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

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

樑紹修的項目申請很快遞交到了國防科工委,同時也一併抄送給了603所,邀請他們共同參與標準制定和適航審定工作。

這一次,科工委方面的心態已經平穩多了,並沒有再搞出把整個帝都的航空泰斗都集中起來關在小黑屋裡開會的事情,只是由丁高恆組織了一次內部討論。

而且,在經過了上一次的路線之爭後,“建立自己的航空工業標準”已經成爲了被最上面認可的主基調,所以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火藥味十足的爭論。

大家主要糾結的地方還是,沒想到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航空工業那邊就已經提交上來了第二份制定新國標的申請。

“丁主任,我們的主力審定隊伍目前還在624所那邊跟進航發穩定性測試的GJB/Z64A-96標準,這時候再來一個新任務的話,恐怕就得以航空工業系統自己的人爲主了,這182廠是當初給603所和172廠做備份出身,我擔心他們的技術實力跟不上要求啊……”

對於這些科工委前排的大佬們來說,眼前這絕對算是幸福的煩惱。

在過去,他們的日常就是爲了錢不夠發愁、爲了技術不足發愁、爲了項目無法通過發愁……

像今天這樣爲了優秀項目太多發愁還是第一次。

“那是不是考慮讓603所那邊擔綱做主……”

有人提出了最簡單的解決辦法。

不過很快就遭到了反對:

“但是人家南鄭方面已經把不少前期工作都給完成了,咱們中途橫插一腳,把項目主導權交給別人,你讓航空工業系統的各廠所怎麼想?”

“技術能力這塊,我覺得不用擔心。”

丁高恆笑眯眯地擺了擺手,足以見得他這段時間的心情相當不錯:

“你們可以看一下,182廠那邊提交的另外一份項目說明裡面,第一完成人是誰。”

會議室裡頓時傳來了一陣紙張翻動的聲音。

“常浩南……”

因爲上一次的閉門座談會時間很緊而且級別很高,在座的大多數人並沒有參與,所以對這個名字未必會留下很深的印象。

不過有一個人顯然是始終關注着常浩南發展動向的。

那就是之前曾經和他有過一面之緣的周琳:

“常浩南,京城航空航天大學杜義山教授的學生,上次從624所提交上來的那份《航空發動機進氣畸變試驗與評定方法》,第一完成人就是他,沒錯吧丁主任?”

丁高恆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同時悠悠點頭:

“沒錯。”

會議桌兩邊的人面面相覷。

“他們是同一個人,還是……同一個名字?”

也不怪有人會問出這種略顯奇怪的問題,航空動力穩定性和飛行器環境耐受力雖然都涉及航空安全領域,但總歸併沒有很強的關聯性。

而且更重要的是,兩件事情中間也就隔了大概三個月的時間。

不會吧?不會真的有人能在三個月時間裡完成兩個方向不同的預研計劃吧?

“應該是同一個人,這個名字……好像也不是很常見,而且看上面寫的工作單位,也都是京城航空航天大學。”

有人翻到了項目說明的最後,那裡寫着所有主要參與人的基本情況。

“嘶……”

聽着周圍傳來各種表示驚歎和難以置信的語氣詞,周琳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

畢竟真要說起來的話,當初啓用常浩南並把他塞進航空工業系統裡面,也有她的一份功勞,如果後者能多幹出些名堂,她很容易因此而沾光。

“如果他能拿出跟上一份評定方法一樣的工作質量,那有這麼一個人把關,讓182廠挑大樑也沒什麼問題。”

“另外,我提議從冰城那邊調幾個參與過運12B項目的技術人員過去,雖然我們的標準跟FAA不一樣,但經驗這東西總歸是相通的。” 不過在這種時候,也不可避免會有人提出一些其他想法:

“雖然我也不是很想要思考這種可能,但……會不會涉及到一些學術道德方面的問題?畢竟……確實有些讓人難以置信。”

雖然這句話說的並不是很直白,但顯然是懷疑航空工業部門是在給杜義山的關門弟子刷聲望。

“諸位。”

這個時候,丁高恆知道自己必須站出來表態了:

“從常浩南同志目前參與過的幾個項目來看,都是在他加入之後,進度纔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且相關單位涉及到601、606、624等多個機構,所以這種沒有證據的事情,還是不要隨便講出來爲好,就算今天是我們內部會議,也有可能影響團結。”

“而且,搞基礎理論研究的人,在多個看似相關性不強的領域同時取得成就,我們國家的歷史上也並非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全才。”

這句話說完,會場中的氣氛頓時一滯。

能坐在這裡的人自然知道,丁高恆指的是誰。

唯一同時參與過兩彈一星三大項目的空氣動力學和應用數學家郭永懷。

1968年12月5日,在從試驗基地返回京城的過程中,因爲飛機失事而不幸犧牲。

這次空難可以說是我國航空航天理論研究領域的一次重大挫折。

許久之後,纔有一個聲音重新響起:

“永懷同志是因爲飛機失事而犧牲,而我們這位新的全才,常浩南同志負責的項目,無論是航空發動機穩定性,還是飛行器防除冰,恰好都涉及航空安全。”

“也算是一種傳承吧……”

這句話總算讓沉悶的空氣稍稍活躍了起來。

“那飛機防除冰的適航審定工作,就先這麼定了,以182廠爲主,603所、172廠和602所從旁協助。”

丁高恆用兩根手指敲了敲桌面:

“另外,向上面打報告,要求氣象部門和空軍的航管單位配合一下,只要飛機上天,在不影響航線安全的情況下,要給這個項目有關的空域申請開綠燈!”

……

“丁主任,還有一件事情。”

就在丁高恆拍板決定之後,旁邊一位主管對外技術合作的副主任又湊過來說道:

“603所參與適航審定的型號是新舟60,之前航展的時候,阿古斯塔方面的技術人員在參觀並且試乘飛機之後,已經決定跟我們的航技公司開展合作。”

“具體形式是投資9500萬美元,並且願意負責機上舒適性設備,比如增壓、空調、噪音抑制和客艙照明等系統的開發和製造,條件是他們要在那不勒斯建造一條總裝線。”

“這個條件很有誠意,所以儘管還有些細節沒有敲定,但航空工業部方面的意見是批准合作。”

“那我們搞型號適航審定這麼大的事情,不可能扔下阿古斯塔的人自己幹啊。”

該說不說,意大利人在站隊方面是有一手的。

在確定了新舟60在燃油經濟性這個要命的指標上會超過ATR42之後,芬梅卡尼卡集團一方面讓旗下的阿萊尼亞公司和法國宇航公司合作開發新型號,一方面讓旗下另一架主要負責直升機業務的阿古斯塔公司直接跟囊中羞澀的華夏航空工業合作。

考慮到新舟60已經是一架開發完成度頗高的飛機,後者也很明智地沒有提出要參與飛機總體設計之類的離譜要求,而是把華夏方面能力最薄弱的客艙設備給攬了過去。

民航客機和軍用運輸機不一樣,舒適性的重要程度也就僅次於安全性,大概能跟燃油經濟性打個平手。

你可能會贏,但我絕對不輸。

“意大利人能有這種效率?”

丁高恆感到頗有些意外。

但他只是稍微思考就做出了決定:

“既然是客機,也沒什麼好藏着掖着的,醜媳婦總得見公婆嘛。”

“我覺得可以讓阿萊尼亞的技術人員全程參觀新舟60的自然結冰試驗,也可以聽聽他們的意見。不過在談合同的時候就要說好,防除冰系統的開發是完全由我們自己完成的,所以意方人員需要聽從安排。”

“是!我會後就去傳達。”

(本章完)

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73章 特別優待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487章 欲擒故縱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38章 學年結束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56章 前往盛京!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709章 我 們 仨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55章 另請高明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21章 技術報國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09章 抉擇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317.第317章 巧合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166章 麥道,無了?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73章 特別優待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
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73章 特別優待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487章 欲擒故縱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38章 學年結束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56章 前往盛京!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709章 我 們 仨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55章 另請高明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21章 技術報國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09章 抉擇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317.第317章 巧合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166章 麥道,無了?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73章 特別優待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