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驚蟄

祥符元年的雨水時節,北涼王府摘去了所有大紅燈籠,喜慶的鮮紅春聯也在這一日凌晨換上了白底聯子。恰有斜風細雨,樹欲靜而風雨不止,子欲養而親已不在。

雨點敲在鱗鱗千萬片攢簇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裹出一股股纖細水流沿瓦槽與屋檐潺潺瀉下,如酒掛杯,敲擊與滑音密織結網。當清涼山府門外換了人人可見的聯子,整座涼州城都懵了,一傳十十傳百,許多老人都壯起膽來到山腳王府外頭,親眼見到了那幅慘白底子的春聯,然後一個時辰後,滿城不再能聞一聲爆竹一聲鐘鼓,盡懸白燈籠,盡換白底聯。涼州城主道直達北涼王府,街上滿縞素,然後涼州刺史胡魁身披由最粗生麻布製成的斬衰喪服,率領所有涼州府官,一同趕到儀門外,胡魁不曾步上臺階,而是站在石階底,面向城中主道上數萬涼州百姓,沉默片刻,轉過身,竭力嘶喊道:“一拜!”

風雨如晦,街上白茫茫跪了一大片,一拜三叩,三叩之響,聲聲重如春雷。

“再拜!”

“三拜!”

一拜三叩,三拜九叩。

————

太安城,驚蟄。京官都以早朝爲苦事,許多官場老油子早就練出了準時踩點進入宮禁的本事,只是今日朝會十之**都早早簇擁在宮門外,御道上呈現出一種雲波詭譎的喜慶氛圍,也沒有誰去戳破那一層窗紙,雖然太安城已經都知道北涼那個老傢伙可算死了,不知多少人在拍手叫好,成羣結黨,爲此浮了一白又一白,大醉酩酊,得讓人扛了回家。按照離陽王朝的宗藩法例,藩王身死,需由世子八百里加急稟報京師內的朝廷和宗人府,徐瘸子是一位異姓王,宗人府就罷了,但照理說也得快馬加鞭告知趙室,只是太安城這邊禮部苦等不得,趙家天子也大度得不去計較,只是定下章程,在今日早朝上評定北涼王諡號,先由禮部上呈奏章,爲此禮部雞飛狗跳,先是跟那人屠是親家的禮部尚書盧道林託病不出,對禮部事務徹底撒手不管了,羣龍無的禮部,兩位正三品的左右侍郎本就道不同不相爲謀,相互推諉,而執掌禮部祠祭的清吏司蔣永樂跟兩個奸猾侍郎一比,本就官階低了一品,又管着奏議諡號一事,其實以往賜頒文武諡號,都有跡可循,天子心思並不算太過深重,宋家小夫子的“文懷”,6費墀的“文恭”,就都出自他的手筆,兩者在離陽美諡中位置偏後,只是按照諡書解義,懷字四意,蔣永樂取了其中“稱人之善”,符合以月旦評名動天下的宋小夫子身前功勳,青黨老魁6費墀的恭字取了“供奉也”之義,皇帝陛下都准奏,朝廷上也沒有任何異議,雖說蔣永樂在宋老夫子的諡號奏議上栽了跟頭,可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對此也沒誰太過苛責他這位清吏司。

只是到了北涼王徐驍這裡,要嘗試着給這位人屠蓋棺定論,他蔣永樂有幾個膽子?有幾顆腦袋可以砍?即便僥倖猜中帝王心思,只要不合天下清議,或是不合廟堂重臣的胃口,甚至是被北涼那幫武人記恨,他一個小小的清吏司,隨便給人穿雙小鞋,這輩子在仕途上就算沒戲了。蔣永樂在今天早朝三日前就受了皇命,結果張廬出身的禮部左侍郎板着臉說評“戴”字,當時蔣永樂就嘴脣顫抖,戴字是武封十八中倒數?第?538?章?的清吏司落井下石,結果顧廬門生的右侍郎潘春劍更加不要臉,一心要把他往火坑裡推,輕輕巧巧說了分明是惡諡裡“煬”字,因爲本朝沒有平諡的說法,也極少給臣子立惡諡,多是美諡,只是高低不同而已。蔣永樂差些就要給了這傢伙一記老拳,不過到底沒這份膽識,潘春劍是實打實的沙場武人出身,真要打起來,十個蔣永樂都得趴下。

蔣永樂就跟死了媳婦般整天哭喪着臉,這三天也不知掉了根多少頭,尤其是驚蟄早朝前幾個時辰的挑燈枯坐,幾乎翻爛了那本《諡解》,仍是遲遲不能下筆,真是連死的心都有了。尚未拂曉,蔣永樂一掌拍掉茶盞和那本《諡解》,摔落在地上,這位清吏司猛然起身,幾近瘋癲,手指顫抖,指向窗外的霧濛濛漆黑景象,怒罵道:“徐老兒,你死了也要讓蔣某不安生嗎?!”

在門外候着的侍女戰戰兢兢,壯起膽敲了敲房門,被屋內清吏司怒喝一聲,侍女再不敢推門打攪老爺的大事。蔣永樂哀嘆一聲,蹲下身,撿起《諡解》,書籍被茶水浸染,蔣永樂擡起袖口擦去茶漬,小心撕開一頁頁黏沾一起的書頁,放回書桌,披頭散的蔣永樂伸出五指捋了捋銀白頭,癡癡嘿笑一聲,正襟危坐,奮筆疾書,將文武總計四十二美諡與十五惡諡拆散了隨意寫在一張蘭亭熟宣上,擱筆之後,已是出奇勞累,清吏司氣喘吁吁,轉頭對屋外侍女吩咐了一句,讓她去拿來一枚銅錢,一頭霧水的貌美侍女進屋之後,只見老爺指了指一張字跡隱約透過紙背的熟宣,讓她將銅錢擱在紙上,侍女照做之後,被蔣永樂揮手斥退,蔣永樂一手按住銅錢,一手翻過熟宣,於是有意要聽天由命的清吏司大人看見了那枚銅錢所靠之字。

厲!

諡解:有功於國,屠戮無辜。

蔣永樂猶豫了一下,喃喃自語:“天意如此。”

東方天空泛起魚肚白,大殿之上,英材濟濟,滿朝文武,多是三品大員纔可穿戴的紫袍朝服,一些敕封公侯爵位的老人甚至有着繡蟒的官補子,身穿緋袍官服的各部侍郎司員大多位置靠後,如今封王就藩,大殿上就只剩下一位正黃蟒服的太子殿下趙篆,他獨獨站在左右文武之前,最爲靠近九階丹墀,趙家天子高坐龍椅,兩座巨大香爐仙氣繚繞,坐北望南,天色好的時候,他甚至能看到宮門外那條御道的很遠處。皇帝收了收視線,大殿上幾乎沒人敢擡頭,也就輔張鉅鹿兩三位六部主官,以及幾名大將軍寥寥幾人,膽敢平視,唯獨坦坦翁桓溫仰起頭,目不轉睛,皇帝也不知老人到底在瞧些什麼,環視一週,禮部尚書盧道林沒有上朝,而胸口繡有麒麟官補子的新任兵部尚書陳芝豹在閉目凝神,顧劍棠常年鎮守邊境,這座大殿上的武臣就以陳尚書爲尊,聽說顧廬大概是得了顧老尚書的授意,一開始還算安分,許多軍機事務,都按着鳩佔鵲巢了顧廬的新尚書意思去辦,其實陳芝豹也少有摻和,相當懈怠,成天就是在顧廬裡看書,之後顧廬興許是覺着這個小人屠黔驢技窮,不過爾爾,就開始主動尋釁,結果牽頭的兵部司庫主事黃萼當天就被剝去官服丟出顧廬外,顧廬裡的侍郎雙盧,盧白頡和盧升象袖手旁觀,眼皮子都沒有擡一下,人脈廣泛的黃萼四處遊說,這之後御史臺就開始往死裡彈劾陳尚書,結果皇帝輕描淡寫把黃主事正妻的四品誥命都給銷了,在天子腳下,黃萼不敢怒也不敢言,跑去邊境“散心”,可是大柱國顧劍棠都不願見他一面,黃萼至今還是一介白丁的光棍身份,淪爲京城裡一樁莫大笑談。

離陽的早朝若是沒有御史臺那幫老傢伙傳出“犬吠”聲,不因此引各種山頭黨派的亂鬥,各部在朝會上宣講事宜一向簡明扼要,因爲陛下極其勤政,經常通宵批朱,他們做臣子的,總要體諒些。各種事項在這座王朝中樞裡得到皇帝陛下的點頭或是駁回,通過的政策,然後就會傳達天下,惠澤南北。今日的早朝異常順利,戶部尚書王雄貴跟皇帝稟明瞭去年江南廣陵兩道土地丈量以及賦稅徵收,和各地庫房糧倉儲備的審覈,身爲張黨下一任舵手的王尚書,王雄貴學識事功皆是出類拔萃,稟奏時嗓音圓潤,不提內容是好事,光是王尚書那份從容氣度,就讓殿上後輩晚生們折服。吏部尚書趙右齡也是一份略有老調常談嫌疑的捷報,給去年京城大小官員功績考評的“京考”收尾,皇帝也順勢下旨讓庶族出身的趙尚書主持今年的天下官員“大評”,“儲相?第?538?章?的左祭酒姚白峰與張鉅鹿今日竟是並肩而立,桓溫走過去,三老一起望向宮門外的御道。浩浩蕩蕩的羣臣背影之中,當屬陳芝豹最爲矚目。

朝之棟樑的文武百官都在議論紛紛,無一例外都是等着看北涼新王的笑話,一想到那年輕人接過聖旨的滑稽場景,就止不住笑意。

陳芝豹在走出宮門前,回頭看了眼大殿屋頂。

臺階上這邊,桓溫氣猶自乎乎道:“好一個驚蟄時節!”

張鉅鹿輕聲譏笑道:“萬物出乎震,蟄蟲驚而出走。”

第365章 四籤皆中第174章 今年清明無苦雨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237章 又是聖旨到,又見太安城第52章 兩錠銀,買一春秋名將送一錚錚文臣第185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四)第24章 搬山第74章 北涼親家第368章 金剛不敗第91章 坐黿觀劍(中)第286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九)第196章 無風也無雨第109章 魔頭坐佛上第96章 一腳踏黃龍第141章 馬踏中門第270章 君只見獨不見第五六十章 西佛東魔白衣逐鹿第82章 紫金身,百年一劍第247章 噤若寒蟬(十)第83章 這麼高第112章 無禪多情有道第183章 劍仙第54章 烏鴉嘴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159章 第三杯儒聖梅子酒第94章 江湖之遠第87章 去洛陽第10章 溫酒敲鐘再觀景第20章 搶秘笈也是學問第205章 上山下山第145章 好一場惺惺相惜第148章 麻衣如雪第5章 算計來算計去第21章 系裙第200章 登仙?第32章 扛起天地第333章 秋天的陽光裡第155章 這個人叫李義山第112章 風起梧桐院第135章 拋過河第95章 一問一答第118章 離陽失其鹿(下)第86章 霜殺百草(四)第391章 祿球兒第88章 王仙芝退去一千丈第149章 待客之禮第114章 一口缸第390章 大好頭顱第187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六)第73章 青羊宮內殺神仙(中)第45章 新狼煙舊餘暉第114章 白衣僧掠白虹第10章 溫酒敲鐘再觀景第86章 霜殺百草(四)第53章 魔高一丈第154章 西遊第166章 回望和回神第290章 南渡北歸時第184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三)第47章 雪停且捧雪第302章 西楚霸王(四)第125章 對峙第197章 風起西北隴上(上)第157章 天高任鳥飛第148章 曲水談王霸第148章 麻衣如雪第114章 筆下游青蛇第242章 噤若寒蟬(五)第126章 一劍生佛第65章 蜀蛟第147章 這世道不痛第160章 貧道十年一釣第265章 俠客行(中)第151章 小娘不知羞第373章 初代儒聖番外第四章(等待更新)第13章 立足之地第148章 富貴還鄉第141章 以南第77章 貓鼠捕殺第35章 都去死好了第399章 屠龍和贗品第68章 高手風範第157章 天高任鳥飛第113章 釣起一湖第346章 北涼北涼第232章 兩個消息第92章 一襲龍袍七八分第71章 三十萬碑第65章 胃口第14章 一線金剛馭飛劍第87章 去洛陽收官章二雪中的江湖有人有始有終第252章 日出東方第136章 北上南下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162章 夢中斬龍第373章 初代儒聖第123章 那一劍穿心
第365章 四籤皆中第174章 今年清明無苦雨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237章 又是聖旨到,又見太安城第52章 兩錠銀,買一春秋名將送一錚錚文臣第185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四)第24章 搬山第74章 北涼親家第368章 金剛不敗第91章 坐黿觀劍(中)第286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九)第196章 無風也無雨第109章 魔頭坐佛上第96章 一腳踏黃龍第141章 馬踏中門第270章 君只見獨不見第五六十章 西佛東魔白衣逐鹿第82章 紫金身,百年一劍第247章 噤若寒蟬(十)第83章 這麼高第112章 無禪多情有道第183章 劍仙第54章 烏鴉嘴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159章 第三杯儒聖梅子酒第94章 江湖之遠第87章 去洛陽第10章 溫酒敲鐘再觀景第20章 搶秘笈也是學問第205章 上山下山第145章 好一場惺惺相惜第148章 麻衣如雪第5章 算計來算計去第21章 系裙第200章 登仙?第32章 扛起天地第333章 秋天的陽光裡第155章 這個人叫李義山第112章 風起梧桐院第135章 拋過河第95章 一問一答第118章 離陽失其鹿(下)第86章 霜殺百草(四)第391章 祿球兒第88章 王仙芝退去一千丈第149章 待客之禮第114章 一口缸第390章 大好頭顱第187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六)第73章 青羊宮內殺神仙(中)第45章 新狼煙舊餘暉第114章 白衣僧掠白虹第10章 溫酒敲鐘再觀景第86章 霜殺百草(四)第53章 魔高一丈第154章 西遊第166章 回望和回神第290章 南渡北歸時第184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三)第47章 雪停且捧雪第302章 西楚霸王(四)第125章 對峙第197章 風起西北隴上(上)第157章 天高任鳥飛第148章 曲水談王霸第148章 麻衣如雪第114章 筆下游青蛇第242章 噤若寒蟬(五)第126章 一劍生佛第65章 蜀蛟第147章 這世道不痛第160章 貧道十年一釣第265章 俠客行(中)第151章 小娘不知羞第373章 初代儒聖番外第四章(等待更新)第13章 立足之地第148章 富貴還鄉第141章 以南第77章 貓鼠捕殺第35章 都去死好了第399章 屠龍和贗品第68章 高手風範第157章 天高任鳥飛第113章 釣起一湖第346章 北涼北涼第232章 兩個消息第92章 一襲龍袍七八分第71章 三十萬碑第65章 胃口第14章 一線金剛馭飛劍第87章 去洛陽收官章二雪中的江湖有人有始有終第252章 日出東方第136章 北上南下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162章 夢中斬龍第373章 初代儒聖第123章 那一劍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