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

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

另外一邊,鎬京,閻良。

在完成了發動機喘振故障的分析之後,常浩南總算騰出時間休息了幾個小時。

動力聯合攻關組還有一部分同志在檢查和分析那架01號原型機的受損情況,以確認故障的具體影響,以及排除尚有可能存在的其它事故原因,估計要等到明天早上。

這個活當然不需要常浩南去完成。

不過屬於他的任務也還遠沒有結束。

找出問題,畢竟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

關鍵還是在於解決問題。

渦噴發動機的壓氣機和之前他研究的空調用風扇雖然說起來都可以歸類爲“葉輪機械”,但其中的差距跟同樣屬於“飛機”大類的飛行者一號和安225差不多。

吃過晚飯的常浩南在閻良的廠區周圍一邊散步一邊思考着後面的計劃。

由於胸前夾着八三工程的工作證,他自然可以在整片場區內自由活動,只有少數幾個建築或者房間需要額外的許可,而正常的散步顯然不可能,也不需要到那種地方去。

所以一路上常浩南的思維完全放在了關於航空發動機的事情上面。

現行的葉輪機械設計體系中一直沿用着“定常附壁流型”的傳統思想。

而壓氣機中氣流擴壓流動導致的流動分離一旦發生,就不再是上述流型所能描述的範圍。

既然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到附壁流以外的情況,那麼在非設計狀態下出現流動紊亂或者失控也就幾乎是必然現象了。

從這個角度考慮,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改變葉片設計,拉高失速裕度,延緩流動分離的發生。

尤其渦噴14是一個已有設計,如果要進行修改的話肯定還是要保留原來的設計思想。

在經過了一段時間對於彎掠葉片的研究之後,常浩南自信能很快解決這個問題,只要負責發動機製造的410廠效率能跟上,就不至於對八三工程的進度產生特別重大的影響。

但是對於馬上就要進入三代機時代的華夏空軍而言,渦噴14終究只能是一個過渡。

它無法撐起一個大國未來的天空。

常浩南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飛到了更遠的地方。

殲10和殲11,兩種三代機的目標動力都是一樣的。

渦扇10。

但是借用他重生之前網絡上比較流行的一個段子。

1996年的渦扇10到底來沒來?

——如來。

真的是如來。

這個時候距離渦扇10的立項已經過去了將近10年時間,但要說項目本身的進度麼……

基本上就是沒有進度。

或者說是薛定諤的進度。

1987年立項的渦扇10跟渦噴14幾乎是同步發展的。

在可以說沒有任何發動機設計經驗的情況下,連渦噴14這樣的二代發動機都有很明顯的拼湊借鑑痕跡,渦扇10的情況就更不用想了。

雖然沒有像渦扇6一樣被多次更改設計目標和轉移設計地點,但是總體設計方案的多次推倒重來也是免不了的。

就連借鑑原案都中途更換過。

而這功夫渦扇10應該就正好處在某一次設計方案歸零的過程中。

其實這也很正常。

前面提到過的定常附壁流型終究是有極限的,在這種理論基礎下幾乎不可能設計出高級壓比、高級負荷的壓氣機。

因爲流動分離這件事情本身就存在兩面性。 常浩南重新想起了自己更熟悉也更有經驗的飛行器設計領域。

在大概二十多年前,飛行器外形氣動分佈的設計思想就從“定常附體流型”跨越到了“定常/脫體渦混合流型”。

也就是從“抑制流動分離”變成了“利用流動分離”——

有意造成飛行器的大迎角脫體流態,利用流動分離產生的集中渦得到附加渦升力,從而不僅大大提高了機翼的升力,也大大擴展了機翼的迎角範圍,使飛機性能出現了一次飛躍。

反映到產品上就是戰鬥機從二代機進化到三代機的那個階段。

“能不能把這種思想引入到壓氣機氣動設計裡面?”

這個念頭幾乎毫無徵兆地跳到了常浩南的腦海中。

當然,這很困難。

因爲需要充分認識葉柵內部流動,特別是分離流動的規律。

科學研究所走的一條普遍道路就是從複雜到簡單,再從簡單到複雜。

首先將具體的自然現象抽象爲一個較簡單的模型,進行研究之後得到一個基本的認識,然後逐步取消所作的假設,在基本認識的基礎上修改和擴充,直至最後得出對複雜的具體現象的全面瞭解。

典型例子是從牛頓經典力學和麥克斯韋經典電磁學,到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而如今在附面層流動這個方面,恰好是剛剛完成“從複雜到簡單”的階段。

數值模擬的話,大概只能做到二維定常計算,距離準三維甚至還有些距離。

想到這些浩如煙海的知識,常浩南的大腦隱隱有些發脹。

他重生前並不是什麼逆天大牛,很多東西也都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而上面說的這些,還僅僅是航空發動機壓氣機設計這一個領域的問題而已。

此外還有燃燒室、渦輪、風扇、軸承、尾噴口……

而設計完成之後還要落實到製造。

……

系統的能力毫無疑問是強大的,但也存在兩個限制,一是積分需求,二是需要自己首先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完成基本的思路框架構建之後才能形成項目。

雖然在重生之初,常浩南就已經意識到單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完全不夠的。

但他終究還是低估了壓力到來的速度。

“呼——”

常浩南長長呼出一口濁氣。

“還是得有團隊,而且必須得是以我爲主的團隊。”

除了要把自己研究出的新模型新理論推廣出去這個“輸出”過程之外,他還需要一個“輸入”過程。

也就是讓別人負責構建基本的思路框架,或者至少向他提供充足的理論知識。

打開系統面板,看着那只有1級的工程經驗,常浩南自嘲般地搖了搖頭。

重生之前只帶過算上自己不超過4個人的小項目。

重生之後到目前爲止也只帶過林示寬他們那幾個人。

有進步,但是還不夠。

想到這裡,他停住腳步,準備往回走。

眼前這個改進渦噴14的工作,似乎就是個不錯的機會。

(本章完)

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53章 直道超車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93章 塞翁失馬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694章 幽靈出擊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726章 41的大勝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284.第284章 覆盤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97章 柳暗花明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48章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736章 挑戰NS方程的第15步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
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53章 直道超車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93章 塞翁失馬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694章 幽靈出擊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726章 41的大勝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284.第284章 覆盤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97章 柳暗花明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48章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736章 挑戰NS方程的第15步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