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第224章 陝西人

第224章 陝西人

趙玖並沒有在宜佑門託孤之後便即刻動身御駕親征,事實上,在通過託孤確保了中樞的忠誠與行動力之後,他先召開了一次全面大朝會,明確提出了不惜一切保住關中的戰略目標,繼而要求整個朝廷發揮一切行動力來保障軍事行動。

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在御駕親征前做出一定的軍事安排。

作爲被動防禦者,如何調兵遣將始終是一個巨大的難題……想來想去,都幾乎與上次的應對無二,張俊需要防禦淮河、京東,岳飛需要提到開封府正面與大名府的金軍正面對峙,不然東路軍彙集到大名府的那四五萬人一旦南下又該如何?

短期內能調度的部隊,似乎還是上次那些部隊,而這些兵馬的數量、彙集到關中的速度,早已經被完顏婁室通過上一次戰略偵查盡數獲悉……這是陽謀,無可奈何的陽謀,完顏婁室的可怕已經初顯端倪。

當然了,趙玖也好,整個大宋朝廷也罷,都不可能坐以待斃。

所以,隨着趙官家大朝會後正式起駕西行,東南御營後軍北上的調令也即刻發出,同時,關西、中原、兩淮,乃至於巴蜀、東南地區,朝廷也都發出了徵召‘義軍’、‘民軍’的賞格,乃是拿出官階、爵位,以及太學生名額,鼓勵豪強大戶出人、出力、出錢。

而這些,便是隨軍同進士樑嘉穎更前幾日念得那些邸報內容了。

至於來到眼下的四月初一,梁書記眼見着金吾纛旓抵達,官家與御前班直進入大營,其人報上身份、交接完畢,依然從自己的同年,也就是進士及第出身的起居郎虞允文那裡領到了讀報的任務……用虞允文的話說,官家不止一次做了交代,這是隨軍進士最首要的工作,任何人都不得怠慢、曲解……但等到梁書記領了今日份的邸報,只是稍微一讀,便愕然當場,繼而頭暈目眩,一時慌亂。

不過,這一次並非是廣州嘉穎仔見識少,那些直接隨行御前的正經進士們也都個個驚惶,有人當場垂淚,有人大驚失色,有人捶胸頓足,甚至還有人想去闖帳面聖的,只是被早有準備的御前班直給攔住了而已。

無他,這一次邸報,直接記載了趙官家宜佑門託孤的事件!

文章是起居郎虞允文這個當事人親自書寫,然後提交給老朋友胡銓胡編修,除了那段喝罵太上道君皇帝的內容,其餘部分盡皆錄入……面對這種具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且關乎國本與國運的嚴重政治事件,這些年輕的政治精英有這些反應實屬尋常。

甚至他們不曉得是,早在太學生們謄抄邸報時,這個增刊便於太學中引起過混亂。也幸虧國子監祭酒陳公輔有些魄力,直接領國子監的守衛兵丁們肉身擋住了大門,否則這些太學生們很可能在趙官家前一日已經出征的事實下,去燒了人家趙皇叔的宅子!

至於無辜至極的大宗正趙皇叔全家,更是早兩三日在得到訊息後便立即把自家大門給拆了,然後全家幾個兒子整日整夜頂着蚊子和露水睡在院子裡,都不敢回房的。

然而,回到眼前,情緒發泄之後,所有人又都無話可說——大戰當前,天子決意至此,爲人臣的又能如何呢?

於是乎,鬧騰了一陣子,一衆隨軍進士也只好各懷各態,持邸報去與軍中軍官們去讀了……御前班直不比其他,因爲隨駕文臣、文士極多,所以是切切實實的‘進士入都’,每個士卒都要給唸到的。

“官家,恕臣直言,如此這般,確實有用嗎?”

進入夏日,天色黑的越來越慢,中軍大帳處,隨軍的樞密院都承旨劉子羽隔着敞開的大帳帳門看了許久,甫一回頭,卻忍不住朝立在暗處、同樣在負手看着外面情形的趙官家出言進諫。“託孤之事,事關國本,這種事情放到邸報上讓官吏、士人、太學生們知道便已經有些驚悚了,至於尋常士卒……軍餉充足、賞罰分明、恩威並用便可,告訴他們這些,他們也未必懂得什麼叫大義!”

同在帳中的曲端本能冷笑,便要嘲諷,但瞥見一旁官家聞聲停下窺視後,倒是硬生生憋了回去。

“劉卿所言極是。”

出乎意料,聞聲負手轉回座中的趙玖根本沒有直接反駁對方。“想要士卒用命,軍餉供給、賞罰恩威纔是最根本的東西,沒有這些,想用空言大義感化士卒未免可笑……但自御營兵馬組建以來,朝廷可以說是已經傾國之力恩養士卒、保障軍餉,雖說其中弊端亂象還是不少,但一時間也實在是無法在這方面做更多了,這個時候於臨陣前鼓鼓氣,也是無奈之舉。”

見到官家回身,帳中幾名衛士立即點起了燭火,劉子羽也親手放下寬闊的帳門,然後轉過身來。

шωш★ттκan★C 〇

“至於說士卒懂不懂大義?”趙玖一面攤開地圖,一面繼續笑道。“懂不懂吧?能懂最好,不懂也無妨,大家都在用命,隨軍文士總不好讓他們閒着,只要一百個裡有一個能懂的,便不枉這些進士們賣幾日嘴皮子了。”

劉子羽愈發無言,卻只能頷首。

而與此同時,隨着帳中燈火依次點燃,與帳外篝火相映之餘也照亮了帳中許多隨行大員的面孔,其中赫然有樞相汪伯彥……而樞相以下,樞密院職方司諸參軍、編修,有陪駕職責的翰林學士、舍人、起居郎,隨行御營、御前班直軍將,竟不下二三十人,卻是早早的將中軍大帳擠得滿滿騰騰。

就是在這麼一個狀態下,趙玖開始讓起居郎胡宏鋪設地圖。

“官家,其實還是入關妥帖些……”出關來迎的汜水關的守將居然是個文士出身,而且是名門之後,乃是八字軍所屬的一名新任統領官,喚做範一泓的,見狀不免小心。“入關便有大房子的,吃飯也隨意些。”

“朕都託孤了,又怎麼會想什麼大房子?”

趙玖頭也不擡,摩挲着簡陋地圖言道。“且不說此事,今日得軍情,說完顏婁室遣其子完顏活女分兵急襲丹州(延安東南,挨着黃河,今宜川),吳玠倉促離開洛川去支援,結果再敗於婁室父子之手,丹州無援,直接降了,而丹州既失,鄜州(延安西南,通往關中平原的北洛水主幹道所在,今富縣一帶)便受兩面夾擊,再加上吳玠損失兵馬嚴重,你們覺得該如何應對?是守,還是撤?”

“先不論此處!”曲端剛要開口,卻又是劉子羽上前一步,正色相對。“官家,雖說此時除婁室部方露端倪,其餘各處皆軍情模糊,便是韓太尉也恐怕尚在路上,但御駕既然將入洛陽,而各處軍情皆在推料之中,那臣以爲,便當及早定下此番西行大略了,以免前方兵事變化無常,咱們心中不能有定數爲備!”

“哪種大略?”

趙玖正色相對。“樞密院可有說法?”

“有。”劉子羽揚聲以對。“眼下局勢漸明,乃是金軍西攻東引,東西兩路軍近二十萬衆……五萬餘衆聯僞齊兵馬,試圖以大名府爲節點,連住京東,以牽制御營前軍、御營右軍;而十五萬衆則合力向西,意圖併吞關西……”

“這是廢話!”曲端終於忍不住插嘴呵斥。“樞密院掌國家機要軍事,這些事情早在月前便已經爲人盡知,結果此時卻當什麼重要軍情一般於御前道來……樞密院便是這般做事的嗎?”

“曲副都統!”劉子羽也是個公認的壞脾氣,如何能忍曲端,當即便呵斥回來。“今日乃是四月初一,月前到底是幾日前?何況中間還有宜佑門之事,大朝會之事,然後便是行軍至此了!何況軍情嚴肅,有些消息總是要再三確認的……”

“如你這般確認,早把官家給斷送了!”曲端凜然不懼,直接跳過‘月前’冷笑道。“莫以爲我不知道,你與太行山馬擴馬總管有私怨,他傳的訊息你總以私心度之,以至於上次在南陽時便因私廢公了!我只問你,你再三確認的又如何?馬擴可曾哄騙於你?人家被你父子扔入牢裡,金人將他放出來,他卻棄了家眷去抗金,如此忠義之士,爲何要哄騙於你啊?只因與你有仇?便是與你有仇,須跟官家無仇,跟兩河、關西、中原士民無仇!要我說,你這種文官出身的衙內,便是舞刀弄槍,學得一些兵馬皮毛,也只是裝模作樣,靖康之變,就是因爲國家大事被你們父子這種人所制……”

劉子羽之前還在忍耐,但聽到最後,對方居然言及殉國的先父,也是徹底無忌,乃至於忽然冷笑,繼而一字一頓於帳中負手吟誦道:

“不向關中興事業,卻來河上泛漁舟。”

帳中一時寂靜,曲端也憋得滿臉通紅。

而就在這時,一直靜靜聽着二人對撕的趙玖忽然失笑:“楊沂中。”

“臣在。”楊沂中循聲向前。

“將帳門再捲起來。”趙玖平靜吩咐道。“讓外面的軍官士卒,還有隨軍的進士吏員看清楚這裡動靜,省的好奇。”

楊沂中怔了一下,但還是越過尷尬的曲端與劉子羽,親自上前將帳簾捲起。

“你接着說。”待帳門重新打開,趙玖方纔隨手指向劉子羽。

“喏!”

劉子羽深呼吸數次,強壓住胸中怒氣,朝官家繼續彙報。“好教官家知道,樞密院以爲,無論是欲守還是欲戰,若要勝此大役,首要之事乃在隔離二字上。”

“怎麼講?”趙玖精神微振。

“便是盡全力,不讓金軍各部彙集關中的意思。”劉子羽氣息漸漸平復。“金軍一分爲三,但最終要拼盡全力對上的卻只是入關中之軍,故此……”

“故此,當務之急乃是儘量阻攔太原之敵對婁室的增援。”趙玖心下恍然,口上也直接講了出來。“但丹州已失,金軍若從延安、丹州渡河支援又如何?”

“不會的。”曲端搶在劉子羽之前解釋道。“官家不曉得,黃河上游兩岸,自龍門開始,便山多路窄,金人如欲從陝北彙集,便只有延安府境內延河可做河東、河西之間的糧道,然後還要從延安府城那裡繞一圈再南下……這條路,便是金人已經有了延安府、晉寧軍和河外三州就近徵糧,供給五六萬人也已經是極限,不可能太多!當年五路伐夏便是不顧後勤才一敗塗地的,婁室須比本朝文臣強三分纔對。”

趙玖緩緩點頭:“朕懂你們意思了……不是婁室不想一開始集結大軍,而是陝北用兵有限,他還得指望河東金軍從河中府支援過來,所以你們是要朕在陝州、同州之間佈下重兵,儘量隔斷蒲津、風陵渡,阻敵大部於河東?”

“正是這個意思。”曲端依舊搶先做答。

趙玖緩緩頷首,卻又一時搖頭:“陝州李彥仙的兵馬能防兩州嗎?”

“不夠!”曲端就勢而對。“敵軍十萬,便是隔河而守,也得六七萬,這還得以精銳相對……”

趙玖沉默了一下,因爲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曲端的意思,而等他再去看劉子羽時,這個剛剛跟曲端爭得宛如殺父之仇一般的樞密院都承旨,卻也一言不發。

而這下子,趙玖便知道,此事絕無第二種應對方略:“非韓世忠往同州不可?”

“非韓太尉莫屬。”

劉子羽也再度嚴肅發聲。“官家……同州這個地方,北面是已經失陷的丹州,西面和南面是洛水,東面是黃河,而黃河上,蒲津浮橋雖已燒燬,但渡口仍在,乃是金軍自河東渡河不二所在。”

“此地三面環水、一面環山。”一直沒吭聲的御營都統制王淵也插嘴言道。“這個地形,用大將、精銳數萬是可以守住的,而且說不得能有奇效,但反過來說,若是在此處憐惜兵馬,一旦爲敵軍所趁,便是被絞殺殆盡的局面……官家,這個時候不能猶豫,也絕不能吝惜什麼精銳、什麼大將!咱們畢竟是弱勢,能兌子便儘量兌子!”

趙玖重重頷首,同時看向了一直保持沉默的隨軍樞相汪伯彥,而汪伯彥也當即俯首,見此情狀,這位官家復又看向了一旁的小林學士。

小林學士會意,直接在起居郎胡宏的協助下低頭寫起了聖旨。

“但若韓世忠、岳飛、李彥仙、張俊、張榮皆不能輕動,朕莫非只能用御營中軍與關西各路兵馬去跟婁室作戰嗎?”即便是知道自己下了一個絕對理性和正確的旨意,趙玖臉色還是難得顯得難看起來。

“官家,恕臣直言,這本是婁室從延安攻擊的緣由……那地方是國家西北,御營大軍本就難往彼處,若最後真能合御營中軍全軍與陝西六路兵馬以御婁室,已然是大幸了。”劉子羽昂然答道。“不過,戰事到底往何處走,誰也不知道!”

趙玖連連頷首……可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人家完顏婁室連年都不過,不惜數萬大軍南下,以作戰略偵查,還不是爲了弄清楚各路兵馬實力、支援速度、支援範圍嗎?

若此番沒有這些算計,那纔可笑。

而以眼下來看,這種安排到底是最理性和正確。

不過……

“咱們一開始說什麼來着?”趙玖回過神來,居然一時有些恍惚。

“丹州已失,吳玠二度戰敗,如今鄜州兵馬不多,是守是棄?”曲端上前一步,小心提醒。

“那是守是棄?”趙玖盯着曲端相詢。

“既守且棄!”帳外暮色將至,軍士都已經去用餐了,而燈火之下,曲端盯着面無表情的趙官家,一時雙目灼灼。

對此,趙玖一聲不吭,復又看向了劉子羽、胡閎休等人。

劉子羽先瞥了一眼曲端面色嚴肅,然後也上前一步正色相對:“樞密院也以爲當既守且棄!”

“何意?”趙玖面色不變,只是擡首示意。

“回稟官家,這正是臣本要代樞密院同僚說的事情……”劉子羽儼然早有想法。“關中想要守下來,一則是儘量隔離河東大軍,不使關中金軍勢大;二則是要儘量依託陝北丘陵山脈地勢,層層抵抗,卻無需與之死戰、決戰,而是要儘量使其部精銳騎兵消耗、疲敝於陝北山中,同時又不得不分兵把守各處,而待暑熱之時,彼輩也疲敝難耐之時,再行放開,或求戰與山野,或誘之於堅城之下……”

趙玖緩緩頷首,復又去看曲端。

“臣也是這般看的。”曲端趕緊做答。“陝北是此戰關鍵,能守則守、不能守則棄,但一定要抵抗、襲擾,一定要保全有用之軍,待敵軍勢疲,我軍漸銳,屆時依形勢或戰或守。”

趙玖重重點頭,便欲說話,卻又閉口。

而當此之時,曲端直接下跪於帳內,叩首以對:“官家!官家若還用吳玠守鄜州,怕是不足用!”

出乎意料,面對着曲大如此作態,帳中除了一個汜水關的範一泓一時驚愕外,竟無一人有多餘反應,好像都知道他會這麼幹一般。

“怎麼說?”

Www ¤тtκan ¤¢ O

趙玖同樣面不改色,卻只是顯得好奇。“我聽人說,能文能武是曲大,有勇有謀是吳大……這吳大與你齊名,雖敗了兩場,也只是野戰不利罷了,居然也守不得鄜州嗎?”

“官家,”地上的曲端一臉坦誠,急切而對。“有勇有謀什麼的,根本就是爲了湊字數好與臣相比……他吳大若是有勇有謀,何至於敗成這樣?”

趙玖終於冷笑。

“官家,臣不是這個意思。”曲端趕緊解釋。“其實,真若只是守一州之地,吳氏兄弟隨便一個即可,若是野戰奮勇,便是臣都有些不如吳大。但問題在於,以眼下來看,鄜州必然失陷,而鄜州失陷後,正該集合兵馬有序後撤,然後背靠涇原路、環慶路繼續節節抵抗……如何調度三路數州兵馬?如何引誘金人西進?如何多面襲擾金軍?吳玠便有些不足了,因爲他之前一直只是臣下屬,並無此威信!”

“那誰有這個威信?”趙玖毫不猶豫,冷冷相對。

曲端張口欲言,卻隔着搖曳燭火,在案後趙官家的凝視下幾次不能出聲……時隔近一年,回到夢寐以求的家鄉重新掌握軍權、參與大戰的機會就在眼前,他卻在這位官家的逼視下不敢出聲。

帳外在用餐,這是天色徹底黑掉前軍營最熱鬧的時候,而龍纛之下的這個大帳中卻早已經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在看着曲端。

而曲端也在心思百轉:

不向關中興事業,卻來河上泛漁舟。

現在想來,憑着這句詩,這位最起碼個人威權已無可動搖的趙官家便早可以宰了他,也可以出言否了他呼之欲出的請求……哪怕他這次沒有吹牛,環慶路、涇原路、延鄜路的士民軍吏都服他,因爲畢竟是他在之前數次金軍入侵時保全了陝北諸路。

但話說回來,爲什麼沒宰呢?

爲什麼這位官家只是一直看着自己,不直接否掉呢?

那只有一個答案。

“官家!”不知道隔了多久,曲端幾乎是費盡了全身力氣方纔出聲,而一旦出聲,卻是徹底把持不住,一時涕淚橫下。“臣錯了!請與臣一軍之任,臣當爲國家盡忠盡力!”

燭火之後,趙玖先是緩緩頷首,卻又微微搖頭,復又一聲輕嘆,繼而許久不語。

曲端見此,心中忐忑,卻又漸漸失望,至於絕望。

但出乎意料,等了片刻之後,一身甲冑未卸的趙官家一聲不吭,卻忽然起身往身後帳中角落而去,卻是將一副弓箭取來,轉身放在案上,這才朝曲端言道:

“曲大……這副弓箭是朕用慣了的,你拿去……若是再有違抗上令、私刑下屬、見友軍而不救,你要麼持此弓向朕而射,要麼便在你舊日袍澤中找個熟人,讓他用此弓將你勒死……咱們君臣並無第三條路!”

言至此處,自有楊沂中上前捧弓箭轉交於地上曲大,而與此同時,趙玖也轉向了一側的小林學士:“讓胡寅以延鄜路經略使身份總領陝北三路軍政事宜,加吳玠涇原路經略使,加吳璘延鄜路兵馬都監,御營副都統曲端離任,轉環慶路經略使……軍情緊急,與他聖旨、金牌,讓他連夜即刻出發!”

曲大聞得此言,一時狂喜,接過弓來,卻又覺得渾身釋然。

正所謂,二十年戎馬,今日重歸,一載重負,須臾盡落。

PS:感謝第七十八萌蹁躚烏鴉同學……含吐緗縹之上,翩躚樽俎之側……是這個出處吧?所以是烏鴉會跳舞的意思?

(本章完)

172.第170章 江湖多風波(續)329.第325章 加冕454.同人7:詩散集——耶律衝哥19.第19章 扶腰(七歲大佬也生日快樂)171.第169章 江湖多風波67.第67章 水泊(續)126.第125章 不斷206.第204章 鬆緊72.第72章 危機(下)55.第55章 作保(4k2合一)243.第241章 亂戰287.第283章 胙城440.第433章 敕約307.第303章 故地6.第6章 閒言23.第23章 榮辱246.第244章 不忘(下)祝阿越女兒週歲生日389.第384章 映雪映月459.同人11:紹宋御營軍制及編制、番號初探63.第63章 廿八(上)207.第205章 徵詢348.第343章 秋火185.第183章 仁者宜戰慄(續)179.第177章 瀟灑送日月28.第28章 一夢方醒125.第124章 接連476.同人28:宋世祖詩詞鑑賞系列——星星下327.第323章 喧囂4.第4章 英雄氣46.第46章 帳內(上)398.第393章 破綻279.第276章 秘閣288.第284章 東西87.上架感言兼本卷總結兼感謝信兼拜年信356.第351章 黯然365.第360章 武林461.同人13:微服出巡的趙玖——蔡有明天423.第417章 崩摧(再續)218.第216章 名將317.第313章 倚河(續)190.第188章 你知我知155.第154章 來回285.第281章 杏林336.第331章 奏對22.第22章 官家到底在想什麼?362.第357章 淮左306.第302章 表決(2合1)138.第137章 悖論302.第298章 條子352.第347章 後繼25.第25章 一將之論346.第341章 正詭393.第388章 衆志成城186.第184章 行旅相攀援193.第191章 孰是孰非385.第380章 同桌同飲26.第26章 十萬之報85.第85章 流光(中)144.第143章 亂像364.第359章 報告24.第24章 三萬之約356.第351章 黯然第258章 辨經478.同人30:楊沂中發現了什麼——LiaWind265.第262章 桑林158.第157章 或言南北468.同人20:金之亡——Propheta236.第234章 方略317.第313章 倚河(續)282.第279章 題記392.第387章 舉火成炬14.第14章 金兀朮來了!177.第175章 獨恥事幹謁(續)125.第124章 接連283.第280章 蠟燭34.第34章 公私109.第108章 重典252.第249章 往來(中)147.第146章 一丈青195.第193章 似玄似黃( 上)390.第385章 忽上忽下256.第253章 後浪124.第123章 憂慮197.第195章 不公不正351.第346章 試探250.第247章 自決160.第159章 各問東西(下)131.第130章 三裡335.第330章 勸說(2合1)147.第146章 一丈青409.第403章 柳下71.第71章 危機(上)106.第105章 雨水(下)325.第321章 奉禮439.第432章 斷絕427.第421章 諫言250.第247章 自決270.第267章 團結288.第284章 東西228.第226章 思懷
172.第170章 江湖多風波(續)329.第325章 加冕454.同人7:詩散集——耶律衝哥19.第19章 扶腰(七歲大佬也生日快樂)171.第169章 江湖多風波67.第67章 水泊(續)126.第125章 不斷206.第204章 鬆緊72.第72章 危機(下)55.第55章 作保(4k2合一)243.第241章 亂戰287.第283章 胙城440.第433章 敕約307.第303章 故地6.第6章 閒言23.第23章 榮辱246.第244章 不忘(下)祝阿越女兒週歲生日389.第384章 映雪映月459.同人11:紹宋御營軍制及編制、番號初探63.第63章 廿八(上)207.第205章 徵詢348.第343章 秋火185.第183章 仁者宜戰慄(續)179.第177章 瀟灑送日月28.第28章 一夢方醒125.第124章 接連476.同人28:宋世祖詩詞鑑賞系列——星星下327.第323章 喧囂4.第4章 英雄氣46.第46章 帳內(上)398.第393章 破綻279.第276章 秘閣288.第284章 東西87.上架感言兼本卷總結兼感謝信兼拜年信356.第351章 黯然365.第360章 武林461.同人13:微服出巡的趙玖——蔡有明天423.第417章 崩摧(再續)218.第216章 名將317.第313章 倚河(續)190.第188章 你知我知155.第154章 來回285.第281章 杏林336.第331章 奏對22.第22章 官家到底在想什麼?362.第357章 淮左306.第302章 表決(2合1)138.第137章 悖論302.第298章 條子352.第347章 後繼25.第25章 一將之論346.第341章 正詭393.第388章 衆志成城186.第184章 行旅相攀援193.第191章 孰是孰非385.第380章 同桌同飲26.第26章 十萬之報85.第85章 流光(中)144.第143章 亂像364.第359章 報告24.第24章 三萬之約356.第351章 黯然第258章 辨經478.同人30:楊沂中發現了什麼——LiaWind265.第262章 桑林158.第157章 或言南北468.同人20:金之亡——Propheta236.第234章 方略317.第313章 倚河(續)282.第279章 題記392.第387章 舉火成炬14.第14章 金兀朮來了!177.第175章 獨恥事幹謁(續)125.第124章 接連283.第280章 蠟燭34.第34章 公私109.第108章 重典252.第249章 往來(中)147.第146章 一丈青195.第193章 似玄似黃( 上)390.第385章 忽上忽下256.第253章 後浪124.第123章 憂慮197.第195章 不公不正351.第346章 試探250.第247章 自決160.第159章 各問東西(下)131.第130章 三裡335.第330章 勸說(2合1)147.第146章 一丈青409.第403章 柳下71.第71章 危機(上)106.第105章 雨水(下)325.第321章 奉禮439.第432章 斷絕427.第421章 諫言250.第247章 自決270.第267章 團結288.第284章 東西228.第226章 思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