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5章,一人來,百人回

香港總督府,因爲工作上有很多需要交接的地方,故而姜亮也是沒有馬上走,需要幾天的時間來交接完畢,也就還住在總督府這裡。

此時,整個總督府上下都在忙碌着,姜亮幾十個小妾都在忙着收拾東西, 細軟,準備跟隨姜亮一起返回大明。

幾十個孩子更是吵鬧無比,整個總督府邸都吵的沒有一絲安寧。

孩子只在是太多了,關鍵是最大的也才只有七八歲的樣子,小的還在牙牙學語,由姜亮府上的奴婢、下人們照顧着。

姜亮在這個總督府邸不斷的走着。

自己一生之中最爲重要的地方就是這裡, 一住就是好幾年的時間了, 現在要走了, 還是有太多的不捨。

在這裡他走上了人生的巔峰,是香港的總督,是這裡的土皇帝。。

在這裡,他納了幾十個小妾,這些小妾有歐洲各國貴族們送的,也有一些是歐洲貴族的女兒,甚至於還有一些歐洲的貴婦,也有自己花錢買的一些漂亮女奴。

可以說,在這裡的每一天,他都是極其享受的, 過着土皇帝的舒服生活。

在這裡,他生下了幾十個孩子, 大大小小、男男女女, 一籮筐,很多自己都有些記不住名字, 取名字都取的累了。

在這裡,他會見過西班牙、法蘭西、英格蘭國王派過來的大臣,也接見過歐洲的古老貴族, 商討過如何維護大明帝國在這裡利益。

在這裡,姜亮成就了自己人生最輝煌的時刻。

站在總督府邸,俯瞰整個繁華的香港,迎面吹來的海風,港口碼頭這裡停泊的無數船隻,再回憶起自己當初離開大明時的場景。

當年自己也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一個人,祖祖輩輩都是貧窮的農民。

後來機緣巧合之下成爲了天津遠洋貿易行的船員,跟隨杜明恩探索黃金洲,偶然間發現自己有語言上的天賦,隨後又來到了歐洲這邊,遊歷歐洲各國。

再後來成爲了大明駐歐洲的公使,又隨杜明恩同英格蘭作戰,佔據了香港,在這一系列的人生機遇之下,這才成爲了香港的總督。

他都依然還記得當時這裡還是一個小漁船,大一點都船隻都沒地方停泊,然而彷彿一夜之間一般,這裡就繁華熱鬧起來。

高樓大廈猶如雨後春筍一般涌現出來,道路修的寬敞起來,城市變的繁華、熱鬧起來,這個總督府也是在自己主持下修建起來的。

現在一下子就要回大明瞭,那是萬般不。

可是再看看府邸內隨處可見的孩童還有在忙碌着收拾東西和細軟的小妾們,似乎好像又是值得的。

孤零零一人來,這下子終於要回大明人了,卻是要帶着上百號人回去。

再看看裝滿金銀珠寶的一個個大箱子,箱子堆滿了一個個房間。

在歐洲的這些年,身爲香港總督的姜亮,自然也是賺的盆滿鉢滿。

這並不是貪污,也不是濫用職權爲自己謀私利。

身爲最出海的一批人,又是最早抵達歐洲的大明人,他太清楚海貿的鉅額利潤了。

和無數出海的人一樣,姜亮也有自己的商行,也有自己的商船,僅僅只是正規正當的做海貿,他這些年也是攢下來龐大的家業。

將大明的商品販賣到香港這裡來,轉手賣給歐洲的商人,隨便都是翻倍的利潤,然後再將歐洲的商品、奴隸轉手運到黃金洲這邊去賣,又是翻倍的利潤。

也就是這裡大大小小的商行非常多,而且那些大商行的背景都極大,佔據了大量的市場貿易份額。

不然姜亮這個香港總督還可以賺的更多,這裡一年的稅銀都超過2000萬兩,可以想象一下這裡過手的財富是何等的龐大。

這隨隨便便弄個商品和船隊,姜亮也是攢下了百萬兩銀子的龐大家業。

現在要回去了,自然是要將大部分的財富都帶回去,大大小小的箱子,一箱又一箱,堆滿了一個個房間。

“親愛的,我們能不能不回去,就在香港一直住下去不好嗎?”

就在姜亮俯瞰香港發呆的時候,他的幾個小妾走了過來,一個個滿眼淚水,依依不捨,實在是捨不得離開香港。

這一下子離開了香港,前往遙遠的東方,以後可能是再也不會回來了,在香港這裡還能夠偶爾和自己父母見見面,這一回大明本土,恐怕是再也見不到了。

故而這些時日,姜亮的這些小妾也是經常回去孃家,和自己的父母離別。

“是啊,親愛的,香港這裡住的多舒服,何必要千辛萬苦的回大明去。”

“孩子們都捨不得,很多也都還很小,這一路顛簸,我怕他們受不了。”

其她幾個小妾也是跟着說道。

“你們懂什麼,婦道人家,什麼都不懂,只需要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就可以了。”

姜亮看看眼前幾個女子,都是自己最寵愛的小妾了,但還是板着臉訓斥起來。

我也不想回大明啊,但是能不回嗎?

朝廷的一紙調令,那就是聖旨,不回去都不行的。

現在回去還能夠風風光光的,回去了也還能夠當個清閒的官員,等孩子們大了,自己也老了,那就可以回自己的老家,落葉歸根,安安心心的回家鄉去養老了。

香港這裡是不錯,但朝廷有朝廷的法度,讓自己在這裡待了怎麼多年,那已經是不合規矩了,根本就不可能讓自己繼續待下去的。

如果抗拒朝廷法令,現在又有電報,這電報發到香港駐軍這裡,第一個要拿下的就是自己了。

再給自己安一個不服朝令,想要裂土分疆造反的大帽子的話,那就要誅九族了,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在這一點上面,現在大明是極其重視的。

大明疆土廣袤,海外之地非常多,離大明又遠,爲了加強對這些地方控制和管轄,那都是委派流官來管理的。

流官、流官,流動的官。

那是絕對不可能讓你一直在一個地方做很久的,怕留怕你在這裡待久了成了土皇帝,到時候還要稱王稱帝,抗拒朝廷什麼的。

所以也是有了地方封疆大吏定期回京述職的制度,同時也是規定了一個地方的官員會定期流動。

黃金洲的調到西域去,西域的調到澳洲去,澳洲的調去黃金洲,又或者是本土的調到海外,海外的調回本土。

哪裡會讓你一直待在一個地方,都是輪着來的。

對於那些不服從朝廷調令的官員,下場都會很慘,這命令一到,你就要遵守,不敢有任何的反抗,否則就會視同叛逆,株連九族的重罪。

“早點收拾好一切,我們早點回大明去,將這個總督府讓出來。”

姜亮訓斥了一番自己的這些小妾。

這些小妾都是歐洲本地人,各個國家的都有,一個個哪裡懂大明的規矩,歐洲不算太大,但是國家衆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歐洲各國和大明是完全不同的。

大明講究大一統,而歐洲各國就不一樣,各個地區、各個國家內部其實都分的很細,很歷史上雖然統一過,但是很快又分裂了,而且即便是像英格蘭這樣的小國,內部也是四分五裂,小小的一個島嶼都分成了好幾部分,更別說其它的國家了。

他們無法理解大明的這種大一統,無法理解大明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它爲什麼可以始終保持統一。

幾天之後,同樣還是在龍灣碼頭這裡。

新任香港總督唐伯虎在這裡爲即將離去的姜亮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

足足兩艘大船停泊在碼頭上,姜亮的金銀細軟之類的那是晚上的時候就搬到了船上,此時此刻,在港口上千人的歡送下,姜亮帶着自己的幾十個小妾,幾十個孩子,整個一大家族上百號人登上了返回大明的船隻,浩浩蕩蕩的返回大明去了。

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994章,倫敦大屠殺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184章,大明上國第1967章,有鐵路就是好啊第282章,刷題第848章,兩條路線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23章,狼吞虎嚥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964章,生意難做了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2118章,劉姥姥進大觀園2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1476章,要你命第485章,無情屠戮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1807章,大明的春耕3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195章,鯨魚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1860章,大山裡的移民潮第1348章,寇可往,吾亦可往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133章,玻璃廠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128章,爭論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719章,舉國歡慶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2022章,以權謀私的政策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423章,你敢拿嗎?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1589章,大明大有可爲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71章,流民第582章,建州女真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1914章,你是劉公的兒子?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1331章,小公舉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163章,回港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340章,殿試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148章,埋下仇恨的種子第452章,琉球糖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906章,以殺止戰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737章,就回本了?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848章,兩條路線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252章,火爆銷售‘第370章,再次來天津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168章,一天十文錢,但是肉只要一文錢一斤第372章,對道路的思索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728章,石油肯定是大買賣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710章,幾封信
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994章,倫敦大屠殺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184章,大明上國第1967章,有鐵路就是好啊第282章,刷題第848章,兩條路線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23章,狼吞虎嚥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964章,生意難做了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2118章,劉姥姥進大觀園2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1476章,要你命第485章,無情屠戮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1807章,大明的春耕3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195章,鯨魚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1860章,大山裡的移民潮第1348章,寇可往,吾亦可往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133章,玻璃廠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128章,爭論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719章,舉國歡慶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2022章,以權謀私的政策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423章,你敢拿嗎?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1589章,大明大有可爲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71章,流民第582章,建州女真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1914章,你是劉公的兒子?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1331章,小公舉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163章,回港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340章,殿試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148章,埋下仇恨的種子第452章,琉球糖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906章,以殺止戰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737章,就回本了?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848章,兩條路線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252章,火爆銷售‘第370章,再次來天津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168章,一天十文錢,但是肉只要一文錢一斤第372章,對道路的思索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728章,石油肯定是大買賣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710章,幾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