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儒門仙物

李玄都和宋政如此僵持片刻之後,各自退後。

宋政深深看了李玄都一眼,說道:“清平先生不僅得了地師的‘陰陽仙衣’和‘太陰十三劍’,還學了‘蝕日大法’,要知道這‘蝕日大法’乃是無道宗秘傳,就連澹臺雲也不曾學得,難不成也是地師所傳?我倒是有點分不清了,清平先生到底是老李先生的弟子,還是地師的弟子?”

這卻是誅心之言了,用意也十分明顯,便是要挑起李玄都和李道虛的矛盾。人性就是這般,明知道溜鬚拍馬未必對自己有益,仍舊會樂意去聽,而明知道有些言語是挑撥離間,還是會往心中去。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李道虛和李玄都之間沒有分歧不和,就算是宋政想要挑撥,也無從着手。這已經不能算是陰謀,而是光明正大的陽謀了。

李玄都臉色不變,說道:“又來了,我說了,不要玩這些虛的,來點實的,堂堂‘魔刀’、聖君的丈夫,就只會耍嘴皮子麼?如果真是如此,也難怪聖君瞧不上宋先生。”

宋政的臉色微微一沉。都說打蛇打三寸,他別的都可以不在乎,唯獨在女人一事上例外,別的女人也就罷了,澹臺雲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又格外不同。

李玄都出身清微宗,若論口舌,那也是不饒人的,又道:“我與聖君算是薄有交情,聖君卻從未當着我的面提起過宋先生,宋先生知道是什麼緣故嗎?”

宋政怒極反笑,“倒要請教。”

李玄都輕描淡寫道:“大約是失望至極吧。”

李玄都這話卻是一語雙關,澹臺雲當然對宋政失望,不過只是因爲宋政在感情上對不起她的緣故。可在宋政看來,卻不是這般,澹臺雲之所以對他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是因爲他在外面花心,而是因爲他落魄了,不再是邪道領袖,只是一個廢人,所以澹臺雲瞧不上他了,若是因爲感情的緣故,那麼澹臺云爲何早不發難?

這裡頭的事情誰也說不清楚,正如李玄都和李道虛的分歧,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多年積累,甚至延續了司徒玄策和李道虛的分歧。澹臺雲對於宋政的不滿也並非一天兩天,只是到了宋政逃亡金帳才徹底爆發而已,宋政平日裡對澹臺雲的心事渾然不覺,到了澹臺雲忍無可忍的時候又覺得突然。所以李玄都此言在宋政聽來,刺耳無比。一個男人,一個心高氣傲的男人,被自己在意的女人否定,這其中的打擊和屈辱,當真是難以忍受。

若是以前,宋政也不會往心裡去,可金帳一戰,澹臺雲出手救下了李玄都,而他在來玉虛峰之前又在澹臺雲那裡碰了個釘子,宋政見過的女人多了,男女之事經歷得多了,便不得不去多想。只是宋政絕難料到,澹臺雲對於李玄都並無什麼男女心思,至多就是想做李玄都的丈母孃。此心陰暗,以此心度人,則人人似鬼。此心光明,以此心度人,則人人如龍。

宋政深深吸了一口氣,“久聞清微宗之人能言善辯,言辭鋒利,今日算是領教了。”

李玄都微微一笑,“知道就好。”

宋政發現自己有些小覷這位清平先生,若論洞察人心,比不得地師徐無鬼之流,也是不容小覷。他正要說話,李玄都卻是一振雙袖,“陰陽仙衣”上的十三道劍影開始遊動。

到了此時,李玄都不想再與宋政廢話,該分出個勝負了。

就在此時,宋政的手中出現了一本書,有風吹過,書頁“嘩嘩”作響。

宋政望着李玄都,不緊不慢地說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李玄都眉頭一皺,驟然出手。

不過宋政毫不爲意,只是舉起手中的書,突然之間,光芒大盛,將兩人的身影全部籠罩。待到光芒消散,已經不見了兩人的身影。

此等變化,實在是出乎衆人意料之外,便是一直不動聲色的李道虛也面露詫異之色。反倒是儒門衆人,尤其是儒門的幾位隱士,臉色不變,顯然早有預料。

宋政所持書卷,乃是儒門中的一件至寶,貨真價實的仙物,不遜於“陰陽仙衣”。

因爲儒門並不與道門相通,所以道門之中無人知道這件仙物的存在。

這件仙物並非出自心學聖人和理學聖人之手,而是來自更久遠的聖人時代。

當年聖人帶領弟子游歷天下各國,也就是後來開創儒門基業的七十二賢,其中有一位冉子,他在跟隨聖人遊歷的過程中寫了一本遊記,記載所見所聞和聖人的言行,只是那時候的儒門遠不像今日這般一家獨大,還有諸子百家等衆多對手,甚至太上道祖還在人間,便是聖人也不是舉世無敵了,比如聖人的大弟子,就死於刀兵之下,臨死之前被人擊斷纓帶,這位先賢留下“君子死而冠不免”的遺言後結纓而死。冉子也是死於一場意外,只留下了這本未曾完成的遊記。

冉子死後,聖人哀嘆其“亡之,命矣夫!”隨後帶走了這本遊記。在聖人即將離世的時候,在遊記上寫下“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之語,其中意思是過去的一切就好似奔流的河水一般,無論白天黑夜,都在不停歇地流逝着,一去不復返,感概世事無常,變化之快。

在聖人離世之後,這本未完成的遊記竟是生出了新的變化,開始自行衍生故事,以冉子的遊記爲背景,自行推演出後來的種種發展走向,其中有聖人如何完成遊歷,聖人的弟子們又是如何建立儒門,繼而儒墨之爭,法家自立,祖龍一統天下,又有赤帝斬白蛇,取代祖龍,然後儒道相爭,儒門大勝,罷黜百家而獨尊儒術,在此之後,又有太平道、天師教起事,三分天下、南北二朝、千秋亂世,又有繁華盛世,女帝臨朝,及至大晉立國,金帳南下,大魏驅逐金帳等等。

時至今日,這本遊記還在自行書寫故事,是一本讀不盡之書,永遠也沒有完結。之所以說是故事,是因爲其中許多種種與真實歷史有所不同,多了某些人,也少了某些人,有些該死的人未死,有些未死的人卻偏偏死了,導致與史書記載有了偏差,故而儒門中人稱之爲故事,或者說是一個與現世相似又有細微不同的書中世界。

此時李玄都和宋政便是進入了書中世界。

李玄都只覺得眼前一片光亮,當光芒漸漸暗淡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已然不在玉虛峰上,而是身在一處海島之上,腳下是白色的沙灘,砂礫很細,好似麪粉細鹽,在不遠處則是一片青翠,樹叢之中依稀可見黑瓦白牆。

李玄都有了片刻的恍惚,因爲他認得這個地方,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不僅僅是親身經歷,甚至在進入“玄都紫府”歷經考驗的時候,也不止一次夢迴此地。

清微宗。

這是自家師門所在,不過如果不算上夢迴此地,李玄都已經有些時日沒有回來,上次回來還是道門和談的時候,此後他又去了龍門府、白帝城、唐家堡、樓蘭城、“玄都紫府”等等,時間不長,但回憶太多,彷彿已經是許久之前。

不過李玄都有些拿捏不準,他到底是被宋政以大神通從玉虛峰上挪移回了清微宗,還是又進入了一處幻境之中。

李玄都想了想,信步上前,果然沒走幾步,就有兩名天魁堂弟子現身,喝道:“來者何人?”

李玄都停下腳步,望向兩人。

兩人上下打量着李玄都,全然不似認得他的樣子。

李玄都立時肯定,這裡不是真實的清微宗,其他清微宗弟子也就算了,駐守蓬萊島的天魁堂弟子萬不可能不認識自己。

李玄都沒有貿然出手,而是輕輕哼了一聲,“這便是清微宗的待客之道嗎?”

如今的李玄都,居於高位,境界修爲更是當世絕頂,自然氣勢不凡,這一聲輕哼,落在兩名天魁堂弟子的耳中,當真如炸雷一般,竟然是下意識低頭,加了小心,輕聲問道:“敢問貴客是?”

李玄都道:“我是應陸先生之邀前來做客的。”

如果此處是幻境,李玄都還不能確定這是什麼時候的清微宗,所以他也不好貿然說出人名,不過陸家和司徒家是清微宗中僅次於李家的大姓,傳承久遠,歷代都有人在清微宗居於高層,又不像李家之人那般因爲姓李之人太多而不得不以名字來區分,只說一個姓氏,應該沒有問題。

兩名天魁堂弟子聞言後交換了一個眼神,其中一人說道:“原來是陸先生的貴客,陸先生此時正在島上,容貴客稍待,我這就去通稟。”

李玄都點了點頭,負手而立。

兩位天魁堂弟子分工明確,一位天魁堂弟子留在此地,半是陪客,半是監視,另一人則是轉身離去。

不多時後,一個人影匆匆而至,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

李玄都聽到這個聲音,立時心中大定。

只見來人頭上綰着八寶攢珠髻,上着百蝶穿花玉白錦緞上衣,下着碎銀長裙,一雙丹鳳眼,兩彎柳葉眉,粉面含威,不是陸雁冰是誰。

第一百四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五十六章 王霸之辯第十六章 循蹤而至第四十一章 陳放之第七十九章 較力賭鬥第二百零七章 觀海樓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各展神通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劍成陣第四十章 近墨者黑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鏡中花第二百一十一章 準備入關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氏家主第一百九十九章 過去第二百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四章 盜墓賊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百一十六章 清微宗密辛第二百八十一章 廣寒宮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聚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龍翻身第四十三章 煉屍陣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七十五章 術法之道第二百章 忘八無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夢一場第四十五章 棋士魏臻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刑第一百四十九章 傳功第一百二十六章 結盟第十五章 路途記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十二部第九十二章 血祭大陣第一百六十二章 落花流雲第三十二章 少年江湖第一百八十三章 真境精舍第三十二章 城牆之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百足之蟲第九章 新榜第一百五十九章 閣皁高人第四十四章 人心似水第七十四章 江湖世故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而不僵第五十九章 三清祖師第二百三十二章 明升客棧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一百七十章 六個半人第六十二章 手段各出第四十九章 二十里橋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虛幻境番外七第七十六章 遼東三州第二十章 壁立千仞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四十六章 冰雪消融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九十三章 洞內激戰第三十章 嶺南馮氏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舟而至第一百四十七章 白裘公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宮洞天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婚第七十二章 瘋子無月第二百一十九章 牙尖嘴利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二百一十五章 釋經第四十四章 江湖傳言第一百章 客卿道侶第一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八章 父子第十八章 佛渡有緣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風雷之變第二百一十九章 投誠第一百零七章 中秋賞月第二章 病與藥第四十一章 坐地分贓第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八十章 乾坤倒轉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二百零四章 一劍裁第一百五十四章 樞機第六十七章 對坐夜談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迴響第一百七十七章 兩女第七章 各出手段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八十二章 二度破陣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妙姬第四十八章 行走江湖第三十一章 趙姓公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就在今天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六十一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零七章 唯我爲天第二百一十一章 纏心絲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四十三章 煉屍陣第六十一章 三綱陣
第一百四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五十六章 王霸之辯第十六章 循蹤而至第四十一章 陳放之第七十九章 較力賭鬥第二百零七章 觀海樓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各展神通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劍成陣第四十章 近墨者黑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鏡中花第二百一十一章 準備入關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氏家主第一百九十九章 過去第二百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四章 盜墓賊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百一十六章 清微宗密辛第二百八十一章 廣寒宮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聚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龍翻身第四十三章 煉屍陣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七十五章 術法之道第二百章 忘八無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夢一場第四十五章 棋士魏臻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刑第一百四十九章 傳功第一百二十六章 結盟第十五章 路途記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十二部第九十二章 血祭大陣第一百六十二章 落花流雲第三十二章 少年江湖第一百八十三章 真境精舍第三十二章 城牆之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百足之蟲第九章 新榜第一百五十九章 閣皁高人第四十四章 人心似水第七十四章 江湖世故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而不僵第五十九章 三清祖師第二百三十二章 明升客棧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一百七十章 六個半人第六十二章 手段各出第四十九章 二十里橋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虛幻境番外七第七十六章 遼東三州第二十章 壁立千仞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四十六章 冰雪消融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九十三章 洞內激戰第三十章 嶺南馮氏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舟而至第一百四十七章 白裘公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宮洞天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婚第七十二章 瘋子無月第二百一十九章 牙尖嘴利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二百一十五章 釋經第四十四章 江湖傳言第一百章 客卿道侶第一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八章 父子第十八章 佛渡有緣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風雷之變第二百一十九章 投誠第一百零七章 中秋賞月第二章 病與藥第四十一章 坐地分贓第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八十章 乾坤倒轉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二百零四章 一劍裁第一百五十四章 樞機第六十七章 對坐夜談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迴響第一百七十七章 兩女第七章 各出手段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八十二章 二度破陣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妙姬第四十八章 行走江湖第三十一章 趙姓公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就在今天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六十一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零七章 唯我爲天第二百一十一章 纏心絲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四十三章 煉屍陣第六十一章 三綱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