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

馮雲山想起,他原本給曾觀瀾的歷練,其實也不過是當初剛剛攻下廣州城時,讓曾觀瀾留守永州府的一段時間,主持那裡的政務。而如今中華帝國,面積和人口何止小小的永州府的百倍之多,對曾觀瀾來說,的確有些爲難了。

既然這樣,馮雲山開始思索起來,該斷就斷,是時候將其換個位置了,免得反而影響以後帝國的發展。哪怕是自己知道他是自己的心腹,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太過任人唯親了。

當初是剛剛統治這個江山,沒有太多的人可以依靠,能相信的,就只有自己的心腹。而如今不一樣了,如今的中華帝國,在自己的統治之下,已經走上了向工業化發展的正確道路。百姓們不說安居樂業,至少也比滿清時代要強得多,而且,隨着這幾年帝國軍隊的逐漸強大,野戰兵團東征西討,將中華帝國的版圖擴大到比當初元蒙帝國還要遼闊的地步,自己在帝國的正統地位已經深入人心,而中華帝國自建立以來,也還沒有超過萬人以上的叛亂髮生,這已經充分說明,自己和帝國的統治地位已經根深蒂固,不可動搖了。

也就是說,自己可以不必要只用心腹之人,而是挑選有才幹的人來協助自己甚至替自己治理這個國家了。正因爲自己如今已然成爲正統,成爲億萬百姓心目中理所當然聖明無比的皇帝,自己沒必要再擔心誰會架空自己,甚至擔心會背叛自己了。如今,無論是誰,只要是中華帝國的子民,別說原來滿清的降臣,就算是當初的越南、朝鮮、日本的臣子,都開始從內心歸附龐大的中華帝國,爲自己成爲泱泱大國的臣民而自豪,更爲自己這個帝國的皇帝能啓用他們而沾沾自喜,感恩戴德不已。因此,是時候任人唯賢了!

而若是換人的話,該換誰呢?馮雲山心頭其實已有三個新的內閣總理人選。這一方面是他本人日常接觸的判斷,另一方面,也是從他了解到的歷史上的事蹟。

其一,就是左宗棠。不過左宗棠如今出任中華帝國討虜軍的總參謀部的總參謀長,一直的心用手,馮雲山並不捨得將其更換掉。總參謀長的位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內閣總理這個位置更爲重要,乃是帝國的基石,不容有任何閃失。其實副總參謀部長毛奇專任總參謀長,肯定也能勝任,但畢竟他是名洋人,就算加入了中華帝國的國籍,帝國的軍人從感情上來說,肯定沒有一手將他們帶出來的左宗棠來得熟悉和愛戴。因此,就算馮雲山知道左宗棠在歷史上曾經主政浙江、創辦福州船政總局、總督陝甘、平定新疆、總督兩江,還曾在任滿清的軍機大臣兼總理衙門行走,但其性格問題,與其他大臣諸多不和,難以做屬官,反倒是主政一方的好。因此,綜合考慮,馮雲山放棄了讓左宗棠出任總理的想法。

其二,便是如今的監察部部長李鴻藻了。李鴻藻出生於名宦世家,在歷史上李鴻藻是同治、光緒年間的“清流領袖”,軍機大臣、晚清主戰派重臣之一,後來甚至出任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等職,在滿清時代算漢人當中的官員頂峰了。可見此人在歷史上的才幹是得到認可的。

而且,此人以清流議政,主張嚴整綱紀,清明政治,以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爲重,對外來侵略能堅持抗戰,反對屈辱求和,一向表示爲官一任,上要無愧於祖宗社稷,下要對得起黎民百姓,也算是這個時代讀書人的脊樑了。

以他爲內閣總理,馮雲山還是較爲放心的。只是,此人目前只是監察部長,之前在滿清爲官最大也才僅僅做到河南學政而已,沒有主政一方的經歷,這讓馮雲山又很是猶豫。

其三,便是江蘇巡撫李鴻章了。

馮雲山也是受到後世的那些史書和網上憤青們的影響。剛開始衆多的人都說李鴻章是個大賣國賊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但在後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爲李鴻章鳴冤了,說李鴻章是滿清時代的不可多得的精英,是東方的俾斯麥。

但無論是誰,都不可否認,李鴻章的才幹和能力,畢竟當時他出任着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這滿清的最高品級的官員頂峰,誰也不能抹殺。包括在李鴻章參加中華帝國的科舉考試,由馮雲山親自評定,認爲其才華僅次於羅澤南,點爲榜眼,要說沒有才能,馮雲山是不相信的。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說,李鴻章的確算是開明進步的官員,算是極爲有才幹的了。唯一可惜的是他處於即將沉沒的滿清王朝這艘破船上,個人能力再強,又如何能挽天之傾。正如後世梁啓超對他的評價:“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在馮雲山看來,李鴻章此人便是如同曾國藩那樣的人一樣,只是曾國藩似乎比他更爲忠心滿清。李鴻章就是一個很好的現代職業經理人,只不過掌管滿清王朝這樣的註定要倒閉的家族企業,一身的才華也無從施展。縱觀李鴻章一生,可圈可點處衆多,但是在滿清皇權體制下,不可能完全實現其抱負,這是他個人的悲哀,也很是時代的悲哀。

不過,正如後世歷史上那樣,馮雲山其實內心看重李鴻章的,是他的外交才能和能開眼看世界、發動洋務運動,興辦海軍和新式軍隊的那種眼光。因此,馮雲山才主動將其放在江蘇巡撫的位置上鍛鍊一番。也許當時,就存有一種培養、觀察的心思在裡面。更加不可否認的是,馮雲山的名人效應又發作了。也是,如今整個東方,整個中華帝國,只有自己可以讓億萬臣民效忠,又何必在意他到底是什麼身份了,即便他不是太平天國老人,即便他是滿清降臣曾與自己作對過,到了如今這個局勢,誰還能不死心塌地地爲自己效命?

這樣一想,馮雲山一下愣住了,或許,自己潛意識之中,已經有了答案!名人效應啊,真的是名人效應。

馮雲山苦笑着。

只是,真的將剛剛纔滿四十歲的李鴻章一下從江蘇巡撫提到內閣總理的位置上來嗎,這樣會不會讓內閣各部的大臣們不服,甚至,讓李鴻章自己也驚嚇得不知所措?

不過,馮雲山似乎聽說李鴻章在江蘇巡撫的位置上幹得還不錯,江蘇從原本的太平天國與滿清之間的戰亂之中迅速恢復了過來,並且在這幾年的工業化發展中邁的步子很大,一切都發展得很好。甚至在教育方面,李鴻章抓得比自己要求的還要高,讓江蘇的識字率提升水平遠遠超過其他省份。當然,這也只是馮雲山偶爾知曉的,他並沒有特意去過多的關注,加上近來馮雲山對朝政的惰政,因此,對李鴻章在江蘇的情況瞭解得並不是太多。

對了,自己還是先將此事放一放,回頭先仔細問清楚李鴻章近些年在江蘇的政務再決定吧。如今還是先處理這條環西伯利亞大鐵路修建的事情。

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1252章 要有規劃第597章 僧格林沁的末路850章 石達開請纓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471章 奉議土州的鎮長943章 轟動英國878章 馬路785章 移民安排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712章 毛奇和瓦德西859章 進軍浩罕第541章 醫護兵891章 出兵東洋第1300章 擊敗巴西第472章 開採出石油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第1067章 普魯士受到啓發799章 南洋艦隊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732 章 來自北極熊的威脅752章 電報總局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830章 菲律賓總督的秘密776章 日本風雲(四)920章 設什麼局?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933章 敵人是逃走還是陰謀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第223章 福鍵遇襲906章 倫敦站站長曾紀澤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302章 福健的形勢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583章 咸豐吐血第192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下)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892章 收大久保利通做兒子的林鴻年第1185章 限免不取章節名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810章 與荷蘭開戰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1038章 以一敵三的“定印三號”(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445章 石油化肥司(感謝諸神老大的鼓勵)第四十三章 俘虜透露的重要消息(下)第1165章 布拉格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575章 劃江而治還是退出關外?第八章 童子營裡的四眼狗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1205章 ****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1143章 可惜毛奇不在普魯士了第1038章 以一敵三的“定印三號”(感謝諸神大大打賞!)755章 整治軍中蛀蟲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第1060章 對印政策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605章 馮雲山進天安門1243章 求助普魯士(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229章 定點拔除賊首第667章 窮困潦倒的卡爾(感謝大漢籠騰打賞)第164章 刺殺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第220章 惠州府戰事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第1308章 官道的發展第200章 作戰計劃第687 章 另類科舉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563章 肅順識破馮雲山的謀算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895章 這就是個笑話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941章? 印度轟動第665 章 英國態度的轉變第717章 出兵安南
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1252章 要有規劃第597章 僧格林沁的末路850章 石達開請纓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471章 奉議土州的鎮長943章 轟動英國878章 馬路785章 移民安排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712章 毛奇和瓦德西859章 進軍浩罕第541章 醫護兵891章 出兵東洋第1300章 擊敗巴西第472章 開採出石油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第1067章 普魯士受到啓發799章 南洋艦隊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732 章 來自北極熊的威脅752章 電報總局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830章 菲律賓總督的秘密776章 日本風雲(四)920章 設什麼局?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933章 敵人是逃走還是陰謀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第223章 福鍵遇襲906章 倫敦站站長曾紀澤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302章 福健的形勢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583章 咸豐吐血第192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下)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892章 收大久保利通做兒子的林鴻年第1185章 限免不取章節名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810章 與荷蘭開戰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1038章 以一敵三的“定印三號”(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445章 石油化肥司(感謝諸神老大的鼓勵)第四十三章 俘虜透露的重要消息(下)第1165章 布拉格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575章 劃江而治還是退出關外?第八章 童子營裡的四眼狗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1205章 ****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1143章 可惜毛奇不在普魯士了第1038章 以一敵三的“定印三號”(感謝諸神大大打賞!)755章 整治軍中蛀蟲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第1060章 對印政策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605章 馮雲山進天安門1243章 求助普魯士(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229章 定點拔除賊首第667章 窮困潦倒的卡爾(感謝大漢籠騰打賞)第164章 刺殺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第220章 惠州府戰事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第1308章 官道的發展第200章 作戰計劃第687 章 另類科舉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563章 肅順識破馮雲山的謀算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895章 這就是個笑話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941章? 印度轟動第665 章 英國態度的轉變第717章 出兵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