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第428章 將死

第428章 將死

話說,此時的燕京城乃是當日遼國南京制度,宮城或者說皇城位於城池的西南部,不但佔據了整個城池的四分之一多,而且西南兩面宮牆乾脆與燕京城的城牆共用城門……屬於典型的面積大、人少、四處漏風。

而這也直接導致宮城防守成了一個大問題。

之前大太子將合扎猛安調出來,是因爲新軍與燕雲大族都在北城,卻不料爲撻懶、銀術可、太宇等人輕易所乘。

而紇石烈太宇等人既然趁虛而入,佔據了宮城,可依照他們的實力,卻不敢繼續呆在宮城。

這種情況下,位於城市中心左近的尚書檯就成爲了最佳選擇,彼處面積偏小,卻是依照宮牆規制起的圍牆,便於防守,而中央突兀一個大殿也便於監視控制。

實際上,這正是當年兀朮選擇在尚書檯動手鏟除粘罕的一個重要原因。

“你又要如何?”

暮色中,尚書檯那黑洞洞的牆體在火光下若隱若現,而在目送鄭修年轉回秦府報信後,洪涯忽然注意到了秦檜依然猶疑的姿態,然後立即上前相詢。

“我在想要不要回大太子那裡。”黑夜中秦檜壓低聲音相對。“必要時勸他親自過來面聖。”

洪涯一時蹙眉,因爲他本能察覺到了對方的滑頭。

畢竟,即便是到了眼下這個地步,局面也只是個五成勝負的光景,而若是此時依然在明面上堅持大太子一黨的身份,那萬一今夜事不成,他秦會之說不定也能借着混亂與某種心照不宣的沉默擺脫嫌疑;而若是今夜事成,這廝依然是這邊大家公認的大功臣。

只能說,端是個好打算。

但與此同時,洪涯也不得不承認,國主在手,尚書檯就在眼前,訛魯補、夾谷吾裡補鎮壓三大族新軍私兵的戰事已不可逆轉,此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趕緊把大太子本人弄到尚書檯來……騙過來也好,引過來也罷,關起來也成,被逼到下黑手在尚書檯大門外一箭射了也行,總歸是要將大太子弄過來控制住的。

這個時候,並沒有露出明顯破綻的秦檜回到大太子那裡,從內應角度促使大太子來尚書檯,當然是有益於局勢的。

所以,洪涯只是蹙眉,卻沒有反對,甚至都不好冷哼。

眼看洪涯沒有反對,秦檜便也拿定主意,主動與完顏撻懶、紇石烈太宇交談,表明心意,而這兩人也果然沒有多餘表示,竟放他從容離去。

黑燈瞎火的,秦檜一個人偷偷帶着幾名侍衛離開,根本沒有引起其他人注意,而很快,在一衆兵馬的護衛下,並乘一匹馬的國主夫婦,也就是完顏合剌與裴滿皇后了,便也抵達尚書檯前。

且說,燕京城亂到現在,動靜也好,範圍也罷,已經足夠大了,尚書檯此時當然也聽到了動靜,有了反應。而等到衆人抵達尚書檯外圍大門時,大門緊閉之餘上方高牆後也有了照明火盆與持械堅守的士卒。

不過,這一切都隨着主動上前來到門下的烏林答贊謨一句話迅速瓦解:

“我乃禮部尚書烏林答贊謨,國主與皇后現俱在此處,撻懶元帥、銀術可都統、紇石烈將軍、洪承旨也都在,速速開門迎接!”

只是一聲喊,牆後士卒便慌亂起來,然後不過片刻,尚書檯大門便直接打開。

衆人護着國主與皇后一擁而入,見到尚書檯內部還是一片黑燈瞎火,撻懶更是忙不迭呵斥,要求留守士卒、書吏點起燈火來,務必照的亮亮堂堂,以防國主與皇后跌跤……當然了,衆人心知肚明,這更是方便監控居中的主殿。

而很快,隨着衆人迅速向主殿涌入,整個尚書檯也迅速變得亮堂起來,以至於有些燈火通明的感覺,而且還在不停的變亮……甚至漸漸亮的過了頭。

在距離尚書檯中心大殿幾十步的距離處,走在國主夫婦兩側的撻懶與紇石烈似乎率先察覺到了什麼,然後開始慢慢放緩速度,試圖觀察。

但是完全來不及了。

晚風呼嘯,火光耀眼,足足五開的尚書檯中央大殿的大門忽然全部打開,數百甲士自四個側門蜂擁而出,而在甲士潮流中間,數個人影也突兀出現在所有人面前。

這還不算,更多的甲士也從外圍偏殿、廂房中涌出。

當此之時,與身側幾人倉皇止步,甚至本能扶刀警惕不同,國主完顏合剌不驚反喜,居然直接迎了上去:

“四伯父!希尹相公!”

這兩個稱呼,讓在更後方的洪涯心臟沉入了谷底,也讓絕大多數隨行而來的宮廷衛士與紇石烈部軍官徹底慌亂失措起來。

陰沉着臉的完顏希尹上前扶住合剌,而立在大殿門後的完顏兀朮只是朝合剌微微一點頭而已,然後便在太師奴的攙扶下一瘸一拐的走出殿來,而其人來到大殿最前方,只是目光一掃,紇石烈太宇、完顏撻懶、完顏銀術可幾人,當然還有洪涯,便徹底生寒。

辛苦一日,竟入別人彀中!

當然,也有表現從容的,一直在隊伍前面的烏林答贊謨,毫不猶豫,直接扶着有些茫然的小皇后低頭上前,轉到門內去尋國主與希尹了。

“撻懶叔父、銀術可將軍、太宇將軍。”

不知爲何,明明伏擊成功,立在尚書檯臺階上的兀朮卻根本沒有那種奪人的氣勢,反而有些白日間在此處的那種苦澀之態。“俺先說好……俺知道你們的難處,也不準備追究任何人今日闖入宮中的罪責……倒是你們,若是覺得心有不甘,想再試一試,咱們相距十幾步,何妨過來一刀將俺處置了?俺今日並未披甲。”

撻懶張了張嘴,卻沒有聲音發出,和一側銀術可一樣,只去看紇石烈太宇。

而紇石烈太宇扶着手中佩刀沉默了好一陣子,方纔艱難開口:“四太子……你若是有心止亂,爲何不一開始就在宮中等着?”

“因爲俺一開始真沒想着攔你們,也不知道你們會鬧這般大。”兀朮搖頭以對。“是希尹相公來勸俺許久,然後又無意間知道了一件俺心裡不能放下的事情,這纔不得不請了耶律馬五將軍出面,外加幾家私兵在此相侯……連烏林答尚書,都是希尹相公臨時遣人在宮外攔住的。”

紇石烈太宇回頭向後,目光掃過臺階許多人,又瞅了眼尚不知情依然在涌入的本部士卒,以及立在外圍大門旁的耶律馬五,然後終於沮喪下來……說到底,他沒有那個勇氣在這種光明正大場合,在雙方力量對等的情況下,公然去攻擊魏王、國主、皇后,以及都省相公完顏希尹、禮部尚書烏林答贊謨。

或者說,從兀朮出現在這裡的時候,所有人就都知道,他們失敗了。

“魏王!”

太宇回過頭來。“你得當面立誓,赦掉這尚書檯內的所有人,還要去阻攔大太子事後報復,我才能信你……”

“這個誓言俺不能立。”

兀朮長嘆一聲。“因爲俺之前便說了,若不是今日無意間知道了一件俺心裡更不能放心的事情,都不至於過來的……今日此處,所有人都能赦,但有一個人,若是覈實了那件事情,俺必殺無疑!”

說到這裡,兀朮看向了立在臺階下更遠一點的一個人影:“洪承旨……你上前來!”

洪涯立在原地,情知今日難了,但不知爲何,其人非但不懼,反而鼓起莫名勇氣,當場一聲冷笑:“魏王,你們女真人自亂,卻要我這種無根無基的漢人來做替死鬼嗎?!你當燕京城裡的人都是瞎子嗎?今日事後,外圍新軍便會直接倒戈,你們也只能倉促逃亡,逃亡路上也免不了人人相疑,大舉火併!而今日這種種事情,根子不都在獲鹿,不都在你嗎?!”

“洪承旨,俺只問你一句話。”

兀朮沒有任何反駁的意思,他平靜等對方罵完,這才認真出言。“今晚我和希尹議論到你們這些南逃漢人時,說起你來……什麼真定之時就不提了,太師奴忽然想起一事,他說當日在獲鹿,奉命將虞允文帶去求和,結果剛到陣前,虞允文便大喊岳飛自後方來了……這是怎麼一回事?虞允文在當時是如何知道岳飛已經來了的?”

洪涯沉默無聲。

其實,他本可以繼續做某些口舌之辯,比如說虞允文只是仿效東晉故智,說兀朮赦免實際叛亂,卻要因言殺他一人,至不濟也可以繼續開口喝罵下去,將主責是兀朮戰敗這一點咬死……但可能是已經意識到,兀朮絕不會原諒任何獲鹿的相關事端,今夜絕不會放過自己,所以他並沒有這麼做,只是沉默以對。

非只如此,沉默中,洪涯心中還漸漸升起了一絲奇怪的念想,一絲讓他漸漸鼓起勇氣面對這一切的詭異念頭。

另一邊,看到洪涯沉默,兀朮終於喟然:“俺知道洪承旨肯定不服,知道你心裡肯定想說,是俺兀朮拿着十六個萬戶在獲鹿打了敗仗,纔有了許多其他的事端,但事情一碼歸一碼,無論如何,你將軍情泄露,使數萬離散將士不得北返,都是……”

“不錯!”

火光之下,燕京尚書檯正門前,數不清的甲士之間,洪涯忽然面色漲紅,大聲相對,唯獨終究臨生死刀兵,依然不敢動彈而已。“正是我存了虞允文一命,又告知他河間戰況,纔有你們匹馬不得北返之事!”

兀朮猛地一怔。

“你們這羣狄夷之輩!無知無德!只曉得殺戮劫掠!簡直粗鄙可笑!”洪涯立在原處,繼續擡手指向了正前方的兀朮,復又轉向銀術可、紇石烈太宇,乃至於完顏撻懶。“若非刀兵相迫,真以爲我堂堂殿上進士願意在你們這些滿身腥羶之氣前奉承嗎?老子早就想將你們一窩送盡了!”

“這廝竟然認了。”銀術可尷尬一笑,說了一句明顯晚了半拍的話,而且無人理他。

“殺了吧!”撻懶聽到最後一句,居然有些傷心之態。

“放在以往,你們還能扯什麼成王敗寇,仗着兵甲之威在那裡吹噓,什麼陋習什麼噁心的事情好像都有說法,連身上的腥羶之氣好像都能扯一個吃苦耐勞……誰讓你們強呢?扯什麼都行!可現在呢?現在你們還有什麼?!沒了腰間刀子,扯掉這層面罩,你們到底還有什麼?!腦袋後面的金錢鼠尾嗎?!”

說着,洪涯居然向前走了一小步,而也就是這一步,居然引來了周圍人的慌亂應對,很多持械甲士居然退了半步,緊張看向這名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士。

“殺了他!”

紇石烈太宇乾嚥了一口口水,似乎也有些迫不及待了。

倒是完顏兀朮和他身後的大殿內,一時毫無聲息。

聞得命令,紇石烈太宇身側一名親衛有些緊張的瞥了一眼沉默的四太子兀朮,這才慌亂取出刀來。

“來吧,殺了我吧!讓天下人都知道,我洪某人不是個宋奸,而是個用心潛伏的間諜!”

而此時,狀若瘋狂的洪涯早已經什麼都不顧得了。

“完顏兀朮,老子今日死了,還能被你送個名望!雖死猶生!可你們這些女真狗!便是苟且逃到會寧府,卻能如何?上一輩搶的金珠都要還回去,繼續受窮受苦!下一輩爲了保住讀的書還要去給南面官家下跪,做狗做牛做兒子!”

“閉嘴!”說話的,居然是從門前搶出的烏林答贊謨。

“獲鹿一戰,你們就已經死光了!”

“殺了他!”烏林答贊謨奮力催促。

“離了燕京,大金國也就亡了!”洪涯面目猙獰,毫不畏懼,甚至又上前一步。“來殺啊!”

“快快殺了他!”烏林答贊謨終於也在兀朮身側嘶吼了出來。

隨着最後一句話,原本在洪涯身前慌亂畏縮的那名侍衛,到底是在身後的催促下一刀捅出,而也就是一刀,沒有任何奇蹟,洪涯便劇痛難忍,捂着肚子倒下掙扎起來,然後放肆哀嚎,再無言語可出。

和這個世間大多數人一樣,他還是怕疼怕死。

那侍衛趕緊上前,連連補刀,很快便捅入了致命之處,而洪涯也很快失去了掙扎力氣,沒了多餘聲音,只躺在尚書檯前的臺階下,無力的等着生命消散。

這個時候,洪涯已經失去了基本的感觸與反應能力,他只有一個感受,那便是太冷了,渾身冰冷,然後唯獨一個念頭,卻始終縈繞,直到生命最後一毫,方纔隨之消散……那就是,自己這般鼓起勇氣,當衆喝罵女真人,又認下了那般功勞,不敢說驚動官家,可到底能不能觸動自己那位‘上線’靜塞郡王,好給評個烈士,進入嶽臺呢?

“此事到此爲止。”

不知道過了多久,兀朮方纔開口,而且依然面容苦澀。“接下來,俺與希尹相公已經商議好了,待會還會請國主下旨……今日擅自入宮的事情不可追究,韓、左、劉三家也只誅首惡……天明之後,等俺大哥一起,咱們將城中燕雲大族喚出來,兩邊將府庫中軍械、金銀平分……省的再出事端。”

言至此處,兀朮稍有無奈,但還是不得不言:“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今夜亂事,註定遮掩不住,消息傳出去,怕是外圍新軍就要立即倒戈降服……咱們得儘快走……走古北口出塞!這個時候若是不能與剩餘的燕雲大族好合好散,只會舉國覆滅。”

撻懶從洪涯屍體上收回目光,連連搖頭:“話雖如此,不能議和,終究要被窮追猛打下去……今日和氣了燕雲大族,逃得了燕京,明日到中京道,要如何與蒙古人‘和氣’才能到遼地?到了遼地,再與高麗人如何‘和氣’?到了黃龍府,是不是還要跟渤海人、契丹人和氣……而到了那時候,卻不知道趙官家又是個什麼新條件了,怕不是國主都要去死?”

“俺知道這個事情的厲害。”兀朮等對方說完才沉聲相對。“到時候俺自會有說法的,最起碼能讓那位官家劃出一個徹底的道來……不再貓戲老鼠。”

撻懶搖頭不止,顯然是不信。

而完顏銀術可與紇石烈太宇二人,也一時眼神飄忽,不知道在想什麼。

少了渾水摸魚的第三股力量,夜間亂事很快結束,誠如所有人想的那般,韓、左、劉三家看似掌握了很多的新軍力量,但那些人無論是戰鬥經驗還是將領素質都遠遜於訛魯補等人所領餘衆。

武庫迅速被奪回,國主雖然對韓昉、左淵二人的死亡非常不滿,但卻不敢違逆養父與四伯父,以及包括另一位聲望卓著都省副相完顏希尹在內的幾乎所有人共識。

翌日一早,他連番下達旨意,首先自然是赦免昨日所有亂黨;隨即,以完顏希尹爲首,總攬國族撤離燕京事宜;同時打開府庫,要求燕京城內所有有官職卻不願意隨國族出塞的官吏按照品級前來領取財貨、軍械……至於剩餘的糧食,乾脆在完顏希尹的建議下,以昨夜亂事補償的名義發給城內百姓。

當然了,這般安排是不可能讓所有人心服的。

甚至恰恰相反,所謂好合好散之下,是被軍隊強行鎮壓的種種不滿……幾乎沒有一個人對這個結果感到認可。

年輕的國主始終不能忘記恩師的死亡,他甚至都不敢在事後去問到底是紇石烈那夥人動的手還是自己養父那個好兒子動的手。

大太子對於紇石烈的行動格外憤怒,但是面對着四太子、希尹外加國主的居中聯盟,即便是他也只能強壓怒火。

紇石烈等人,此時也明顯有對昨日的功虧一簣有些不服,外加憂心被秋後算賬的不安。

至於所謂國族與燕地大族,真到了這一刻,也沒有那麼利索……國族裡不知道多少人不願離開燕京,他們中甚至有人在更南的黃河沿岸生活了十幾年,如何願意忽然回到什麼白山黑水之處?

更不要說,女真權貴們走這麼急,金珠、軍械什麼的根本帶不完,只能與燕地大族進行分勻,拿財貨和軍械換取車輛牲畜,而這種分法與這種倉促下的交易,註定雙方都會覺得不滿。

但話又說回來,在兀朮、國主、希尹這個政治聯盟的捏合下,左邊牽着大太子,右邊扯住紇石烈、撻懶等人,下面再拽住幾位將軍,女真人勉強維持住了一個行爲整體,倒是讓他們可以用快刀斬亂麻的姿態強行開啓撤離行動。

而且,不撤也不行了。

燕京城的動亂當日下午便被有心人傳到了涿州……沒辦法的,這個時候,哪怕是封閉四門也會成爲燕京動亂的‘證據’,何況前一晚的動靜?

得到消息後,原本就全線動搖的范陽新軍大營直接開始了雪崩,彼處新軍在士卒大量逃散的情況下,用盡全力在傍晚時分湊了一個局面,乃是彙集了七八個將領,寫了一封請降書,集體向南面新城一帶的韓世忠投降,並請求韓元帥前來接收部隊。

而夜間時分,恐怕前面范陽大營的投降書還沒有送到新城呢,後面的良鄉守將、出身燕地豪門的程穆程老將軍在得知了前方大營消息後,便毅然決然以年近七十的身姿直接反正,將準備好的趙宋旗幟掛到了良鄉城的城頭上。

然後主動向燕京告知了自己的‘易幟義舉’。

後半夜,良鄉消息傳到燕京……燕京高層雖然對前線崩壞早有預料,卻還是心亂如麻起來,唯獨此時已經是後半夜,到底沒有直接引發全城混亂。

但也就是如此了,到了黎明時分,城中消息迅速不受控制的傳播開來,本地大族重新開始了動員,披甲的新軍重新鼓起勇氣,毫無顧忌的佔領和控制一些官府署衙,主幹道以外的街口巷道,也多有本地新軍巡視。

然後,便是試探,便是衝突,而這一次,毫無戰意的女真兵馬反而多有潰散之態。

很快,連最重要的武庫都被燕京本地大族給奪走了,並且無人再嘗試奪回。

前一夜,數不清的人絞盡腦汁辛苦籌劃,好像在爭奪什麼了不得的東西,結果只隔了一天,就爲一面自顧自掛起來的旗子所輕易碾碎,也是可笑。

不過說句良心話,女真人也實在是撐不住了,很快便有旨意傳下各處……國主御駕下午就走,諸國族一併同行,漢地出身官吏,儘量隨行,不願走的也可以不走。

鄭修年選擇留下,他不敢再嘗試前一夜那種刺激了,但同樣在前一夜逃出生天的秦檜卻倉促收拾起了行李,連同夫人王氏一起出門,儼然是準備隨行出塞。

“秦相公爲何也要走?”

出乎意料,甫一出巷口,秦檜夫婦便迎來了一個正值壯年的阻攔者。

秦檜看了此人一眼,雖不記得具體來歷,卻隱約覺得似乎有些面熟,似乎是個靖康中被擄漢人,便在馬上稍微一頓,繼而幽幽一嘆:“我若留下,必死無疑!”

“真是因爲做了金人相公獲罪,便趁機改名易姓做個尋常人如何?”那壯年漢人當即大急。“秦相公,如今的局勢,好好的宋人不做,難道要去做女真人?”

秦檜還要言語,卻不料身後馬車內王氏直接催促起來:“走走走!你連逃難還要落於人後嗎?真要做個窮困之人,整日吃栗子度日?”

這個時候,秦會之終於想起阻攔自己的漢人是什麼交往經歷了,卻只是低下頭來,一聲不吭催動侍從前行……其人身後,光是車輛就有十七八駕,載滿了這些年女真貴人們的賞賜與賄賂。

而其人既行,身後那名被侍從攆開的漢人還在後面焦急呼喊:“秦相公,真去了塞外,怕也是十死無生!”

秦檜只做未聞。

既然是逃難,便註定沒有什麼秩序了……秦檜上得街來,本想尋四太子的車架儀仗跟隨,卻根本沒有尋到,又去尋希尹的家眷,卻也沒尋到,無奈何下,只能選擇往北門道旁相侯,準備跟着國主的車架北返。

而這一次秦檜倒是等來了完顏希尹以及完顏希尹與四太子的家眷,只是不見四太子本人而已。

“四太子何在?”

前夜時候僥倖得生,秦檜頗顯小心,卻還是忍不住疑竇叢生……這要是沒了四太子-希尹-國主爲何平衡核心的女真大聯盟,怕是路上自己就要遭殃……於是主動來問完顏希尹。

“到古北口便告訴秦相公。”完顏希尹面沉如水,平靜做答。

秦會之只覺得頭皮發麻,偏偏又無可奈何。

辛辛苦苦行了一路,不停有人逃散,走到傍晚,過了古北口,衆人勉強歇息,秦檜卻依然想着完顏兀朮下落,稍微安頓好家人,又趕緊來問希尹。

“昨夜良鄉易幟消息傳來後,四太子便即刻自縛向南,尋趙官家求和去了!”希尹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直接回復。“家眷都是我替他收攏的。”

秦會之聞之,如遭雷擊。

PS:感謝slyshen大佬的第十三萌和馬拉卡的上萌,這是第227萌。

然後例行獻祭兩本書《逐道在諸天》(新海月大佬寫的,看來寫歷史果然死路一條)、以及《歡迎來到我的詭異網站》。

最後,大約請個假……今天到9號有個中國作協的培訓活動,規格應該比較高,紀律也應該比較嚴肅,而且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強度的學習過程,也不知道是9號晚上回來還是10號才能回來……如果相關更新有三天以內順延,請大家不要在意……突出一個看情況……馬上就要出發了……大家早安。

(本章完)

71.第71章 危機(上)323.第319章 奏札158.第157章 或言南北467.同人19:易開天說歷史中的趙玖——潑茶387.第382章 一進一退478.同人30:楊沂中發現了什麼——LiaWind468.同人20:金之亡——Propheta311.第307章 攻守252.第249章 往來(中)124.第123章 憂慮217.第215章 親征373.第368章 應變268.第265章 羊頭49.第49章 水戰(上)470.同人22:金兀朮與太師奴的對話——人生144.第143章 亂像211.第209章 水輪子146.第145章 夜叉124.第123章 憂慮25.第25章 一將之論377.第372章 談兵339.第334章 歲入342.第337章 手段114.第113章 郊遊(上)238.第236章 回思222.第220章 逼宮267.第264章 輿論(續)341.第336章 刺激125.第124章 接連188.第186章 陽谷416.第410章 石橋86.第86章 流光(下)4.第4章 英雄氣48.第48章 浮橋(4k二合一,不分章了)129.第128章 鑄刀311.第307章 攻守401.第396章 夢囈47.第47章 帳內(下)169.第167章 國破山河在367.第362章 問法110.第109章 歸城47.第47章 帳內(下)73.第73章 劫寨25.第25章 一將之論25.第25章 一將之論23.第23章 榮辱453.同人6:虞夫人——Narkissos473.同人25:天驕——六月一十七376.第371章 私信412.第406章 獲鹿41.第41章 買賣(下)445.番外——退婚90.第89章 龍蛇148.第147章 理由230.第228章 潰走479.同人31:聊齋志異系列——阿楷sama30.第30章 寧國472.同人24:開封府四大宋菜——缺錢缺閒361.第356章 有初369.第364章 夏雨43.第43章 文書(中)226.第224章 陝西人314.第310章 名使(續)192.第190章 何去何從219.第217章 敗走82.第82章 勝了(下)435.第428章 將死71.第71章 危機(上)136.第135章 五道(續)250.第247章 自決278.第275章 舊瓶126.第125章 不斷42.第42章 文書(上)248.第245章 自擾379.第374章 冷言冷語223.第221章 回鄉241.第239章 軍令453.同人6:虞夫人——Narkissos328.第324章 金河471.同人23:明小說《北宋誌異》節選——Te154.第153章 進軍71.第71章 危機(上)445.番外——退婚259.第256章 強弱58.第58章 元宵(上)196.第194章 似玄似黃(下)413.第407章 進軍157.第156章 河灘472.同人24:開封府四大宋菜——缺錢缺閒415.第409章 黃綠446.番外2——榴彈怕水334.第329章 詰問156.第155章 並旗15.第15章 韓世忠反了!414.第408章 天意41.第41章 買賣(下)103.第102章 流言(下)423.第417章 崩摧(再續)135.第134章 五道
71.第71章 危機(上)323.第319章 奏札158.第157章 或言南北467.同人19:易開天說歷史中的趙玖——潑茶387.第382章 一進一退478.同人30:楊沂中發現了什麼——LiaWind468.同人20:金之亡——Propheta311.第307章 攻守252.第249章 往來(中)124.第123章 憂慮217.第215章 親征373.第368章 應變268.第265章 羊頭49.第49章 水戰(上)470.同人22:金兀朮與太師奴的對話——人生144.第143章 亂像211.第209章 水輪子146.第145章 夜叉124.第123章 憂慮25.第25章 一將之論377.第372章 談兵339.第334章 歲入342.第337章 手段114.第113章 郊遊(上)238.第236章 回思222.第220章 逼宮267.第264章 輿論(續)341.第336章 刺激125.第124章 接連188.第186章 陽谷416.第410章 石橋86.第86章 流光(下)4.第4章 英雄氣48.第48章 浮橋(4k二合一,不分章了)129.第128章 鑄刀311.第307章 攻守401.第396章 夢囈47.第47章 帳內(下)169.第167章 國破山河在367.第362章 問法110.第109章 歸城47.第47章 帳內(下)73.第73章 劫寨25.第25章 一將之論25.第25章 一將之論23.第23章 榮辱453.同人6:虞夫人——Narkissos473.同人25:天驕——六月一十七376.第371章 私信412.第406章 獲鹿41.第41章 買賣(下)445.番外——退婚90.第89章 龍蛇148.第147章 理由230.第228章 潰走479.同人31:聊齋志異系列——阿楷sama30.第30章 寧國472.同人24:開封府四大宋菜——缺錢缺閒361.第356章 有初369.第364章 夏雨43.第43章 文書(中)226.第224章 陝西人314.第310章 名使(續)192.第190章 何去何從219.第217章 敗走82.第82章 勝了(下)435.第428章 將死71.第71章 危機(上)136.第135章 五道(續)250.第247章 自決278.第275章 舊瓶126.第125章 不斷42.第42章 文書(上)248.第245章 自擾379.第374章 冷言冷語223.第221章 回鄉241.第239章 軍令453.同人6:虞夫人——Narkissos328.第324章 金河471.同人23:明小說《北宋誌異》節選——Te154.第153章 進軍71.第71章 危機(上)445.番外——退婚259.第256章 強弱58.第58章 元宵(上)196.第194章 似玄似黃(下)413.第407章 進軍157.第156章 河灘472.同人24:開封府四大宋菜——缺錢缺閒415.第409章 黃綠446.番外2——榴彈怕水334.第329章 詰問156.第155章 並旗15.第15章 韓世忠反了!414.第408章 天意41.第41章 買賣(下)103.第102章 流言(下)423.第417章 崩摧(再續)135.第134章 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