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

鹽城縣原爲鹽瀆縣,屬南直隸淮安府管,縣境內多是水道,沿海又是密佈灘塗,那蘆葦長得比人還高。』』..

順治元年有南明東平伯劉澤清禍害鹽城縣,其後清豫親王率大兵南征,因鹽城時屬明朝,地方上自然跟着被大軍屠了一遍。一兩次下來,鹽城這人煙着實稀少得很。順治三年報戶部時,只有人口兩萬四千餘人,而前朝未過大兵時,二縣卻有人口十八萬餘。

人煙稀少,又河道密佈,灘塗叢生,自然適合北方來的逃人藏身。初始,鹽城縣對逃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不過問,由他們在境內自行生產繁衍。之所以這樣,是因爲這境內的逃人要是多了,丁口便也跟着多,丁口多了,這地便就有人種了。地種得多,這稅自然也收得多,稅收得多了,來年吏部考覈時便可優等,他日酌情升調豈不美哉。如此好事,哪裡去尋?

奈何不過兩三年,朝廷卻突然頒下嚴令,禁止地方私藏隱瞞逃人,更不許將逃人轉冊爲在籍良民,但經現,不論官民,一律處斬。究其原因,卻是這逃人乃滿洲主子的命根子,主子們都指望着這些旗下奴替他們耕種生產,若旗下奴都逃了,主子們誰來養活?

那幾年,鹽城縣幹得最多的便是抓逃人,而境內逃人爲了避免被官府抓捕,便往沿海灘塗躲,於其中煮鹽爲生。這世間,但能活命,但能保一家老小安危,必有鋌而走險的亡命徒。逃人們呼嘯於灘塗中,以鹽竈爲聚,或呼大團或呼三竈或呼鹽倉,不時有逃人與官府差役械鬥。如此幾次之後,官府倒也無意迫這些逃人太過,左右上面並沒有給定下到底要解多少逃人北返,所以但能應付便是,何必冒險呢。

時光一晃便是十年過去,如今的鹽城知縣姓周名大朗,此人是北邊的海州人,順治十二年以舉人之身在吏部那報備,後使了些銀子方得到這鹽城下縣做百里侯。

雖是舉人出身,又是花銀子謀得官,可這周大朗卻也頗爲能幹,經他幾年治理,鹽城縣丁口長了三千多。老天爺也照顧,風調雨順,由此大朗的各項考績均是優等。據淮安府那邊傳出的消息,或許明年大朗就要高升知府同知了,就是不知具體會高升何地。

高升自然是好事,不過大朗卻不想去浙閩兩廣江南那些地方去,因爲那裡這會還打着仗呢,今天是大清境,明天說不得就是明朝的地盤,爭來搶去,這官當得可不安全。想是這麼想,但究竟調到哪裡去,卻不是大朗能做主的了,全的堂官心情,這會他也只能暗自求菩薩保佑了。

去年,江北形勢便緊張起來,周大朗雖只是個知縣,可除了縣裡的事外,他對外面的情況一無所知,只知道大清皇帝已經親領大軍御駕南征,不日便可蕩平南方明軍,一統天下。大朗也不是沒有往淮安府打探過消息,可府裡也亂,對於戰局更是不清楚。打探了幾次,沒個準信,大朗索性也不再白費力氣,左右他不過是個小小知縣,這國家的大事哪輪得他操心過問。

如今已是三月底,縣裡要忙着督促百姓準備麥收和夏種,還要巡視河堤海堤,免得入夏之後鬧了水災,影響秋天的收成,誤了當年上交錢糧,因此大朗最近很是忙累,接連下鄉數次,每次回來都是腰痠腿疼。不過想到這任做滿便能高升,這再苦再累也都值了。

可惜天有不則風雨,大朗這官還沒來得高升,淮安府竟是換了主人,城頭上插了明軍的旗號。府城失守,下面的縣又有哪個敢抵抗明軍的。明軍佔領了淮安府後,便分兵往各縣,有一個明軍的百戶帶了百十個兵大喇喇的就開到了鹽城縣,命令城中的周大朗馬上開城投降。

鹽城縣有綠營汛兵駐防,不過只百多人,另外就是縣裡徵募的三百多壯丁,除此之外就是幾個捕頭手下的幾十個幫閒差役。人數是比城外的明軍多,可自周大朗以下,又哪個敢生出憑城堅守的心思。

周大朗平日常對左右說自己平生最是傲骨,尤重氣節,只要對國家對朝廷有利,便是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絕不會因爲自己可能受到禍害而躲避。

爲了堅定自己的氣節,成爲下屬的表率,大郎自號“傲骨公”,又取表字“鐵心”,意爲本官一身傲骨,這心比鐵石都硬,再大的困難,再大的危險也嚇不住我!

衙門有識趣的小吏將知縣老爺的話給寫成了詩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大朗爲滿意,要人將這句詩放在自己的文集中,說此詩句日後必能隨他周大朗之名流傳千古。

然而一身傲骨,又心如鐵石的周大朗事到臨頭,竟沒能一死報君王,反而帶着手下打開了城門。

對此,大朗的解釋是好漢不吃眼前虧,我今雖降,可是身在明朝心在清。又搬出春秋時期越國勾踐臥薪嚐膽之事蹟爲自己貼金掩飾,一番巧言之下,真讓一幫手下以爲知縣老爺這是大丈夫能屈能伸呢。隨後生的事情卻讓衆手下啞口無語,這周大朗非但接受了明朝的知縣委任,還對前來的明軍百戶極盡奉承,阿諛至極,若不是家中老妻實在拿不出手,恐怕就獻妻於牀了。

周大朗的乖巧表現讓前來接手鹽城縣的太平軍百戶大是滿意,上報淮安時爲這周大朗美言許多,致使淮安的千戶官將這周大朗做爲反正的能吏典型報到了南都,若不出意外,來年周大朗肯定能官升一級了。

隨着淮安歸明,江淮局勢越明朗起來,周大朗好歹毒是舉人出身,又做了幾年縣令,如何不知道識時務者爲俊傑這道理,處置政務十分的盡心盡力。不過這日接到淮安府來的查緝私鹽公文後,周大郎卻覺此事十分的棘手。

鹽城縣以鹽得名,境內自然鹽業興旺達,這越興旺,走私鹽的販子便越多。加上這十來年有很多北方的逃人潛在鹽城境內從事煮鹽,使得私鹽這個行當越的兇險。那些北來逃人和本地鹽販子一個個都是亡命之徒,周大郎前面兩任都沒解決得了他們,他上任後便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頭不予過問。

須知這走私鹽的販子可不是和那穿街走巷的貨郎一樣和氣生財,而是實在的恃勇鬥狠,根本不服王化,動輒就可爲利殺人,甚至敢聚衆攻打官府,故而歷來便爲各朝嚴禁,抓住便要重辦。鹽城以鹽得名,境內又有兩淮鹽政的分檢巡司,官面的,私面的鹽販子鬥得可是不可開交,好在打明朝起,鹽城縣便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本縣但管民政,不管鹽政,所以那些私鹽販子雖然猖狂,可不關大朗的事,全是那兩淮鹽政在過問。所以大朗只要逃人和鹽販子不犯事,不影響縣境治安,也懶得去管,左右這事還有兩淮鹽政,自己何必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可現在上面卻要整頓鹽政,說是齊王親自來的手令,淮安府的公文措詞更是嚴厲,大有大朗若不能整頓境內鹽政,便拿他治罪的架勢,讓大朗頭疼之餘不由大罵淮安府那幫混蛋不通人情,鹽城的事情他們難道不知道?那幫私鹽販子往兩淮鹽政送好處的時候可沒忘記給你們捎上一份,如今你們倒好,拍拍屁股就什事不管,一股腦推給我鹽城縣,這不是擺明要我難堪嗎!

頭疼也好,罵人也好,這事可和自家性命捆在一塊,大朗可不想糊里糊塗的挨朝廷砍上一刀,聽說那太平軍都是殺人不眨眼的凶神,惹不得。

事情必須是要解決的,可如何個解決法子?真要緝捕那些販私鹽的逃人,大朗這手頭的力量可是大大不夠,大朗手頭能夠動用的人手只三百多人,鹽販子卻是以千計的,而且着實的兇狠,讓人輕。

元末之時以高郵一座孤城力拒元朝百萬大軍的張士誠,可就是鹽城縣的私鹽販子出身!

有張士誠前車之鑑在,大朗便不得不慎重對待此事,他可不敢激怒那幫鹽販子,若是這些亡命徒起兇來聚衆攻打縣城,縣城真若有失,他這官也是當到頭了。不過不管也不行,淮安府的措詞可是嚴厲,他派到府裡打探到的消息也是說,這一回鹽政若是整頓不了,齊王是要殺人的!

大朗左思右想,卻是有了主意,鹽販子既在鹽城縣境,沒理由讓他這外來的知縣一力承擔吧。當下就召集境內一干鄉紳,先將府裡下的公文告訴他們,使他們知曉厲害,爾後再與他們講道理,讓鄉紳們勸諭那些隱藏逃人自行歸案,再出錢出人幫助縣衙對付鹽販子。

僅此顯然是不夠的,大朗又差人稟報淮安府,請府裡派兵前來協助此事,另行文兩淮鹽政,着鹽政司下轄的巡檢兵丁協同辦理。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九十章 情報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殺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女官 洞房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四百零三章 信大帥 得永生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九章 土匪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九章 土匪第九十章 情報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
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九十章 情報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殺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女官 洞房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四百零三章 信大帥 得永生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九章 土匪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九章 土匪第九十章 情報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