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投誠

姜夫人的這番話並非是無的放矢。

在此之前,是兩大勢力對抗,人是豎向劃分。簡單來說,道門大掌教和道門普通弟子都是道門陣營,儒門魁首和普通儒生都是儒門陣營,不論貴賤,只分立場。

可均田免賦之後,便是將人橫着劃分。佔有土地的人在上方,對於均田免賦極力反對。沒有土地的人在下方,對於均田免賦極力支持。

這纔是真正的誅心之處,這是要挖斷儒門的根基,不僅僅是儒門的經濟根基,也是儒門的思想根基,若是天下之人都以橫向來區分,儒門所倡的禮教、規矩何存?

萬幸的是,道門內部也有高下貴賤之別,包括秦清在內,許多人怕被引火燒身,還是有所保留,所以現在是民心可用卻未用。

衍聖公也明白這個道理,他甚至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那就是李玄都對此樂見其成,不僅僅是針對儒門,也在暗暗地針對道門,只是衍聖公現在已經顧不得這些了,儒門的根基會不會被挖斷,道門會不會民心所反噬,這都不是他該關心的問題,他要關心的是聖人府邸能否延續下去。

眼下的局勢十分清晰明朗,秦襄大軍兵臨城下,道門高手雲集蓬萊島,聖人府邸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一個不慎,便是數千年的傳承斷絕於自己之手的局面,那他便是萬死難贖,又有什麼臉面去見列祖列宗?

姜夫人問道:“儒門那邊是什麼意思?”

衍聖公苦笑道:“幾位大祭酒都語焉不詳,不過話裡話外的意思是一樣的,他們此時只能固守帝京,無力馳援聖人府邸,我們、我們只能自求多福。”

姜夫人閉上了雙眼。

過去都是她與隱士們聯絡,可如今七隱士也是自顧不暇,前前後後已經死了三人,再想指望他們,已經不大現實了。至於大祭酒們,本就是以主和派爲主,此時不願前來也在情理之中。

姜夫人感到一股深深的疲倦,下意識地人用手揉了揉自己的眉頭,隨意問道:“事到如今,你是什麼看法?”

“兒子的意思是……”衍聖公故意停頓了一下。

姜夫人擡起頭來,望向衍聖公:“但說無妨。”

衍聖公沉聲道:“兒子覺得,母親還是快些逃走吧。”

“什麼?”姜夫人一怔。

衍聖公又重複了一遍:“母親還是快些逃走吧,離開聖人府邸,去帝京,去投奔隱士們。”

姜夫人萬萬沒想到兒子竟然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一時間竟是有些沒有反應過來。

衍聖公仍是站着,仍舊十分恭敬,不過這是多年以來,他第一次向母親提出如此無禮的要求。

過了片刻,姜夫人終於是明白了衍聖公話語中的含義,滿面不敢置信,伸手指着他,微微顫抖:“你再說一遍?”

衍聖公又重複了一遍:“母親快些逃走吧。”

“你要趕我走?”姜夫人強壓着怒氣,“你憑什麼趕我走?”

衍聖公輕聲道:“兒子是爲了母親好,當年與李夫人不和的是母親,現在出頭與清平先生爲難的還是母親,如果道門打了過來,母親焉能有幸理?所以母親還是快些逃走,最起碼能保住性命。”

姜夫人語氣稍稍緩和,卻不肯退步:“他們敢!”

衍聖公平聲靜氣道:“誰告訴母親他們不敢的?如果他們不敢,那紫燕山人是怎麼死的?還有青鶴居士、虎禪師,總不會是老死的。”

姜夫人臉色變化不定。

衍聖公繼續說道:“認真說起來,我們聖人府邸與清微宗是有深仇大恨的,母親與李卿雲有舊怨,司徒玄策因龍老人而死,李卿雲間接因爲此事而死,母親又與龍老人過從甚密。母親不要忘了,司徒玄策的師弟張海石還在人世,李卿雲的妹妹李非煙也在人世,他們都是李玄都的親近長輩,如果他們執意讓母親償命,要殺母親泄憤,母親覺得李玄都會不會聽從他們的建議?”

姜夫人的臉色終於是變了:“那你呢?”

衍聖公平靜道::“母親可以走,我是衍聖公,是一家之主,所以我不能走,難道母親忘了當年的北宗和南宗之爭?我總要留下來,給祖宗一個交代,這是我應有的責任。”

衍聖公的北宗和南宗,是金帳入主中原時發生的事情。一部分聖人後裔跟隨大晉朝廷去了南邊,受到大晉的冊封,是爲南宗。一部分聖人後裔留在北方,受到金帳的冊封,是爲北宗。於是就有了南宗和北宗,最終以南宗隨大晉滅亡而結束。

衍聖公話裡的意思很明白,他不想重蹈覆轍,祖宗的名義在前,姜夫人也無話可說。

姜夫人站起身來:“如今看來,也只能如此了,暫且避上一避,我什麼時候走?”

衍聖公低聲道:“兒子以爲,母親還是儘早動身爲好,若是被道門高手堵在家中,想走也是不能了。”

姜夫人深深地看了兒子一眼,似乎她一直以來都小看了這個兒子,直到今日她才發現,這個兒子早已有自己的想法,不再是那個被自己庇護在羽翼下的孩子了。

於是她說道:“你也小心。。”

“有勞母親關心。”衍聖公恭敬依舊。

姜夫人不是拖泥帶水之人,也沒什麼需要收拾的,自有須彌寶物,就這麼離開了聖人府邸。

就在姜夫人離開聖人府邸的第二天,李玄都率領道門衆人抵達東平府。

百姓們不知道李玄都是誰,不過消息靈通的頂尖士紳們卻是知道的,他們甚至知道的李玄都的地位還在秦襄和秦道方之上,“齊王”的名號不是虛的。

在士紳們看來,李玄都自然是爲了聖人府邸而來。

李玄都的確是爲了聖人府邸而來,抵達東平府後就讓人給聖人府邸送了帖子,不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李玄都這次不是爲了儒道相爭的事情,也不是爲了給當年的事情討要一個說法,他是爲了新政而來。

所謂新政,也就是秦襄和秦道方已經開始推行的均田之策,所有士紳大戶丈量、清退名下田地,補繳稅款,無力補繳則以名下田地衝抵。

所有人這才恍然想起,原來聖人府邸纔是東平府最大的地主,擁有最多的田地,而且不僅僅是二百年不繳稅,怕是千餘年都有了。

一時間,所有人都暗自雀躍起來,有等着看李玄都笑話的,也有等着看聖人府邸的笑話的。那些被沒收了田地的士紳開始幸災樂禍,不管誰倒黴,都能讓他們心裡更好受些,最好是來個兩敗俱傷。也有人希望聖人府邸能頂住李玄都的壓力,意味着齊州還有“光復”的那一天,到那時候,齊州就又是他們的天下了。

在許多人的期待和矚目之下,李玄都象徵性地遞了拜帖之後,便直接登門。

聖人府邸這邊的應對則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之外,竟是大開中門,衍聖公親自出迎,禮遇規格等同接待親王,真是把李玄都當作齊王看待了。

李玄都站在大開的正門前,擡頭望向大門正中上方的高懸着藍底金字的“聖府”匾額,又將目光移向大門兩旁明柱上懸掛着的對聯,輕聲念道:“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陪在李玄都身旁的衍聖公額頭上滲出冷汗,摸不準李玄都的意思。

李玄都笑道:“聖人府邸富貴沒了頂,聖人的學說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聖人之家的禮樂法度,也就能天地並存,日月同光。與之相較,大真人府的‘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便算不得什麼了。龍虎鬼神豈能與天地日月相較?”

衍聖公的臉色微微發白:“清平先生言重了。”

李玄都一笑置之,邁步走入聖人府邸。

穿過第一進狹長的庭院,便是聖人府邸中路的第二道大門,俗稱二門。門楣高懸“聖人之門”豎匾。平時只走腋門,正門不開,以示莊嚴。不過今日還是例外,二門大開,恭迎李玄都。

李玄都毫不客氣,入聖人之門,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瓏、別具一格的屏門,門楣因懸世宗皇帝親頒“恩賜重光”匾額,故稱“重光門”。重光門平時是不開的,每逢大典、皇帝臨幸、宣讀詔旨和舉行重大禮儀時,才鳴禮炮開啓。不過衍聖公大約是想通了,前面兩道門都開了,也不差這最後一道,所以同樣是門戶大開。

李玄都以極爲罕見的禮遇連過三門,來到正堂,分而落座。

衍聖公低眉斂目:“清平先生的來意,在下已經知曉。”

李玄都隨手端起一碗清茶,輕呷一口,問道:“那麼衍聖公是什麼意思?”

衍聖公道:“聖人府邸願意將名下所有土地全部獻出,若是還不足以補齊稅款,聖人府邸願意以家財填補,只求能夠保留至聖廟和至聖林。”

李玄都有些意外,不過沒有立刻應下,而是說道:“家廟和墓田,這是公產,當然予以保留。只是田地,我還是那句話,該是多少就是多少,多一分不取,按照規矩來,以示公正,不知衍聖公意下如何?”

衍聖公低頭道:“清平先生所言甚是,倒是我考慮不周了。”

李玄都看了眼這位衍聖公,又問道:“姜夫人呢?”

衍聖公猶豫了一下,低聲道:“家母不識大勢,仍要負隅頑抗,在下不願看到祖宗基業因家母一人而毀於一旦,故而已經與家母決裂,將她趕出了聖人府邸。”

“萬惡淫爲首,百善孝爲先。這可是不孝之舉,衍聖公就不怕被天下人唾罵?”李玄都故意問道。

衍聖公輕聲道:“只要能夠保全祖宗基業,些許罵名,不足道哉。”

“好。”李玄都撫掌道,“衍聖公果然是識大體,知進退,能屈能伸,大丈夫也。”

衍聖公如何聽不出李玄都話語中的譏諷之意,只是他絲毫不爲所動,只是深深低下頭去。

李玄都明白衍聖公的用心,無非是兩頭下注。儒門勝了,他可能會丟掉衍聖公的位置,換成族中其他子弟繼承,但聖人府邸卻是保住了。道門勝了,他不僅保住了聖人府邸,也保住了衍聖公的位置。而且作爲主動投誠之人,地位要比戰敗之人高上許多,甚至有可能被道門扶持爲控制儒門的傀儡。

衍聖公知道李玄都知道他的用心,兩人心照不宣,誰也不曾點破。

這個結果,在李玄都的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畢竟衍聖公也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早有前例。

金帳來了拜金帳,大魏來了再拜大魏。

如今遼東來了,拜遼東也不是什麼不可思議之事。

不過也不能說聖人府邸沒骨氣,其實南下的南宗纔是大宗嫡系,當年大晉南下,聖人府邸嫡系帶着聖人世傳的木像南下,是爲南宗。大晉亡後,金帳欲將衍聖公的爵位還給南宗,被拒,金帳汗王稱讚其:“違榮而不違親,真聖公後也。”在南北兩宗的血脈傳承中,南宗一脈相承,血統純正,始終未變。江湖傳聞,北宗一脈已經被偷樑換柱,父系血脈兩次變更,似乎還有金帳人的血統,不知是真是假,衆說紛紜。

從風骨上來說,南宗倒是更有擔當。

不管怎麼說,李玄都決定接受這次投誠,他不在乎聖人府邸的血脈是真是假,他只要世人知道,聖人府邸向道門投誠了。儒門之人都不相信儒門了,其他人還如何相信儒門?

李玄都離開聖人府邸後,秦道方立刻派人丈量聖人府邸名下的所有田地。

打算看熱鬧的士紳們等到了如此結果,說不出是何種感受,驚訝有之,憤怒有之,悲涼亦是有之。

就連聖人府邸都跪了,他們還能強撐嗎?難道齊州真要改天換日了嗎?

不過也有些士紳在徹底絕望之後,反而決定捨命一搏,要麼是暗中抵抗,收買丈量土地的差役、兵丁,意圖矇混過關,亦或是藏匿家財,偷偷轉移財物。要麼是公開反對,召集人手,殺了辦事差役,直接造反。

秦道方對此早有準備,悉數鎮壓,從重從嚴,不留絲毫情面。

第八十三章 太平七老第一百零八章 天劫將至第二十五章 七寶菩提第十章 勒合蔑第十章 屍丹之用第二百零六章 四時劍第一百一十五章 艾伊娜第七十三章 諸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採生第二百二十六章 口供第七十二章 情孽第十三章 墓冢疑雲第一百七十五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雷之憂第七十三章 諸王第九十一章 了斷第五十五章 春雨第一百零一章 五大家族番外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死燈滅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太座第七十一章 夜半客至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老堂第七十三章 諸王第一百八十章 念念不忘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七十三章 叔叔嫂嫂第六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姓姐弟第一百四十三章 靈丹妙藥第四十四章 牝女老嫗第一百六十五章 冰肌玉骨第七十章 老汗第二百三十三章 曲畢飛書至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八十五章 借頭顱第二百四十章 談和第六十五章 紅粉骷髏第一百三十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二十二章 百劍觀音第二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一百五十一章 講經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星陣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三十二章 家傳劍法第七十一章 報仇第六十八章 相會天蒼山第十一章 袖裡青蛟第二十八章 人心似水第一百六十六章 殺大巫第一百零一章 人質第一百六十六章 錢能通神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第一百二十七章 山不就我第一百九十六章 點評第一百二十六章 合衆議事第六十七章 帝京貴人第一五十六章 牽涉第一百五十章 一個拳頭第五十二章 會面第七十八章 出劍與否第七章 藏書樓第二百二十三章 魔刀第一百四十一章 發配北海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二百五十章 貴人第七十九章 正一掌教第一百二十五章 白蓮坊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政第九章 城頭故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第九十章 破法相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一百七十七章 倉皇而逃第六十八章 一劍破敵第二十九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五十章 金陵錢家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三十五章 以死謝罪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道玄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雪時節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難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追逃第二章 太平客棧第八十七章 夜談第六十六章 小死大睡第二百六十九章 張龍第八章 定親第五章 八方雲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儒生寧憶第二十一章 無欲則剛第八十五章 術士書生
第八十三章 太平七老第一百零八章 天劫將至第二十五章 七寶菩提第十章 勒合蔑第十章 屍丹之用第二百零六章 四時劍第一百一十五章 艾伊娜第七十三章 諸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採生第二百二十六章 口供第七十二章 情孽第十三章 墓冢疑雲第一百七十五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雷之憂第七十三章 諸王第九十一章 了斷第五十五章 春雨第一百零一章 五大家族番外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死燈滅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太座第七十一章 夜半客至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老堂第七十三章 諸王第一百八十章 念念不忘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七十三章 叔叔嫂嫂第六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姓姐弟第一百四十三章 靈丹妙藥第四十四章 牝女老嫗第一百六十五章 冰肌玉骨第七十章 老汗第二百三十三章 曲畢飛書至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八十五章 借頭顱第二百四十章 談和第六十五章 紅粉骷髏第一百三十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二十二章 百劍觀音第二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一百五十一章 講經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星陣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三十二章 家傳劍法第七十一章 報仇第六十八章 相會天蒼山第十一章 袖裡青蛟第二十八章 人心似水第一百六十六章 殺大巫第一百零一章 人質第一百六十六章 錢能通神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第一百二十七章 山不就我第一百九十六章 點評第一百二十六章 合衆議事第六十七章 帝京貴人第一五十六章 牽涉第一百五十章 一個拳頭第五十二章 會面第七十八章 出劍與否第七章 藏書樓第二百二十三章 魔刀第一百四十一章 發配北海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二百五十章 貴人第七十九章 正一掌教第一百二十五章 白蓮坊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政第九章 城頭故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第九十章 破法相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一百七十七章 倉皇而逃第六十八章 一劍破敵第二十九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五十章 金陵錢家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三十五章 以死謝罪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道玄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雪時節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難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追逃第二章 太平客棧第八十七章 夜談第六十六章 小死大睡第二百六十九章 張龍第八章 定親第五章 八方雲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儒生寧憶第二十一章 無欲則剛第八十五章 術士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