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

說到這裡,常浩南直接站起身,來到幕布旁邊,在那張圖上面一邊比劃一邊說道:

“其實我們從這張圖上就能看出來,離失穩邊界越近的區域,壓氣機增壓比越高,越高的增壓比與較高的效率代表着發動機具有越高的性能。然而失穩控制線的存在使得發動機無法工作在失穩邊界與失穩控制線之間的區域,而在大部分時候,發動機都能夠穩定工作在該區域內。可見,失穩控制線的存在實際上使得發動機的性能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

“而那套短時增穩系統是開環控制的形式,需要飛行員手動開啓,這意味着飛行習慣相對保守的飛行員可能在發動機實際尚未到達失穩控制線時就啓動這套系統,進一步降低發動機的性能潛力,而飛行習慣激進的飛行員可能直到發動機已經進入氣動失穩狀態後纔會開啓這套系統,往往這個時候發動機的工作狀態已經開始遭到破壞,進入不可恢復性失速,讓飛行安全大打折扣。”

解釋完這套傳統方式的缺點之後,他又坐回座位上,點擊鼠標放出了下一頁PPT:

“所以我在去年進行八三工程的時候,就開始考慮,能否用一種更加精確、對於發動機性能影響更小的方式來進行發動機的穩定性控制,最後在不久之前總結出了兩個新的方法,分別是穩定性尋求控制,和主動喘振控制。”

“前者是將發動機穩定性檢查融入到發動機的控制系統中,通過實時評估發動機穩定性來確定失穩控制線位置,而不是設計時假設的最壞情況,允許控制系統將穩定裕度減至最低,從而提高發動機性能。”

“而後者麼……在介紹主動穩定性控制之前,請容許我先提及一個由我自己命名的全新概念——喘振先兆。”

“喘振先兆……”

楊韋的眼神中彷彿閃過了一道光:

“你是要實時預測喘振?”

只能說大佬就是大佬,儘管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但仍然在最短的時間裡反應了過來常浩南準備幹什麼。

跟着楊韋過來的幾個人隨即露出近乎驚駭的表情。

喘振的本質是一個正反饋的自激過程,也就是說,一旦某一個部分開始發生喘振,那麼除非立即空中停車重新啓動,否則喘振會在極短的時間裡被“傳染”到整個發動機內部,並造成不可恢復性的破壞。

也就是說,對於傳統方法而言,當你監測到發動機數據異常的時候,其實已經晚了。

想要準確預測喘振,難度比準確預報天氣還要困難幾個數量級!

實際上,哪怕在喘振已經發生之後,從發動機控制系統記錄的數據中反向找到誘發喘振的工作點,都是一項相當困難的工作。

對此常浩南本人應該也有所體會。

那麼……

這是得需要多麼強的流體力學造詣,纔敢誇下海口說自己能夠實時預測喘振?

“沒錯。”

而面對楊韋的問題,常浩南只是雲淡風輕地點了點頭,同時換上了另外一張圖:

“在針對殲8和殲轟7兩型飛機發生過的一系列喘振故障數據進行分析和彙總之後,我注意到,在喘振發生之前的失速起始過程中,會有一些幅值較小的擾動波從穩定流場中形成,它們本身造成的影響非常微弱,飛行員幾乎不可能直觀感受到,然而如果此時不對發動機的工作狀態施加干涉,這些擾動波就會不斷增強,並在起始過程結束時轉變爲旋轉失速,進而發展成爲喘振,因此我把這些擾動波稱作喘振先兆。”

“因此,我的設想是,通過一系列傳感器和波形處理技術檢測這些喘振先兆,然後通過在流場中附加額外的擾動來抑制失速先兆波的形成或者發展,延緩旋轉失速的發生。”

當常浩南講到這裡的時候,另外那幾個人看他的眼神已經跟看怪物差不多了。

相當於一個人說我不光要精確預測半年後某一時刻的天氣,我還要通過技術手段控制這個時刻的天氣。

這套理論哪怕只是聽着都頗有幾分極限走鋼絲的意味,更不用說直接應用在工程領域中了。 安全餘量四個字幾乎是工程設計的最核心要素,而常浩南竟然直接表示他要把安全餘量壓到最低,同時還要保證安全性拉到最高……

只能倒吸一口冷氣了。

而大佬,則再次表現出了大佬的不凡。

楊韋摸着下巴沉思了大概半分鐘,給出的第一句回覆竟然是:

“我之前其實對這個喘振預測也稍有研究。”

這次輪到常浩南震驚了。

“你太年輕,可能不知道,但好多611所的老人都清楚,90年左右那功夫,因爲當時都在搞民產嘛,我覺得沒啥意思,所以非常認真地考慮過出國工作的事情。”

常浩南更震驚了。

這TM得虧給留住,不然損失簡直難以估量……

“總之那段時間,我關注過一些國外高校做的前沿研究,就……跟工程距離挺遠的那種,有兩個叫摩爾和格雷策的教授,提出了一個軸流式壓氣機進入旋轉失速狀態的模型,包括流量係數、壓力系數和旋轉失速幅值三個物理量,一般被叫做MG模型。”

後面所說的這些內容,倒是沒有再出乎常浩南的預料。

這個MG模型,基本上是一切喘振預測研究的起點。

稍稍停頓一下之後,楊韋又繼續說道:

“這個模型在學術研究和小試範圍還算好用,但是真正到了工程領域的話,三個物理量帶來了三個偏微分方程組,而且非線性程度非常高,我曾經找專門研究數學的朋友諮詢過,他說可以用一個叫……”

“伽遼金法?”

這一切已經進入了常浩南的節奏之中。

“對,伽遼金法,然後選擇一個三次曲線作爲特性曲線,把偏微分方程組轉換成常微分方程組再進行求解,但我個人嘗試了一下,發現應用起來的計算量大到無法想象,而且最終的結果精度也不高,總之到目前爲止看不到什麼應用潛力……”

聽完這一番介紹之後,常浩南有些汗顏,心說您這根本不能叫稍有研究,已經把我一半的工作都做完了……

不過表面上只是輕咳了兩聲:

“實際上,您剛剛說的MG模型,正是我整個思路的出發點。”

“只不過,關於強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的數值解,我最近正好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可以用在對於MG模型的優化以及後續求解過程上。”

剛剛一直泰然自若的楊韋終於也有些繃不住了。

“伱對數學……還有研究?”

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42章 破格,直博!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208章 你好,1997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109章 抉擇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26章 發個專利吧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21章 技術報國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719章 上閱兵!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26章 發個專利吧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726章 41的大勝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716章 挖牆腳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
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42章 破格,直博!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208章 你好,1997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109章 抉擇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26章 發個專利吧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21章 技術報國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719章 上閱兵!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26章 發個專利吧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726章 41的大勝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716章 挖牆腳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