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

在母親的勸說下,鄭經降了。..

在小年夜這一天,周士相登上了廈門的土地。

在魯世子等人的見證下,鄭經向周士相親手奉上了金廈軍民黃冊。這一刻,意味着金廈從今往後再也不是什麼藩主的領地,而是大明朝的土地。如《告鄭經書》所說,周士相保證了鄭經及其部下的性命,他本就無意殺害鄭森的骨血。

數天之後,周士相在文武將領的簇擁下,渡海至金門。

周士相的目光已然落在了臺灣。

一個從北方緊急傳來的消息卻將周士相的目光生生從地圖上的臺灣移回到了北方。

北.京,福臨病重,據探這位韃子的年輕天子很可能染了天花。

在短暫的錯愕之後,周士相終於想到了福臨似乎就是死於天花。

如果福臨病死,那麼就意味着康熙上臺,同時也意味着北方的戰事必因此事而生大變。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

聽到大帥這句莫名其妙的話,瞎子李不禁在想康熙是誰。

.......

北京城,自從皇帝親征歸來後,雄偉的都城中就始終死氣沉沉。

往年的除夕,北京城爆竹不斷,今年,卻聽不到一聲爆響。

在一片寂靜中,北京迎來了順治十八年。

初一,本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是走親訪友百官相互賀年的好日子,然而就如死寂的除夕一般,初一的北京城同樣沒有生機。一切,彷彿回到了十八年前。

沒有了南方錢糧的輸送,京裡的物價每天都在瘋漲。從前,一石大米紋銀一兩五錢,現在則是十一兩。麥子也從原先的一兩多變成了四兩多。除了糧食外,食鹽布匹豬肉都在瘋漲,一天一個價,直叫那些窮苦的百姓連問個價都不敢。

漢人的百姓過不下去,滿城的八旗家眷們也覺得日子越難過了。

往年,滿城都是喜氣洋洋,張燈結綵,八旗的姑子們相互串門,學着漢人那樣給晚輩壓歲錢,一個個臉上洋溢着最燦爛的笑容。今年,姑子們則是一個比一個愁眉苦臉,因爲旗餉越來越少了。少了用度倒是其次,最讓姑子們擔心的是,她們的男人不知何時能回來,又是否能活着回來。

大學士馮銓的日子還是比較好過的,因爲他不僅僅是大學士,更是有錢人。京裡物價漲得嚇人,對於這位歷經兩朝的大學士而言,卻絲毫沒有影響。唯一叫他擔驚受怕的也只是中原的戰局還有皇帝的病情。馮銓不止一次獨自想過,萬一鰲拜在河南失利,吳三桂大軍直逼京城而來,他是不是割了腦後的辮子改奉新主?

馮銓不擔心吳三桂會不納他,因爲他的資歷實在是太老,洪承疇在他面前都得自稱一聲晚輩。雖然頭上戴着“閹黨”的帽子,可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如今的他,是大清的中和殿大學士,是漢官的翹楚人物。若他願投,恐怕吳三桂會倒履相迎。

只是現在河南戰事還沒分出最後的勝負,馮銓實在是不好下注,他覺得還是觀望觀望。其實,投吳三桂倒非是馮銓一開始的選擇,也不是最好的選擇,在他南方的周士相和他麾下的太平軍表現出的強勢遠在吳三桂之上,投奔周士相似乎要比投吳三桂更穩妥一些。只是太平軍現在卻停在了徐州一帶,沒有北進跡象,吳三桂卻咄咄逼人,聽說兵馬比太平軍還要多,故而真要是吳三桂打贏了,那馮銓也就沒有選擇的餘地了。他總不能真爲大清效死同殉吧。

皇帝的病情宮裡也一直瞞着,沒什麼準確消息傳出來,這一點也是馮銓十分不滿的。他怎麼也是內閣大學士,皇帝的病情那些滿州內大臣憑什麼就不通報於他?現在的滿州八旗裡都有好多漢軍和綠營擡了進去,他馮銓雖說還沒有不要臉到自己去請皇帝恩旨擡入滿州,可論身份,論地位,內大臣們也不能太過欺負人。

悶悶不樂的在府裡過了初一和初二後,馮銓的好友王熙卻來拜訪他。

王熙是翰林院掌院學士禮部尚書銜,他和馮銓從前交往不多,不過自順治十五年改內三院爲內閣設立翰林院之後,兩人都因體制變革而高升,馮銓拜殿閣大學士,王熙掌翰林院,並都得到了皇帝的寵信,故而漸漸他們之間也就逐漸成了知交,在許多重要事情上都能常常互通消息。

和馮銓一樣,王熙這段時間也一直驚疑不定,所以一到初三,他就再也忍不住,特地來向馮銓打聽皇帝病情。馮銓自己也不知道,只能將宮裡的話轉述了一遍,無非是皇帝高熱不退,難以上朝理事。王熙半信半疑,因爲自董鄂妃病逝至今,皇帝已經染病兩月,這什麼樣的病才能讓天子兩個月都不能上朝理事。

王熙見此間沒有外人,便大膽與馮銓說道莫非皇帝病情很重,又或是得了什麼不治之症?若是如此,那正風雨飄搖的大清可不太妙啊。

馮銓搖了搖頭,沒有和王熙深入“探討”此事,只說後日初五按制百官都要去宮裡請安,到時皇帝的病情,宮裡總有個說法吧。王熙聽後,點了點頭,和馮銓又說了些京裡物價漲得太厲害,百姓生活不下去的事,朝廷得想辦法抵制物價,要不然再這樣下去,恐怕百姓都吃不上糧食了。

馮銓聽的只是苦笑,自皇帝患病以來,內閣早就失去了往日作用,朝中大小事務都是由索尼蘇克薩哈等內大臣一手操辦,他這大學士說話一點用也沒用。況且,就算他說話有用,也解決不了物價上漲的問題,因爲大清現在真是窮困交加得很。沒見年三十前,滿城的那些八旗婦人們都跑各自的都統衙門哭訴無米過年了麼。

“這大清,再這樣下去,遲早要完。”王熙嘆了一口氣,“也就能不能替大清續命了。”

馮銓應付幾句,王熙也就起身告辭。等到初五,按制,諸王公內大臣內閣部院翰詹卿寺科道各衙門官員,齊集後左門請安。正處新正之際,可百官卻現宮殿各門所懸的門神對聯都已除去,彩燈彩飾也都收起。

見此情景,百官自然知道皇上的病沒有起色,頓時給紛竊語起來。此時,總管太監趙全匆匆從宮裡出來,與康親王傑書內大臣索尼等人低頭耳語,神色很是倉惶。傑書和索尼他們聽了,臉色也是陰沉得很。

這一幕,官眼裡,自是成爲無形壓力,使空氣十分沉重。

馮銓跪在那裡,感覺似乎要出什麼大事,眼角餘光突然瞥見寧完我正在抖,心中咯噔一聲,正胡思亂想時,就聽鐘聲響起。他忙代表百官朗聲跪奏:“今當臘盡春來,寒暖交替之時,聖躬違和,臣等微忱,恭請皇上避受風寒,靜養珍攝。一應本章盡送內閣擬議請旨,皇上請放寬心。願皇上早日痊癒,則國家萬民之大幸也。”

跪着的百官同聲奏道:“願皇上早日痊癒!“。

不多時,有御前侍衛向百官傳達了皇上的口諭:“爾等所奏,朕已具悉。部院各衙門齊奏本章,一併送內閣大學士處即可。”

百官聽後,便要三呼萬歲起身,然後各歸本衙,卻見慈寧宮領太監捧來了皇太后懿旨,諭令釋囚犯減刑獄免死罪;同時要求傳諭民間不許炒豆點燈潑水。

這一刻,除了極少數人之外,餘下的文武百官才恍然大悟:原來皇上出天花了!公告:筆趣閣app上線了,支持安卓,蘋果。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九百五十章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四百四十七章 俺有一個夢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二百五十章 繳獲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長江 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暴雨斷電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九百五十章第六百零八章 野戰軍團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城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
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九百五十章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四百四十七章 俺有一個夢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二百五十章 繳獲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長江 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暴雨斷電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九百五十章第六百零八章 野戰軍團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城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