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

青鶴居士手中出現了一柄玉質戒尺,只是輕輕一揮,劍陣中羣星便搖晃不休,暗淡無光。

李玄都再次現身,身形翩然若鴻,一劍掃向青鶴居士。

青鶴居士舉起手中戒尺,輕輕一拍。頓時一股磅礴氣機激盪而出,如拍蚊蠅一般將李玄都整個人拍飛出去。

不過李玄都身在半空之中便消失不見。

青鶴居士也不去管李玄都藏身何處,舉起戒尺作敲打之勢,就好似敲打頑童額頭。

戒尺所過之處,星辰炸裂,劍氣崩散。

自儒門立教以來,從未斷絕傳承,代代積累下來,所藏之豐,堪稱天下之最,有什麼仙物、半仙物也不算稀奇。這柄戒尺相傳就是理學聖人的遺物,蘊含莫大威力,有不諧者,以此擊之,無往不利。先前青鶴居士將此物交給了李元嬰,希望李元嬰憑藉此物勝過李玄都,可在最後關頭,李元嬰心生怯意,未能出手。

事後,青鶴居士派人從李元嬰手中把戒尺拿了回來,此番由他親自出手,又是以亞聖的浩然之氣催動手中戒尺,威力之大,可想而知。

轉眼之間,整座劍陣已經是搖搖欲墜,李玄都不得不現出身形,臉上並無太多驚惶之色,而是輕誦呂祖絕句,“蓮峰道士高且潔,不下蓮宮經歲月。星辰夜禮玉簪寒,龍虎曉開金鼎熱。東山東畔忽相逢,握手丁寧語似鍾。劍術已成君把去,有蛟龍處斬蛟龍。朝泛蒼梧暮卻還,洞中日月我爲天。”

“洞中日月我爲天”一句落下,整個劍陣不再搖晃,羣星再次閃爍。似乎這些詩句本身有着莫大的威能,又似是是言出法隨。

李玄都繼續誦道:“養得兒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

只見李玄都鬆開手中“人間世”,任由其自行懸空,瑩潤如玉的皮膚迅速黯淡無光,接着從他頭頂上躍出一個三寸高的小人,仍舊是李玄都的相貌,細聲細氣道:“先生先生貌獰惡,拔劍當空氣雲錯。連喝三回急急去,欻然空里人頭落。劍起星奔萬里誅,風雷時逐雨聲粗。”

話音落下,劍陣中的七星消失不見,然後彷彿有一劍當空,雖然不可見其形,但卻能感受到其劍勢之大,劍氣之重,沛然莫御。

青鶴居士的臉上露出凝重之色。

小人跳上“人間世”,高高飛起,而李玄都伸手一抓,彷彿把那把無形之劍抓在掌中,只是此劍似乎有萬鈞之重,李玄都不能拿穩,腳步踉蹌,如醉酒之人一般朝青鶴居士撞來。

一劍起時,風雷之聲大作。

這一劍,李玄都冒險用出了自己還未完善的心魔化元嬰之法,又有“太陰十三劍”的“風雷雲氣生”和“倒逆氣雲錯”,以及“慈航普渡劍典”中的“心字卷”。其實到現在爲止,李玄都的“南鬥二十八劍訣”也不能說圓滿無缺,還要等到他真正得了金丹大道之後才能如李道虛那般開宗立派。

不過就算不甚圓滿,但也算得大成,威勢不可小覷。

青鶴居士早已將手中戒尺橫於身前,朗聲道:“天地有正氣。”

只見青鶴居士手中玉尺上綻放出耀眼紅光,使得他好似掌託一輪小小紅日,又似是一面大盾,對上了李玄都的一劍。

李玄都與青鶴居士錯身而過。

李玄都的這一劍刺穿了青鶴居士面前的大盾,卻也是強弩之末,雖然其最後的幾分餘韻透過戒尺,已經刺破儒衫,甚至刺破肌膚,但未能穿心而過,最終煙消雲散。

青鶴居士臉色變得十分沉重。到了此時,他不得不承認,還是李元嬰更爲了解李玄都,也明白李元嬰爲何最後關頭不願出手,他堂堂儒門隱士親自出手,尚且如此,李元嬰又能好到哪裡去?說到底,是他小覷了李玄都。

就在此時,只聽得空中又傳來那個稚嫩嗓音,“仗劍當空千里去,一更別我二更回。先生先生莫外求,道要人傳劍要收。今日相逢江海畔,一杯村酒勸君休。龐眉鬥豎惡精神,萬里騰空一踊身。背上匣中三尺劍,爲天且示不平人。”

話音落下,千百劍當空落下,皆是“人間世”所化。

青鶴居士直接將玉尺丟擲出去,然後運轉“浩然氣”,以自身龐大氣機硬撼落下的千百柄“人間世”,將其生生托起,不使其落下,然後就見一柄柄“人間世”漸漸消散無形。

與此同時,戒尺如一道長虹一閃而逝,天地間響起一聲砰然聲響,只見戒尺當頭砸在了李玄都的出竅元嬰之上。

青鶴居士經驗老道,第一時間就斷定元嬰是李玄都的弱點所在,按照他的想法,沒了體魄的保護,神魂也好,化身也罷,都擋不住他的奮力一擊,儒門的這件仙物沒有其他神妙,只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無所不擊,既可以實擊實,也能以實擊虛,而且威力極大,再一點就是鬼神辟易,萬法不侵,諸邪不近。再配合上青鶴居士的十成“浩然氣”,就算一下打不死李玄都,也能讓他當場重傷。

修爲大成之後,李玄都已經逐漸猜測到地師控制心魔的手段,關鍵就在於地師的“斬三尸拔九蟲”之法,可以化出三個身外化身,也稱之爲三尸元神,地師將心魔化爲一個獨立的身外化身,如此便可隔絕心魔反噬。後來大天師張靜修之所以開始鑽研“太陰十三劍”,甚至還動過捉拿李世興的念頭,也是因爲張靜修同樣會化身之法,也參透了這一點。

想通這一點之後,李玄都就開始嘗試着凝聚身外化身,雖然沒有完成心魔轉化元嬰,但小有所得,已經可以凝聚一尊身外化身。嚴格來說,李玄都的元嬰之法並不完整,雖然脫胎於張靜修的身外化身,但既比不上張靜修的道門正統“一氣化三清”之法,也比不得地師的“斬三尸拔九蟲”之法,因爲這些化身之法練成之後,分身和本尊互不干預,等同兩個意識,甚至分身還能與本尊互相對話,此即是“我是化身,化身不是我”。如今李玄都就做不到這一點,他還是一心二用,而不是分化二心。

想要凝聚身外化身,需要一件外物爲依託寄身之所,大天師張靜修用的是兩件仙物,威力極大,藏老人用的是自己煉製的屍身,而李玄都用的則是他體內的“長生石”。

青鶴居士千算萬算,沒有算到李玄都的身外化身依託之物竟是“長生石”,“長生石”乃薩滿教至寶,國師的畢生心血,金帳老汗甚至爲此丟了性命,地仙雷劫不能毀去,兩位長生地仙的爭搶不能傷之分毫,其堅固程度可見一斑。青鶴居士再怎麼厲害,畢竟不是心學聖人,甚至不是長生境,他的全力一擊,固然厲害,又如何能與煌煌天劫相提並論?

戒尺落在元嬰之上,只是響起一聲好似洪鐘大呂的巨響,再無其他變化發生。

青鶴居士臉色一變,然後就見那元嬰御起座下“人間世”,直接朝着青鶴居士殺來。這卻是“北斗三十六劍訣”中最根本的御劍術了,以意御劍,雖千里須臾而至。

青鶴居士悶哼一聲,被這一劍洞穿了肩頭,若不是他躲閃及時,已經被這一劍穿心而過。趁此時機,青鶴居士也召回了戒尺,發動戒尺的神妙,從戒尺上綻出一團清光,護住他全身上下,飛劍不能進,劍氣不能傷。

便在這時,李玄都本尊從背後貼近了青鶴居士,一掌拍出,掌間有六氣涌動,已是全力用出“逍遙六虛劫”。青鶴居士修煉有“浩然氣”,不動如山,李玄都的“逍遙六虛劫”固然奈何不得他,可戒尺上的清光卻不是不被剋制的“浩然氣”,在“逍遙六虛劫”的侵蝕分解之下,層層剝落,轉眼間已經是搖搖欲墜。

青鶴居士不得已之下,只能暫且拋開戒尺,使其虛立空中,散發出重重清光,鎮壓住劍陣和諸多星辰劍氣,讓李玄都無法再以“星轉鬥移”不斷挪移,然後一掌推出,逼退李玄都。

李玄都的元嬰與本尊重歸一體,伸手握住“人間世”,人隨劍走,沒有恢宏浩大的劍氣,也沒有凌厲逼人的劍意,與李道虛出劍一般,樸實無華,刺向青鶴居士。

青鶴居士又是一掌拍出。

李玄都身形飄忽,在手中“人間世”的牽引之下,竟然躲過了青鶴居士這一掌,劍鋒斜斜挑向他的肩頭。青鶴居士身形一轉,以兩指捻住“人間世”的劍鋒,便要折斷“人間世”,卻不曾想他剛一發力,李玄都也隨之而動,根本無處着力,反而被李玄都趁機撤走“人間世”,身形飄飄蕩蕩環繞青鶴居士一週,又是一劍朝他的後心刺來。

剎那之間,青鶴居士鶴氅鼓盪如球,以柔克剛,卻是讓李玄都的一劍如同刺在棉花裡,不得不無功而返。這並非“浩然氣”,也不是“正氣歌”,而是心學聖人的“心力”。

李玄都輕輕“咦”了一聲,不過手中運劍不停,不再刻意收斂劍氣,長劍劃空留痕,凝而不散,圍繞着青鶴居士以劍氣和劍招軌跡佈下一座小陣,也就是陣中之陣,這儼然與秦清以刀法開闢小世界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時間兩人四周劍氣縱橫,霞蔚雲蒸。

雖然有劍陣阻隔,但場外宋政還是看得分明,這一連串交手下來,李玄都先後所用手段中,竟是分別有李道虛、張靜修、秦清、徐無鬼四人的痕跡,可謂是一人兼具四家之長。假以時日,那個道門大掌教的說法,恐怕不是一句戲言。

第一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七十六章 了結諸事第七十二章 邪道聖女第二百一十三章 歌舞幾時休第五十五章 爲自由故第十五章 二三事(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未來事第一百零二章 斷尾第二百二十六章 覆沒第一百一十一章 書生第一章 玉蓉第一百四十四章 宗室諸王第三百零八章 巫咸第二百章 忘八無恥第一百一十八章 儒生寧憶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九十一章 風起遼東第十四章 冒乞第一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七十八章 出劍與否第一百二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三十四章 人仙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師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一百八十三章 萬事有我第七十九章 蘇靈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章 天人合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一百一十九章 虞美人第八十七章 羅老鏢頭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已分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無幸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胎換骨第一百八十五章 東玄道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十九章 李姓縣令第九十一章 退強敵第二百二十章 些許苦楚無妨第二百五十一章 赴約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二百零八章 帝京城外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二百二十五章 年輕人們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五十章 重上雲錦第一百二十二章 洛水之畔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宮洞天第六章 太和山第八十二章 人選第五十五章 龍虎大陣第六十九章 何時忘記第一百三十六章 手刃仇敵第二十七章 青牛角第一百零八章 意外之喜第三十六章 調素琴第七十七章 狐族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一百零二章 金剛之身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之大欲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月而至第一百零一章 陰陽宗主第三百章 地下遺蹟第一百零九章 山搖地動第二百零七章 風高浪急番外八第二百一十六章 問話對答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二十八章 發難第二百二十章 爲民請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二百九十二章 雲尊者第一百八十五章 交換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玄第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陰劍陣第四十八章 指點江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正一神霄第一百二十四章 林中道觀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一百四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第八章 生生不滅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三百零一章 陵墓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氣星辰第二十七章 開口吞人第一百八十章 施宗曦第一百零七章 破陣第七十七章 少時江湖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八十七章 前往北邙第一百一十四章 赫連家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二十九章 洞府之庭
第一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七十六章 了結諸事第七十二章 邪道聖女第二百一十三章 歌舞幾時休第五十五章 爲自由故第十五章 二三事(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未來事第一百零二章 斷尾第二百二十六章 覆沒第一百一十一章 書生第一章 玉蓉第一百四十四章 宗室諸王第三百零八章 巫咸第二百章 忘八無恥第一百一十八章 儒生寧憶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九十一章 風起遼東第十四章 冒乞第一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七十八章 出劍與否第一百二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三十四章 人仙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師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一百八十三章 萬事有我第七十九章 蘇靈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章 天人合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一百一十九章 虞美人第八十七章 羅老鏢頭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已分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無幸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胎換骨第一百八十五章 東玄道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十九章 李姓縣令第九十一章 退強敵第二百二十章 些許苦楚無妨第二百五十一章 赴約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二百零八章 帝京城外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二百二十五章 年輕人們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五十章 重上雲錦第一百二十二章 洛水之畔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宮洞天第六章 太和山第八十二章 人選第五十五章 龍虎大陣第六十九章 何時忘記第一百三十六章 手刃仇敵第二十七章 青牛角第一百零八章 意外之喜第三十六章 調素琴第七十七章 狐族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一百零二章 金剛之身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之大欲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月而至第一百零一章 陰陽宗主第三百章 地下遺蹟第一百零九章 山搖地動第二百零七章 風高浪急番外八第二百一十六章 問話對答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二十八章 發難第二百二十章 爲民請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二百九十二章 雲尊者第一百八十五章 交換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玄第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陰劍陣第四十八章 指點江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正一神霄第一百二十四章 林中道觀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一百四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第八章 生生不滅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三百零一章 陵墓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氣星辰第二十七章 開口吞人第一百八十章 施宗曦第一百零七章 破陣第七十七章 少時江湖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八十七章 前往北邙第一百一十四章 赫連家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二十九章 洞府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