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工藝問題

第174章 工藝問題

“您是說,電火花加工工藝出了問題?”

旁邊的鐘世宏露出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可是過去渦噴14的渦輪葉片也是用同樣的方式生產的,並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故障啊?”

“未必是加工工藝本身的問題。”

常浩南習慣性地舉起手中的渦輪葉片對準光源,但僅憑肉眼顯然不可能看出什麼東西,更何況這本來就是一個已經報廢的零部件:

“我覺得更有可能是後處理和檢測過程存在疏漏。”

“這……”

鍾世宏還是不太能接受這個解釋:

“渦輪葉片是航空發動機熱端的核心部件,爲此我們專門設置了一套檢測工序,對於開孔的位置、孔徑、殘餘應力和變形情況,以及孔口的毛刺和飛邊進行檢查,只有全部通過才能被安裝到渦輪盤上面。”

“所以,雖然製造渦輪葉片的良品率不高,但我想產品的質量應該是可以保證的。”

看着身邊語速飛快地解釋質檢過程的鐘世宏,常浩南猶豫了一下,並沒有直接說出自己剛剛的想法。

“我需要一臺帶探針的金相顯微鏡。”

在這裡進行爭論是毫無意義的,找一個樣品過來檢測一遍纔是正道。

“金相顯微鏡我們這裡倒是有,但是這掃描探針……”

旁邊一名負責檢測的工程師搖了搖頭:

“多功能探針在國內暫時沒辦法自己生產,進口的話,高端光電儀器設備咱們軍工單位也買不到。”

聽到這個回答,常浩南頗爲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個年代華夏技術水平的落後是全方位的,很多東西都是有心無力,光靠他一個人在短時間內也很難解決這種系統性的問題,只能想想別的辦法。

“那其它單位呢,你們知不知道哪個高校或者科研機構有這一類設備?”

在常浩南重生之前的那個年代,是個搞科研的地方就得有幾臺差不多的電子顯微鏡,所以他也很少會關注這種問題。

“或許……可以問問連海理工大學,或者連海醫科大學?”

“我去聯繫。”

剛剛那名檢測工程師迅速轉身離開。

鍾世宏雖然和常浩南的看法不同,但是也並未阻攔。

大家的最終目的是一樣的,就是解決導致渦噴14B發生故障的技術隱患。

無論誰的意見正確,檢測結果出來就什麼都知道了。

……

要溝通的兩所大學都不是科工委下屬的高校,並且渦噴14的渦輪葉片畢竟還存在涉密問題,因此跨系統之間的溝通頗耗費了一些功夫,直到當天晚飯之前,410廠這邊才收到了明確的答覆。

連海理工那邊有一臺符合要求的金相檢測顯微鏡,但是根據購買時跟國外公司達成的協議,這臺設備以及所有相關的附件都不能移動位置,所以需要把樣品帶過去檢測。

90年代乘坐飛機的人本就沒多少,哪怕是公務或者商務出差,多數人也是出遠門纔會選擇飛機,因此即便盛京和連海都是規模不小的城市,但仍然並不是每天都有航班。 因此直到幾天之後,常浩南和鍾世宏才帶着幾名工程師,以及從產線上隨機抽取出來的兩個渦輪葉片成品乘上了飛往連海的飛機。

一架塞斯納208,綽號“大篷車”。

連支線飛機都算不上的小飛機,實際上在國外一般用在通用航空領域。

實際上,常浩南一開始甚至不認識這架飛機,只是單純覺得有些眼熟。

直到他登機之後,趁着沒起飛的功夫看了一眼前座後面放着的逃生手冊,才確定了具體型號。

也想起來了眼熟的來源——

大半年之前剛重生的那會,在劉洪波的飛行機設計課上,黃志強那個小組拿出來的水上飛機設計,就是以這架飛機爲基礎改出來的。

只不過他現在乘坐的是加長型,可以容納14名乘客。

“我之前都不知道,北方航空竟然還有這麼多塞斯納小飛機。”

飛機起飛爬升的過程中,常浩南從舷窗向下看去,發現了旁邊的機坪上還停着不少同樣的型號,塗裝也都是一樣的。

“這些年很多航空公司都在這麼幹。”

坐在他旁邊的鐘世宏一邊把上飛機之前從空乘人員那要來的毯子裹在身上,一邊回答道:

“還有稍微大一點的支線型號也很受歡迎,比如你之前參與過的新舟60、龐巴迪的CRJ200、巴航工那邊剛剛投入運營的EMB145這些,數量都不少。”

聽到這個說法的常浩南一臉震驚:

“運營這麼多小飛機豈不是要賠死?”

這個年頭在飛機上也幹不了什麼正經工作,因此倆人也只能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打發時間。

“怎麼會?”鍾世宏也是有些懵逼地反問道:

“現在對於新世紀航空客運的主流預測,就是通過小型短途客機把旅客集中到區域中心城市,再由超大型客機則把這些中心城市給連通起來,支線飛機和通航的預計需求會非常大。”

“所以這兩年巴西航空和龐巴迪都在開發全新一代的支線客機,ERJ190和CRJ700,而像是波音還有空客這種,研發重點就是那些超遠程的幹線客機。”

經過對方這麼一提醒,常浩南也總算想起來,似乎在90年代的時候,是有過這麼一股風潮,覺得客機未來的發展方向會是極大或極小,讓幾個主要的科技生產企業且走了不少彎路。

一直到新世紀真的來臨之後,大家才發現現實情況和自己的想象完全不同。

沒人願意經過那麼多次轉機,都會盡量選擇直飛航班,並且航空旅客運輸的人流量增長速度也遠超預期,尤其在華夏和北美這些地方,即便是兩個非主要城市之間的航線,也值得用小型的幹線客機去執飛。

所以像是波音777還有空客A380這些超遠程或者超大型的巨無霸很快失寵,在常浩南穿越之前,已經很少有用這些型號執飛的客運航班了。

至於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支線客機……

從龐巴迪和巴航工分別賣身空客和波音的事實不難看出些許端倪。

當然,如果只從結果上看的話,波音737/空客A320這樣150-180座級別的型號其實一直都是市場中的絕對統治者,但是在世紀之交的很短一段時間裡,它們在航司和飛機制造商心目中的地位確實有過一定的波折。

而這似乎是一個可以被利用的機會。

(本章完)

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463章 要不要安70?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34章 關鍵抉擇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372.第372章 堪比戰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317.第317章 巧合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7章 方案敲定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
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463章 要不要安70?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34章 關鍵抉擇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372.第372章 堪比戰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317.第317章 巧合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7章 方案敲定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