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試飛F14

與此同時,同在盛京的112廠,大修升級車間。

實際上,僅僅一個半月之前,這個在官方檔案中被記載爲70#的廠房還沒有一個專屬的名字——

一般來說,廠裡員工都是直接它稱呼爲裝配車間。

42年前,華夏第一架自行生產的噴氣式飛機“中0101”號就在這裡下線。

在那之後,殲6、殲7、殲8系列飛機也都曾經在此進行總裝。

不過,隨着那筆兩年前訂單中的最後兩架殲8D交付部隊,70#廠房終究還是無法跟上新時代的步伐了。

由於配套設施實在老舊,加上當年看上去巨無霸一般的36米跨度如今也已經不夠承接越來越複雜的裝配流程,因此新型的殲8C和殲11飛機都是在三個近幾年才新建的廠房中進行總裝。

盛飛集團也在年初就計劃好將其從總裝車間序列中除名。

但70#廠房的歷史意義實在特殊,又不能隨隨便便就給拆了。

所以關於它在結束生產任務之後的用途,就一直懸而未決。

集團領導甚至一度準備將其改建爲航空工業主題的博物館,但最後因爲地處廠區中間,實在無法對外開放而作罷。

直到前些日子,何明看着那幾架停在角落裡,已經被大卸八塊的F14,才終於有了打算。

他覺得隨着未來戰鬥機的服役壽命逐漸延長,以及航空技術的不斷髮展,像這樣飛了十幾二十年之後,又要用新技術進行延壽升級的情況恐怕會越來越多。

而這種活由於每一架飛機在長期使用後的個體情況都不一樣,無法使用脈動生產的模式,因此單論工時並不一定比造新飛機少太多。

如果佔用生產裝配車間,實在有些浪費。

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何明乾脆向集團董事會打報告,把70#廠房專門劃爲對老型號進行大修升級的車間。

而今天,則算是這裡的“開門紅”。

隨着車間的大門被緩緩升起,一架刷着藍色迷彩塗裝的巨大戰鬥機在一輛拖車牽引下緩緩來到了車間外面的機坪區域。

自然是波斯人之前送來的那批F14之中的一架。

此時被拖出來,自是因爲已經完成了大修延壽和現代化升級,作爲新型號樣機準備試飛了。

儘管飛機不是華夏的飛機,但既然在華夏改造,那就得遵守這邊的規矩。

因此,機頭上綁着的大紅花肯定是少不了的。

其實這架飛機早在幾天之前就已經完成改造,甚至進行過一輪基礎功能檢查。

現在只不過是“補上”一次儀式罷了。

相比於在波斯本土升級的那批F4,這些F14的升級改造要更加徹底,除了部分核心結構件以外,基本相當於是脫胎換骨成了一架新飛機。

所以,波斯人乾脆給這架飛機起了個全新的代號,叫F14IC。

實際上,這批飛機從送過來開工到現在,滿打滿算也纔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就一種過去從未接觸過的全新型號來說,正常情況下,應該不可能這麼快就完工下線纔對。

不過眼下這單生意的情況比較特殊。

波斯方面雖然沒有能力單獨對F14進行改造,但他們過去爲了保障手裡這批王牌的戰鬥力,確實下了不少功夫。

甚至在90年代初,就找俄國人進行過一次嘗試,試圖讓F14發射R27之類的俄製武器。

雖然這些努力最終都沒有批量落地,但相關資料卻準備得比較充足,並且比第一批飛機更早被提供給了華夏。

這讓112廠省去了絕大多數改造之前的準備工作,拿到飛機之後可以很快上手開工。

再加上改裝設備都是成熟型號,作爲一架70年代的飛機,機體材料也沒什麼太複雜的,這才能拿出如此高的效率。

……

兩國代表共同參與的簡短慶祝儀式很快結束。

緊接着,兩名試飛員付國祥和趙孟天便分別爬進了這架飛機的前後座艙,幾輛電氣輔助車輛也很快從不同方向飛速駛來,地勤人員略顯生疏但仍然動作連貫地把電纜和充氣管分別接在飛機上,然後開始進行起飛之前的各項檢查。

對於坐在前座,承擔主要飛行任務的付國祥來說,這絕對是一次相當新奇的體驗。

儘管他過去已經參與過十幾個不同機型的試飛任務,但是,一種美國飛機,而且還是可變後掠翼,卻從未接觸過。

而後座的趙孟天嚴格來說並非試飛員,而是爲了提前熟悉F14,而從鼎新訓練基地臨時被借調過來的藍軍旅飛行員。

趁着地勤正在忙活的功夫,付國祥再次低頭檢查了一遍面前的儀表和屏幕布局。

當然,作爲一名經驗豐富的試飛員,他不可能是臨時抱佛腳。

此前一週時間,付國祥就已經提前把F14座艙的樣子打印出來,貼在宿舍的牆上,一有時間就進行練習。

但試飛任務,無論多麼謹慎都不爲過。 尤其美國飛機在一些儀表的設置上跟中/蘇(俄)飛機是相反的,如果不夠熟練的話,很容易在天上看錯,釀成大問題。

“試飛員注意,執行動作檢查。”

付國祥的無線電中傳來了地勤老班長的聲音。

“方向舵,左,右,好。”

“副翼,逆時針,順時針,好。”

“……”

所謂動作檢查,就是在起飛之前讓主翼平尾和垂尾的幾個操作面,還有掛架、尾噴口這些地方分別動一動,看看是不是跟操作反饋對應。

以免出現接錯線路導致執行動作和輸入信號相反的情況。

這個過程算是航校學員上機之後最早學的東西,對於每個飛行員來說都可以說是輕車熟路。

但今天卻跟以往不太一樣。

“呃……機翼後掠角……調到最小。”

顯然,地勤也是第一次念這個項目,不太熟練。

F14的後掠翼變化和飛控計算機聯動,但如果飛行員想的話,仍然能夠單獨進行控制。

付國祥按照指示,把變後掠翼控制桿用力向後拉。

這次的大修升級過程,並沒有對F14的機翼動作系統和飛控系統進行更改。

一是怕工期拖得太長,二是波斯空軍對F14的用法接近截擊機,其實很少頻繁調整後掠翼角度,所以這部分的剩餘壽命也比較長。

即便如此,畢竟是把飛機全拆了又重新組裝,還是得檢查一遍。

雖然這個時候應該把全部精力集中在面前,但他實在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好奇心,稍稍回過頭,看向正隨着自己手上的動作而向外伸展的機翼。

“真是神奇……”

付國祥這樣想着。

誠然,從航空技術的角度來看,變後掠翼技術在1998年這會早已落後。

但技術歸技術,這個結構中蘊含的複雜而精密的機械美感是另一回事。

饒是付國祥也一時間有些出神。

外面地勤人員的反應也差不多。

雖然之前就接受過培訓,但真正看見這巨大的機翼如同猛禽的翅膀一樣舒展開來,還是有着足夠的場景衝擊力。

隔了明顯比之前更長的一段時間後,付國祥才聽到下面一條操作指令:

“機翼後掠角調回最大。”

隨着一陣液壓系統工作的嗡嗡聲,機翼又回到了收縮的狀態,此時這架飛機又回到了類似無尾大三角翼的佈局上來。

“不得不說,美國人能在70年代就造出這麼個東西,確實是……牛逼。”

遠處的塔臺指揮中心裡面,何明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口中吐出了一個不太文雅的詞。

當然,旁邊的翻譯在轉述的時候,還是把它稍微潤色了一下。

“所以我們才把這些雄貓作爲主力型號保留到了今天,甚至還花大價錢專門進行升級。”

旁邊的波斯將軍回答道,但並沒有放下望遠鏡。

畢竟這是他們的飛機,肯定要更加上心一些。

就在二人交談的功夫,停機坪上的F14已經啓動了發動機。

渦扇9A使用了結構比較簡單的引射式噴口,所以無需額外檢查尾噴口的調節狀態。

“1401號機,準備開始滑行。”

塔臺的無線電中響起付國祥的聲音。

同時,遠處的地勤已經開始撤收接在飛機上的管路和電纜。

“收到,允許滑行。”

隨着指揮員的一聲令下,遠處那架巨大的戰鬥機機頭輕輕一擡,開始朝着起飛跑道的方向前進。

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284.第284章 覆盤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439章 安70的命運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56章 前往盛京!222.第222章 轟6AIT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463章 要不要安70?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97章 柳暗花明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716章 挖牆腳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260.第260章 殲轟7MLU?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64章 我真上天了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49章 殲7F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
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284.第284章 覆盤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439章 安70的命運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56章 前往盛京!222.第222章 轟6AIT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463章 要不要安70?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97章 柳暗花明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716章 挖牆腳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260.第260章 殲轟7MLU?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64章 我真上天了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49章 殲7F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