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

秀才到底勤不勤王?

雲南的吳三桂和幕僚們在思慮,在等待最終的結果。

遠在千里之外的桂林城中,數萬整裝待發的太平軍將士也在等待着,然而他們的大帥此時卻不在桂林城中,而是去了紫荊山區一個叫金田的小村子。

高級將領們沒有一人知道大帥爲何要去這個叫金田的村莊,也不知大帥爲何要在金田村的破廟住了一夜。沒有人敢靠近破廟,唯有瞎子李扛着鐵錘坐在門外。

這一夜,瞎子李很迷茫,也很困惑,因爲他聽到了一個從未聽過的名詞——“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是什麼?

天上的國度?

瞎子李擡頭仰望星空,百思不得其解,最後,他迷迷糊糊竟是睡着了。次日天亮,他身後的大門被打開,周士相從屋中出來踢了一腳還在酣睡的瞎子李,然後傳令回桂林。

自始至終,周士相都沒有對部下們說過半句他在破廟裡在想什麼,又做了什麼,更沒有告訴部下們他來金田的目的。

這個世上,或許只有瞎子李這個大老粗能夠觸摸周士相心中深藏的秘密——那個由兩廣子弟開創的轟轟烈烈反清運動,那個無數窮苦百姓爲之奮鬥、爲之奉獻又爲之絕望的天國!

200年後的金田,兩廣漢人在此解開了辮子,向着滿清王朝發出了他們的最強音——殺妖!

他們被滿清蔑稱爲“長毛”,但他們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太平軍!

200年前的金田,一個後世的靈魂也來到了金田,他的辮子也早已割去,他同樣在此發出了他的誓言——滅胡!

他被滿清蔑稱爲“賊秀才”,但他和他的部下們也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太平軍!

同樣的誓言,同樣由漢人發出。

漢人不是兩腳羊,因爲漢人從來不缺少反抗者;

漢人的脊樑骨可以被打斷,但漢人的身軀不會就此倒下;

終有一日,斷了的骨頭會重新續上;

終有一日,漢人會完成自我救贖!

歷史告訴漢人,他們在華夏大地創造的璀璨文明並不是他們最驕傲的壯舉;

滅他人族,屠他人國,纔是漢人最引以爲豪的壯舉。

從黃河邊彈丸之地走出的漢人始祖在歷史長河中不知屠戮了多少異族,終致華夏大地爲漢家一統。

漢人有過失敗,曾幾次站在滅族的懸涯邊,但漢人一次次挺了過來。

一次又一次,漢人中走出無數英雄,他們帶領漢人向着異族發起反擊,向着他們亮出最鋒利的屠刀。

幾千年了,漢人一直生活在華夏大地上,而這片土地卻不知湮沒了多少異族。

漢人可以失敗,可以沉淪,但絕不會就此沉睡。

十年、百年....

漢人可以睡得久些,但終會醒來,他們也將最終明白自己的神聖使命——滅殺一切異族。

兩百年後,在這叫金田的小村子,兩廣漢人甦醒了。

兩百年前,在這叫金田的小村子,一個漢人早就甦醒了。

........

與世隔絕的金田村莫名其妙的來了一大隊明軍,然後這一大隊明軍又在村民驚恐和不解的眼神下離去。

明軍離去後,村民們好久纔回過神來,他們看到了那個明軍的大官在破廟裡住了一夜,所以他們很好奇那個明軍大官在破廟裡做了什麼。有人甚至猜測,那個明軍大官會不會在廟裡留下什麼寶貝。於是,帶着好奇和尋寶的村民涌進了破廟中。

然而,廟內,一切如常,沒有任何變化,甚至灰塵還是跟昨日一樣多。

帶着期望的村民在廟裡找了許久,這才確信那個明軍大官沒有留下什麼寶貝在廟裡。他可能只是帶着手下軍隊路過這裡感到累了,所以纔在廟裡睡了一晚。

失望的村民準備回家,突然,有人叫了起來:“柱上有字!”

村民們立刻擠了上去,那柱上真的有字,從上至下有四行,每行都有七個字,看起來好像是一首詩。

村民們人雖然多,可卻誰也認不得這柱上寫的是什麼字,只能幹瞪着眼,紛紛猜想那明軍大官會寫首什麼樣的詩。最後還是村長髮話了,要人去鎮上請田秀才過來。

田秀才是鎮上唯一有功名的士人,不過讀書讀的把眼睛都讀壞了,人離的稍遠些,他就沒法認出對方是誰。對方走近後,也是看的不清楚,要把腦袋湊上去才能看清對方的模樣。

田秀才也聽說了金田村來了明軍,所以一聽有明軍大官在村裡破廟題了詩,立時有些激動要去一觀大官的墨寶,也不談酬勞了直接乘着牛車就趕了過去。

到了破廟,村民們立即將田秀才當成貴賓般迎了進去。

“詩在哪?”

田秀才高度近視,在村民的指引下摸到那柱子邊,模糊的視線中果然有四行字在。

他將腦袋湊了上去,眯眼細看,發現這詩的第一個字是“龍”字,然後是“潛”字。

龍潛?

田秀才心中暗驚,題詩人什麼身份,竟敢用“龍潛”二字?!按住心中驚訝,他逐字逐字看去,一邊看一邊輕聲讀着。

“龍潛海角恐驚天,暫且偷閒躍在淵;等待風雲齊聚會,飛騰**定乾坤.....這...這...這是反詩!”

田秀才失聲叫了起來,他敢肯定,這柱子上的詩就是一首反詩!

“反詩?!”

村長一頭霧水,村民們也是面面相覷,那明軍大官在他們村子的破廟題了首反詩?他要反誰?

“田相公,這還有個名字呢。”

村裡一個年輕人指着這首反詩下的三個小字提醒田秀才。

聞言,田秀才忙湊眼去看,看完卻是一愣:“洪秀全是何人?”

..........

正在回返桂林路上的周士相自然不會想到,他在破廟柱子上所題詩作會讓村民們轟動起來。

那詩的確是反詩,作詩人便是洪秀全。周士相沒有竊將洪天王的詩作據爲己有,他留了洪秀全的名字。但他卻沒有想到,這首反詩日後卻給他帶來了很大麻煩,甚至洪秀全這個名字也成了世人猜測的重點。

無論前世還是今生,周士相從不否定太平天國運動的意義,因爲在他看來,否定太平天國就是否定華夏大地所有無權無勢的普通人。

爲何偉人會贊同太平天國運動,因爲這是被壓迫的漢人唯一能夠奮起反抗的途徑!

爲何有些人要否定太平天國運動,給太平天國大潑污水,因爲他們不希望普通人起來反抗他們。

參加太平軍的都是窮苦人,普通人,用後世的話說都是吊絲,他們勇敢站起來反抗異族殘暴統治,無論他們是否成功,在金田向滿清胡人亮劍那刻,他們是英雄,是漢人的英雄!

後世無數吊絲拼命詆譭太平天國,否定那些敢於抗爭的先烈,真是極其可笑,因爲他們是在否定自己有抗爭的資格,否定自己會改變歷史。

也許,他們是在默認自己就應該被壓迫,被統治。(未完待續。)

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十八章 剔發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四百八十二章 錢不夠用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三章 復仇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四十五章 好字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三十九章 夫子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人解決問題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四十章 公庫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
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十八章 剔發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四百八十二章 錢不夠用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三章 復仇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四十五章 好字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三十九章 夫子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人解決問題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四十章 公庫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