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

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

“咳咳——”

饒是常浩南臉皮頗厚,也有點扛不住三道火辣辣的目光,於是趕緊接着剛纔樑紹修的話頭繼續說了下去。

“新舟60去進行FAA審定的事情,恐怕要擱置下來了,現在603所那邊正在跟一家歐洲公司接洽。”

“至於適航審定工作……有了歐洲企業的參與,可以去爭取EASA的適航證,但剛纔也說了,標準問題上,萬事不求人,所以肯定還是要轉爲以我們自己爲主。”

作爲也算是間接參與過新舟60設計的人,他對於這個項目的未來的走向還是會比較清楚的。

97年去FAA做適航認定結果失敗,然後輾轉多年也只能在國內和極少數幾個第三世界國家使用,最後姥姥不疼舅舅不愛,丟給海警當巡邏機都被嫌棄——這樣發生在原來時間線上的劇情自然不可能在本位面重演。

本來,常浩南一直都在發愁要通過一個什麼樣的切入點來讓當今的華夏航空工業放棄對FAA的舔狗行爲,但之前渦噴14測試時,那通從國防科工委打來的電話似乎已經幫他解決了這個問題。

他聽杜義山說過,上滬飛機制造廠生產MD90飛機的工作重點,已經從“接收並學習全套美國航空產業標準”變成了“消化吸收重點技術和積累大型民航客機的總裝製造經驗”。

再考慮到阿古斯塔公司已經開始跟華夏航技方面開始洽談型號合作的具體事宜,那麼新舟60未來的發展重點應該會轉向歐洲了。

“這樣好,這樣就對了!”

林國範又興奮了起來,他現在對於制定自主標準這件事的狂熱程度完全不亞於常浩南:

“標準也是要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才能得到發展和完善的,運8畢竟是個軍用運輸機,設計時候的很多取向都跟民航有所不同,不可能把它的試飛經驗完全搬到其它飛機上,不利於進一步推廣。”

“所以要是能有個新舟60這樣正經的民用型號,就再好不過了。”

實際上他說的就是個軍標和民標的問題,雖然在很多地方二者可以是相同的,但終究會有一些區別。

比如軍用飛機可以接受以一定的可靠性爲代價榨取更高的性能,對於環保、排放、經濟性這些指標卡的也不嚴格。

而民用型號則完全不同。

“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先從自然結冰試驗開始着手。”

常浩南用手中的筆輕輕敲了敲桌子,總算是把幾個人剛纔放飛出去的思緒給收了回來:

“要想形成一套對所有型號都滿足要求的整機普適性標準,跟只對單一型號的機翼部分做結冰試驗可是完全不同,工作量要大上至少一個數量級。”

“我們得同時解決‘實驗什麼’和‘怎麼試驗’兩個問題,同時還要儘可能對防冰工作給出一些指導性的數據和意見。”

一旦談到現實問題,就需要比較嚴謹的思路了,肯定不能和剛纔暢想未來的時候一樣侃侃而談。

四個人紛紛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出發開始思考下一步的計劃。

實際上,常浩南剛剛還有一個更大的野心沒有說出口——

歐美在90年代中後期曾經密集發生過因爲積冰而導致的空難事件,甚至一度影響到公衆對於民航業的信心。

尤其是歐洲。

這是一個關鍵的時間段。

如今剛剛成立的歐盟還不是二十多年後那個廢拉不堪的腦死亡組織,歐洲國家們,甚至包括英國在內都還是多少有些心氣在的,並不願意以大洋彼岸的美國爲馬首是瞻。

而在這件事情上,華夏和歐洲是存在共同利益的。

所以他想要以自然結冰試驗這個對飛行安全影響極大的適航審定項目爲突破口,通過阿古斯塔公司嘗試推動CAAC和EASA兩套標準的的全面對等互認。

如果能成,則意味着以後在華夏獲得適航證的飛機型號可以被直接銷往歐洲。

再考慮到EASA的示範效應,大概在除了北美以外的地方都不會發愁銷路。

對於華夏航空工業來說完全稱得上是里程碑意義的發展。

…… 經過了十來分鐘的深思熟慮後,恢復了冷靜的林國範首先開口:

“我覺得,還是得先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確定一個基本的工作流程。”

“這樣也好。”

樑紹修說着從旁邊拿出了一張紙:

“我們目前已經確定了影響飛機積冰情況的幾個主要因素,那麼下一步,就要以此爲基礎,確定自然結冰試飛的空域和大氣條件要求,比如溫度、水滴直徑和液態水含量。”

常浩南隨後繼續補充道:

“關於這一點,最好還要讓林教授提前研究一下咱們國家不同時間段和不同高度層的積冰分佈情況,跟國外的氣候條件進行對比,設置幾個不同的防冰級別,否則空有一套標準,結果在咱們自己國家根本無法完成測試豈不是要鬧出笑話?”

實際上,後世的自然結冰試驗之所以幾乎被FAA所壟斷,除了他們在這方面的研究較早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自然環境合適,加上氣象預報準確。

想讓飛機完全不積冰,很難。

但想讓飛機按照預設條件精確積冰,更難。

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熱、不能太乾燥也不能太潮溼、氣流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

總之,五大湖區基本就是全世界積冰頻率值最大的地方了。

對於飛行安全來說這當然不是好事,但對於飛行測試來說簡直是一塊寶地。

在別的地方要花幾個月完成的測試,擱在FAA這邊可能一星期就能結束。

就華夏的情況而言,肯定是沒有五大湖區這種天選之地,但也絕對不至於找不出一塊滿足條件的空域。

天賦不夠,努力來湊。

那就只能依靠氣象學家做出精確預報了。

“放心,我的課題組已經跟蹤咱們華夏西北地區的氣候條件將近20年了,在這些方面還是有一些心得的。”

林國範頗爲豪邁地大手一揮,把工作給攬了下來。

“那麼,我們182廠,還有未來可能加入的603所可以負責設計標準化的飛機參數測量系統……”

“我可以繼續對被動除冰方式進行研究……”

“……”

“哦,對了,差點忘了最要緊的事情,自然結冰試驗的項目申請得儘快交上去,否則到了年末,所有項目都忙着審覈,沒準就要拖到明年。”

常浩南對旁邊的樑紹修提醒道。

“沒問題。”

後者點了點頭:

“我今天回去之後就着手開始準備,爭取在12月中旬之前把項目給拿下來!”

“那就這樣,我們先回去把前期準備工作做好,這件事情急不得,後面應該需要很多兄弟單位協同配合才行。”

“散會!”

(本章完)

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58章 項目進展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726章 41的大勝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51章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109章 抉擇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32章 出結果了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523章 青出於藍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773章 又遇故人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
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58章 項目進展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726章 41的大勝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51章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109章 抉擇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32章 出結果了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523章 青出於藍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773章 又遇故人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