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俠客行(中)

徐鳳年很早就和徐偃兵兩騎悄悄離開隊伍,在一名拂水房大諜子的帶路下,來到了新城西北外七八里處的土坡。

期間偶有一伍或是一標遊弩手在遠方呼嘯而過,斥候隊伍中比起以往,多出一兩騎身披輕甲卻不佩涼刀不負輕弩的騎士,這些人便是經過涼州邊軍和拂水房層層篩選出來的江湖人士了,按照懷陽關都護府的軍方機要檔案顯示,目前已經有兩百餘名中原江湖高手被秘密吸納進入邊軍斥候,這對狹路相逢往往一戰即死的邊關遊弩手而言,無疑是一種如同及時雨的補充,畢竟在第一場涼莽大戰之中,北涼斥候的戰損是一個巨大數字。

當徐鳳年看到坡頂一人兩馬的身影,就沒有再讓徐偃兵跟隨自己,他獨自翻身下馬,牽馬而行。山坡上那個席地而坐仍顯雄邁氣概的魁梧身影,也沒有因爲年輕藩王的到來而起身相迎,只是擡起頭眯眼看着這個如今被北莽視爲天字號大魔頭的年輕人。

徐鳳年鬆開繮繩,輕輕拍了拍戰馬背脊,那匹出自北涼纖離牧場的甲字大馬,便心有靈犀地輕踩馬蹄獨自尋覓馬草去了。

徐鳳年笑問道:“前輩這次回北涼是做什麼來了?”

被稱呼爲前輩的老人身披厚重貂裘,當他起身時,一陣嘩啦啦作響,露出兩根粗大鐵鏈,腰間懸掛有兩把氣勢驚人的無柄斬-馬刀,老人伸出蒲團大小的手掌拍了拍屁股,頓時塵土四散,咧嘴笑道:“徐小子,聽說你從北莽跑回去後,武道修爲突飛猛進,連王仙芝也給你宰了?之後拓拔菩薩,鄧太阿,曹長卿,武評其餘三位大宗師,你小子也都打了一遍?風頭一時無兩啊,爺爺我偏偏不太服氣,專程從北莽河西州跑來跟你過過手,咋樣?”

徐鳳年環視四周,然後突然很狗腿諂媚地跑到高大老人身邊,幫忙揉肩道:“楚前輩,楚老神仙,楚高手……這一路跋山涉水的,累不累啊?要不要喝酒吃肉啊?”

大概是伸手不打笑臉人,姓楚的老傢伙坦然接受堂堂北涼王的溜鬚拍馬,沒有了先前登門砸場子的跋扈姿態,笑眯眯看着這個可以算是他親眼看着一點一點長大的傢伙,“看來在太安城是真的受傷不輕,否則就你小子那臭屁德行,早就翻臉不認人,二話不說跟爺爺我大戰幾百回合了。”

徐鳳年沒好氣道:“瘦死駱駝比馬大,前輩,別給臉不要臉啊,我要是一不小心把你老人家給打趴下,然後你賭氣頭也不回跑回北莽,耽誤了赫連武威交待的大事,我找誰哭去。”

老人吹鬍子瞪眼,雙手按刀就要幹架,只可惜這個年輕人一副死皮賴臉任由打罵的模樣,白髮如雪的老人嘆了口氣,抖了抖肩膀,拒絕了年輕人本就沒啥誠意的揉捏,“鬼精鬼精的,沒錯,是赫連武威求我來北涼的,兩件事,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先聽哪個?”

徐鳳年笑道:“先聽壞消息,倒吃甘蔗才能甜嘛。”

曾經在聽潮湖底被困多年的老人沉聲道:“我和赫連老兒都是北莽公主墳大念頭那一脈的客卿,上次就沒瞞你,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什麼公主墳不公主墳的,心思早就淡了,連洛陽都去了逐鹿山,據說那位半面妝的小念頭也給呼延大觀一掌拍死,所以這次我也好,赫連武威也罷,都是來還賬來了,此間事了,舊賬兩清,以後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徐鳳年白眼道:“行了行了,趕緊說正經事,本王現在日理萬機,操心的那可都是天下大勢……”

結果徐鳳年捱了老傢伙一巴掌,也不還手,好像根本就沒有這個想法,他只是扶了扶頭型,倒沒有扶出多少玉樹臨風的丰姿,反而摸着了好些細碎沙礫,身處西北大漠,騎馬迎黃沙,大抵都是這麼個慘淡光景。

老人笑罵一句後,收斂笑意,以罕見的肅穆神色凝重語氣說道:“這個壞消息真不算小。聽說過那個北莽青鸞郡主吧?她的對外身份是馬上鼓第一手的那個樊白奴,在你還是北涼世子殿下的時候,這個娘們就跟陳芝豹眉來眼去很久了,其實準確說來她應該叫耶律白奴,是正兒八經的北莽皇室成員,跟姓慕容的老婦人有殺父之仇,以前只能忍辱偷生,現在不一樣了,吃了這麼個大敗仗,老婦人先後重用的兩個心腹,太平令和董卓如今各自在北庭和南朝,日子都不好受。”

徐鳳年點頭道:“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當時是先打北涼還是兩遼,本來就是想着撿軟柿子打顧劍棠的居多,要不然老婦人也不會在涼莽大戰之前,讓拓拔菩薩率領十數萬精銳騎軍在北庭草原上巡視各地,說到底,就是彈壓那些個‘耶律王爺’和草原大悉剔。如果這次順利打下北涼還好說,馬踏中原指日可待,就算肉疼,終究還能忍,可既然連北涼關內都沒進,就是兩碼事了。光死人沒收穫,沒誰樂意,尤其是數百年來那幫早已習慣了剽掠邊境大獲而歸的北莽蠻子。”

老人瞥了眼這個雲淡風輕的年輕人,欲言又止,撇了撇嘴,老人放棄了已經到嘴邊的題外話,而是繼續先前話題,說道:“野心勃勃的耶律東牀回了北莽,這小子本來掀不起風浪,可是敵不過他有個好爺爺,北莽三朝顧命的耶律虹材,這個老不死當真稱得上是老不死了,聖宗耶律文殊奴嗝屁的時候,耶律虹材作爲皇帝牀前的六人之一,名次只是排在最後,不算什麼了不起的大人物,等到神宗死的時候,當時有五人,他排第三,北莽先帝給老婦人折騰死的那會兒,北莽又有五人作爲顧命重臣,徐小子,知道都是哪些人嗎?”

徐鳳年笑道:“大將軍耶律術烈,中原遺民徐淮南,拓拔菩薩,慕容寶鼎。很顯然,耶律術烈當時便一大把年紀了,只是作爲北莽軍中老一輩領袖才勉強有個席位,而徐淮南和拓拔菩薩這一文一武,都是老婦人親手提拔起來的心腹,慕容寶鼎就更不用說了,光看姓氏就知道,那麼位列其中的耶律虹材,北莽老皇帝的唯一親信,需要以一己之力爲整個耶律姓氏遮風擋雨。只不過在十多年中,老人除了畫灰議事的時候跟董卓拌拌嘴吵吵架,幾乎就從無聲音傳出北庭,沒有了主心骨的耶律王爺們和草原大悉剔,對這個老頭子自然都是大失所望的。”

老人嘆氣道:“赫連武威私下跟我說,這次北莽姓耶律的終於抱團了,讓那個青鸞郡主悄然進入離陽中原,必定爲陳芝豹畫了一張大餅,天大的大餅!”

徐鳳年皺眉道:“陳芝豹會答應?”

老人冷笑道:“我不曉得這些廟堂沙場的彎彎腸子,不過赫連老頭兒說了,廣陵道戰事,離陽對陳芝豹這位蜀王是用而不重用的態度,明擺着心存猜忌,打下西楚,事後論戰功,多半是吳重軒和盧升象爭第一,接下來是宋笠這撥年輕武將分攤軍功,陳芝豹撐死了排在廣陵王趙毅和燕敕王趙炳的前頭,說不得連靖安王趙珣都比不上。你覺得陳芝豹如此心高氣傲的一個人,連離陽先帝趙惇也視爲白衣兵聖的傢伙,心裡會沒有怨氣?反正連我這個門外漢,也覺得陳芝豹會憋屈,涼莽大戰沒他的事情,兩遼戰事更沒有,好不容易出了西蜀,結果只能在廣陵道吃點殘羹冷炙,所謂的兵聖頭銜?不就是個笑話嗎?”

徐鳳年自言自語道:“如果謝觀應在京城沒有那場慘敗,這種設想是不成立的。但是現在……樊白奴,耶律白奴,耶律東牀,耶律虹材……是允諾陳芝豹做北莽新朝的徐驍嗎?各自都是在與虎謀皮啊,陳芝豹會不會因爲想着有朝一日有機會南北而治,做成徐驍當年沒有做的事情,就順勢答應北莽了?”

老人沒有打攪徐鳳年的怔怔出神。

徐鳳年突然轉頭問道:“顧劍棠怎麼辦?我不覺得這位大柱國會被北莽拉攏,就算有王遂領軍東線,雙方勝負也只在五五之間而已,北莽就沒有想過如何針對這個難纏的最後一位春秋名將?”

老人嘖嘖笑道:“你們啊,不愧是老狐狸和小狐狸,這一點,赫連武威料到了,老傢伙笑眯眯說讓你小子猜猜看,因爲貌似他也只是依稀得到點內幕消息,不好妄下斷論。”

徐鳳年蹲下身,伸手下意識抓起一把滾燙黃沙,思索良久,“雖說遼王趙武是個幫倒忙拖後腿的存在,但是兩遼還算是一座鐵桶江山,那麼突破口就只能往西移了,遼東北涼之間,排得上號的人物,其實不多,節度使蔡楠,經略使韓林,河州將軍副將都是早早給我們北涼鐵騎嚇破膽的傀儡,不用多說什麼,倒是薊州……漢王趙雄,這個藩王我也看不透,我和鳳字營途徑薊州的時候,這位一字並肩王竟然膽敢一人一騎來到我軍中,與我閒聊,絕不是趙武可以比的。接下來,袁庭山,楊虎臣,韓芳,三位薊州當權武將……袁庭山有老丈人顧劍棠和李家雁堡做靠山,既是依仗,也是束縛。楊虎臣是去薊州戴罪立功的,也完全沒有必要爲北莽南下作爲內應。韓芳,實不相瞞,他是我早年佈下的棋子,不說對離陽忠心耿耿,最不濟不會爲了北莽而叛出離陽,忠烈韓家跟北方遊牧民族打了三四百年的仗,僅是姓韓的人,就死了數百人,誰都可以投靠北莽,韓芳不會。”

老人站在徐鳳年身邊,望向遠方,滿眼黃沙滿目蒼涼,“壞消息說過了,接下來說個好消息,只不過我也不知道這算不算好消息。”

背風而蹲的徐鳳年攤開手掌,風吹沙飄走,輕聲道:“前輩你說。”

老人加重語氣道:“徐鳳年,你應該知道赫連武威在北莽,是堅定支持老婦人的那些持節令之一,這次我姓楚的能夠穿過佈滿蛛網眼線和烏鴉欄子的南朝邊境,無聲無息地順利來到你們北涼,當然不是我楚狂奴自己本事有多大,而是赫連武威和老婦人有過一場極爲隱蔽的密談,除了太平令就再沒有第四人在場,老婦人告訴赫連武威,北莽耶律姓氏敢豁出去跟陳芝豹合作,那麼她也有魄力與你徐鳳年結盟,而且她的付出只會更多!只要你答應叛出離陽,哪怕你不能從北涼帶走一兵一卒,她也會把你扶上一張你無法想象的座椅!”

徐鳳年搖頭笑道:“這個老孃們,失心瘋了。”

老人感慨道:“將死之人,都差不多。”

徐鳳年愣了一下,“這倒是個好消息。”

老人嘆了口氣,“錯啦,大錯特錯,赫連武威要我捎給你的最後一句話,是如果你最終拒絕北莽女帝的善意,那麼北莽下一場南征,不惜魚死網破!”

徐鳳年淡然道:“不說我答應與否,北涼關外二十年,戰死了那麼多人,早就給出答案了。”

老人笑了笑,“答應不答應,是你徐鳳年的事情,我就傳話來的,從今往後,涼莽要死要活,跟我沒有半顆銅錢關係了。”

徐鳳年緩緩站起身,拍拍手,笑道:“要不然打一架?我這麼多年始終記得前輩一句話,不管打不打得過,打過了再說!”

老人一本正經道:“不打了不打了,前輩就要有前輩的風度,何況你小子受了傷,即便打贏你,一樣有趁人之危的嫌疑。”

徐鳳年笑而不語。

老人老臉一紅,瞪眼道:“臭小子!別得寸進尺!”

徐鳳年哈哈大笑。

老人伸出手掌拍了拍這個年輕藩王的肩膀,神情有些惆悵,“從你小子當年第一次差點淹死在聽潮湖底,被我所救,到你後來隔三岔五跑下去潛水閉氣,要不然就是給我捎東西吃,真說起來,我是看着你從一個孩子,變成如今的北涼王……”

徐鳳年有些難爲情,尷尬道:“早年心情不好的時候,經常拎着事物到湖底去逗弄前輩,還希望前輩別放在心上。”

老人頓時滿頭黑線。

徐鳳年識趣閉嘴,不再在老人的傷口上撒鹽。

老人爽朗笑道:“這次來的路上,聽說現在離陽江湖,不再怎麼提及你們這高高在上的武評十四人了,太高不可攀,說實話爺爺我也有自知之明,打過你們這幫怪物,不過那些大雪坪評出的什麼四方聖人十大高手,還有照搬春秋十三甲弄出來的祥符十四魁,我倒是很想去會一會!”

徐鳳年嗯了一聲,提醒道:“雖說好些都是沽名釣譽的高手宗師,不過前輩有些榜上有名的高手,還是不要去挑釁爲妙,比如就在我們北涼境內的隋斜谷於新郎,還有武林盟主軒轅青鋒,東越劍池柴青山,以及南詔第一人韋淼,南疆那邊的刀法宗師毛舒朗,龍宮的程白霜……”

老人越聽臉色越難看,怒道:“兔崽子,你就直接說,誰是爺爺我可以揍的吧!”

徐鳳年揉了揉下巴,“這就得好好想想了。”

沒那心情聽徐鳳年瞎掰的老人大踏步離去,翻身上馬,一人雙騎,就要南下中原闖蕩江湖去了。

徐鳳年笑眯眯道:“可別讓我聽到前輩你才重出江湖就給人揍趴下的消息啊。”

魁梧老人高坐馬背,怒氣衝衝道:“你小子就等着爺爺我在中原江湖大殺四方吧!”

老人騎馬下山坡。

徐鳳年突然望着老人的背影,喊道:“老頭子,我這輩子能夠堅信年少時的念頭,去武當提刀習武,是因爲在湖底見到了你,才讓我相信這個天下,的確是有高手的。”

江湖有高手,有神仙人物,一人真能萬人敵,纔有機會真的憑藉一己之力報仇。

所以徐鳳年無比感激這個琵琶骨被釘入鐵鏈的老人,這個讓他咬牙堅持在武道上攀登的江湖前輩。

老人沒有回頭,大聲喊道:“矯情!有本事……”

老人突然發現自己竟然說不出什麼話來打擊這個臭小子,有本事當上天下第一?這傢伙沒死在王仙芝手上,與拓拔菩薩轉戰千里,太安城內更是一人戰兩人。

江湖如此,廟堂沙場,何曾輸了?

到最後,已經快到坡腳的老人吼道:“徐鳳年,有本事就死在我後頭!你小子記住了,到時候別忘了給爺爺我弄點好酒好肉!”

第161章 有天人出竅而來第123章 一刺第62章 一袖刀第27章 無生離,唯死別第109章 一張書頁第189章 離別第390章 大好頭顱第122章 卸甲與獰笑第129章 一萬把涼刀第63章 風雪歸人第186章 四大天師第163章 菩薩生青絲第269章 樓外日頭正暖第81章 女子何至於如此霸氣第144章 銅錢第121章 坐井觀天第55章 坐看雲起第70章 還是打劫的第84章 幾笑一飛劍第132章 八方雷動第96章 英雄總要遲暮第200章 登仙?第90章 坐黿觀劍(上)第338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五)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49章 三足鼎立第45章 好鳥第99章 書生的意氣,先生的背影第171章 摘刀撕面第148章 富貴還鄉第41章 霧滴(下)第306章 兩人扶龍第68章 高手風範第182章 儒聖第7章 與江湖講道理第31章 大黃庭第347章 公子黃花,江湖依舊第56章 陸地神仙第175章 步步長生蓮第29章 故知來和去第87章 去洛陽第258章 事了拂衣(中)第286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九)第98章 去襄樊第131章 上乘劍術第32章 一肩挑道第36章 兩顆頭顱兩行淚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369章 一氣呵成第18章 東西一線上的攔路石第410章 不堪言第33章 山不在高第86章 霜殺百草(四)第31章 大黃庭第390章 大好頭顱第103章 大軍開拔和狹路相逢第40章 何謂天下第十第95章 狗刨江湖第189章 離別第146章 太安城兩笑兩白衣第29章 故知來和去第183章 劍仙第303章 西楚霸王(五)第27章 茶與血第76章 覆甲婢女第135章 樓上肺腑第32章 一肩挑道第153章 權衡第184章 還了個放屁第193章 新舊江湖,先後兩詩第56章 陸地神仙第419章 十二神仙聯袂登場第110章 不用講理第246章 噤若寒蟬(九)番外第二章第2章 刀和糖葫蘆第170章 珠簾,鐵甲(下)第35章 都去死好了第四百零六章第34章 伸手低頭秀色皆是禪第361章 如花第22章 沒有你們的天下十人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19章 練刀第103章 買秘笈送黃酒第95章 各懷心思第43章 人屠第11章 胭脂探花第19章 練刀第67章 隱相第156章 早來的冬雷震震下山去第407章 豪賭第94章 江湖之遠第165章 狹路相逢第185章 錦囊第72章 替天行道,一字三請第114章 暗流第78章 雨停收春秋第313章 秋風未起人先死第236章 百無一用是(下)
第161章 有天人出竅而來第123章 一刺第62章 一袖刀第27章 無生離,唯死別第109章 一張書頁第189章 離別第390章 大好頭顱第122章 卸甲與獰笑第129章 一萬把涼刀第63章 風雪歸人第186章 四大天師第163章 菩薩生青絲第269章 樓外日頭正暖第81章 女子何至於如此霸氣第144章 銅錢第121章 坐井觀天第55章 坐看雲起第70章 還是打劫的第84章 幾笑一飛劍第132章 八方雷動第96章 英雄總要遲暮第200章 登仙?第90章 坐黿觀劍(上)第338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五)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49章 三足鼎立第45章 好鳥第99章 書生的意氣,先生的背影第171章 摘刀撕面第148章 富貴還鄉第41章 霧滴(下)第306章 兩人扶龍第68章 高手風範第182章 儒聖第7章 與江湖講道理第31章 大黃庭第347章 公子黃花,江湖依舊第56章 陸地神仙第175章 步步長生蓮第29章 故知來和去第87章 去洛陽第258章 事了拂衣(中)第286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九)第98章 去襄樊第131章 上乘劍術第32章 一肩挑道第36章 兩顆頭顱兩行淚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369章 一氣呵成第18章 東西一線上的攔路石第410章 不堪言第33章 山不在高第86章 霜殺百草(四)第31章 大黃庭第390章 大好頭顱第103章 大軍開拔和狹路相逢第40章 何謂天下第十第95章 狗刨江湖第189章 離別第146章 太安城兩笑兩白衣第29章 故知來和去第183章 劍仙第303章 西楚霸王(五)第27章 茶與血第76章 覆甲婢女第135章 樓上肺腑第32章 一肩挑道第153章 權衡第184章 還了個放屁第193章 新舊江湖,先後兩詩第56章 陸地神仙第419章 十二神仙聯袂登場第110章 不用講理第246章 噤若寒蟬(九)番外第二章第2章 刀和糖葫蘆第170章 珠簾,鐵甲(下)第35章 都去死好了第四百零六章第34章 伸手低頭秀色皆是禪第361章 如花第22章 沒有你們的天下十人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19章 練刀第103章 買秘笈送黃酒第95章 各懷心思第43章 人屠第11章 胭脂探花第19章 練刀第67章 隱相第156章 早來的冬雷震震下山去第407章 豪賭第94章 江湖之遠第165章 狹路相逢第185章 錦囊第72章 替天行道,一字三請第114章 暗流第78章 雨停收春秋第313章 秋風未起人先死第236章 百無一用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