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直道超車

與此同時,京航大學那邊。

由於已經是暑假期間,因此課題組裡面的碩士生們都陸陸續續回了家,還留在學校的就只剩下方振、姚夢娜還有常浩南三人。

方振是準備一鼓作氣,完成那個機翼顫振分析的項目結題報告。

姚夢娜則是準備留在學校繼續學習計算流體力學仿真方面的知識。

至於常浩南……

其實是因爲他預判到了杜義山應該會找個項目讓自己加入,所以在學校等着。

因此過去的幾天裡面,他一直在繼續研究不同條件下葉片外形對葉柵內部附面層氣流分離的影響。

非要說有什麼實際收穫的話,就是《航空學報》的編輯部來了封信,表示他的論文已經被直接錄用,將在9月份正式見刊發表。

以及吳懿範把剩下的3200元尾款結給了他。

說明之前那個風扇設計應該是成功地戰勝了富士電機的競品。

當然這件事情造成的影響終究有限,只是讓常浩南的科研點數增加了4點。

好在無論是設計風扇,還是給603所做機翼顫振分析的項目都是完全依靠他自己,並沒有讓系統幫忙。

因此現在他手中總共有80點科研點數,哪怕面對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在有思路的前提下應該也足夠解決了。

不過悠閒的摸魚生活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四天之後的一個早晨,杜義山突然打來電話,讓還留在學校的課題組成員準備參加當天下午的一場專家評審會。

方振和姚夢娜聽到這個消息無不一臉懵逼,畢竟他們之前根本毫無準備,而且也從來沒見過催得這麼急的學術會議。

而早有心理準備的常浩南則是已經大概猜到了這次所謂“評審會”的真實情況。

估計是有項目要找上門了。

而且看這個架勢還不像是一般項目。

……

儘管已經提前有了心理準備,但是當常浩南在會議室門口看到裡面的情況時,還是下意識深吸一口氣,被驚得瞪大了眼睛。

房間的面積不大,只擺着兩張桌子。

裡面的人也不多,算上杜義山才四個。

但他恰好認識另外三個人中的兩個。

分別是華夏航空工業總公司董事長樑卓平和601所副所長,殲8-3總設計師楊奉畑。

由於八三工程立項遠比明確了總工程師負責制的941工程更早,所以總設計師就相當於這一型號的負責人。

最後一個是位女性,雖然沒見過,但是既然能和前面幾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想必身份也不會一般。

這樣的配置,即便只有四個人,也足以稱得上是大場面!

至少常浩南在重生之前從來沒見過此等陣仗。

第一個被請進去的是方振。

不過他只在裡面呆了不到十五分鐘就出來了。

常浩南的心態倒是還比較穩,但旁邊的姚夢娜趕緊湊了上去:

“都聊了點什麼?項目的內容麼?”

“嗯……不完全是。”方振的表情還有點懵:“除了跟咱們組項目有關的問題之外,還問了不少之前學的課本知識,好在我基本都還記得,另外就是一些和計算流體力學有關的東西,這個我就不太熟了,不過你們兩個應該擅長。”

簡單聊過兩句之後,姚夢娜就被第二個叫了進去。

她在裡面呆的時間更長一些,大概有二十多分鐘。

當姚夢娜被問到在裡面的情況時,明顯猶豫了一剎那。

“跟剛纔方師兄說的差不多,但是最後那個白頭髮的姓楊的專家問我,咱們給603所做的那個顫振模擬項目能不能用在作戰飛機上面。”

Wшw¸ttkan¸CΟ

楊奉畑的名字在這個年代還並不算很出名,所以姚夢娜不知道對方是幹什麼的也很正常。

“你怎麼說的?”

“之前師弟跟我專門說過這個事情,咱們研究大展弦比平直翼的時候是把研究對象視爲樑式機翼然後用偶極子格網法,一般作戰飛機都是三角翼或者後掠翼,沒辦法直接生搬硬套。”

姚夢娜說着朝常浩南投來了感激的一瞥,事到如今任誰都能看出來這架勢不一般,說是評審會其實更像是一次面試,所以多答上來一個問題必定是有好處的。

終於輪到常浩南進去了。

實際上,把他一個本科生放到最後,本來就說明了一些事情。

當常浩南在靠近門口的那張桌子後面坐好之後,雖然對面四個人的動作並沒有什麼變化,但他可以明顯感覺到,現場的氣氛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經過了簡短的開場環節之後,雙方之間的交流很快進入了正題。

前面的問題都是由樑卓平提出的,跟姚夢娜和方振並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當常浩南表示自己最近在研究採用葉片彎掠設計控制葉輪機械葉柵內渦結構的課題時,旁邊的另外兩個人幾乎同時眼前一亮。

尤其是常浩南一開始沒認出來的那個女人,幾乎馬上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根據開場時的介紹,她是國防科工委系統工程三司的司長,姓周。

“你對壓氣機設計也有研究?”

“是的。”常浩南點頭:“雖然飛行器總體設計和航空動力設計中間確實有一些區別,但流體力學理論原理和計算仿真的工程方法是通用的”

“實際上不僅壓氣機設計,我認爲包括相關的材料和製造工藝也是一樣的道理,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如果能夠掌握了基本理論和方法論,在更加廣闊的範圍內進行跨界研究也是完全可能的。”

“就以壓氣機葉片製造爲例,其中一大難點就是數控銑削加工過程中會因爲裝夾力、切削力、內應力等原因產生不可恢復變形, 進而影響產品質量,這一問題一般認爲只能靠加工經驗和材料升級來解決。

“但實際上,完全可以利用流動應力與應變、應變率、溫度等變形參數之間的數學函數關係建立材料的本構模型,從而用數值方式對加工過程中葉片的變形情況進行計算,從而實現更高的加工精度和更穩定的產品質量。”

“又比如同樣是航空發動機的渦輪葉片,由於長期工作在強烈熱衝擊與複雜循環熱應力工況條件下,因此相比壓氣機葉片要求更高,需要採用熔模精鑄進行製造,然而通過傳統的經驗+試錯法優化工藝參數的效率很低,我們作爲經驗和經費都不夠充裕的後發國家想依靠這種方法超越別人非常困難。”

“但熔模精鑄工藝本質上可以被概括爲充型和凝固兩個過程,前者是我們熟悉的流動過程,而後者則是一個傳熱和相變過程,再加上跟銑削加工過程類似的應力應變問題,在綜合考量之後仍然可以對整個過程進行數值計算,從而實現對鑄造過程的精密計算和控制,大大提高效率。”

當常浩南說到這裡的時候,包括杜義山在內,對面四個人看向他的眼神都已經變了。

這個大三學生的野心遠遠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

設計也好,製造也好。

越過時間和資金消耗最多的經驗積累和試錯部分,直接用數學和物理的方式來解釋一切,這樣就可以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全方位地拉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甚至是彎道……

不對。

直道超車!

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83章 趕赴閻良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98章 緊急起飛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260.第260章 殲轟7MLU?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317.第317章 巧合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48章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50章 搶人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93章 塞翁失馬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600章 軸承,壞了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726章 41的大勝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222.第222章 轟6AIT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190章 波斯雄貓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21章 技術報國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194章 首見殲10(下)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
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83章 趕赴閻良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98章 緊急起飛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260.第260章 殲轟7MLU?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317.第317章 巧合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48章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50章 搶人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93章 塞翁失馬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600章 軸承,壞了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726章 41的大勝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222.第222章 轟6AIT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190章 波斯雄貓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21章 技術報國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194章 首見殲10(下)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