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

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

常浩南的飛機依舊訂在了第二天的早上。

還是那架圖154M。

只不過這次只有他一個人,行李也比上次多了一個電腦包。

而幾乎就在他準備從學校出發的同時。

盛京城郊,北陵機場的停機坪上,601所試飛站和空軍維護組的人員正圍在剛剛從總裝廠房裡面重新拖出來的04號原型機周圍,檢查着這架飛機的技術狀態。

試飛員付國祥則坐在機艙裡,進行着飛行前的最後準備。

在把03號機降級爲非全狀態原型機並送往閻良之後,112廠和601所就成立了“青年突擊隊”,以三班倒的方式開始準備04號機的升級改造。

最終在拿到常浩南的計算結果之後,只花了一週時間,就完成了新機翼的生產和更換工作。

當然,儘管04號機除了機翼以外的部分都並沒有太大變化,但畢竟是返廠動過一次大手術的,所以按照楊奉畑的要求,所有的飛行前的檢查工作都要參照新型號的標準來完成。

換句話說,04號機馬上要進行的是“第二次首飛”。

只不過,根據楊奉畑的安排,今天上午,飛機並不會真正升空,而是要先進行三輪地面滑行試驗。

這也是一個全新型號飛機纔會有的待遇。

這架飛機值得他如此小心。

更重要的原因是,楊奉畑昨天接到了杜義山打來的電話,表示常浩南決定今天返回盛京。

思來想去之後,他最終決定把正式的試飛放在下午。

常浩南畢竟是這次改進計劃的提出者和最重要的執行人,所以讓他來做個見證也是應該的。

實際上一開始楊奉畑的估計是04號原型機的改裝工作要花上兩個星期左右,所以他之前才大筆一揮批了半個月假,尋思着等常浩南迴來正好能趕上試飛。

只是青年突擊隊的效率實在超出他的想象。

而極其巧合的是,常浩南在完全不知道這些情況的情況下,也只休息了一週就選擇提前回到601所。

“或許這就是命運中的羈絆?”楊奉畑看着不遠處那架黃皮的04號原型機暗自思忖着。

就在這個時候,副總設計師柳明從遠處過來打斷了他的思緒。

“楊總,滑行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完成,一切順利,您看是否開始進行測試?”

楊奉畑習慣性地擡起手腕看了一眼時間。

儘管他知道試飛站那邊實際上有比自己的機械錶精確幾個數量級的時間,但這樣的習慣已經保持了很多年。

“開始吧,咱們去塔臺。”

隨着楊奉畑的一聲令下,剛剛圍在04號原型機周圍的測試人員和設備紛紛開始撤離,只留下啓動發動機所需的電源車和氣源車。

座艙裡的付國祥同時聽到了電臺中傳來的指令,他關閉艙蓋,稍稍活動了一下自己的頸部,然後戴上了氧氣面罩,在外接電源的幫助下啓動了兩臺發動機,推動節流閥並讓轉速穩定在20%的位置上。

付國祥已經不是第一次駕駛殲8-3了,甚至04號原型機的上一次首飛也是他負責完成的,所以這一切對於他來說都是輕車熟路。

按照試飛流程,滑行和滑跑實驗的第一個環節是分別以20和55km/h的速度,測試飛機地面運動的穩定性和操縱性,分別對應正常狀況下的支線滑行和轉彎及擁擠停機坪狀態下的滑行。

第二個環節則是以80和160km/h的速度,測試中等速度滑行狀態下飛機的糾偏能力。 輕車熟路的付國祥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這兩次試驗中的各項科目,一切順利。

隨後便是第三個環節,高速滑跑,在240-320km/h,臨近起飛的速度下測試飛機相關舵面的性能,以及擡起前機輪時飛機的平衡性。

按說如果這真的是一個全新的型號,那這三個環節的試驗是必不可能集中在一天做完的。

不過參照新型號畢竟不是新型號,很多新機常見的小毛病在這架原型機上並不存在。

試飛前的認真檢查是爲了萬無一失,而一旦進入了試飛流程,那就要顧及到效率問題了。

在跑道末端,付國祥終於把發動機轉速推到50%,並鬆開了剎車。

速度表下方顯示的數字在發動機的咆哮聲中不斷變大。

在進行本次試飛之前,已經有人告訴他這架經過改進後的飛機起降性能會變好,因此付國祥非常小心地控制着飛機的姿態和速度。

但實際情況還是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期。

在滑跑距離接近700米的時候,就已經明顯能感受到這架飛機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離地傾向。

隨後付國祥輕拉操縱桿,準備進行擡輪試驗。

突然之間,他感覺到了一次非常短暫的超重-失重循環。

顯然,在剛剛那個瞬間,他的整架飛機應該有一瞬間離開了跑道,然後又被他用肌肉記憶一般的帶杆給壓了回去。

也是好在他的試飛經驗和技術都很過硬,沒搞出提前首飛的烏龍來。

主要是滑行測試所需的傳感器和飛行測試並不相同,現在就算飛上去了也拿不到完整數據。

“這架飛機的起飛距離比之前短了大概有100米。”

付國祥很快做出了判斷,並且把剛剛的情況報告給了塔臺。

與此同時,從剛纔開始就一直等在這裡的楊奉畑也同時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

之前的風洞測試已經表明,在其它部分不變,僅僅換裝新機翼的情況下,飛機無作戰載荷情況下的起飛速度能夠從將近400km/h降低約12%,到350km/h左右的水平,起飛距離也會相應有所降低。

雖然跟三代機們還是沒法比,但是就一個截擊機的設計來說,12%的提升已經相當誇張了。

畢竟這樣的改動是在完全不影響飛機高空高速性能的前提下實現的。

很多同志甚至不太敢相信這個結果,因此在首飛前的討論會上還是稍微調低了一些心理預期。

然而根據飛行員剛剛報告的情況,飛機實際的性能改善幅度相比於風洞測試結果甚至還要更好!

楊奉畑咂了咂嘴,看着窗外已經結束測試,正在向停機坪滑行的04號原型機。

如果單說起飛速度這個指標本身,其實算不上一架飛機的核心性能。

但它卻能夠從側面體現出機翼的升力水平,以及對於戰鬥機來說很重要的,低速操縱性。

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下午正式試飛時候的數據了。

明天加更三位舵主的三章,如果明天問編輯首訂過了2500那後天繼續日萬

(本章完)

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21章 技術報國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284.第284章 覆盤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38章 學年結束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109章 抉擇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58章 項目進展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
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21章 技術報國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284.第284章 覆盤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38章 學年結束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109章 抉擇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58章 項目進展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