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回擊挑釁!

初步的合作意向確定之後,關於成立合資公司的細節,自然無需常浩南事必躬親。

一來,楊慧梅在這方面經驗豐富,完全可以獨當一面。

二來,成立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根本不是常浩南,或者火炬集團自己的事情。

華夏在機械加工領域,過去基本上沒有任何話語權。

別說是跟別人搞合資公司,就連進口成品機牀,都得看人家的臉色。

往往花了高價,買到手的還不是功能完整的產品。

而一旦出了故障,哪怕只需要更換一些微不足道的零部件,也必須得國外企業派人來修。

別人根本不允許華夏工程師對設備進行拆卸。

有些品牌,簡單換個根本不涉及核心技術的外殼罩,都敢開價幾萬美元。

作爲一名在科工委大機關混跡了小二十年的老油條,雖然沒有人明說,但他也能從最近的一些風聲中判斷出,自己可能是要升了。

例如,合資條件中包括由華夏負責機牀的部分生產業務,而常浩南手頭又沒有場地。

多花冤枉錢還是其次,等待慢吞吞的外國技術人員所造成的停工待產纔是最麻煩的事情。

如果買一塊新地,一來要花不少錢,二來其中涉及到的手續也比較複雜,尤其在土地性質和土地使用計劃上,很容易過早泄露消息,引來一部分人的阻撓。

也就是希望通過模鍛壓機項目,把自己手底下的業務給盤活的那位。

而火炬-C.B.法拉利公司的成立,至少表明華夏第一次開始在這個領域擁有自己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這件事情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因爲負責軍轉民業務的正好是系統工程二司的司長張永——

於是丁高恆直接找到了一家位於燕郊的老兵工廠,以零元購的方式出(贈)售(送)給火炬集團,以免合作進度受阻。

而過去幾個月裡面,兵器工業總公司的幾個重點項目進度突飛猛進。

雖然它理論上是華夏科學院下屬企業,算是國家科委系統的一員,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公司的大多數政策、撥款和業務,反而都跟國防科工委的關係更加密切。

所以,丁高恆直接派蘭新志到常浩南手底下,一方面是繼續考察,另一方面也是去處理企業創立過程中的各種雜項事務。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火炬集團幾乎都在忙着籌備合資公司成立的事情,而常浩南本人,則跟往常一樣,把主要精力放回了渦扇10和模鍛壓機兩個重點項目上面。

至於各種手續,更是一路開綠燈。

好在宋建和丁高恆兩人無論是私人關係還是工作關係都相當不錯,否則以火炬集團如今的影響力,非得爭個頭破血流不可。

別的不說,光是可以自己修機牀這件事,就能解決多少華夏企業的後顧之憂。

……

不過,隨着第九屆大會的日益臨近,風平浪靜的表面之下,也洶涌起越來越多的暗流。

他也就順理成章地欠下了常浩南不少人情。

什麼叫人脈啊.jpg

從這個角度上講,火炬集團可能是全國範圍內最特殊的一家國企。

尤其是作爲9910工程當家項目的三代坦克原型車,更是獲得了9910工程總指揮、且同樣和常浩南有過一面之緣的李良新將軍高度讚揚。

這段時間,每天下班之前,蘭新志都會專程找常浩南匯報一次工作。

而在這樣的節骨眼上,他又突然被丁高恆親自派駐到火炬集團,負責協助常浩南推進火炬-C.B.法拉利公司的註冊成立。

其中的意思不言自明。

這就是最後一番考驗。

而主考官,毫無疑問就是常浩南。

這種情況下,他只是彙報的殷勤了一些,而沒有直接跪舔,已經算得上是氣節過人了。

“常總。”

下午五點二十,蘭新志又一次準時敲響了常浩南辦公室的門。

“進來吧。”

剛剛看完一份郵件的常浩南擡起頭,看到對方今天拿進來的報告似乎比往常多了不少。

“常總,現在國內,和意大利那邊的相關審批流程,基本都已經走完了,剩下的,就是一些業務方面的問題,之前也都零散地給您彙報過,這是整理好之後的清單。”

蘭新志說着把手中的東西放在桌上:

“眼下最要緊的,是我們要選派5-6名水平過硬的技術工人,到意大利進行一段時間的培訓,以滿足加工機牀零部件的要求。”

“另外,作爲交換,對方也會派出一批工程師,到火炬集團學習加工過程模擬方面的算法。”

華夏的技工在手藝上並不差什麼,但畢竟新型機牀的底子還是來自C.B.法拉利,所以無論是習慣、標準還是手法,肯定要去主動適應人家才行。 反過來也是一樣,在機牀結構、加工過程優化等方面,則是以華夏這邊做爲標準。

相當於讓兩國的工業之間來了個深度綁定。

對於C.B.法拉利公司來說,絕對是好消息。

因爲這是華夏在高端機牀領域的第一次成功嘗試。

一旦形成慣性,也就意味着華夏在機牀產業的相關標準上,會大量參考C.B.法拉利公司。

完全是潑天的富貴。

常浩南略加思索,很快答覆道:

“人選的事情,優先從軍工系統裡面抽調立場和技術都過硬的骨幹力量,當然,這些人我不白要,等到加工中心投產之後,可以在價格上相應地予以補償。”

“再有就是,建議C.B.法拉利,在可控範圍內,儘量擴大一下企業規模。”

常浩南說着整個人放鬆地靠在椅背上:

“不然,我怕咱們到時候接不住收到的訂單。”

蘭新志一手拿着筆記本,另一手握筆飛速記錄。

作爲科工委的高級秘書,他處理具體事務的能力堪稱極品,一條條一件件,按照重要性和相關對象分門別類,很快便把重要的業務全部處理結束。

每天的例行公務結束之後,蘭新志卻並沒有像往常一樣馬上離開。

他猶豫了一下,然後從內袋中掏出了一份報紙。

“常總,我覺得,您有必要看一下這個。”

“哦?”

哪怕距離重生已經兩年,常浩南仍然保持了一些2020年代的習慣。

比如除非有明確的目的,否則很少看紙質媒體。

他略帶好奇地把報紙接到手中。

《行政干預,是否已成爲影響對外開放成果的最大阻礙?》

常浩南挑了挑眉。

如此直白的標題,結合現在這個時間點,他甚至都能猜到裡面的內容是什麼。

一目十行地看完之後,他差點繃不住笑出來。

對於這個年代的人們來說,報道的內容確實很能吸引眼球。

只不過常浩南那是經歷過自媒體瘋狂時代的人,看到這裡面的內容,就跟看古墓派公知差不多。

裡面毫無新意地拿幾個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作爲例子,然後又和國內幾家經營狀況不佳的國企進行對比,指出“僵化的經營體制已經不適合新時代的市場經濟”云云。

至於文章最後的矛頭,自然是直指幾個工業部,以及即將取代它們而成立的幾個對應司局。

當然,如果僅僅是如此,還不至於惹人發笑。

真正讓常浩南繃不住的,是文章裡好死不死地用最多的篇幅吹了一波意大利,並把意大利企業作爲私有化之後得到飛速發展的“正面典型”。

然而,如今的他敢說,全國範圍內,根本沒有人比我更懂意大利……

別的不提,快要跟華夏航空工業總公司穿一條褲子的芬梅卡尼卡集團,就是意大利國企。

除此之外,意大利的公路、鐵路、郵政、能源等命脈產業,也都是國企……

而且營收水平都相當不錯。

只能說是非常爆笑了。

“常總,我們需不需要想辦法回擊一下?”

蘭新志自然是慌的。

裝備工業司的成立,雖然是板上釘釘,但如果風向過於不利,那麼也會給後面開展工作帶來巨大的阻礙。

“當然要回擊!”

常浩南把報紙輕輕拍在了桌面上:

“你把和C.B.法拉利公司合作簽約的儀式往後安排幾天,拖到這個月月底,給裝備工業司來個開門紅。”

“既然有些人這麼喜歡洋大人,那就讓洋大人親自來打他們的臉!”

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600章 軸承,壞了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790章 殲11B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10章 殲8大戰F22?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35章 保研名額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608章 透支,與償還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597章 試飛F14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38章 學年結束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283.第283章 溜了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
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600章 軸承,壞了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790章 殲11B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10章 殲8大戰F22?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35章 保研名額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608章 透支,與償還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597章 試飛F14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38章 學年結束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283.第283章 溜了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