱打鐵,要宋襄公以後就專門負責公庫的事,所有的錢糧也從現在開始入庫。

對此,宋襄公當仁不讓,不過卻說手下還得有人才行,不然,如何看管?

公庫如今是大夥的全部家當所在,當然要有信得過的弟兄帶兵看着,胡老大詢問周士相和宋襄公由何人帶兵看管公庫時,趙四海毛遂自薦。

趙四海爲人精細,顯然比葛五他們更加叫人放心,宋襄公沒有異議,周士相也不反對,當下胡老大就定了下來,以後趙四海的這隊兵專門負責公庫看管。

周士相又請宋襄公負責老弱婦孺的安置,宋襄公想了想後點頭同意,建議以後公庫和老弱婦孺一起,這樣到時分糧食也方便些。

衆人都道可以。

禿子忽然開口問道:“那咱們以後叫啥營頭?”

營頭?

周士相一愣,沒明白這是什麼東西。宋襄公替他解釋了下,所謂營頭,就是兵馬的稱呼,現在廣東境內的明軍就有很多營頭,如兩廣總督連城壁手下的兵馬除了督標營外,還有忠勇營、忠義營、水師正營等,四府巡撫張孝起麾下的人馬則叫“義勇營”,總之,這營頭聽着得威風,絕不能起個阿貓阿狗的名頭,那樣不但聽着不響亮,還會讓自家士兵墮了士氣。

“不錯,咱們如今不是落草爲寇的綠林好漢,是得有個正經的營頭,這樣別人才能記住咱們是大明官兵,而不是一夥強盜土匪。”

胡老大念念不忘他現在的身份是大明羅定參將,身爲一州參將,他當然希望自己的兵馬有個響亮的營頭。日後真若打出番局面來,他胡全可就名聲遠揚了。

宋襄公沉吟片刻,說咱們既然是在羅定反清,那就叫羅定營吧,一聽就明白咱們是哪的兵馬。

“不成,絕對不成,什麼羅定營,聽起來一點也不威風!”葛五猛搖頭,十分不滿宋襄公起的營頭。

宋襄公白了他一眼:“那你說叫什麼好?”

“要我說嘛,這名字不但要威風,更要顯出咱弟兄的義氣來!”葛五哪裡會起什麼營頭,不過卻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這營頭一定要顯出義氣二字來!

“對,要顯出義氣來,咱們弟兄提着腦袋幹大事,靠得可不就是義氣!”

“宋先生就按着葛兄弟的意思給大夥好好想想!”

葛五的意見得到了衆人一致擁護。

“要顯出義氣來?”

宋襄公閉目沉思,片刻睜開眼,已是有了,“那就叫義和營吧。”

“義和營?”

剛端起碗喝口水潤潤嗓子的周士相聽了這三個字,差點沒將一口水噴在宋襄公臉上。

周士相的反應讓宋襄公訝然:“怎麼?周兄弟認爲這名字不好?”

“不是不好,只是...”

周士相強忍着將“義和團”三字壓在腦後,仔細思索一番後,對衆人說道:“我看這樣吧,咱們這營頭也不必起得太威風,若是太威風就招人恨,大夥想,那清軍一聽咱們營頭那麼響噹噹,能不衝咱們來?所以這營頭可不能太響亮,照我說,就叫太平營吧,這太平二字以示我等兄弟是爲天下人打太平,如此,聽着不招人恨,百姓們也能明白咱們是幹什麼的。”

“太平營?”胡老大細細品味這名字,嘴角露出笑意,“好,好,太平好,太平好啊,咱們啊,日後就叫太平營!”

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一百二十六章 提督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284章 朕發誓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七百一十七章 觀賊不似兵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五百零四章 梧州大戰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九百八十八章 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七百七十五章 八大皇商 殺雞取卵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
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一百二十六章 提督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284章 朕發誓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七百一十七章 觀賊不似兵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五百零四章 梧州大戰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九百八十八章 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七百七十五章 八大皇商 殺雞取卵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