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大捷,還是大捷

隨着大戰的開啓,整個京城比起往日來少了一分喧囂,多了幾分急促不安。

上至廟堂之高的弘治皇帝、朝中大臣,下至普通老百姓,所有人都在焦急的等待,等待着來自前線戰場上面的消息。

京城的一處茶樓上面,衆多的茶客一邊喝着茶,一邊手裡面拿着一份報紙,時不時和自己的朋友討論一二。

“都已經好些天了,都還沒有什麼消息,也不知道這一戰能不能打贏。”

“肯定可以,我大明必勝!”

“對,大明必勝。”

“大明早報上面不是說了嘛,這一次單單是我們京城這裡的捐款總數就已經超過一千五百萬兩銀子,天津這邊也是募集到了一千萬兩銀子,這幾天太子府的人也是到全國各地去募捐,陸陸續續也是傳來了好消息,聽說單單是在江南地區這裡就募捐到了兩千萬兩銀子。”

“如此算下來的話,我們整個大明募捐的銀子可以超過五千萬兩,我們就是用銀子砸也要將這些韃子給砸死。”

“我今天又去捐了十兩銀子,能夠買下十分之一個韃子人頭了。”

“韃子屢屢南下,殺我族人,劫我錢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朝廷早就應該這樣做了,狠狠的修理他們一頓,讓他們知道我大明不可欺。”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

整個人茶樓上面,衆人都在不斷的討論着,儘管在焦急的等待,但是大家對於這一戰相當的有信心,因爲募集到的銀子實在是太多了,當然更重要的是通過大明早報的宣傳,整個大明上下一心。

募集到龐大的資金還有數不清的物資,都在源源不斷的運往前線,支援着前線的大戰。

“咚~咚~”

“快閃開、快閃開~”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虎口關大捷~虎口關大捷。”

就在這時,茶樓外面寬闊的街道上面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同時馬背上面的傳令兵一邊往皇宮這邊急速而去,也是一邊興奮的叫了起來。

京城的街道是嚴禁縱馬急行的,特別是中樞的這條街道,那更是嚴禁縱馬行駛,但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關係到朝廷大事的傳令兵可以。

京城這裡的老少爺們也都是明白這一點,所以聽到這個聲音也是趕緊閃到道路的兩邊,看着揹着旗子的傳令兵急速的朝着皇宮這邊行駛,同時耳朵邊也是響起了大捷的聲音。

“虎口關大捷~”

“虎口關大捷~”

隨着傳令兵的行駛,頓時關於虎口關大捷的消息也是傳遍了整個京城,剎那間,原本還顯得有些死氣沉沉的京城瞬間就爆炸開來。

“哈哈~大捷啊,虎口關大捷~”

“大明必勝!”

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們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自己捐出去的銀子起到作用了,東路大軍順利的拿下了虎口關,切斷了韃子北撤的退路,成功的實現了關門打狗的計劃。

“好~”

茶樓上面,衆人非常清晰的聽到了傳令兵的身影,頓時就響起了一片喝彩聲。

“大明必勝!”

接着茶樓裡面的衆多客人則是和其他人一樣,一起高呼起來,他們的呼聲傳出了茶樓傳到了旁邊的街道上面。

“大明必勝!”

街道上面的人頓時也是跟着高呼一聲,一浪接一浪,越來越多的加入其中,開始不斷的響應,猶如浪潮一般,席捲京城的大街小巷。

皇宮之中,弘治皇帝正和朝中的主要大臣們商議和韃子大戰的事情。

自從戰爭開始,弘治皇帝幾乎都沒有閤眼過,每天都睡的很晚、很晚,時時刻刻都在等待着前線傳送回來的消息。

這一戰實在是太重要了。

這是他弘治皇帝登基以來最大的一戰,也是自從土木堡之變後,大明發動針對草原人的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

他睡不着啊~

他也害怕啊~

土木堡之變的教訓依然還在深深的刺痛着大明的神經,即便是到了現在,朝堂之上依然還有大臣在主和,認爲應該和草原人友好相處,不應該大動干戈,如此興師動衆,大明必將危也。

他每天都非常的焦慮,吃下飯,睡不好覺,每當有人來的時候,他都會以爲是前線有什麼消息傳來,以至於既激動又害怕。

激動的是希望能夠聽到好消息,害怕的是前線傳來壞消息。

戰爭這東西,有太多、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了,更何況大明在面對草原人方面一直以來都處於劣勢,這一次舉國之力來和草原硬槓,到底會是什麼樣的結果,誰的心裡面都沒有絲毫的底氣。

“陛下,國事雖重,但龍體要緊,我看今天就先議到這裡,陛下您還是好好的去睡一覺吧。”

內閣首輔劉健看着眼前的弘治皇帝,本身就國事操勞,非常才蒼老、消瘦,這些天睡不好、吃不好的情況下,更是看上去弱不禁風。

“是啊,陛下,聽說你都已經有幾天沒有睡覺了,還是先休息、休息吧。”

李東陽也是跟着說道。

“不礙事,不礙事~”

“朕也睡不着,這心裡面有事,懸着是石頭沒有落下,哪裡能夠睡得着啊!”

弘治皇帝笑了笑搖搖頭,接着想了想又說道:“聽說西路大軍這邊缺少糧草,一定要想辦法趕緊送上去,可千萬不能讓大家餓着肚子去和韃子作戰。”

“此事臣已經問清楚了,因爲韃子的阻隔,運輸糧草需要繞行,所以耽誤了些時日,但問題不大,運輸糧草的隊伍已經押送糧草過去了,並且還有來自天津的鹹魚乾和臘肉,絕對能夠保證軍隊的需求。”

戶部尚書周經一聽連忙回道,糧草是個大問題,在這件事情上,他可是絲毫不敢馬虎,從大明各地籌集糧草,源源不斷的送到前線戰場上去。

“那就好~那就好。”

弘治皇帝滿意的點點頭。

“咚~咚~”

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朝着這邊走來,有小黃門手裡面拿着奏疏急促的走來。

蕭敬聽到了聲音也是趕緊到外面去,很快就弄清楚了情況,立即急匆匆的往裡面走,同時也是扯開了嗓子喊起來:“大捷,虎口關大捷~”

“好~”

弘治皇帝等人都已經聽到了聲音,停止了談論,都知道肯定是有什麼事情發生了,所以都變的緊張起來。

等到蕭敬喊出了大捷兩個字,弘治皇帝頓時忍不住興奮的站立起來,高興的說道。

“陛下,大捷,虎口關大捷~”

蕭敬走了進來,恭敬的將奏疏呈到弘治皇帝的面前。

弘治皇帝一把結果奏疏,非常快速的打開,一目十行的看完,頓時就高興的大笑起來:“哈哈,大虎口關大捷,一戰斬韃子五千人,成功拿下虎口關,這下可以關門打狗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我大明必勝!”

衆大臣一聽,頓時也是一個個滿臉笑容,一起站立起來,向弘治皇帝表示祝賀。

斬敵五千雖然不算什麼,但這絕對是一個好的開始,而且東路軍成功的切斷了韃子北撤的道路,韃子想要出去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大明必勝!”

弘治皇帝也是興奮的握緊了自己的拳頭,高興的叫喊起來。

衆人一陣歡呼,一個個臉上洋溢着笑容,然後還沒有等衆人安靜下來,外面又是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衆人一聽,頓時立即就安靜下來,又變的緊張起來,也不是是好消息還壞消息。

“大捷,大捷,定邊大戰,斬敵兩萬!”

蕭敬急忙的出去,很快他又扯開了嗓子喊了出來。

“大捷~”

聽到大捷兩個字,衆人頓時就鬆口氣,接着又高興的笑了起來。

“哈哈~好,好啊!”

弘治皇帝又再次興奮的站立起來,笑的合不攏嘴,定邊一戰,斬敵兩萬,這絕對是大捷,真正的大捷。

在以往和草原人的戰鬥當中,別說斬敵兩萬了,就是斬敵兩千都能夠算是大捷了,這斬敵兩萬的戰役,好像出去了去年在大同城關的下勉強能夠達到之外,還從來沒有就發生過。

草原人強悍的戰鬥力,再加上都是騎兵,這來去如風,想要斬敵兩萬實在是太難、太難了,打不贏,他們也還是可以逃走的。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我大明必勝!”

衆大臣再次齊聲的向弘治皇帝送上了祝賀了。

“大明必勝!”

弘治皇帝滿臉笑容,此時此刻,整個人都覺得送下來。

“報~大捷,大捷~”

“西路軍斬敵兩萬~”

還沒有等衆人回過神來,好好的仔細研究下東路軍這邊的捷報,立即又有人急匆匆的走了過來,人還沒有到,也是立即就喊了出來。

“報~大捷,大捷~”

“南路軍斬敵三萬~”

接着又有人急匆匆的走來,一邊走也是一邊扯開了嗓子大聲的喊出來。

“哈哈~好!”

弘治皇帝整個人都興奮的握緊了自己的拳頭,三路大軍竟然同時傳來了好消息,一個接一個的捷報傳來,讓他欣喜若狂。

“大明必勝!”

這一刻,他這個皇帝都忍不住喊了出來,頓時身邊的這些大臣,還有宮裡的太監以及侍衛等等也是跟着一起喊了起來。

第892章,爛到骨子裡的太醫院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936章,世道好第892章,爛到骨子裡的太醫院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2058章,以後都必須去地方歷練第844章,這是在剝奪普通子弟受教育的權力第1713章,大平原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656章,大明人要講究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954章,沒人願意過苦日子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237章,逛天津城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102章,唱大戲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第293章,魚溪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1208章,日進萬金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824章,全面大明化政策第555章,銀山港第533章,足球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2149章,年紀大了都還吃香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427章,弊病叢生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339章,會試第1734章,汽車熱第1750章,一直打到波羅的海去第399章,大明的第一份報紙第571章,天竺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667章,封殺晉商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2047章,大旱1第1476章,要你命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127章,必有災荒第619章,美食火鍋第1819章,電燈第308章,小王子的猶豫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492章,遠征倭國第98章,發工錢第714章,攻打暹羅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1477章,慌了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1285章,電與磁第174章,我明白了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1375章,太子選妃第1715章,煤油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232章,也只有他想得出來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1670章,愛上大明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69章,妥妥的暴利第472章,大海啊,你全是水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1137章,旗幟第2150章,熱氣球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452章,琉球糖第679章,思想控制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107章,二牛回家第1014章,奧斯曼帝國震動第1702章,新任香港總督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
第892章,爛到骨子裡的太醫院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936章,世道好第892章,爛到骨子裡的太醫院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2058章,以後都必須去地方歷練第844章,這是在剝奪普通子弟受教育的權力第1713章,大平原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656章,大明人要講究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954章,沒人願意過苦日子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237章,逛天津城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102章,唱大戲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第293章,魚溪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1208章,日進萬金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824章,全面大明化政策第555章,銀山港第533章,足球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2149章,年紀大了都還吃香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427章,弊病叢生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339章,會試第1734章,汽車熱第1750章,一直打到波羅的海去第399章,大明的第一份報紙第571章,天竺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667章,封殺晉商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2047章,大旱1第1476章,要你命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127章,必有災荒第619章,美食火鍋第1819章,電燈第308章,小王子的猶豫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492章,遠征倭國第98章,發工錢第714章,攻打暹羅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1477章,慌了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1285章,電與磁第174章,我明白了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1375章,太子選妃第1715章,煤油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232章,也只有他想得出來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1670章,愛上大明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69章,妥妥的暴利第472章,大海啊,你全是水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1137章,旗幟第2150章,熱氣球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452章,琉球糖第679章,思想控制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107章,二牛回家第1014章,奧斯曼帝國震動第1702章,新任香港總督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