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一問一答

丹種坪外,一架馬車姍姍來遲,悠悠然劈開了人流,然後觀衆只看到一個修長身影掀起簾子,走下馬車,拾階而上,登上那座丹種坪,手中握有一柄劍鞘樸拙的古劍。

劍道一途,近百年來從不興崇古貶今,從沒有什麼後輩劍客找到一本前人秘笈就可以練出天下無敵的劍法,這歸功於李淳罡的劍意,鄧太阿的劍術,都要超出古人,當然必須一提的還有東越劍池的鑄劍,劍池出爐的每把新劍,無一不是江湖劍客夢寐以求的珍品。但是,在鑄劍範疇,四塞之地的西蜀一直是個異類,有“越古越珍”的說法,蜀劍前三甲,除了那把陪着主人西蜀劍皇一同退出江湖的“地膚子”,“蜀道”和“雷匣”兩劍自出世起,始終不曾跌出天下十大名劍行列。

不知是哪個明眼人最先辨認出那柄古劍的名字,一時間都是在談論那柄蜀道,世人皆知西蜀亡國後,此劍封塵於聽潮閣多年,終於重見天日。

也有識趣機巧的看客,見着了那年輕公子哥後,就要扯開喉嚨跪拜,可當這些人才喊到一半,就發現身邊盡是白眼,只得訕訕然作罷,悄悄咽回這一記馬屁。

北涼的骨子裡流淌着崇武的濃重血液,在大多數老百姓和江湖人看來,既然這位新涼王輕車簡從赴約而來,那就沒想要抖摟人屠長子的大架子,而是堂堂正正與人技擊比試來了。咱們這兒又不是那繁文縟節的中原,在這裡拳頭就是唯一的講究,要不怎麼都說北涼的文官能一隻手撂翻離陽朝廷的武將?北涼百姓之所以能夠容忍多如牛毛的將種門庭,能夠容忍整整將近二十年的欺壓禍害,亦是秉性使然,那些將種子弟的確爲非作歹不假,可誰讓他們的父輩是實打實屍體堆裡滾出來的將校?別人能投個好胎那也是本事,自個兒投的不好,沒啥好怨天尤人的,最緊要的是要讓自己子女將來有個好胎可投。

大概是實在等太久了,隋斜谷打了個哈欠,兩條雪白雙眉愈發飄拂靈動。

徐鳳年顯然是要讓吃劍老祖宗再等會兒,走入丹種坪後,沒有馬上就大打出手的跡象,長劍拄地,手心抵在劍柄上。這幅模樣,瞧在坪外看客眼中,真算得上是所謂的嶽峙淵渟高手風範了。北涼人窩裡鬥厲害,可排外的程度也是毫不遜色,相比那個沒有攜帶兵器的陌生老者,他們自然更親近這位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昔日“世子殿下”。因此當徐鳳年登臺露面後,頓時爆發出一陣異口同聲的喝彩聲和叫好聲。

氣機流瀉如恢弘巨瀑的隋斜谷環視四周一遍,最終盯住了徐鳳年。

高手之爭,鬥力鬥氣鬥智鬥勇,可歸根結底,還是鬥心。

隋斜谷是要跟這位年紀輕輕的天下第一人問那“最強手”,自然是想讓自己打一場酣暢淋漓的死戰,這也是老人疑惑的地方,聽潮閣束縛雙方手腳,這丹種坪豈不是更加施展不開?可既然那小子點名要在此地交手,隋斜谷也懶得駁回,反正到時候殃及無辜,那也是這傢伙轄境內的子民,他隋斜谷隱於江湖近百年,始終孑然一身無牽無掛,沒什麼好顧忌的。隋斜谷可不是什麼大度之人,他劃出道來,徐鳳年這小子若是不知輕重,硬是打腫臉充胖子,隋斜谷絕對會順勢宰掉他,至於事後那高深莫測的徐偃兵是否追殺萬里,北涼三十萬鐵騎是否會圍追堵截,隋斜谷何嘗會放在心上?如果真要計較起來,吃劍老人還是更擔心那觀音宗的老孃們會對自己心生怨言,但也僅限於此而已。

徐鳳年望向隋斜谷,竟有些怔怔然。遙想當年跟在羊皮裘老頭屁股後頭逍遙江湖,初聽高人可以氣機剎那流轉數百里,那真是如聞天書。當自己一步步登頂後,尤其是躋身天人,足以俯瞰一品四境中的金剛指玄天象,對於武道玄妙,也有了頗多獨到感悟,眼前吃劍老祖宗與一般武夫不太一樣,跟那騎牛的年輕師叔祖有點相似,走得是天道的路數,根祗是那氣化生萬物,只不過路途相同,路徑卻有寬窄之分,洪洗象當然要更寬一籌,但隋斜谷以劍求道,自提劍起已有足足八十年精耕細作功夫,無論是氣血的輸布流注,腑肺中氣的升降運轉,還是那樞機竅穴的大小開闔,無一不是臻於巔峰的圓滿境界,與其說是老人以劍問道,不如說隋斜谷已經以道演劍,這恐怕也是隋斜谷當初敢問劍王仙芝的底氣所在,老人在體魄武力上自是不如武帝城王老怪,可只要王仙芝不敢自詡高過天道之高,那雙方就有得一拼。

就在此時,有一白虹不知從幾萬裡外掛空而來,撞入丹種坪。

衆人下意識閉上眼睛去躲避那抹刺眼的璀璨,緩緩睜眼後,不知爲何丹種坪上依舊沒有異樣,那雪白長眉的老者依然老神在在,而新涼王徐鳳年也是心平氣和,除此之外,坪上空無一物。

但是隋斜谷似有憤懣,悶哼一聲。

掌心橫放劍柄之上的徐鳳年突然笑了笑,有着彷彿一個扣死心結解開的豁然開朗。

當時出竅神遊夢春秋,泥濘道路上,他曾和北莽國師李青山二度相逢,不知該說是先前還是之後的那場相逢,同樣也是善緣,那位麒麟真人自言飛昇在即,如今果然飛昇,但是李青山在飛昇之前,化虹而至做客北涼,親自給徐鳳年帶了一席話,可惜在場除了道行深厚的隋斜谷,再無人可以欣賞到這幅驚世駭俗的場景。丹種坪外數千人不過是自覺眨眼功夫,對徐鳳年和李青山來說卻像是一炷香的時間,李青山撞進丹種坪後,踉蹌了一下,差點撞到徐鳳年,被後者微笑着扶住後,老真人笑逐顏開,但是略帶幾分自嘲意味道:“既是頭回飛昇,又還是飛昇十八品秩裡的上品,先前以爲撐死也不過是中品裡頭的乘龍騎鶴,饒是貧道也有些把持不住啊,大半都是託你的福,貧道不來這一遭,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徐鳳年微微作揖道:“恭喜真人鑄就仙身。”

李青山伸出一根手指點了點頭頂,道:“閒話不提,上頭盯着呢,貧道在人間被當成活神仙,去了那兒不過是個初來駕到的愣頭青,少不得看臉色行事。貧道此次冒昧而至,是想與你說些遺言,權且當做仙人的遺世之言。畢竟再往後,世上有無飛昇有無仙人還兩說了……不提這個,徐鳳年,我且問你,你捫心自問即可。貧道問完就得走,不聽答案。

徐鳳年恭敬答道:“真人請問,我自會細細思量。”

李青山正了正面容,開口沉聲問道:“修道之人,證道長生,位列仙班,是不是跟天道叫板?習武之人,練體養生,延年益壽,是不是在閻王較勁?既然兩者有悖天地常理,爲何仍有飛昇天人,仍有一品高手?”

徐鳳年忍不住笑道:“真人這是給這一方天地當說客來了?”

李青山搖頭道:“你再想想。”

徐鳳年剛要說話,李青山指了指徐鳳年的心口,然後一閃而逝,接着世人無法看見的一道氣運光柱拔地而起,直衝雲霄,破開天幕。

徐鳳年擡頭望向那道逐漸消散光柱依舊激盪殘留在天上的餘韻雲海。

他突然想起了武當山上一種傳承千年並且公之於衆的修行法門,上山修道後問天地,下山修行時問他人,最終能否證道之際,問己。

修道,修一個真字。

徐鳳年開始意識到自己似乎在陪着徐驍在那場風雪中見過北莽女帝之後,就太忙了,而且這種心思上的忙碌,很自顧自,甚至肯定都不是徐驍的初衷。

內心深處,徐鳳年懷念北涼以外的江湖,那曾是他兒時的夢想,他曾經以爲那是跟軒轅青鋒比喻過的一座雪人,化了便化了,不可再求。

在那座江湖裡有很多人讓徐鳳年感到遺憾和愧疚,徐鳳年懷念缺門牙的老黃,挎木劍的遊俠兒,遲暮老去的羊皮裘老頭,懷念騎牛的洪洗象,懷念遠嫁江南的大姐,甚至懷念鴨頭綠客棧的那對魔頭夫婦,懷念那對死去女兒念念不忘的北莽婦人青竹娘,

江湖裡有他很多在乎在意的人,卻眼睜睜看着他們與自己或生離或死別。

很多事情他都沒有做好,他沒能讓老黃不去武帝城,沒能讓溫華繼續在江湖中不勝下去,沒能留下大姐在人間,沒能讓二姐不去坐龍椅,沒能讓紅薯遠離敦煌城。

所以徐鳳年很多時候都覺得當這個世襲罔替的北涼王,只是一副逃不掉的重擔子而已,並不是他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徐鳳年直到此時,被李青山問及,纔開始去深思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

徐鳳年望向九天之上,輕聲道:“天道,那是天人才可走的獨木橋。大道,卻是俗世人人可走的陽關道。”

他並不清楚,這句話,與那個讓天地滾走無數雷的李玉斧是何其相似。

徐鳳年最後對自己說道:“想做什麼?多簡單的事兒,就是想做徐驍的兒子!徐驍讓春秋之中那麼多走投無路的老百姓有了活路,我這個當兒子,就是想守住這條路。誰不答應,我就讓他答應。”

苦等多時的隋斜谷翻了個白眼,不耐煩道:“你小子到底打不打?”

徐鳳年歉意一笑,擡起手掌,那柄蜀道隨之浮出劍鞘。

可就在此時,一個女子嗓音在衆人耳畔突兀響起,“隋斜谷,你滾下來!”

徐鳳年滿臉幸災樂禍,微微笑問道:“隋老前輩,你到底打不打?”

隋斜谷神情僵硬,一咬牙道:“打,怎麼不打!澹臺平靜,這裡沒娘們說話的份!”

徐鳳年斂去笑意,說道:“沒事,李淳罡說過,天下事就是一劍的事。”

他瞥了眼蜀道,輕聲道:“去吧。”

那柄古劍蜀道瞬間消失不見。

隋斜谷猛然擡頭。

徐鳳年笑道:“不過我這一劍,有點多。”

幾乎同一刻,身處北涼的吳家劍冢百劍,徽山軒轅青鋒,洛陽,徐嬰,拓跋菩薩,鄧茂,還有那不用劍卻爲媳婦佩劍的男子,北莽棋劍樂府的數位高人,依舊在龍虎山外遊歷的齊仙俠,京城棠溪劍仙盧白頡,正帶着徒弟餘福趕往武當山的年輕道士李玉斧,以及在大楚舊都發呆的姜泥,都不約而同擡起頭。

尤其是姜泥,猶豫了一下,自言自語道:“借。”

吳家劍冢,東越劍池,棋劍樂府,三座公認江湖藏劍埋劍儲劍最多的地方,更是驚世駭俗。

天下名劍,盡入高空赴北涼。

第111章 愁啊第6章 六百聲恭送第86章 教你練字不許學第193章 女俠第50章 急着投胎第120章 在等在念,願聞奇楠第169章 我在陸地觀滄海第92章 女俠和錢囊第341章 有人與國同齡第266章 俠客行(三)第168章 珠簾,鐵甲(上)第420章 蒼天在上第10章 佩涼刀上朝第405章 拒馬第172章 參見世子殿下第113章 永子十局一段事第276章 死結和理由第360章 劍氣滿北涼第104章 仙人撫我頂第393章 人生最難死無憾第11章 家務事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99章 大王巡山第267章 俠客行(下)第115章 家賊第188章 賭氣第41章 霧滴(下)第170章 可恨可敬第172章 天人相見第198章 鄧太阿彈指有六第118章 徐家年年有餘第100章 父子並行第31章 真武見我第249章 新舊先後第66章 碗中蛟龍第321章 十八停之後第372章 子曰第351章 死時有酒有笑意第334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上)第228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下)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135章 樓上肺腑第148章 曲水談王霸第403章 流州收官之戰第3章 貂覆額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280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三)第349章 敬酒罰酒第26章 那一年西楚亡了國第309章 野草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四五百一十五章 波瀾壯闊第50章 王見王九十四章 武當桃符第76章 井中月第78章 吳家百騎赴涼州第146章 古謠第52章 北涼大馬最終章小二上酒第8章 搶人第87章 父子和忠佞第424章 且待我伸伸懶腰番外第四章(等待更新)第165章 事後黃三甲第57章 兩顧之爭第152章 大王小鬼齊登場第38章 下龍虎下徽山第50章 急着投胎第271章 一個傾國一個傾城第13章 立足之地第81章 指點江山一人少一人第51章 酒裡有殺氣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422章 馳來北馬多驕氣第140章 一盒奇巧第387章 西楚雙璧(下)第25章 呵,一夫當關第145章 好一場惺惺相惜第136章 南歸,過河,拽山第93章 白龍魚服第194章 一樁買賣第68章 打劫的第115章 人屠次子再系發第350章 有殺氣第113章 釣起一湖第334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上)第123章 紫氣東來第18章 將軍甲涼王袍枇杷樹第181章 請老祖宗赴死第139章 神仙番外第九章第127章 數百飛劍截紫氣第404章 大雁南飛,鐵蹄向北第72章 北望第23章 桌上皇帝兩字第8章 問劍答劍第237章 又是聖旨到,又見太安城第139章 喝喝喝第135章 真龍第44章 讀書用心所爲何
第111章 愁啊第6章 六百聲恭送第86章 教你練字不許學第193章 女俠第50章 急着投胎第120章 在等在念,願聞奇楠第169章 我在陸地觀滄海第92章 女俠和錢囊第341章 有人與國同齡第266章 俠客行(三)第168章 珠簾,鐵甲(上)第420章 蒼天在上第10章 佩涼刀上朝第405章 拒馬第172章 參見世子殿下第113章 永子十局一段事第276章 死結和理由第360章 劍氣滿北涼第104章 仙人撫我頂第393章 人生最難死無憾第11章 家務事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99章 大王巡山第267章 俠客行(下)第115章 家賊第188章 賭氣第41章 霧滴(下)第170章 可恨可敬第172章 天人相見第198章 鄧太阿彈指有六第118章 徐家年年有餘第100章 父子並行第31章 真武見我第249章 新舊先後第66章 碗中蛟龍第321章 十八停之後第372章 子曰第351章 死時有酒有笑意第334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上)第228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下)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135章 樓上肺腑第148章 曲水談王霸第403章 流州收官之戰第3章 貂覆額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280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三)第349章 敬酒罰酒第26章 那一年西楚亡了國第309章 野草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四五百一十五章 波瀾壯闊第50章 王見王九十四章 武當桃符第76章 井中月第78章 吳家百騎赴涼州第146章 古謠第52章 北涼大馬最終章小二上酒第8章 搶人第87章 父子和忠佞第424章 且待我伸伸懶腰番外第四章(等待更新)第165章 事後黃三甲第57章 兩顧之爭第152章 大王小鬼齊登場第38章 下龍虎下徽山第50章 急着投胎第271章 一個傾國一個傾城第13章 立足之地第81章 指點江山一人少一人第51章 酒裡有殺氣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422章 馳來北馬多驕氣第140章 一盒奇巧第387章 西楚雙璧(下)第25章 呵,一夫當關第145章 好一場惺惺相惜第136章 南歸,過河,拽山第93章 白龍魚服第194章 一樁買賣第68章 打劫的第115章 人屠次子再系發第350章 有殺氣第113章 釣起一湖第334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上)第123章 紫氣東來第18章 將軍甲涼王袍枇杷樹第181章 請老祖宗赴死第139章 神仙番外第九章第127章 數百飛劍截紫氣第404章 大雁南飛,鐵蹄向北第72章 北望第23章 桌上皇帝兩字第8章 問劍答劍第237章 又是聖旨到,又見太安城第139章 喝喝喝第135章 真龍第44章 讀書用心所爲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