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好小子!

鏗鏘有力的幾聲質問,驚得郅都當場冷在原地,便見劉榮回過身,仰望向御階上方,滿臉凝重的一拱手。

“兒臣,榮!”

“頓首頓首,昧死百拜!!”

“懇請父皇,治中郎將郅都,玩忽職守之罪!!!”

譁!···

今日這場朝議,實在是精彩紛呈。

這都已經不知是殿內朝臣百官,在這場稀鬆平常的朝議之上,第幾次譁然了。

只不過眼下,沒人有心思計較這些……

考慮到如今,自己已經不再是需要時刻謹言慎行,注意政治影響的丞相,政治陣營更是明牌落在了太子劉榮左右,便也壓低聲線多說了幾句。“賈夫人,是姬。”

“只希望太子,在做一件事之前,最好能想清楚、說明白:這麼做的依據是什麼,其中的道理又是什麼。”

“老丞相,是最清楚一個好的官員,究竟應該怎麼做的了。”

“又何必……”

卻見劉榮滿目沉痛的搖搖頭,再道:“若不是野彘呢?”

便這般沉默了許久。

“——父皇當然可以斥責兒,並將郅都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但有問題嗎?

答案是:沒問題。

——亡一姬復一姬進!

而在最後方,劉彭祖、劉勝兄弟二人,就好似是完成了使命般,將面上怒色漸漸斂去;

“——因此,賞賜郅都,是太后在告訴朝堂內外:在皇帝打算做出不利於宗廟、社稷的事時,勇敢的站出來阻止皇帝,非但不會被降罪,反而還可以得到賞賜。”

“正是因爲有諸公恪盡職守、各司其職,我漢家的宗廟、社稷,乃至天下蒼生黎庶,纔得到瞭如今的安寧。”

“不愧是太子啊……”

“別說賈夫人,只是陛下諸多姬嬪當中的一個——便是換做普天之下只有一人的皇后,郅都也完全可以說上一句:亡一後,復一後立……”

便見御榻之上,天子啓強壓着惱怒,黑着臉道:“聽聞昨日之事,東宮太后,以郅都‘公忠體國’爲由賞賜了郅都。”

真正的關鍵在於:有一個幾百斤重的‘生物’,在郅都這個中郎將提前帶兵掃蕩、清理之後,依然出現在了天子啓的聖駕附近。

又不忘時不時偷偷擡起眼皮,瞄一眼前方的劉榮、郅都等人,以及御榻上方的天子啓。

“——按照老七、老九,以及中郎將郅都所言:昨日,發生在上林苑的‘野彘驚駕’一事,事實清晰,責任明確。”

對上首御榻丟出這句話,劉榮更再度轉過身,毫不掩飾目光中的厭惡之色,輕蔑的瞥向郅都。

劉榮卻沒再管郅都,而是順勢回過身,目光自分坐於殿內兩側的公卿百官身上掃過。

此言一出,殿內百官公卿齊齊色變,原本還帶着些看熱鬧、看好戲的閒暇鬆散,只瞬間被一陣後怕所取代!

“郅都,是朕的心腹。”

“若是沒有這層‘爲宗廟社稷計’的掣肘,我要向郅中郎討得說法,可不止於這一星半點……”

“反觀中郎將郅都,要做的分明只有‘守護聖駕’四個字,卻連這點事都做不好,讓野彘這樣的猛獸抵近聖駕,險些便讓我漢家的天子……”

“稟父皇。”

“太子難道是想說:太后,也錯了嗎?”

這番話,天子啓的措辭不算強硬,但語氣卻冷的嚇人。

“這不胡鬧嘛……”

走到劉榮身側,先是轉身面向上首御榻,對天子啓默然一拱手;

便是落座於申屠嘉左右的其他幾人,也是不由自主的將上半身,傾向申屠嘉所在的方向,似乎很想聽聽這位故丞相、現太子太師的見解。

說到這裡,劉榮終是深吸一口氣,趕在天子啓面上的不耐,轉變爲對自己的斥責之前,將自己的必殺一擊擺上檯面。

“——又或者,直接就是手持戈矛、兵刃,乃至弓弩的刺客呢?”

“太后賞賜郅都,自然是沒錯的。”

而在殿中央,劉榮只略帶着些感激,搖搖對老丞相、如今的‘老師’申屠嘉拱手一禮,旋即便深吸一口氣,緩緩側過身。

“在這件事情上,郅都真正做錯,並應該被降罪、懲處的……”

···

“父皇,難道還要爲郅都開脫嗎?”

“爲了確保陛下的安危,這天底下,除太后之外的每一個人,都是可以被犧牲掉的……”

“老七所言‘中郎將郅都折辱賈夫人’,或尚有疑;”

甚至即便是東宮太后,也無法讓天子爲自己而犧牲,頂多只是‘二者都不能被犧牲’而已……

···

“按照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制度,中郎將,秩比二千石,下轄長安中郎千三百,肩負着時刻保衛聖駕的職責。”

毫無遲疑的一番話,好似機關槍般突突突突道出口,更惹得本就有些不知如何是好的郅都,面上更多了幾分侷促不安。

言罷,申屠嘉又是先後對面前的太子榮、御榻上的天子啓各拜過禮,旋即便好似影相倒放般,原路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顫顫巍巍、哼哼唧唧着,在宮人的攙扶下坐落下身。

“而是作爲我漢家的太子儲君,指出一個臣下的錯誤——而且是不可饒恕的大錯。”

“做着我漢家比二千石級別的官,受足足一百五十戶農人供養,中郎將郅都,卻連自己的職責都履行不好;”

在劉榮這番話道出口之後,整個溫室殿內,便徹底安靜了下來。

東席功侯班列,申屠嘉如是一聲輕喃,頓時惹得身旁的平陽侯曹壽,好似發現了什麼寶貝般,將身子靠了過來。

“沒能履行這個職責,我七弟、九弟,說中郎將玩忽職守,難道還說錯了?”

“老七老九,是兒的手足。”

“但若是說不清楚,希望太子日後,凡事,皆當三思而後行……”

“難道太后,賞賜了一個非但不該獎賞,反而應該受到懲處的人嗎?”

窗戶紙被劉榮點破,問題就很簡單了。

“——是因爲那頭野彘,跟着賈夫人進了茅廁,讓賈夫人性命臨危,父皇不忍姬妾慘死。”

“這可是太子獲封之後,第一次參加朝議啊?”

此言一出,豎起耳朵吃瓜的幾位公侯,都不由自主的縮了縮脖子,好似申屠嘉這冰冷的話語,變成了一柄柄架在衆人脖頸上的兵刃。

···

“二位公子鬧一鬧也就罷了,怎太子也這般強詞奪理?”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更是老丞相窮盡一生,都在向天下人證明的道理。”

“但太子作爲儲君,即便是要爲弟弟們做主,也不能從賈夫人身上着手。”

但嘴上的話,卻絕口不提兩個弟弟的母親、被郅都形容爲‘死了也沒事’的賈夫人……

劉榮身後,中郎將郅都卻頗有些尷尬,只面色陰晴不定的拱起手,靜靜等候起天子啓聖裁。

花了好大的力氣站起來,又哼哼唧唧調整了好一會兒,才捋順急促的鼻息,極爲緩慢的走上前去。

“但長此以往,我漢家威儀不再、《漢律》威嚴不存。”

“這頭威脅賈夫人的性命,從而急的父皇都顧不上宗廟、社稷,不惜親自與之搏鬥的猛獸,是爲何出現的呢?”

“郅都阻止陛下涉險,便本就是對的。”

“老臣,得陛下信重,任以爲太子太師。”

說着,劉榮又是環一轉身,一邊掃視着殿內衆公卿百官,嘴上一邊也不忘再道:“我漢家的太子,難道做錯了嗎?”

“——正是每一位履行了職責的漢官、漢吏,漢將、漢卒,才讓吳楚賊子的狼子野心,消弭於睢陽城外。”

“弟弟明明在做正確的事,作爲長兄,尤其還是是國朝儲君;”

“莫說是陛下的姬妾——便是民間富戶的妾室,都是可以用於招待貴客,甚至直接送人的。”

卻不知:在從前殿返回後殿的路上,天子啓面上怒容,只一點點化作直達眼底的由衷笑意……

“郅都說:亡一姬復一姬進,便是放在民間,說成是‘亡一妾復一妾進’,也同樣是說得通的道理。”

“兒臣也從未說過這件事,郅都做得不對。”

說到敏感處,劉榮只適時止住話頭,旋即心有餘悸的望向方纔,出身‘說教’劉榮的太子太師:故安侯申屠嘉。

“那若換做是父皇,在那間茅廁之內呢?”

——郅都的問題,不是‘折辱’賈夫人,又或是沒能及時上前,從野豬的獠牙下救下賈夫人。

“稟奏父皇。”

“怎太子也?”

倒也不忘時不時瞪大雙眼,惡狠狠瞪向身前不遠處,郅都那尷尬不已的背影。

“諸位朝公,都是我漢家宗廟、社稷的柱石。”

正說話間,御榻之上,響起天子啓低沉的聲線,申屠嘉自也趕忙住了口,結束了這場簡短的八卦會。

若是陛下,被那頭野豬堵在了茅廁呢?

“而在聖駕出長安時,太祖高皇帝更曾明確規定:聖駕三裡以內,不可現甲、弩之士,三百步內,不可有除禁軍卒之外的執刃者;”

“也就是賈夫人所生的二位公子,能佔着個‘孝’字,和郅都呈幾句口舌之快。”

“請太子移步後殿,以御前獨奏……”

···

“因爲這句話,郅都沒說錯。”

但仔細一想:還真是。

只不過,御階下的劉榮,仍舊是那副肅穆莊嚴,擺明了要爲弟弟們主持公道的架勢;

感受到周遭衆人的‘殷殷期盼’,申屠嘉稍糾結了一會兒;

感受到殿內,有越來越多不善的目光投向自己,郅都身形只一陣發顫;

臉頰兩側,更是有汗水緩緩滑落,郅都卻根本不敢擡手去擦。

正如劉榮所言:這個生物,可以是牛羊,可以是虎豹;

可以是昨日那頭野彘,也同樣可以是一個直立行走,挽弓搭箭的人……

“那這頭野彘,爲何會出現的?”

“不是供食乳稚童玩鬧的樂場!!!”

“若是還揪着‘折辱賈夫人’一事不放,別說是讓陛下治罪於郅都了——怕是太子,都要因此而落得個‘愚鈍’的污名。”

“中郎將郅都,佔據着比二千石的顯赫地位,領取着一千四百四十石的年俸;”

“——最要緊的,終歸是陛下;”

如果真到了某個人和天子,其中必須有一人要涉險的地步,那這天底下,還真就是隻有東宮太后,能不被默認爲‘可以被犧牲’的那一個。

“劉彭祖、劉勝二位公子,是出於純孝,出於對郅都的不忿,纔在今日朝服執笏,彈劾郅都。”

“兒臣,恐國將不國……”

“若不是野彘,而是豺狼、虎豹;”

正在舉行朝議的溫室殿,便隨着劉榮那一聲鏗鏘有力的奏請,陷入了一陣極爲漫長的寂靜。

端坐於御榻之上,居高臨下的看着殿內的劉榮,當着自己和公卿百官的面,如此張揚的對郅都——對比二千石級別的中郎將表明惡意,天子啓終是忍無可忍。

比起劉彭祖、劉勝兄弟倆以‘郅都折辱我母’爲主,‘郅都玩忽職守’爲輔的彈劾,劉榮顯然更爲老道些——直接拋開‘折辱賈夫人’一事不談,咬着郅都玩忽職守就是不放!

“——在聖駕蒞臨之前,提前清理聖駕經過的區域,尤其是在上林苑這樣的地方,提前驅逐、射殺猛獸,以確保聖駕安危,難道不是中郎將的職責嗎?”

“至於太子,即便是要爲弟弟做主,也根本無法從這個點着手,傷及郅都分毫。”

“但父皇是由於什麼緣故,纔打算提劍上前,設身險境呢?”

“——昨日那頭野彘,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出現在聖駕附近,跟着賈夫人進了茅廁。”

“而在昨日,父皇在中郎將郅都的護送下,於上林苑遊玩途中,竟被野彘抵近聖駕,至多不超過三五十步——甚至很可能是十幾步的距離?”

猛然拂袖起身,便不發一言的向後殿走去,獨留殿內百官公卿,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萬一再有個萬一……

“父皇,試想。”

“——是因爲中郎將郅都,在聖駕蒞臨之前,沒有仔細的清查周遭區域,沒有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劉榮這話一出,原本想要旁觀吃瓜,甚至恨不能搬來小板凳、捧把瓜子兒的公卿百官們,也不得不順着劉榮的思路思考起來。

“太子,也要跟着弟弟們胡鬧嗎?”

“如果能說清楚這些,想必我漢家——想必陛下,也不會因爲太子說了一件很有道理的事,卻反仍因怒而降罪。”

“難道我的兩個弟弟,連實事求是的彈劾郅都‘玩忽職守’,都是錯的了嗎?”

就好似對天子啓而言,昨天發生在上林苑的事,是不亞於當年,一棋盤砸死吳王太子那樣的‘醜事’。

一時間,殿內百官公卿無不左顧右盼,似乎是在殿內同僚的臉上,尋找到‘我知道怎麼回事’之類的神情。

靜。

旋即便回過身,正對向劉榮,再拱手微一彎腰。

是啊!

御榻上,天子啓耐人尋味的一語,讓郅都顫抖的身形稍穩了片刻;

但下一秒,郅都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好似認命般,低頭緩緩閉上了雙眼。

“但太后賞賜,是因爲父皇打算以身犯險時,郅都及時阻止了父皇。”

“但中郎將郅都,在隨駕遊於上林途中,沒能履行中郎將的職責,讓猛獸抵近聖駕,卻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雖然不是太子太傅那樣,肩負着日日教導太子的職責,但也終歸佔着個‘師’字;”

“對於太子的所作所爲,老臣,不敢妄言是非。”

“是因爲中郎將郅都,沒有履行好自己中郎將的職責——沒有早早排除隱患,而是直到隱患爆了出來,才亡羊補牢,護駕於父皇左右。”

殘忍嗎?

很殘忍;

折辱賈夫人了嗎?

真要較起真,郅都這句話,也確實沒把賈夫人當‘人’,而是當成了遍地都是,隨手就能撿起一個新的來把玩,根本不用擔心沒有取代物的物品。

不出意外的‘課後留校’,劉榮只淡淡點下頭,向劉彭祖、劉勝兩個弟弟投去一個安撫的眼神,便跟着宦者令春陀,朝着後殿的方向走去。

···

“更兒此番,並非是全然在爲弟弟做主。”

如是一聲反問,劉榮便側轉過身,望向呆立於斜後方的中郎將郅都。

···

“這是朝議!”

毫無徵兆的一聲怒喝,將殿內喧鬧一掃而空,分坐於殿兩側的公卿百官,無不戰戰兢兢的低下頭去;

“——這,可是關中至少一百五十戶農人,所要上繳的全部農稅啊?”

無論是從政治立場上來看,還是從當下的社會人倫背景來說,郅都這句話,都沒有任何毛病。

“郅中郎,難道還要說自己無罪?”

將情緒‘平復’下來,昂首望向天子啓的目光,卻是反更帶上了三分肅然。

之所以說劉榮更老道,自是因爲這件事,郅都,還真沒有那句話是錯的。

條理清晰的道出此語,劉榮便又用眼角撇了眼郅都,再道:“郅都阻止父皇提劍上前,與猛獸搏鬥,自然是忠義之舉。”

而在御榻之上,天子啓面色卻是愈發陰沉。

——御榻之上,天子啓面帶慍怒,神情陰冷,望向劉榮的目光,更是帶上了毫不加以掩飾的惱意。

“——百五十步之內,更絕不可現猛獸!”

“我難道不該站出來,請求父皇以‘瀆職’之罪,對中郎將郅都做出懲治嗎?”

終,卻是東席的功侯班列,故丞相、現任太子太師:故安侯申屠嘉,在身旁宮人的攙扶下顫巍巍起身。

“還是那片密林,竄出來的卻並非野彘,而是一個屏息凝神,挽弓搭箭,要置父皇於死地的刺客……”

“好小子……”

御階下,劉榮站在最靠前的位置,面上神情莊嚴肅穆,絲毫沒有因爲天子啓的怒火而動搖分毫。

“說來郅中郎,還得感謝如今的我,已經獲封爲太子儲君。”

“——賈夫人身陷險境,陛下欲上前解救,本就是錯的;”

“不錯;”

“當真不錯……”

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睡一覺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37章 且瞧着吧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88章 賊心不死!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159章 社稷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43章 丞相失勢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147章 好小子!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沒寫完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婚假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135章 奏對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159章 社稷第135章 奏對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晚點更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39章 降維打擊?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84章 上架感言第3章 左膀右臂第92章 出師不利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105章 西進!第79章 雛鳳初鳴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15章 我好怕啊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14章 坑兒的爹!第24章 真打呀?!第19章 做大哥的第152章 博望苑第46章 莢錢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50章 有樣學樣第73章 封印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婚假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88章 賊心不死!第20章 諸呂故事第59章 皇長子以爲可否?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69章 朕,變了嗎?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
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睡一覺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37章 且瞧着吧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88章 賊心不死!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159章 社稷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43章 丞相失勢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147章 好小子!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沒寫完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婚假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135章 奏對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159章 社稷第135章 奏對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晚點更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39章 降維打擊?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84章 上架感言第3章 左膀右臂第92章 出師不利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105章 西進!第79章 雛鳳初鳴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15章 我好怕啊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14章 坑兒的爹!第24章 真打呀?!第19章 做大哥的第152章 博望苑第46章 莢錢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50章 有樣學樣第73章 封印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婚假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88章 賊心不死!第20章 諸呂故事第59章 皇長子以爲可否?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69章 朕,變了嗎?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