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

開封以西,宣武衛,明清雙方近十萬兵馬在試探接觸了兩天後,終於爆發了大戰。

清軍方面統帥是鰲拜,參戰的清軍有三萬多人,除了六千多漢軍和河南綠營,其餘都是滿蒙八旗。

吳軍方面的統帥是大將郭壯圖,參戰吳軍有近六萬人,除兩萬關寧嫡系外,餘下數營兵馬都是原孫可望駕前軍改編過來的,指揮將領分別是劉之復、高啓隆、王會、吳子聖等。

戰事起初,吳軍憑藉優勢兵力,不住突破清軍防線,但在下午時,一支滿州八旗騎兵在寧古塔都統安珠瑚的帶領下突然衝破高啓隆部,導致兩翼的王會和吳子聖二營兵馬被清軍攔腰截斷。郭壯圖急忙派王屏藩領軍援救,可是中軍卻遭到鰲拜親自指揮的滿州兵瘋狂攻擊,以致王屏藩部無法救援。陷入重圍的王會和吳子聖二部很快就被清軍徹底沖垮,戰事的天平瞬間倒向了清軍一側。

“敗了!”

郭壯圖臉沉如水,眼前的平原上,無數己方士兵倒在血泊中,卻無法讓他的眼睛多眨一下。自追隨他的岳父吳三桂起,征戰十餘載,郭壯圖還從來沒有遭受過如此大敗,哪怕上次被清軍伏擊,傷亡都沒有今日之重。滿州兵的瘋狂進攻,令得吳軍嫡系關寧軍的死傷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戰。便是當年在磨盤山被明晉王李定國伏擊,關寧軍損失也不到五千,今天,卻是超過了這個數字。

“撤兵。”

郭壯圖沒有任何遲疑,果斷下令撤退,哪怕戰場中仍有萬餘己方軍士被清軍包圍着。他很清楚,那些被包圍的兵馬已經救不出來了,如果不想全軍覆沒,他就得馬上脫離戰場。他敗了不要緊,重要的是關寧軍的嫡系力量不能在這裡損失太大,要不然,後果比戰敗要更大。

胡守亮嘆了口氣,道:“何不再堅持一下?”

“沒有必要了。”郭壯圖冷靜的搖頭,“韃子已經打出了士氣,再打下去,我們就是想撤都撤不了了。”

“八旗今日倒是像個八旗了。”說話的是關寧軍出身的將領楊坤。

聞言,胡守亮愣了下,八旗兵戰力下降是有目共矚的,要不然吳軍上下也不會對清軍如此輕視。只是今日這一仗,八旗倒是再打出了二十年前的兇勁,和當年洪太、多爾袞率領的八旗勁旅太相像了。真不知清廷是怎麼湊出這麼一支還能打的精兵出來的,若從前那些敗在太平軍手下的八旗兵都像今天這樣能打,他們恐怕也不會有膽反清。

“走吧,來日方長,我們敗得起,鰲拜敗不起。”

郭壯圖冷冷一笑,他沒有必要將嫡系關寧軍都消耗在這場已經打不贏的戰鬥中,他必須保存實力。正如他所說,鰲拜今天這是贏了,可他依舊改變不了局面,因爲雙方的實力對比不會因爲一場兩場的戰鬥就會改變。更何況,鰲拜的背後還有忠貞營的十來萬人馬,也許,鰲拜現在比他更頭疼吧。

撤軍號令一下,尚在苦戰堅持的吳軍將領們在驚詫之餘,也是不由鬆了口氣。今天滿州韃子比從前狠得多,看得出,他們是真拼命了。這仗再打下去,除了多增傷亡,已經沒有意義,不如先撤下去。

.........

發現吳軍主力撤退後,清軍試圖追擊,但是收效甚微,轉而以騎兵監視後撤的吳軍主力,以步軍圍剿被包圍的吳軍。在清軍的不住進攻下,劉子聖部徹底崩潰,劉子聖本人被清軍活捉。楊武伯廖魚、總兵王有功等人相繼陣亡,最後,殘存的三千多吳軍在歧山侯王會的帶領下困守在一座只數十米高的山坡上,憑藉四周地形和夜色堅守。

發現這支吳軍敗兵困獸猶鬥後,清軍停止了進攻,派人守住坡下小河。相信用不了多久,缺水缺糧的吳軍就會自己投降。

滿天星辰下,王會喪失了突圍的信心。他已經絕望,知道自己被拋棄了,等待他和部下的註定是死亡。

下半夜的時候,坡下的兵士突然帶着一個人找到了王會。看到這個人,王會不禁愣住了,因爲此人正是他的外甥宋青全。王會不敢相信的望着外甥,因爲他白天親眼看到青全墜馬,然後被十幾個清兵圍了上去。他以爲外甥已經死了。

宋青全上前跪在王會的面前,痛哭流淚道:“舅舅,青全沒有死!”

王會顫抖的扶起外甥,打量半響,方纔問道:“你是怎麼逃出來的?”

宋青全垂下了頭,告訴自己的舅舅,他不是逃出來的,而是被清軍放回的。

“清軍爲何放你?”

王會怔了一怔,旋即明白清軍爲何放自己的外甥了。果然,宋青全吞吞吐吐道:“舅舅,我...鰲拜大人他...”

王會打斷了外甥,直言道:“鰲拜讓你來勸降於我,是吧?”

宋青全臉色一紅,卻將頭微微點了點。他很害怕自己的舅舅不肯降,甚至會當着士兵的面將他綁起來,可是半響之後,他的舅舅卻開口道:“鰲拜的條件是?”

..........

郭壯圖率部撤到了中宣武以西三十多裡的一個小鎮子,這裡據說是當年李自成攻打開封的大營所在,所以當地人稱此地爲闖王寨。

夜色下,數百精騎打着火把衝地了闖王寨。一身戎裝的吳三桂在得知郭壯圖兵敗之後,連夜趕到了這裡。

大帳之中,燈火通明,數十位吳軍大將坐在帳中,他們緊張的望着吳三桂。白天這場戰事中,這些吳軍將領有的表現傑出,有的則是指揮失當,甚至還有臨陣後退的。勇敢者自然不擔心什麼,膽小者現在肯定是忐忑不安,唯恐遼王會將自己推出去法辦。

只是,吳三桂並沒有因爲戰事不利而動怒,也沒有懲治無能將領的意思。他緩緩掃視了一衆將領,沉聲道:“開封關係中原得失,清軍負隅頑抗在情理之中,今日之敗,並非我軍無能,實是清軍已退無可退。本王傷心的是,那些陣亡了的士卒,唉,本王對不起他們。你們回頭都要好生點計,對於陣亡士兵的家眷,日後我們要好生照顧,萬不能讓他們受了委屈。”

聽了吳三桂的話,一衆將領都是臉色一黯。白天這一仗,炮灰死的固然多,可是嫡系精銳也折了許多,其中不少還是這些將領的親信。現在人已經死了,他們沒有辦法讓死人復生,能做的也只能是讓這些人的家眷得到很好的照料。

“王爺,我軍勢大,清軍勢弱,若是他們依險而守,或許我們拿他們沒有辦法。可開封一帶卻是平原,無險可守,清軍是贏了這一次,可他們又能有多少兵馬經得住這般損耗。王爺放心好了,開封遲早必下!”說話的是白天本部被清軍衝散的高啓隆。

郭壯圖看了眼高啓隆,微哼一聲。帳中不少將領也看高啓隆的眼神不對,顯然,他們是將戰事失利的原因歸咎到了高啓隆頭上。要不是高部崩潰,兩翼也不會被滿州兵給沖垮。

高啓隆被諸將看得有些訕訕,可是他已經起身,這時候又不好再坐下,一時有些尷尬。

“高將軍說的對,鰲拜能有多少兵馬這般和我們對耗。”

吳三桂沒有怪罪高啓隆的意思,因爲現在追究沒有任何意義,他需要的是諸將能夠團結,重整旗鼓和清軍再戰,而是你怪他,他怪你。

“王爺,依末將看...”

王屏藩正準備開口,卻隱約聽到外面傳來叫嚷聲,不由臉色一變,快步衝到帳外,眼前所見卻讓他爲之一驚。只見東面已然是火光一片。

吳三桂和諸將也都從帳中走出,眼前所見讓他們也是震驚。郭壯圖意識到什麼,怒道:“王爺,蘇拜反了!”

“我早說過,滿韃子不可信,當初在西安,就應該將他們全都屠了!”

王屏藩也知道發生了什麼,雙拳握得緊緊,雙眼在火光映射下通紅。

...................

推薦朋友新書:《昭昭大明》,不一樣的鐵血征戰,一樣的大漢情結!

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七百一十七章 觀賊不似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爲了帝國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九百五十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投降 遜位 送太后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投降 遜位 送太后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
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七百一十七章 觀賊不似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爲了帝國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九百五十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投降 遜位 送太后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投降 遜位 送太后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