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

外務部的吳如孝,三句不離西洋,平素總是喜歡將事情放在西洋這邊去猜測,不過這一次,他這樣一說,在場的朝廷大員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農業部部長吳棠更是直接氣憤地道:“吳大人說的不錯!依我看,就是那些西洋國家的卑劣行徑,那英國、沙俄甚至法國或普魯士,都有可能,洋人根本不可信,不能長期交心,只能偶爾利用。”

財稅部部長閻敬也嘆道:“我贊同兩位吳大人的說法!如今我中華帝國正處於最爲強大的時候,可這個強大偏偏維繫在陛下一人的萬金之軀身上,因此,我猜測那些西洋敵國一看以堂堂正正的武力無法擊敗我們,便開始動起了歪腦筋了。萬望陛下不要不要傷得嚴重纔好,否則我等做臣子的......”

閻敬沒有說下去,再說下去就有些大逆不道了。但大家都明白他的擔心。說來說去,歸根到底是皇帝沒有公開立太子,明確皇位的繼承人,所謂國本不立,國就不安,通過此次事件,說不得大家都要勸諫陛下確立太子了。

但這個話怎麼開口,這個諫言不好上啊,哪怕是開明仁慈如當今陛下,作爲臣子的,也不好明白地插手這等國本大事。

當今陛下春秋鼎盛,正直壯年,文治武功也正輝煌,貿然勸諫說要立太子,皇帝未免會多疑勸諫之人是不是詛咒自己龍體不康,或者身爲朝臣欲勾結皇子爭擁立從龍之大功,很容易便被懷疑包藏禍心。就算這些都不說,勸諫之後,立哪位皇子爲太子,這都是麻煩事情,一個不好,便要將自己陷入皇家的內部紛爭之中,如今皇子可不止一兩位,雖然沒有傳出爭鬥的事情,但這關係到整個中華帝國這般碩大的前所未有的江山,誰不想擁有,何況自古皇位之爭,都是刀光劍影,哪有不產生紛爭的?

因此,閻敬他們這些朝臣無所適從,更何況他和吳棠等人還是滿清降臣,更是不敢多說。

果然,閻敬話剛說完,便有大臣表示不滿了:“閻大人這話可就不對了!誰知道您到底是真盼望陛下傷得重還是傷的輕?難道閻大人非要陛下受傷纔好,就不能如下官這般祈盼着陛下真龍天子,洪福齊天,即便遇到宵小之徒也毫髮無傷麼?何況,閻大人如何又一口咬定是西洋的陰謀?就不能是滿清餘孽,閻大人和吳大人都一口爲滿清餘孽開脫,硬生生地推到相隔萬里的洋人身上,莫非是因爲兩位大人都是滿清降臣的原因,想爲那些滿清餘孽打些掩護麼?”

衆人聞言都吃了一驚,一看,卻是商務部副部長潘文濤。

潘文濤是原本廣州十三行之一的潘家主事之人,而潘家是除了伍家之外十三行中最大的勢力,跟隨伍崇曜一道在太平聖國之初時便投靠了當今皇帝,也算是從龍之臣,在伍崇曜調任廣東巡撫之後,便接替了他的商務部部長之位,只不過這個副部長已經當了數年卻一直沒能轉正,而這閻敬和吳棠兩人,均是滿清降臣,原本的職位也不高,還是被皇帝破格提拔到副部長之位,資歷和就任副部長的時間都遠遠不如潘文濤,可如今閻敬和吳棠兩人都已經從副部長轉正爲部長了,難免潘文濤會有所不滿。

閻敬臉色已經漲得通紅,他怒目看向潘文濤道:“姓潘的,我閻敬是堂堂正正的漢人,你污衊誰是滿清餘孽?”

農業部部長吳棠也有些憤怒,抱拳朝四周的同僚一晃,對潘文濤恨恨地道:“潘大人,你這話就妥當了。誰不知道,我和閻大人都是漢人,以前雖然在滿人手下做過官,但都是遭受排擠的小官,連陛下都不追究這些,如今你這樣提起懷疑,還斷定陛下的被刺就是滿清餘孽所爲,還想污衊我們與這事相關,我吳棠勢力雖弱,也不敢忍氣吞聲。

再說,你潘大人當初在十三行,不也是幫滿人辦差爲其效力?

各位大人幫忙做個見證,等陛下龍體好轉,我要到陛下面前讓陛下來評評理!”

吳棠的話很有水平,一句話便將潘文濤推到衆多大臣的對立面,畢竟在場的朝臣大員之中,除了跟隨馮雲山的太平老人之外,其餘的或多或少都曾在滿清朝廷之中做過事,監察部部長李鴻藻和監察部副部長級別的顧問程鷸採兩人還是當初滿清的重臣呢。因此,這些與滿清有點瓜葛卻一直不願意被人提及或想着千方百計撇清的朝臣,均對潘文濤怒目而視。

監察部李鴻藻更是饒有深意地看了眼潘文濤,冰冷的眼神,讓潘文濤渾身打了個激靈。

因此,潘文濤笑着打了個哈哈,解釋道:“吳大人恕罪則個,潘某隻是心憂陛下的隨口之言,隨口之言,吳大人,還有閻大人,切莫放在心上。”

兩人均誠心不語,一時間氣氛尷尬。

正在這時,太平閣的東側側門打開了,範汝增陰沉着臉,眼圈潮紅地走了過來,身旁領着七八名手持左輪手槍的侍衛護衛着側門。

“範大人,陛下龍體無恙吧?”

衆人見到範汝增從側門走出來,紛紛上前問道。

“諸位大人勿要擔心,陛下龍體安康,只是些許輕傷,反倒是遭受變故而傷了些神,要休養一些時日了。”範汝增道:“衆位大人都回吧,陛下如今心神受損,不想召見諸位。陛下說了,諸位大人這些日子用心辦差,不可荒廢朝政要事。”

“微臣等謹尊聖旨!”聽到範汝增傳的皇帝口諭,衆人紛紛跪地應道。

見範汝增就準備轉身回太平閣,爲首的司法部部長黃玉昆急了,叫住範汝增:“小范大人,陛下真的沒事?我黃玉昆是太平老臣了,我要去覲見陛下,沒見過陛下,我心難安!”

範汝增爲難地道:“黃貴丈,陛下說了,暫時不想召見諸位大人。您這樣,讓小子很爲難啊!”

範汝增對黃玉昆很是尊敬,更是直接稱呼他爲當初太平天國的貴丈的稱呼,黃玉昆是義王石達開的岳父,黃玉昆果然心中好受很多,當下也不再堅持,只是叮囑道:“若有陛下的消息,還請小范大人儘快通知黃某!”

範汝增連忙答應下來。其他羣臣也紛紛叮囑範汝增將自己的話帶給陛下,請求陛下早日召見,早日得知陛下的消息。

不過,等範汝增轉身回了太平閣,在場的朝臣們沒有再過多議論,均是一臉慎重,心事重重一聲不吭地離開。而其中一些交好的大臣之間,還隱晦地相互使了個眼色,心神領會地約好晚上見面詳談。

潘文濤快走幾步,追上準備離去的黃玉昆,道:“黃大人,黃大人,等等下官!”

黃玉昆疑惑地看了眼潘文濤,對於這個只是做生意的精明之人,黃玉昆平素打交道不多,沒有好感也沒有惡意,但今日之事,黃玉昆卻有些不大喜歡此人。

“黃大人,您不覺得今日之事,有些怪異麼?”潘文濤與黃玉昆並肩而行,用恰好兩人能聽見的聲音說道:“陛下肯定是出事了。若非如此,怎麼會不讓我等拜見。還有,黃大人,不知道您注意到沒有,小范大人眼圈潮紅,顯然是才哭過不久。是什麼事情,讓一向老成持重心堅如鐵的小范大人也哭起來?”

黃玉昆陡然一驚:“你這話什麼意思?”

潘文濤感受到黃玉昆的氣勢,也是一驚,不過臉色絲毫不變:“黃大人,我的意思是,陛下很可能真的出事了!就算無生命之憂,也遭受重傷了,要不然,怎麼可能不召見我們。就算不召見下官這樣的,也應該召見黃大人這樣的天國老人啊!下官最擔心的便是,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

PS:感謝流瀅飛雪、一葉知秋111大大的打賞! ¸ttκǎ n¸¢ 〇

第397 章 天父下凡了第505章 獻城蘇州860章 滅浩罕汗國893章 屈辱的高杉晉作(爲諸神打賞加更,哈,好吧,其實是限免爆肝)第八十章 攻略韶州府(五)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435章 逼降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832章 瓊州府臨高縣馬嫋鎮第1230章 富國強兵979章 東方人也想來分杯羹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666 章 各有算盤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567章 攻陷炮臺第1060章 對印政策813章 巴達維亞第367章 咸豐籌錢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第693 章 議策(四)第455章 清兵入城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211章 開科取士(上)1241章 俄國形勢第574章 咸豐要談和?912章 最危險的是東方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844章 派你做第一任爪哇總督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892章 收大久保利通做兒子的林鴻年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1327章 爲難的奧斯曼帝國第1065章 法國皇帝的爲難第1155章 正式宣佈大不列顛王國戰敗第404 章 特別事務行動司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776章 日本風雲(四)978章 被打臉的北方內閣成員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989章 上南部蓄奴州的動盪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788章 廣州會館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892章 收大久保利通做兒子的林鴻年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第1295章 火藥托拉斯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741章 起義爆發(下)745章 傑索爾村遭遇戰(上)第六十九章 東王來信(求收藏!求賞,求票!)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1286章 拒絕合作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第1127章 朕賜你斬立決第1097章 閒雜人等不能參加和談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第542章 佔領鎮江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1150章 錫克大君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第270章 太平軍的北伐與西征第471章 奉議土州的鎮長第416章 不留活路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八十七章 試驗對象葉名琛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775章 日本風雲(三)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204章 新佔國土的移民問題(再次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1047章 各懷鬼胎(感謝諸神大大的萬賞)第284章 平爐鍊鋼很先進,‘罐鋼’之法也不賴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第1068章 鐵血首相的誕生(求看盜版的兄弟來起點訂閱)第1060章 對印政策794章 新購軍艦到港
第397 章 天父下凡了第505章 獻城蘇州860章 滅浩罕汗國893章 屈辱的高杉晉作(爲諸神打賞加更,哈,好吧,其實是限免爆肝)第八十章 攻略韶州府(五)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435章 逼降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832章 瓊州府臨高縣馬嫋鎮第1230章 富國強兵979章 東方人也想來分杯羹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666 章 各有算盤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567章 攻陷炮臺第1060章 對印政策813章 巴達維亞第367章 咸豐籌錢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第693 章 議策(四)第455章 清兵入城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211章 開科取士(上)1241章 俄國形勢第574章 咸豐要談和?912章 最危險的是東方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844章 派你做第一任爪哇總督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892章 收大久保利通做兒子的林鴻年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1327章 爲難的奧斯曼帝國第1065章 法國皇帝的爲難第1155章 正式宣佈大不列顛王國戰敗第404 章 特別事務行動司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776章 日本風雲(四)978章 被打臉的北方內閣成員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989章 上南部蓄奴州的動盪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788章 廣州會館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892章 收大久保利通做兒子的林鴻年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第1295章 火藥托拉斯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741章 起義爆發(下)745章 傑索爾村遭遇戰(上)第六十九章 東王來信(求收藏!求賞,求票!)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1286章 拒絕合作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第1127章 朕賜你斬立決第1097章 閒雜人等不能參加和談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第542章 佔領鎮江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1150章 錫克大君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第270章 太平軍的北伐與西征第471章 奉議土州的鎮長第416章 不留活路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八十七章 試驗對象葉名琛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775章 日本風雲(三)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204章 新佔國土的移民問題(再次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1047章 各懷鬼胎(感謝諸神大大的萬賞)第284章 平爐鍊鋼很先進,‘罐鋼’之法也不賴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第1068章 鐵血首相的誕生(求看盜版的兄弟來起點訂閱)第1060章 對印政策794章 新購軍艦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