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樞機

因爲“玄都紫府”是自成一界的洞天,所以無法打破陰陽界限,便無法開啓“陰陽門”,只能飛掠或是奔行。

巫陽帶着李玄都進入中土地域之後,周圍的景色又是一變,沒有隨處可見的高大蕨類,也沒有漫天冰雪,一切都與外界無異,土地平曠,有山水樹木,有花鳥魚蟲,有飛禽走獸,當真是人間仙境一般了。

巫陽與另外五位大巫決裂不過最近一年之事,過去多年,她也曾居住在此地,所以對於此地十分熟悉。雖說此地還有巫彭精心佈置的陷阱,但在上次衝突的時候,已經被她破去大半,短時間內無法恢復,所以巫陽和李玄都很快便來到了中土地域的正中位置。

此地是一座山谷,但見山谷的入口處兩邊山峰壁立,擡頭望天,只餘一線,這一線之間有小溪流淌,山青水碧,景色極盡清幽,只是四下裡寂無聲息,隱隱透着兇險。

巫陽渾然不以爲意,踏着溪水溯溪上行,在溪水的兩側岸上,遍植桃樹,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李玄都倒是想起一個典故,夸父逐日,臨死前將手杖一拋,化作鄧林,也就是桃林,對於道門來說,桃木有辟邪、破邪之用,許多驅鬼法器就是以桃木製成,只是不知在巫教典故中,桃林又有什麼寓意。

待到溪水盡頭,卻是一面山壁,山壁上以人力開鑿出一條通路。巫陽帶着李玄都走入其中,其中仿若城門洞一般,十分寬闊,巖壁也被十分光滑。大約行了百餘丈的距離,眼前豁然開朗。谷中草木青翠欲滴,繁花似錦,風物佳勝,是個罕見的美景之地。信步而行,只見路旁仙鶴、白鹿成羣,盡是見人不驚。在遠處,土地平曠,種有竹林,依稀可見幾座高腳屋立於其中。

巫陽停下腳步,指着遠處的房屋說道:“這就是我們的居處了。”

李玄都問道:“陣法樞機也在此處?”

巫陽點了點頭,“陣法樞機在中土地域,我們的藥園在東木地域,煉丹的丹爐在南火地域。”

李玄都好奇道:“你不是說珠樹、文玉樹、琪樹、不死樹都在中土地域嗎?”

巫陽道:“煉製長生不死之藥除了主料之外,還需要輔料,我們來此地之前做了準備,是帶着種子來的,就在東木地域培育藥草,這件事是由巫凡負責的。”

李玄都想起巫陽一人獨鬥五人時的景象,問道:“是那位用藤蔓捆你的大巫嗎?”

“是她了。”巫陽說道,“她最擅長駕御草木之力,自然適合培育藥草。”

李玄都大概有些明白,五位大巫分別對應五行之力,唯有巫陽本不在靈山十巫之列,是個例外。

巫陽沿着谷中的小徑向那幾座高腳屋走去,中途還不時伸手摸摸白鹿、仙鶴的腦袋,飼養在此處的白鹿顯然認得巫陽,並不躲閃,反而還主動湊上來,十分親暱。

不過李玄都就沒有這份殊榮了,雖然那些仙鶴、白鹿並不怕他,但也談不上親近,保持着不遠不近的距離。

巫陽來到一座高腳屋前,並沒有登梯進屋,而是來到屋子下方,摸索了一會兒,地面上出現了一個洞口。

李玄都看得大感無言,他本以爲上古大巫們設置陣法必有什麼玄妙手段,讓人大開眼界,萬萬沒想到是如此接地氣的做派,與尋常江湖人也沒什麼太大區別。

不過李玄都再轉念一想,這也在情理之中,千百年來,此地就只有開明六巫等人,隨她們來到此地的巫師們本就是她們的屬下,也在千百年來陸續身死,陸吾神又無法踏足此地,自然不必刻意隱藏防備,否則就是給自己找麻煩了。

巫陽找到入口之後,對李玄都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李玄都來到洞口跟前,只見這洞口其實不小,可供三人並肩而行,裡面是傾斜向下的石階,兩人進入其中後,李玄發現兩側是石質牆壁,這些女巫甚至還在石壁上刻了各種壁畫,李玄都大致掃了一眼,大約是講述開明六巫的故事,因爲上面的形象都是女子,正在治病救人。不過李玄都很快就明白過來,這些圖畫並非是裝飾,而是切切實實存在着一種不知名的真元氣機,正如道門的符籙。

兩人順着石階一路向下,來到一座軒敞地下大殿之中,在大殿四周擺放着十個燃燒着熊熊火焰的巨大火盆,將大殿照得亮如白晝,在大殿中央位置是一座巨大祭壇,祭壇大約只有丈餘之高,卻給人以無限之大的感覺,古老滄桑的氣息撲面而來,讓李玄都心中隨之生出陣陣悸動,不能自已。

在祭壇周圍還有十尊雕像,都非人形,或鳥身人面,或獸頭人身,或蛇頭人身,或人身蛇尾,或鳥麪人身。李玄都立時想起,在巫相的“敘述”之中,這是大巫們的法身形態,開明六巫與陸吾神相鬥的時候,就曾顯露過這種形態。不過唯獨巫陽是個例外,她的法身似乎是三頭六臂,與另外五位大巫截然不同。

巫陽見李玄都望着十尊雕像,主動開口解釋道:“這就是靈山十巫的雕像,對應陰陽五行。”

天干五行分爲陰陽,分別是: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爲陽,乙丁己辛癸爲陰。

李玄都當然明白這些,以他的眼力,還可以看出這些雕像和剛纔所見的壁畫一般,都蘊含着極爲強大的力量,可見這個地方的確是陣法的樞機核心所在。只是李玄都有些疑惑,按照先前巫陽所說,巫彭是個心思縝密之人,在如此重要的地方怎麼會絲毫不設防備,難道真是疏忽大意?

不過巫陽的話語打斷了李玄都的思緒,“這座祭壇上有巫彭設下的陷阱,不要妄動。”

李玄都臉色一凝,點頭應下,然後將目光從祭壇和周圍的雕像上移開,環顧四周。這一看不要緊,卻是發現了許多有意思的物事,在這座大殿的四周牆壁上竟然還開鑿出許多書架,在書架上擺放着各種龜甲、獸皮、銅板、石板、絲綢、麻布。

這就是上古時候的書籍了。

李玄都隨口問道:“怎麼沒有你的雕像?”

巫陽輕哼一聲,沒有答話,而是運轉神通,開始破除祭壇上的各種禁制。

李玄都乾脆來到書架旁邊,拿過一塊綢布,發現上面繪着一個人體圖案,只是這個人體有六條手臂,姿勢有些像孔雀開屏,共同構成一個圓環,旁邊還寫着幾個銘文,李玄都只認得一個“六”字。

李玄都又拿起一塊龜甲,上頭全是甲骨文,李玄都一個字也不認得了。

就在這時,正在祭壇前忙着破解巫彭禁制的巫陽開口道:“這些都是靈山十巫在人體上的一些假想,譬如以人爲藥草,煉製成丹藥,或是更換四肢、頭顱、心臟,只是未曾實踐。”

李玄都心頭一跳,巫陽所說的這些設想似乎與古皁閣宗的“八部衆”計劃有許多相通之處,甚至地師之所以能夠成功,也是借鑑了部分上古巫教的法門。

想到這兒,李玄都豁然想起,徐無鬼隨身攜帶了一個青銅面具,當初大真人府一戰的時候,他曾用這個面具抵擋白繡裳的“無相紙”,這個青銅面具正是上古巫教的遺留之物,而且根據上官莞所說,徐無鬼還找到巫教的幾處遺址,偷天換日,將其中的古巫雕像換成自己的雕像,凝聚神力,以此成就了自己的三大身外化身。

由此說來,徐無鬼顯然是對上古巫教了解極深,那麼他是否早就知道開明六巫在“玄都紫府”之中?畢竟當年開明六巫不是憑空消失,而是做足準備之後才帶着大批追隨者來到“玄都紫府”,從她們甚至攜帶了藥草種子就可見一斑,那麼剩下的靈山十巫成員必然是知道這件事的,甚至還有記載流傳後世。

想到這一點之後,李玄都只覺得後背發寒,如果徐無鬼早已知道開明六巫的存在,那麼他來到“玄都紫府”的目的就十分耐人尋味了,而且李玄都也可以由此確定,徐無鬼在巫相面前的種種表現都是做戲,巫相她們以爲自己騙了徐無鬼,打算用完就殺,殊不知是徐無鬼以有心算無心,說不得這些女巫們要在徐無鬼的手中吃個大虧。

李玄都想着這些,又拿起一塊刻有圖畫的龜甲,開始仔細觀瞧。

不知過了多久,巫陽歡呼一聲,顯然是大功告成了。

李玄都將手中的龜甲放回原位,往巫陽所在行去。

巫陽雙手叉腰,昂首挺胸,呵呵笑道:“巫彭果然動了手腳,她將此地的陷阱分爲三重,若是隻看破了一重或者兩重,不能識破最後一重,仍會觸發陷阱,她便可以通過這個陷阱瞬間返回此地,只是這點小手段豈能瞞過我的眼睛?換成巫咸還差不多。”

說罷,巫陽拉起李玄都的手,走上祭壇。

一瞬間,李玄都只覺得神識前所未有之清明,天闊地廣,山高海深,無不感知,剎那間,他好像置身天地中心,北斗三十六,南鬥二十八,圍着他徐徐轉動,四方上下,古往今來,皆是以他爲樞機。

第八十四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氏家主第七十八章 半山客棧第二十八章 一張大餅第一百七十三章 降與不降第五章 暗子第六十八章 一劍破敵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五歸來第八十四章 江湖兒郎第一百五十三章 演武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法場第一百三十七章 道高一丈第九十九章 三位東家第二百三十章 二龍不見第七十八章 剖析利害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頭和莠草第一百七十六章 兩小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陰劍陣第二十八章 東昌府第九十八章 東城美酒第一百五十五章 攻守第一百八十五章 東玄道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五十五章 集會第八十九章 以一敵二第一百三十章 比劍第六章 簫聲至第一百二十六章 合衆議事第五十二章 一劍殺敵望北邙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八十九章 吳奉城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八十一章 客卿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戰而勝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爭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深夜訪客第一百八十六章 重開清平會第五十三章 龍脈地氣第五十三章 金風未動蟬先覺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二百章 九重樓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一百章 見面第一百一十四章 說六扇門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見孫鵠第八十一章 一人破陣第三十二章 城牆之上第九十四章 龍氏夫人第一百零三章 伊克頓第十二章 周阿牛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六十七章 對坐夜談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二百零九章 下屍三蟲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了又去第七十四章 劍意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二百三十章 三位堂主第二十五章 七寶菩提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一百五十九章 奪藥第一百五十八章 破牆而入第四十二章 神境通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龍翻身第二百四十四章 路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徒父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威第四十三章 桃源縣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傳功第一百六十六章 夫妻第一百八十六章 勇冠三軍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爭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一百零八章 天師地師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二百八十八章 問訊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頭和莠草第八十一章 白帝陵第五十五章 春雨第一百六十九章 錢一白第四十五章 棋士魏臻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八十三章 含沙射影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十二章 周阿牛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入口第三十九章 養屍地第二十章 留影石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二十六章 客棧跑堂第一百一十章 閉關守關第一百四十九章 當年故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二百零九章 龍遁劍訣
第八十四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氏家主第七十八章 半山客棧第二十八章 一張大餅第一百七十三章 降與不降第五章 暗子第六十八章 一劍破敵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五歸來第八十四章 江湖兒郎第一百五十三章 演武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法場第一百三十七章 道高一丈第九十九章 三位東家第二百三十章 二龍不見第七十八章 剖析利害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頭和莠草第一百七十六章 兩小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陰劍陣第二十八章 東昌府第九十八章 東城美酒第一百五十五章 攻守第一百八十五章 東玄道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五十五章 集會第八十九章 以一敵二第一百三十章 比劍第六章 簫聲至第一百二十六章 合衆議事第五十二章 一劍殺敵望北邙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八十九章 吳奉城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八十一章 客卿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戰而勝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爭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深夜訪客第一百八十六章 重開清平會第五十三章 龍脈地氣第五十三章 金風未動蟬先覺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二百章 九重樓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一百章 見面第一百一十四章 說六扇門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見孫鵠第八十一章 一人破陣第三十二章 城牆之上第九十四章 龍氏夫人第一百零三章 伊克頓第十二章 周阿牛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六十七章 對坐夜談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二百零九章 下屍三蟲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了又去第七十四章 劍意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二百三十章 三位堂主第二十五章 七寶菩提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一百五十九章 奪藥第一百五十八章 破牆而入第四十二章 神境通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龍翻身第二百四十四章 路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徒父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威第四十三章 桃源縣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傳功第一百六十六章 夫妻第一百八十六章 勇冠三軍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爭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一百零八章 天師地師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二百八十八章 問訊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頭和莠草第八十一章 白帝陵第五十五章 春雨第一百六十九章 錢一白第四十五章 棋士魏臻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八十三章 含沙射影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十二章 周阿牛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入口第三十九章 養屍地第二十章 留影石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二十六章 客棧跑堂第一百一十章 閉關守關第一百四十九章 當年故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二百零九章 龍遁劍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