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6章,種植園經濟

月牙城附近的一處種植園這裡,弘治皇帝和劉晉正在參觀這個龐大的種植園,種植園主錢老爺也是熱情的隨同向兩人詳細的介紹着種植園內的情況。

“我這個種植園規模不算太大,僅僅只有一萬多畝地,有幾千畝地是我家當初移民時官府獎勵給我的,剩下的都是這些年來不斷開闢出來的種植園。”

錢老爺看看身邊的弘治皇帝和劉晉,這兩人一看就是普通人,身邊帶着幾十個僕從,這些僕從一個個人高馬大、訓練有素,分工明確,始終將眼前的兩人圍在覈心之中,各個方向都有人保護着。

在聽聽的他們的口音,京津地區的口音,這顯然是從京津地區過來的貴人了,既然有興趣來自己種植園裡面玩玩,這也是自己的榮幸了。

“一萬多畝地還不算大啊?”

弘治皇帝一聽,笑着問道。

“一般般吧,這邊真正的大型種植園,規模都是有幾萬畝,甚至於十幾萬畝地的,有些甚至於一整個大島都是一個種植園,那才叫大種植園呢,需要的奴隸都好幾千人呢。”

錢老爺笑着搖搖頭說道:“我這個種植園就是一般規模,現在南洋這邊的種植園一般都能夠達到這個規模,都是已經家庭爲單位的種植園,和那些大型種植園比差距還是很大。”

“不過我的種植園雖然規模不大,但是產出還是很不錯的。”

“像眼前這片5000畝的橡膠林,目前就是我這個種植園最大的收益來源。”

錢老爺極爲自豪的向兩人介紹起自己的橡膠林了。

“這個就是橡膠樹啊?”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來興趣了,連忙仔細的看看眼前的橡膠樹。

“對,這個就是橡膠樹了。”

“橡膠其實就是橡膠樹流出來的汁液,和割松香差不多,在樹上切出一些口子,這流出來的就是橡膠了。”

錢老爺點點頭,指着一盆橡膠橡膠說道。

“錢老爺,你這5000畝橡膠林一年的收益可不少啊,現在橡膠的價格可不便宜啊。”

劉晉也是第一次見橡膠樹,也是好奇的看着,想起現在的橡膠價格,也是說道。

“哈哈,還行,還行~”

錢老爺一聽,頓時就笑着說道。

橡膠的價格是真的一漲再漲,它使用的領域很多,醫用輸血、輸液,工業化工產品,輪胎等等,這些都少不了橡膠,而且很多都是無法替代的。

這幾年來,伴隨着大明的汽車、自行車產業發展的極其迅勐,對橡膠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橡膠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跟着一路飆升。

錢老爺當初種橡膠的時候是不情不願的,因爲當時大家都在種甘蔗,種橡膠不僅僅沒有什麼收益,而且投資也大,還需要七八年之後才能夠割膠。

沒想到風水輪流轉,轉眼的功法,甘蔗價格越來越低,這橡膠的價格越來越高,他這個種植園收益,一年的收益都完爆那些種甘蔗的十幾年。

“還是你們這些種植園主啊,我們京城那邊,大家都在工廠、商行裡面上班,一個月就幾兩銀子,雖然說衣食成問題,但和你們南洋的種植園主比起來,還是相差甚遠啊。”

劉晉笑着說道。

“哈哈,那是、那是,在工廠、商行上班,畢竟是給人做事,工錢有限,我們就是自己給自己當老闆了,賺多賺少都是自己的事情了。”

“當然,這個種植園也不是那麼好管理的,還是要用心去管理的。”

“有些人不太會管理自己的種植園,一年其實也留不到幾個銀子的,這方方面面的花銷也是很大的。”

“就像我這個種植園規模雖然一般,但也是買了200多個奴隸來管理,這200個奴隸前前後後就花了上萬兩銀子,每天單單是吃飯都是個大問題,要吃掉很多的大米來。”

“這無論是在哪裡啊,有本事的人都賺錢,沒本事又懶的人肯定都是混不好的。”

錢老爺很是享受劉晉的恭維。

要說現在最舒服的,自然是還是這南洋的種植園主了。

有着大面積的種植園,事情都是家裡面的奴隸在幹,每年的收益也是相當的可觀,少的也有上千兩銀子的收益,多的像錢老爺這種有着大面積橡膠林的,每年的收益就相當的可觀了,一年幾萬兩銀子都是有可能的。

其次就是移民到黃金洲和海外藩國、殖民地了,這些地方移民獎勵大量的土地和奴隸,基本上小日子是過的相當不錯,很多人家裡面妻妾成羣,事情都是買過來的妻妾們在做,自己負責睡了吃,吃了睡、播種下就可以了。

像黃金洲這邊,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有不少當地土着的老婆,少的幾個,多的十幾個,還有大量從歐洲這邊販賣過來的女奴,再加上這邊的土地廣袤、肥沃,隨便耕種。

故而黃金洲這邊的大明人,基本上男的都是在外面闖蕩尋找黃金、白銀之類的,當探險家,家裡面則是一大堆的女人在負責耕種土地和帶孩子。

黃金洲這片土地,人們最崇拜的就是探險家了,做夢都是想着找到一個大金礦一夜暴富的事情了。

接下來就是移民到遼東、河中、西域、中亞、黑土、南雲省這些地方的移民了,他們往往都可以擁有大面積的土地,採用機械化的耕種方式。

家家戶戶作用幾千畝、甚至於上萬畝的土地,有自己的養殖場、牧場之類的,雖然也是累一點,但生活嘛,顯然還是很富足的。

這過的最差的就是留在大明本土的這些人,好一些的還可以進工廠、商行做事,一個月拿着幾兩銀子的工資,小日子還可以,養家湖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差的就是那些既不願意移民又不願意去城裡面打工的人,守着自己的家鄉的一畝三分地,總覺得外面的世界未必就比自己家裡面好,無論怎麼說都沒有用,不願意離開的這些人。

他們算是最窮苦,最累的大明人了,官府這邊也是拿他們沒有辦法,他們既不願意移民也不想去工廠、商行裡面做事,留在原先的地方,時代的紅利和政策是一點都享受不到,自然也就只能夠看着別人越過越好了。

這個就和後世的一些農民差不多了。

當大家都去外面打工賺錢的時候,有一部分人就是不願意出去,不想受人約束和管理,死守着家裡面的那點田地,年年種地,種了一輩子的地。

糧食的價格幾十年都沒有漲動一分,其它什麼都在漲,存在銀行裡面錢又在貶值,只能夠眼睜睜的看着別人越過越好,發財在城裡面買房,而到了自己這裡的時候,累死累活一輩子,省吃儉用一輩子攢下來的錢竟然如此的不經用,生個病、孩子買個車、結婚什麼的一下子就用光了。

人有時候就是要去闖,要多走動,人挪活、樹挪死,說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看看這些移民出來的大明人,一個個都成種植園主,小日子過的多舒服,以前的窮苦之人,現在都成了老爺了。

“說得好,說得好啊~”

兩世爲人的劉晉自然是深表贊同。

“哈哈,隨便說說,這有錢人啊還是你們京津地區多,這裡的很多種植園啊都是你們京津人的。”

“你們京津人愛辦工廠、辦商行、走船隊,滿世界的做生意,一個個生意都做的很大,做事也都很大氣。”

錢老爺也是笑着誇起京津地區人來。

“是吧~”

“哪裡人都沒關係,都是我們大明人嘛。”

弘治皇帝笑了笑說道。

“對,對,都是大明人~”

“眼前這片是橡膠林,在過去的那個山頭,這邊是種的榴蓮,這個榴蓮啊,聞起來臭,吃起來卻是非常的香,而且保質期比較久一點,可以運到京津地區和世界各地去賣,所以現在也是我們南洋這邊最主要的種植水果之一,價格也還是相當可以的。”

錢老爺帶着弘治皇帝和劉晉往另外一處種植區域走去,一邊走也是一邊向兩人詳細的介紹起來。

他的種植園規模有上萬畝,種了橡膠、榴蓮、山竹之類的,同時在一些有水的地方也是種植了水稻、玉米、番薯等等。

水稻、玉米、番薯之類的顯然是種給奴隸吃的,這樣就可以不用買糧食,還可以有多餘的糧食來養豬牛羊之類的,剩下的地方都種上了經濟作物,收益相當的不錯。

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1517章,又當欽差了第1578章,大馬士革之戰第1759章,大明黑土省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515章,抵達呂宋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629章,熱議第362章,鹽商聚會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1479章,報復張彩第555章,銀山港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994章,倫敦大屠殺第1884章,回京第889章,弘治皇帝的懷疑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1135章,漲、漲、漲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2114章,回大明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1319章,無法無天的孫家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856章,一路往西第1002章,影響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710章,幾封信第1242章,輕鬆拿下第936章,世道好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1573章,運河開通,日進萬金第31章,比數第1185章,火車熱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333章,金湖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117章,人太多了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2031章,原來都已經被綁在資本的列車上了第522章,眼紅了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806章,天底下可沒有後悔藥吃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1740章,王守仁的思索第92章,望遠鏡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905章,巴布爾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340章,殿試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524章,同化政策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2174章,科舉考試改革和分數制第1873章,石見銀山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593章,農部第233章,還有大魚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637章,徵稅開始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1106章,魁北克第1306章,氣壞的酸臭腐儒第835章,第一批藩國第571章,天竺第17章,商議第835章,第一批藩國第1214章,榮譽之戰第1514章,江南出大事了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
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1517章,又當欽差了第1578章,大馬士革之戰第1759章,大明黑土省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515章,抵達呂宋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629章,熱議第362章,鹽商聚會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1479章,報復張彩第555章,銀山港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994章,倫敦大屠殺第1884章,回京第889章,弘治皇帝的懷疑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1135章,漲、漲、漲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2114章,回大明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1319章,無法無天的孫家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856章,一路往西第1002章,影響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710章,幾封信第1242章,輕鬆拿下第936章,世道好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1573章,運河開通,日進萬金第31章,比數第1185章,火車熱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333章,金湖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117章,人太多了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2031章,原來都已經被綁在資本的列車上了第522章,眼紅了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806章,天底下可沒有後悔藥吃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1740章,王守仁的思索第92章,望遠鏡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905章,巴布爾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340章,殿試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524章,同化政策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2174章,科舉考試改革和分數制第1873章,石見銀山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593章,農部第233章,還有大魚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637章,徵稅開始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1106章,魁北克第1306章,氣壞的酸臭腐儒第835章,第一批藩國第571章,天竺第17章,商議第835章,第一批藩國第1214章,榮譽之戰第1514章,江南出大事了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