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首見殲10(上)

第193章 首見殲10(上)

簡單來說,過去的無人機並沒有認真考慮過少了飛行員之後可以帶來什麼優勢,基本只是按照小一號的有人機進行設計,執行一些大概率有去無回,但又並不複雜的高危任務而已。

但在進入80年代後半葉之後,無人機的定位開始發生變化。

工程師和軍隊逐漸發現,在無需考慮飛行員,以及相應的生命維持和輸入輸出等一系列相關係統之後,他們可以根據飛機的任務需求自由決定其體積大小。

尤其是對於偵察、巡邏等用途的飛機來說,其任務載荷本身就不大,在丟掉飛行員這個累贅之後只需要體積很小的飛機就能夠滿足要求。

相應地,飛機所需要的動力水平和燃油消耗量也大大降低,這又帶來了更低的使用成本、更長的續航時間和更強的場地適應性。

有些甚至無需專門鋪設的跑道就能夠起飛。

以專門用於偵察的“先鋒”無人偵察機爲例,其機長和翼展都只有5米左右,起飛重量不足200kg,卻可以以100公里左右的速度飛行最多9個小時,這對於一架常規的有人偵察機而言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更美妙的是,這種飛機使用的只是一臺不到3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整架飛機幾乎不涉及任何專門的航空子系統,因此無需專業地勤人員維護,基本上能維護車輛的地方就能維護這種無人機,所以師旅一級的陸軍部隊就可以使用。

這意味着過去需要及其複雜的跨軍兵種協調流程,且大概率根本申請不到的航空偵察資源,如今被直接集成在了編制內部,幾乎隨叫隨有。

哪個指揮官不想要啊。

“在這方面,咱們國內確實基本還是空白。”

被常浩南打開思路之後,孫惠中頓時感覺眼前一片柳暗花明:

“我回去之後就跟所裡面彙報,正好現在今年各高校還沒畢業,可以趁着這個機會,先組織一個無人機飛行控制研究室出來。”

後者笑得合不攏嘴,直接給自己又倒了一杯啤酒一飲而盡:

“現在新畢業的年輕人都厲害得很吶,比我們那時候是強出太多了!”

說話的時候他還不經意地瞟了餐桌對面一眼。

“呃……”

常浩南略有些尷尬地摸了摸鼻子。

顯然,這段時間某位在讀本科生有些不做人的表現讓對方對於新畢業生的水平有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但是看着處在興奮中的孫惠中,他還是決定暫時不去打擊別人的樂觀主義傾向了。

有些道理,還是需要經過現實的殘酷教育才能領悟。

……

送別了648所的幾名工程師之後,常浩南年前在蓉城這邊的任務也基本上就結束了。

殲7F的剩餘工作都需要等到兩架原型機下線之後才能進行,只是辛苦132廠的同志們,恐怕又有相當一批人要在工作崗位上面過年了。

至於他一直在構思的那套通過對進氣道相關數據進行檢測來對喘振或者其它發動機故障進行預測的理論,更是需要巨量的數據進行研究,並不是一個能靠短時間內爆肝就出結果的東西。

常浩南頗有些漫無目的地走在611所的大院裡面。

這天是臘月二十三,幾名穿着後勤制服的工人正在往旁邊的路燈杆上面掛紙紮的綵球。

照理來說,他一個並不是航空工業員工的人,學校又早已放假,這邊沒了任務應該就可以回家了。

但是一種名爲“近鄉更怯”的情感卻無時無刻不在困擾着常浩南。

在這個時間線的人們看來,他只不過是一年沒有回過家而已。

然而對於常浩南本人來說,儘管重生之前兩位老人都仍然健在,但都已經年屆古稀,而現在回到家,看到的則會是正值壯年的父母,以及十七歲的妹妹。

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他自然是想要回家的。

可是真到了隨時都能回去的時候,卻又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糾結。

進家門之後見到尚未老去的父母會是什麼感覺?

要不要給家裡人帶些禮物?

進門之後的第一句話要說些什麼?

這些問題在他腦海中不斷縈繞,並且隨着回家時日的臨近而愈發讓人感到困擾。 “小常同志!”

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是盧育英。

常浩南擡起頭,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經來到了這段時間一直工作的計算中心附近。

“今天都小年了,還沒回家麼?”

盧育英快步從裡面走了出來。

“剛纔送走648所孫工他們,還沒決定到底哪天回家。”

收拾好心情的常浩南隨便找了個理由準備應付過去:

“畢竟年前還有些收尾的事情要做。”

聽到這個回答的盧育英一愣。

他當然不知道對方內心的複雜情緒,因此理所當然地相信了這個說法。

隨後又順理成章地做出了推測:

“小常同志是準備去132廠看一看?”

“唔……”

聽到問題的常浩南也是一愣。

這段時間他忙得睡覺時間都不夠,本來並沒有這個想法。

但話既然已經說到了這裡,那麼去132廠看看製造過程中的殲10原型機似乎也沒什麼不好。

“確實,十號工程的01號機應該已經快要完工了吧?我早就想看看咱們國家自行設計的第三代戰鬥機了。”

“嗐,想去就直接和我說嘛,你又不算是外人,保密級別也足夠,無非是叫個車的事情。”

殲10絕對是華夏航空工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頁,儘管盧育英本人並未直接參與到十號工程之中,但說到相關話題的時候,言語表情中還是會流露出抑制不住的自豪:

“跟我來吧,咱們兩個一起過去。”

……

在當天傍晚的時候,在盧育英的帶領下,常浩南終於走進了132廠的總裝車間之中。

1001號原型機目前正在進行總裝,還有不少機載設備沒有安裝到位。

但作爲一個重生者,他已經能夠辨認出整架飛機的幾乎所有基本特徵——

鴨翼加三角翼的機翼組合、機身中段的蜂腰設計、尾部面積巨大的垂尾、兩片腹鰭和減速板……

看着正在飛機周圍忙上忙下的工作人員,常浩南的呼吸不由自主地粗重起來。

作爲華夏空軍的主力裝備之一,常浩南在重生前自然也親眼見過殲10。

在航空博物館裡面還曾近距離接觸過。

但現在的感覺完全不同。

他可是在132廠的總裝車間裡面!

這架對於華夏而言堪稱傳奇的戰鬥機,如今還沒有首飛。

甚至還沒有完工。

而他,將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十號工程的研發之中,成爲這段故事的親歷者。

或者說……推動者!

(本章完)

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53章 直道超車第38章 學年結束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55章 另請高明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53章 直道超車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86章 遠程偵察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109章 抉擇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
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53章 直道超車第38章 學年結束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55章 另請高明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53章 直道超車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86章 遠程偵察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109章 抉擇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