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建設淞滬

隨着淞滬落入到了劉晉的手中,劉晉這邊也是開始進行佈局。

淞滬是一個好地方啊。

劉晉看着淞滬的地圖在仔細的慢慢琢磨該如何去規劃。

這個時候的淞滬遠遠不能和後世的上海相比,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縣城,除了縣城那點地方之外,其它地方全部都是水田,魚米之鄉,大閘蟹橫行的那種。

“這裡離馬鞍山也挺近的,可以讓密雲鐵廠來這裡建一個分廠,有了鐵,其它的東西就好辦多了,而且江南地區也是整個大明鐵消耗最多的地方。”

“水泥廠是必須要建的,天津水泥廠也可以在淞滬這邊建分廠,不過還是要吸引更多其他人去淞滬這邊建水泥廠。”

“水泥在北方都已經流行起來,南方這邊經濟實力雄厚,一旦流行起來,到時候僅僅只是修橋鋪路,這南方需要的水泥都會是天文數字。”

“紡織廠也是不能少的,南方是絲綢的產地,這裡同樣也有大量棉花的種植,關鍵是人工比京津地區便宜多了。”

“嗯,玻璃廠也要在淞滬這邊建一個,滿足南方這邊對玻璃的需求,將來出口到海外去也會更方便很多。”

“造船廠也要建,南方這邊資本主義興起,海貿興起的話,估計很快就會超過北方,事先必須要來佔坑啊。”

劉晉伴着自己的手指頭,仔細的盤算起來。

麾下的產業太多了,不過基本上都集中在北方,接下來就是要慢慢的擴張到南方了,擴張到整個大明去。

淞滬要發展起來,光靠優越的地理位置是遠遠不夠的。

大明有萬里海疆,好地方多的是。

但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能夠發展的起來。

地理位置優越,也是需要大量的投資和建設才能夠帶動起來。

後世的上海能夠發展起來,不僅僅是因爲上海的地理位置好,更多是因爲國家集中了力量來建設上海,所以才建起了東方的明珠。

現在的淞滬也是如此,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縣城,如果沒有投資的話,它是很難起來的。

即便是能夠起來,它的速度也會很慢、很慢,或許過個幾十年、上百年,它都未必能夠有現在的天津繁華。

天津能夠有現在的局面,最開始也是靠劉晉帶過去的幾百萬兩銀子慢慢的拉動起來的。

投資是必須要投資的,而且還要大規模的投資。

很快,劉晉的命令就傳達到了麾下的諸多產業這裡,密雲鐵廠、天津水泥廠、天津紡織廠、製衣廠、煤炭廠、玻璃廠、造船廠等等也是開始紛紛派人南下淞滬。

準備按照劉晉的吩咐,開始在淞滬這邊選址,準備投資辦廠。

劉晉就是京津地區的風向標。

劉晉麾下的諸多產業準備去淞滬這邊投資建廠,消息一經傳開,頓時整個京津地區的人也是開始紛紛跟隨劉晉的腳步。

大量的資本家、工廠主、作坊主之類的也是紛紛派人前往淞滬,準備跟隨劉晉的腳步,在淞滬這裡投資建廠。

大家都已經認定了一個事情。

想要發財,那就一定要跟着劉晉,跟着這個高人子弟,跟着這個財神爺,保管不會錯。

……

淞滬。

幾乎將整個淞滬都給買下來的孫新,並沒有急着離開。

他開始大規模的招工,不僅僅是在淞滬這裡招工,更是向着淞滬周圍的蘇杭、江浙地區招工。

一隊隊人馬從淞滬這裡出發,帶幾個本地人,每到一個地方就開始敲鑼打鼓的喊起來。

“招工了~招工了~”

“招工去淞滬修碼頭、建港口,修水泥馬路~”

“三兩銀子一個月,按月足額發放,包一日三餐,頓頓管飽。”

如此誘人的條件,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很容易就能夠找到人。

僅僅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從淞滬周圍的一個個地方,成千上萬的人就開始匯聚到淞滬這裡。

孫新這邊的給他們的工作也是非常的簡單,修碼頭、建港口、修水泥馬路。

這些也都是劉晉這邊吩咐他去做的,一個地方要發展起來,這基礎的硬件設施那必須要先搞起來。

後世的三通一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淞滬這裡還很落後,沒有一條水泥馬路,黃浦江這裡的碼頭都還是木頭的,非常的小,根本就停不了多少艘。

後續各種各樣的工廠、作坊在這裡辦起來,沒有這些基礎性的東西可是不行的。

成千上萬的人匯聚到淞滬這裡,將整個淞滬也是變成了一片熱鬧非凡的工地。

海量的物質開始不斷的匯聚過來。

每一天都有幾十艘大船抵達淞滬這裡,船上面裝滿了水泥,用標準木桶裝着的水泥,還有一船又一船的鋼筋。

現在能夠生產的鋼筋的只有密雲鐵廠一家,這建設高樓大夏,建造港口、碼頭可是絕對不能少了鋼筋水泥。

有了鋼筋和水泥,這基礎設施的建設就非常的快速了。

彷彿是平地起高樓,又好像是滄海桑田。

在黃浦江的兩岸,每天都在發生着日新月異的鉅變。

前天的時候,黃浦江的兩岸還是水田,還是灘塗地,但是很快這裡就涌來了成千上萬的人,他們每天在這裡忙碌不停,一艘艘大船抵達這裡,將海量的物資卸下來。

接着,僅僅只是幾天的時間,在黃浦江的岸邊就建起了一片巨大的空地,空地鋪上了水泥,在空地的旁邊,一座座新修建的碼頭排列的整整齊齊。

接着又過了幾天,一條寬敞的水泥馬路就沿着黃浦江的岸邊修建起來,這水泥馬路非常的寬敞,中間竟然還種上了樹苗,美其名曰綠化帶。

猶如變魔術一般,速度快到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僅僅只是幾天的時間而已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

這讓淞滬縣本地的這些人一個個都覺得非常震驚,每天閒着沒事做的時候,淞滬本地的這些人都要到黃浦江這邊來看看。

看看熱鬧非凡的工地,看看巨大的變化。

然而這僅僅只是開始。

沿着黃浦江的兩岸,碼頭越建越多,越修越大,排列的整整齊齊,一艘艘大船可以停泊在碼頭上面,碼頭這裡變的繁忙無比。

道路也是越修越遠,開始向着更遠的地方修建過去,橫平豎直,宛如一張規劃整整齊齊的棋盤一般,將周圍大片的土地規劃成一塊塊方方正正的地方。

同時在寬敞的道路兩邊,一棟棟大樓開始拔地而起。

這種採用鋼筋混凝土修建的大樓,非常高,隨便一棟都有七八層,宛如一個個巨人一般佇立在黃浦江的兩岸。

和這些大樓相比,淞滬縣城內的房子就顯得非常矮小,又非常的難看。

這些樓房,外牆全部都貼上了瓷磚,非常的好看,窗戶都非常大,裝上玻璃窗戶,到了晚上的時候,再點上鯨油燈,在玻璃燈具的放大下。

這些大樓燈火通明,金碧輝煌。

再看看自己居住的地方,整個淞滬縣城一到了晚上的時候,都是漆黑一片,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不過,此時的淞滬本地人都已經沒有心情去對比這些。

因爲他們同樣變的非常忙碌起來。

伴隨着淞滬這裡的建設,淞滬本地的這些人一下子就發現,這銀子突然間就變的好掙起來。

去做工,一個月就三兩銀子的月錢,還包一日三餐。

如果有頭腦,又有些資本,可以去販賣東西來賣。

聚會到淞滬這裡的人越來越多,以前整個淞滬也不過才兩萬多人,可是現在呢,單單是在黃浦江兩岸做工的人就有幾萬人了。

什麼東西都特別好賣。

種的蔬菜、養的雞鴨鵝,從水裡面打的魚、抓的螃蟹等等,只要你手中有貨,送到工地這邊去,立即就會被搶的精光。

整個淞滬變的越來越熱鬧,人越來越多,消耗也是越來越大。

伴隨着碼頭和港口的初步修建,水泥道路也初步修建起來,一個個工廠開始陸陸續續的落戶到淞滬這裡。

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783章,不一樣的劉晉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233章,奴隸的野望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450章,雪糖第1185章,火車熱第1884章,回京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1903章,穿越者的翅膀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390章,獎懲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1622章,不虛此行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843章,你該頤養天年了第601章,千河城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261章,神勇大鯨魚將軍第1591章,讓人大失所望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310章,讓人絕望第483章,真來了第612章,有官做了第780章,聖人之心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498章,殺雞駭猴第728章,大明遊記天津篇第33章,挖坑第591章,商議開發遼東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1798章,過年回家1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833章,果阿的蜀王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401章,轟動第93章,朱厚照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1438章,聖多美島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549章,索圖的野心第1881章,黑色的黃金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1173章,楚王的憤怒第217章,頂不住了第8章,雪鹽第1584章,趁火打劫的強盜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199章,漁船回港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1576章,必須想辦法分一杯羹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24章,甩手掌櫃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663章,晉商(加餐,四千字大章)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428章,天子震怒第728章,大明遊記天津篇第1942章,繁榮的錫蘭島第1335章,流放北海(1)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687章,讀報先生第6章,發財的路子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1903章,穿越者的翅膀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1604章,世界大戰好啊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1892章,海陸聯合打擊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637章,徵稅開始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98章,發工錢
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783章,不一樣的劉晉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233章,奴隸的野望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450章,雪糖第1185章,火車熱第1884章,回京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1903章,穿越者的翅膀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390章,獎懲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1622章,不虛此行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843章,你該頤養天年了第601章,千河城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261章,神勇大鯨魚將軍第1591章,讓人大失所望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310章,讓人絕望第483章,真來了第612章,有官做了第780章,聖人之心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498章,殺雞駭猴第728章,大明遊記天津篇第33章,挖坑第591章,商議開發遼東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1798章,過年回家1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833章,果阿的蜀王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401章,轟動第93章,朱厚照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1438章,聖多美島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549章,索圖的野心第1881章,黑色的黃金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1173章,楚王的憤怒第217章,頂不住了第8章,雪鹽第1584章,趁火打劫的強盜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199章,漁船回港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1576章,必須想辦法分一杯羹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24章,甩手掌櫃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663章,晉商(加餐,四千字大章)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428章,天子震怒第728章,大明遊記天津篇第1942章,繁榮的錫蘭島第1335章,流放北海(1)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687章,讀報先生第6章,發財的路子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1903章,穿越者的翅膀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1604章,世界大戰好啊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1892章,海陸聯合打擊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637章,徵稅開始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98章,發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