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

事前很少有人會想到,在整個新加坡航展的準備階段,最吸引人眼球的型號並既不是陣風,也不是超級大黃蜂,更不是華夏的兩款客機。

而是三天內飛了十幾個架次,把諸多參展機型從世界各地運到樟宜會展現場的幾架安124。

尤其是,當一架中型直升機被從安124的貨艙里拉出來的時候,現場的記者幾乎把當天的一半膠捲都用在了這個場景上。

這還沒完。

覺得這樣下去不行的美國人也拉出來一架C5,把本來可以從隔壁蘇比克基地轉場飛過去的黑鷹直升機拆掉機翼,塞進去空運到了新加坡……

這就完全是鬥氣行爲了。

伏爾加第聶伯公司的安124每飛一趟都是要向貨主收費的,而C5則是純花錢。

當然,這功夫財大氣粗的美軍倒也不在乎這點經費就是了。

此時距離冷戰結束尚且不到10年,像安124和C5這種東西方的當家巨型運輸機還很少與公衆直接見面。

加上資訊傳播也還不夠發達,哪怕在照片上見過的人也不多。

法國代表團的領隊,同時也是法國航空航天工業協會副主席紀堯姆·勒梅爾看着周圍面露遺憾的各路記者,總算是鬆了口氣。

www¸ ttκa n¸ co 誰家正經老百姓掏錢買戰鬥機啊?

這讓很多想拍到二者同框照片的媒體都在開幕當天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新加坡航展包括開幕當天在內,的前四天是專業日,只對貿易與會者開放。

“早知如此,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包機運輸……”

結果後者很快發現這是給自己打廣告的絕佳機會,因此又送了不少俄國人自己的參展裝備過來。

東南亞和南亞雖然受到金融風暴的衝擊,但好歹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總歸比拉美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強一些……

所以爲了省事,他們就乾脆找來了運費打骨折的伏爾加-第聶伯航空公司。

再往後,局面就有些失控了。

結果美俄雙方都表示,之前只是按照正常計劃安排了貨運航線,並無這兩個型號的參展計劃。

他們可是對這次航展寄予了厚望。

由於海灣戰爭中法國人的背刺行爲(伊軍的自動化指揮系統進口自法國,但在戰爭中完全沒能發揮作用),法國武器裝備的口碑在全世界,尤其是中東國家內部出現斷崖式下跌。

口碑的恢復需要時間,所以,他們迫切需要在傳統市場以外打開局面。

好在開幕式的風頭還是沒有被搶。

消息一出,法國人總算鬆了口氣。

如果這幾天的關注度都被拉到美俄那兩邊,後面的公衆開放日根本沒多大意義。

尤其是前些天,這兩種體型和用途都相近的型號只是輪流在這裡降落,卻並未出現過針尖對麥芒的正面遭遇。

再加上蘇聯解體之後,獨聯體國家以不講道理的低價搞無差別傾銷,導致最近幾年法國的軍售情況都不是很樂觀。

最早過來的那幾個架次安124,其實多數是在給法國企業運東西。

絕對是能拉高媒體關注率的頂流。

像客機之類的還好,但戰鬥機或者直升機想要從法國本土自行飛到新加坡就有點強人所難了,更何況其中的陣風還是一架原型機。

……

隨着開幕式的禮炮聲響起,新加坡空軍A4S攻擊機與法國空軍幻影2000戰鬥機開始聯合飛行表演,總算是把媒體和各國代表團成員的注意力拉回了航展本身。

確認一切已經迴歸正軌的勒梅爾活動了一下身體,開始在超過七萬平方米的展區裡面閒逛起來。

偵察一下競爭對手們的同時,也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麼可能達成的交易。

根據他的經驗,這些第三世界國家買裝備,隨意性很強。

如果派過來的代表團級別和權限夠高,很可能因爲一時興起就掏錢。

雖然一般拿不出什麼大單,但螞蚱再小也是肉。

零售和批發都是做生意,不寒磣。

或許是因爲展區面積和參展位置距離本土較遠的原因,他們最大的兩個對手美國和俄羅斯都沒有帶來太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裝備。

此前被視作巨大威脅的多功能戰鬥機蘇30並未露面,只來了幾架勇士表演隊的蘇27,也是表演之後馬上就會離場。

作爲一次“航空展”,俄方參展的武器裝備卻非常惡趣味地以防空導彈系統爲主,最新的S300PMU2就擺在幻影2000展位的對面。 雖然好像有那麼點砸場子的意思,但總歸跟法國方面不構成直接競爭。

美國人則還是那老幾樣,F18F雖然是首次公開亮相,但畢竟是一架艦載機。

除了少數幾個國家以外,幾乎不會有誰購買一種艦載機放在陸地上使用……

繞了大半圈之後,勒梅爾頗爲滿意地點了點頭,雙手插兜,彷彿沒有對手。

享受着無敵是多麼寂寞的他緩步走向面前的最後一塊區域——

華夏展區。

此時,勒梅爾的心態已經非常放鬆了。

通過背後運作把華夏安排成爲三大主要展團之一,正是他本人提出的意見。

主要是爲了可以擠壓英俄等另外幾個主要對手的參展規模。

從實際結果來看,這個策略還是比較成功的。

儘管華夏在這兩年已經展現出了一些高速發展的潛力,但起點終究太低,哪怕給他們1.5萬平方米的展區,也只能展示一些沒什麼競爭力的東西。

“第三代戰鬥機FC10的座艙模型……”

“給空客A320製造的艙門……”

“給空客A320製造的水平尾翼……”

勒梅爾一路走馬觀花,爲自己驅虎吞狼的智慧暗中點了點頭。

雖說這裡是華夏展區,但不少參展商都是以供應商身份參展,而其中最主要的供應對象就是空中客車公司。

不誇張地說,剛一進場的幾十米距離,甚至都能被當做是法國展區的延伸。

又逛了一小段距離之後,一架雙發螺旋槳支線客機讓勒梅爾的臉色稍微變了變。

新舟60客機。

已經被證明是ATR42/72飛機的有力競爭者。

並且由於華夏已經和歐盟美國都簽署了支線飛機的適航互認,甚至也沒辦法從手續上設置障礙。

“螺旋槳支線飛機的市場不大,再說ATR這次也沒來,還好還好……”

勒梅爾這樣安慰自己。

旁邊那架被稱爲C808的百座級支線客機他沒有去細看。

內行人基本都知道,這其實是一架圖波列夫飛機換了個塗裝。

何況整個歐洲(甚至包括英國)都沒有這一級別大型支線飛機的製造商。

這應該是巴西或者加拿大人去擔心的問題。

繼續往前,勒梅爾的心情再次好了起來。

“FBC1,跟狂風差不多的戰鬥轟炸機,功能太單一,在軍售領域沒什麼威脅……”

“F7MG……是華夏F7,也就是蘇制米格21的改進型……太落後,沒什麼威脅……”

“F7F……又是米格21的……改進型?”

他擡頭看了看面前那架下頜進氣道的戰鬥機,覺得這個世界有點瘋狂。

當然,對幻影2000也構不成威脅。

更別提陣風了。

“FTC2000……”

勒梅爾皺着眉頭,翻來覆去看了幾遍面前的展板,以及展板後面的飛機。

又回憶了一下自己印象裡面的米格21。

他此時很想抓來一個華夏同行,大刑伺候逼問一番——

“你們這也能叫米格21的改進型?”

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48章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17章 院士的青睞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452章 進口替代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166章 麥道,無了?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48章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286.第286章 神盾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175章 重熔層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53章 直道超車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10章 殲8大戰F22?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58章 項目進展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719章 上閱兵!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38章 學年結束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
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48章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17章 院士的青睞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452章 進口替代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166章 麥道,無了?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48章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286.第286章 神盾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175章 重熔層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53章 直道超車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10章 殲8大戰F22?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58章 項目進展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719章 上閱兵!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38章 學年結束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