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第266章 魚羹

第266章 魚羹

三月十八,趙官家正式在文德殿召見金國使臣烏林答贊謨,公相呂好問以下,四位相公、六位尚書、九卿、御史臺中丞以下諸御史、諸學士舍人、諸判直院監,都省、樞密院、御營諸直屬要害官吏,御營中軍左右都統、臨東京城諸統制官,皆列於殿中相侯。

完全可以說,宋廷爲了區區一個金國使節,擺出了一副儘可能的鄭重其事姿態。

然而,這副姿態並未讓金國使臣烏林答贊謨感覺受到了什麼禮遇……恰恰相反,從接到鴻臚寺的知會以後,這個老道的外交家就意識到自己此番出使十之八九要到此結束了。

原因很簡單,如果趙宋官家真的有什麼議和的心思,一定會讓都省、樞密院、禮部、鴻臚寺這些人從頭到尾細細討論,然後在正式召見前便反覆討論以擬定相關條款,甚至會對殿上禮儀、相關文書格式斤斤計較的。

而眼下如此迅速且正式的召見,那基本上就只有當面一會,然後趕人這一條路了。

不過,話又得說回來,烏林答贊謨本身作爲金國重臣,如何不曉得金國高層的真正心態,又如何不知道自己此行的任務是什麼?

所以,此人只是感慨,卻並不覺得爲難。

雙方見面,不知道是不是去年戰事的影響,烏林答贊謨並沒有在禮節上鬧什麼幺蛾子,直接依着君臣之禮做了問候,而雙方見禮完畢,接下來的交談卻是直接至極。

“粘罕是什麼條件?”趙玖面無表情,開門見山。

“國論勃極烈領都元帥(粘罕)奉國主(吳乞買)命暫統國政、軍事,外臣動身之前確有言語交代,說是兩國交戰日久,死傷累累,而上天有好生之德……”

“你直接說條件便可。”趙玖面色不變,直接打斷了對方。

“並無條件。”烏林答贊謨立在殿中昂首相對。“國論勃極烈領都元帥的意思是,堯山一戰,雖確有勝負,但說到根子上,不過是大宋守住了關中而已,而大金強、大宋弱的局勢依然沒有動搖……這種時候,大金願意無條件談和,便已經是一番恩德了。”

五名宰執各自面色嚴峻,而周圍文武,一時聳動,許多人都按捺不住,準備出列駁斥。

“說得好。”就在這時,御座上的年輕官家卻是主動頷首。“此時金強宋弱,朕頗以爲然……你來當面說這句話,也好讓一些還沉在堯山戰中的年輕臣僚清醒一下。只是烏林答……你是姓烏林答吧?”

“是。”烏林答贊謨怔了一下,方纔俯首相對。“外臣是女真烏林答氏出身。”

“烏林答卿……你所言強弱二字,朕是深以爲然的,但這種事情是以強弱來分辨的嗎?眼下金國再強,難道有四年前強嗎?朕這邊再弱,難道有四年前弱嗎?”趙玖繼續冷靜相對,殊無表情。“四年前朕都不願意和,如今爲何反而要與你們議和?”

烏林答贊謨一時蹙眉:“那陛下以爲何時可和呢?兩個萬里大國,總不能就這麼一輩子打下去吧?”

“想要和也簡單,燕山爲界,金對宋稱臣,交還汴梁掠奪一應人口、金銀,殺粘罕、兀朮、撻懶、希尹、活女、銀術可、拔離速七人以示誠意……如此,自然可和。”趙玖不緊不慢言道。“女真是遼地本土民族,大家說到底都是兄弟民族嘛,一衣帶水的,高層的戰爭罪清理一下,朕還是願意接受你們的。”

殿中安靜了足足四五息的時間,莫說烏林答贊謨,便是宋廷這邊都有些恍惚,唯獨幾名跟隨這位官家日久的重臣,瞥了眼這位官家的神色,卻是心下驚惶,面上嚴肅之色愈重。

“陛下莫要開玩笑……”烏林答贊謨強壓怒氣相對。“大金敬重陛下砥礪四載的功業,所以纔來言和,而陛下所對,卻不是一國之主的正經言語。”

“這正是正經言語。”趙玖依舊面色不變。“這是朕的本意。”

“那隻能說,陛下在白日做夢了!”烏林答贊謨當即抗辯。

“正是白日做夢。”趙玖依然不急不氣,不怒不喜。“只不過,想當日你初來此殿,若是將彼時粘罕意圖南下攻略汴京的心思給說出來,怕是彼時滿殿大宋文武,也都覺得粘罕在白日做夢……但粘罕這夢不是成真了嗎?那你憑什麼說朕白日所做之夢不能成真呢?”

“陛下。”烏林答贊謨嘆了口氣,嚴肅相對。“此番議和,大金確係有誠意的,便是一時不能成,又何必一定要將言語逼到這份上呢?”

“烏林答卿此言可見誠懇之態。”趙玖若有所思。“朕也大概懂你的意思……你是想說,靖康後四五載糾纏不休,堯山戰後,金國雖然軍事依然佔優,但也日漸衰損,金國上頭那些人也意識到這麼戰下去豪無益處,所以確係有議和之態。而眼下掌權的粘罕雖然也是個心裡清楚的,但因爲西路軍戰敗和吳乞買中風一事,卻是不能輕易示弱,只能訂個無條件停戰一般的合約,以避免今年秋後要不要出兵的尷尬。而時勢易轉,或是粘罕穩定了局勢,或是兀朮兄弟還有吳乞買、撻懶誰又奪回了權,屆時說不得就能有實際好處的和約了,是這意思嗎?”

烏林答贊謨是粘罕家臣出身,如何會答這種問題?只是肅立束手不語。

“烏林答卿。”趙玖終於也喟然起來。“朕再問你,你當日奉粘罕之命來此處做海上之盟,與王黼議論如何分割遼國邊界時,是不是也這般誠懇?”

烏林答贊謨終於動容,卻偏偏無言以對。而周圍文武,也多有失色。

“朕以爲,彼時你與王黼都是極爲誠懇的,但粘罕窺破了大宋表面上鮮花着錦、烈火烹油,內裡卻虛弱不堪後,不還是果斷南下了嗎?”趙玖一聲輕嘆,便收起多餘表情,繼續平靜敘述。“所以,你今日再誠懇,又有什麼用處呢?”

“陛下若是這般說,外臣也無話可說了。”烏林答贊謨也覺得無趣。“外臣將大金國的條件帶過來,官家替大宋開了新條件,如此懸殊,怕是不用外臣回去彙報……當然,外臣也不敢拿那個條件回去彙報……依着外臣言語,不如直接斷言,此番議和算是不成了吧?!”

“大約如此吧。”趙玖點頭認可。

“那外臣便請告辭。”烏林答贊謨拱手行禮,卻忍不住多言了一句。“但有一言,臨行前不吐不快……”

“無妨。”

“當日宋金之間,是大宋毀約在前!”

“朕知道。”趙玖點頭應聲。“當日確係是大宋毀約在前,偏偏毀約的還是更懦弱無能的那邊……所以,太上道君皇帝算是自取其辱!”

滿朝文武根本來不及反應,便目瞪口呆起來。

而接下來,趙玖卻是不慌不忙,依舊不給任何人開口的機會:“但朕今日主戰,卻跟彼時郭藥師、張覺這些人無關,也與太上道君皇帝無關……朕孜孜念念,只是靖康以來各地血流成河,怨仇難解罷了。”

烏林答贊謨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也沒法說了。

“朕這裡有本書,算是稍微記下了朕與你們女真人的小部分仇怨……你拿回去交差。”趙玖說着,旁邊全副武裝的楊沂中直接便捧着一物自側門走上殿來。“就是這本,乃是連夜新抄錄的《東京夢華錄》了,烏林答卿回去路上慢慢看。”

烏林答贊謨怔了一怔,只是茫然接過那本書來,而趙鼎以下,無論官職高低,原本幾度欲作言語的臣僚,此時也都低頭不語……烏林答贊謨不知道《東京夢華錄》寫的是什麼,但官家之前幾日行徑擺在那裡,此書流傳極廣,稍微有心的重臣早就知道其中內容了。

而但凡知道其中內容,便也明白這位官家的意思了——想議和,還我一個書中那般熱鬧的東京城來!

“事到如今,朕也有最後一句話問你。”將書送出去以後,趙玖一身大紅袍端坐御座之上不動,卻是終於有了一絲生動表情。“你給朕說實話,吳乞買真的是中風了嗎?”

烏林答贊謨一時氣急,但只能捧着書正色應聲:“好教陛下知道,也勞煩陛下憂慮……我家國主確係是春日間出去跑馬,喝多了酒,然後中了風。”

“知道了,走吧!”趙玖聽完,不做應答,直接擡手催促。

饒是烏林答贊謨早對今日相見結果有所預料,但上來一炷香時間不到便出去,也是不知該說什麼好,只能俯首一禮,便直接趨步退出這文德大殿了。

而人一走,殿中卻不免轟然起來,畢竟,剛剛趙官家的話有一部分着實過分了!但偏偏一本《東京夢華錄》在那裡壓着,誰也不敢挑頭,生怕被這位官家用幾百個菜名給糊臉上,然後還稀裡糊塗貶了官。

轟然之中,身爲百官之長的幾位宰執,還有一些頭面重臣,卻又各自面色嚴峻,根本無人動彈與言語……無他,這些人不光是要擔憂被幾百個菜名糊臉的問題,他們追隨這位官家日久,卻是曉得對方脾氣,那裡還不知道今日事還沒完呢?

“朕原本還想直接當着那金國使臣的面報一報菜名的。”

漸漸安靜下來的大殿上,趙玖望着滿殿文武重臣,卻是不禁失笑。“但想了想,未免掉份子,人家女真人如何在乎你這輩子再吃不上什麼東西,繼而生怨?倒是諸卿,有心思的不妨回去買一本《東京夢華錄》,然後對着這本書,看看朕到底爲何不願與金人議和……朕之前數日,按圖索驥,發現這書中記錄的大略分類市場都算有所恢復,可一涉及到有招牌有特色的點名店家,十家店中能存一家就了不得了,好幾百種菜,朕都不知道什麼滋味也就找不到了,也是對金人起了怨氣,所以剛剛便把烏林答贊謨給攆走了。”

這話說得明白至極,便是王德這種粗人都徹底會意。

“後來呢,幾個內侍看我不開心,就想哄我,就說這《東京夢華錄》裡的吃食也不齊全,而他們在東京呆的久,知道的老字號也挺多,就自告奮勇替朕去找其餘老字號。”趙官家一身大紅袍,繼續喋喋不休。“結果找了好幾日,只找到一家做魚羹的宋五嫂。結果呢,這宋五嫂的宅邸店面早在宗忠武收復東京前便被亂兵燒了,回來後根本蓋不起宅子,只能一把年紀夫妻倆挑擔去賣……朕昨日見了那家大嫂,先是掏錢給她在馬行街那裡買了個店面,然後又告訴她,以後朕後宮魚塘裡的魚出塘了,先給她家供給,到時候你們也不妨去照顧下生意……只能說啊,《東京夢華錄》,這名字就起的極好,最起碼這作者是知道往事如夢,被金人糟蹋了一輪,乃是一去不能回的!”

趙官家言辭從容,面色和藹,下方文武卻只是心下慌張。

畢竟,言至此處,衆人如何不懂趙官家言語所指?而且這些官員,哪個不是經歷過靖康前的東京城的,慌亂之後,不少人卻又黯然起來。

而等了片刻,見到官家聽了大段講說,倒是呂好問嘆了口氣,然後就率百官出列,聚集到大殿之中,拱手請罪。

“跟你們有什麼關係?還不是二聖荒廢朝政,六賊亂國所致?”趙玖冷不丁的又將話題扯到了二聖身上。

而這下子,剛剛努力讓自己無視掉之前‘自取其辱’那句話的一些忠謹大臣,卻是再難忍耐,便要即刻言語。

但趙玖似乎早有所料,卻是沒有讓這些人平禮,而是忽然擡手下令,說了個突兀之語:“關門!”

聞得君令,門前早有準備的劉晏即刻率數十名甲士將正殿大門關上,非只如此,左右側門,些許側窗,也被一併關上……雖是上午時分,但偌大宮殿被盡數關上門窗,內中又無燭火,光線登時暗淡起來,只能望見黑洞洞人影罷了。

而聚集在大殿正中間的文武,一時悚然慌亂,卻又不敢輕動。

“官家!”黑暗之中,幾名宰執幾乎是一起出聲質詢。

“不要慌張,朕一直有一件事想與諸卿坦誠以對,但又知道,有些話是不能當面說的,真說了,君臣之間便無轉圜餘地了。”稱不上黑燈瞎火,卻也暗淡一片的光線下,御座上的趙玖認真揚聲言道。“現在,朕想仿效楚莊王絕纓故事,與諸卿做個分曉……你們先集體往後退幾步,就在殿中間打亂次序。”

殿中羣臣隊列裡明顯出現了動搖和遲疑,但在最前面幾名沉默下來的宰執的帶領下,還是依照君令集體後退,並打亂了官階次序。

“停下吧!”趙玖適時再言。“這種時候,咱們就不要計較小節了,只說一件大事……你們中真心覺得可以無條件議和的,現在低着頭往左邊去,覺得不可以議和的向右邊,但不許留在中間……朕只看個數量,絕不分辨。”

衆臣本能擡頭去看御座上身影,果然只有個大概身形,也是心中震動。

而片刻之後,居然真有一人,往左邊去了,剩下的人則在稍顯遲疑後,呼啦啦向右邊去了。

“朕知道了,回來吧!”趙玖稍等片刻,主動再道。

而那人也果然直接低頭轉回隊列之中。

“若是金人許諾交還陝北、京東,將黃河這邊的土地盡數歸還,以此議和……覺得可以答應的,向左去。”

這一次,遲疑和騷動的規模更大,而很快,在之前那人的帶頭下,卻是直接去了四分之一人到了左邊,四分之三的人去了右邊的樣子。

對此,趙官家並未有什麼多餘反應,只是立即讓人再回來,然後再言:“若是金人許諾交還二聖與汴梁俘虜權貴婦女子弟,覺得可以以此議和的,再向左。”

騷動明顯更大了,而很快,不用一開始那人帶頭了,就直接完成了分野……左邊三分之一,右邊三分之二的樣子。

換言之,以這個條件同意議和的,居然比交還土地爲條件議和的還要多些。

御座中的趙玖也稍微陷入到了沉默之中……很顯然,他還是低估了孝悌二字對儒臣的影響,最後,這位官家竟然隔了數息才讓這些明顯不安起來的羣臣一起回來。

“最後一次,金人可能的最大退讓,也就是交還二聖等俘虜,交割京東、陝北與河外三州,將劉豫、折可求送歸處置,雙方名義平等,以此議和……誰覺得可以接受?”

這一次,因爲前三次已經熟稔的緣故,許多人根本沒有遲疑心態,便直接分野……兩邊數量居然差不多。

趙玖再度陷入沉默之中……不是驚異,而是感慨。感慨官僚集團不自覺的那種求穩、求平的心態,以及不自覺的保守化的趨勢。

趙玖很清楚,如果打開門,亮着光,這些人十之八九都會選擇‘不和’,也就是跟他這個官家立場保持一致。便是少數敢於公開選擇‘可以議和’的,他親自去做工作,也多半會被說服,最起碼會願意保持沉默。

換句話說,眼前這個集體,他隨便揪出來一個,都沒有任何問題,都是出色的‘官家心腹重臣’,但實際上、內裡中,這個集體卻在毫無疑問的趨向保守。

原因多種多樣……比如財政上的困難,大部分收入都扔到御營兵馬上去了,剛過去的去年冬天還要發國債便是明證,這種情況下,對財政有接觸,繼而有些責任心的相關官員內心想通過議和減少軍費,繼而做出改善是很正常的;再比如南方老百姓的賦稅沉重,如果有南方出身的官員,出於對鄉里的本能愛護之情,想做出表達,更是理所當然。

相忍爲國!這個詞彙足足說了四年。

堯山大戰前,不能相忍的結果便是死無葬身之地,所以大部分人都願意堅持,而其對應的阻力,相當一部分是客觀條件的不行,另一部分則是主張退到東南的‘放棄’派,但這些人早就被扔進歷史垃圾堆了,不提也罷。

而堯山大戰後呢?大戰之後,國家生死問題得到解決,這個詞彙的對應阻力,便更多的是來自於內部懈怠的侵蝕與反彈了。

趙玖早就想到這一層了,而且他一直認爲,這是正常的,是可以容忍的……因爲誰經歷了四年那種緊繃的日子後,都可以懈怠與反彈,也該允許人家懈怠與反彈。

只不過他萬萬沒想到,這種懈怠會積累的這麼多,這種反彈會來的這麼快。

但是,黑燈瞎火之下,趙官家想了一圈,卻忽然失笑起來……如此這般,豈不是更說明自己這個官家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嗎?

沒有整個官僚集體的本能保守化,如何顯出自己的高瞻遠矚?

細細想來,四年間,自己恍惚做了許多事,時代也改變了許多,但唯獨那種時代的使命感未曾減少一二。

穿越到這個時代,當了皇帝,不要抗金的嗎?

一念至此,趙玖乾脆起身:“各歸各位吧!”

趙官家沒有食言,片刻之後,羣臣歸位,各處殿門、窗口方纔打開,刺眼的陽光射入殿中,引得羣臣一時不適,半晌才發現,原來御座上的官家不知何時居然消失不見了。

羣臣議論紛紛,卻只能失色失措。

而幾位宰執,無論是地位超然的呂好問,還是行政風格涇渭分明的趙鼎、張浚,卻全都心下驚疑起來。

剛剛經歷的那些事情,無論是趙官家根本不給羣臣插嘴機會便驅除金人使者,還是中間的什麼‘自取其辱’,又或者是最後的‘楚莊王絕纓故事’,都是極爲嚴肅的政治的課題。

但就在幾位宰執試圖整理措辭,準備討論如何處理這個爛攤子的時候,身後卻忽然傳來一個極爲響亮的聲音:

“剛剛往左邊去的,都是金人細作!也就是官家有言在先,不然必讓爾等身敗名裂!”

衆人回頭看去,卻是今日難得上殿的樞密院編修官兼鴻臚寺邸報主編胡銓,其人憤憤而言,青筋漲出,卻又拂袖而去,儼然是發自內心出此言語。

而此言既出,不少人都有失色惶恐之態,五位宰執面面相覷,更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了。

(本章完)

141.第140章 分歧(下)330.第326章 往歸156.第155章 並旗367.第362章 問法78.第78章 決戰(上)402.第397章 進軍143.第142章 胡思369.第364章 夏雨226.第224章 陝西人440.第433章 敕約445.番外——退婚36.第36章 雪渡(上)346.第341章 正詭294.第290章 資歷51.第51章 生死(上)76.第76章 臨戰(上)209.第207章 優容386.第381章 數問數答54.第54章 擾攘(下)324.第320章 色彩112.第111章 解煩267.第264章 輿論(續)330.第326章 往歸146.第145章 夜叉45.第45章 文書(續)394.第389章 東西兩顧115.第114章 郊遊(中)316.第312章 倚河309.第305章 炙勃焦20.第20章 一問(恭喜小明新婚大吉)377.第372章 談兵215.第213章 平陸417.第411章 河流11.第11章 天日昭昭(續)228.第226章 思懷345.第340章 四月186.第184章 行旅相攀援410.第404章 柳下(續)404.第399章 傾訴368.第363章 賦詩19.第19章 扶腰(七歲大佬也生日快樂)330.第326章 往歸96.第95章 往使86.第86章 流光(下)408.第402章 駐馬12.第12章 界溝336.第331章 奏對57.第57章 發作321.第317章 連鎖320.第316章 發兵300.第296章 仁王415.第409章 黃綠187.第185章 川廣不可越311.第307章 攻守358.第353章 意外450.同人 3:歲已復始——Narkissos325.第321章 奉禮72.第72章 危機(下)328.第324章 金河52.第52章 生死(下)209.第207章 優容367.第362章 問法118.第117章 來不及了465.同人17:氣球上的貝指揮——素來不言340.第335章 猜度186.第184章 行旅相攀援387.第382章 一進一退379.第374章 冷言冷語161.第160章 前後失據(上)377.第372章 談兵437.第430章 畏懼435.第428章 將死361.第356章 有初59.第59章 元宵(中)373.第368章 應變243.第241章 亂戰329.第325章 加冕256.第253章 後浪317.第313章 倚河(續)416.第410章 石橋223.第221章 回鄉11.第11章 天日昭昭(續)462.同人14:此心安處——雲竹之歌259.第256章 強弱201.第199章 殿試(中)194.第192章 其易其難198.第196章 且說且笑190.第188章 你知我知350.第345章 彙報(大家聖誕快樂,寒門生日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143.第142章 胡思416.第410章 石橋163.第162章 左右兼濟(上)439.第432章 斷絕430.寫完新章,來給大家道個歉392.第387章 舉火成炬46.第46章 帳內(上)87.上架感言兼本卷總結兼感謝信兼拜年信278.第275章 舊瓶106.第105章 雨水(下)
141.第140章 分歧(下)330.第326章 往歸156.第155章 並旗367.第362章 問法78.第78章 決戰(上)402.第397章 進軍143.第142章 胡思369.第364章 夏雨226.第224章 陝西人440.第433章 敕約445.番外——退婚36.第36章 雪渡(上)346.第341章 正詭294.第290章 資歷51.第51章 生死(上)76.第76章 臨戰(上)209.第207章 優容386.第381章 數問數答54.第54章 擾攘(下)324.第320章 色彩112.第111章 解煩267.第264章 輿論(續)330.第326章 往歸146.第145章 夜叉45.第45章 文書(續)394.第389章 東西兩顧115.第114章 郊遊(中)316.第312章 倚河309.第305章 炙勃焦20.第20章 一問(恭喜小明新婚大吉)377.第372章 談兵215.第213章 平陸417.第411章 河流11.第11章 天日昭昭(續)228.第226章 思懷345.第340章 四月186.第184章 行旅相攀援410.第404章 柳下(續)404.第399章 傾訴368.第363章 賦詩19.第19章 扶腰(七歲大佬也生日快樂)330.第326章 往歸96.第95章 往使86.第86章 流光(下)408.第402章 駐馬12.第12章 界溝336.第331章 奏對57.第57章 發作321.第317章 連鎖320.第316章 發兵300.第296章 仁王415.第409章 黃綠187.第185章 川廣不可越311.第307章 攻守358.第353章 意外450.同人 3:歲已復始——Narkissos325.第321章 奉禮72.第72章 危機(下)328.第324章 金河52.第52章 生死(下)209.第207章 優容367.第362章 問法118.第117章 來不及了465.同人17:氣球上的貝指揮——素來不言340.第335章 猜度186.第184章 行旅相攀援387.第382章 一進一退379.第374章 冷言冷語161.第160章 前後失據(上)377.第372章 談兵437.第430章 畏懼435.第428章 將死361.第356章 有初59.第59章 元宵(中)373.第368章 應變243.第241章 亂戰329.第325章 加冕256.第253章 後浪317.第313章 倚河(續)416.第410章 石橋223.第221章 回鄉11.第11章 天日昭昭(續)462.同人14:此心安處——雲竹之歌259.第256章 強弱201.第199章 殿試(中)194.第192章 其易其難198.第196章 且說且笑190.第188章 你知我知350.第345章 彙報(大家聖誕快樂,寒門生日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143.第142章 胡思416.第410章 石橋163.第162章 左右兼濟(上)439.第432章 斷絕430.寫完新章,來給大家道個歉392.第387章 舉火成炬46.第46章 帳內(上)87.上架感言兼本卷總結兼感謝信兼拜年信278.第275章 舊瓶106.第105章 雨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