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

譙郡縱跨淮北和中原,是中原地區南北方向最長的一個郡,渦水從北到南流通全境,也使得渦水兩岸成爲譙郡最主要的產糧區。

這天上午,一隊兩十人的騎兵從一條小道上疾速奔來,直接奔上了一道低緩的山崗,極目向南方眺望,這支騎兵隊正是漢軍派出的十幾支斥候隊之一,隸屬於漢軍最‘精’銳的鷹擊軍。

所有斥候隊都接到同一個任務,找到從江淮北上的曹軍,這支斥候隊沿着渠水一路南奔,已奔出四百餘里,依舊沒有發現曹軍的蹤跡。

渠水使是渦水平行的一條大河,也是注入淮河,但沒有渦水那樣寬闊,水量也不夠豐沛,不過很利於灌溉,因此渠水兩邊也同樣是大片農田。

“屯長,我們已經向南走了三百餘里,再向南走幾百裡就到淮河了,曹軍不可能還在南面吧!”一名士兵終於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支斥候隊的屯長名叫蔣忠,漢中人,有着豐富的斥候經驗,他沉思片刻道:“到目前爲止,我們沒有看見任何曹軍北上的跡象,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曹軍沒有走我們的探查路線,要麼曹軍還在南面,如果曹軍在其他路線,會被另外斥候隊發現,但我們的任務是繼續南下。”

“跟我繼續前行!”

屯長蔣忠催馬向南面衝去,後面二十名漢軍騎兵一路跟隨疾奔。

再向南行,大片農田便漸漸消失,他們進入了一片方圓百里的低緩丘陵區,山上長滿了一望無際的森林,到處是岔道山谷,道路十分複雜,但南下的官道卻十分清晰,只要沿着渠水,方向就不會錯。

斥候隊放慢了速度,一路南下,剛走出二十餘里,在一個山谷轉彎處,他們忽然聽見前方傳來馬蹄聲,蔣忠當即立斷,一揮手,衆人衝進了旁邊的樹林。

不多時,兩名曹軍送信兵一前一後正騎馬疾奔而來,蔣忠低聲對衆人道:“‘射’馬活捉!”

衆人會意,一起舉起了弩箭,就在兩名曹軍騎兵風馳電掣而過之時,二十支弩箭一齊從樹林內強勁‘射’出,兩匹戰馬一聲慘嘶,摔倒在地,兩名騎兵也橫摔出去,其中一名騎兵翻滾進了渠水之中。

漢軍斥候從樹林疾奔而出,抓住了其中一名曹軍騎兵,幾名斥候跳進渠水,將另一名騎兵也拖上了岸,他們動作迅速,連同‘射’死的戰馬一起,全部移入密林之中。

片刻,漢軍斥候騎兵又繼續向南奔去,而這一次,他們不再走官道,而是走一條小路繞道前方,他們從俘虜的口中得到消息,兩萬北上的曹軍就在前方三十里處。

就在三十里外的一道山谷內,兩萬餘曹軍正在埋鍋做飯,在行軍一夜裡,士兵們都疲憊不堪了。

從下蔡縣到譙縣路途遙遠,幾乎要縱穿整個譙郡,儘管如此,從下蔡到譙郡還是要比從徐州到譙郡近得多,正是這個緣故,曹丕下令于禁在淮北的三萬軍隊火速撤回譙縣,參與譙縣的防禦。

正如司馬懿的判斷,曹軍從兩條線分兵北上,下蔡曹軍從西路北上,義成曹軍從東線北上,而淮北曹軍主力主要在下蔡縣,從西線北上的曹軍也就有兩萬餘人,由大將於禁率領。

在距離曹軍不遠的一條山樑上,蔣忠率領幾名斥候正觀察山谷內的曹軍,他們有豐富的經驗,很快便判斷出了曹軍的數量、裝備以及糧草情況。

看得出曹軍帶的糧食不多,沒有太多儲存糧食的帳篷,也沒有多少運力牲畜,這是一支輕兵北上的軍隊,沒有帶輜重,說明他們行軍速度極快。

蔣忠立刻寫了一份情報,捲進木筒,綁縛在一隻信鷹的‘腿’上,他們將信鷹高高拋起,信鷹展翅向北方飛去。

...。。

于禁在士兵休息了一個時辰後,又繼續動身趕路,于禁這次北上丟棄了一切輜重,每個士兵只帶三鬥米,屬於輕裝行軍,于禁自己也很清楚,他這次北上有可能會遭到漢軍攔截。

但如果是城父縣的漢軍攔截,他不會在意,可以一拼,只是他很害怕遭遇到漢軍主力攔截,于禁也知道許昌已失陷,漢軍下一步必然是東進譙郡。

現在的問題就是情報不足,曹軍的情報過於薄弱,他們根本不知道漢軍現在到了哪裡?于禁只能下一個賭注,賭他們能在漢軍進入譙郡之前先一步趕到譙縣。

“加快速度!”

于禁不斷催促士兵行軍加快行軍速度,他深知行軍速度就是他們此次北行能否成功的關鍵,兩萬曹軍不斷加快行軍速度,在廣袤的平原上疾速向北行軍。

第二天中午,曹軍已經離開下蔡縣約四百里,還有兩百餘里就要抵達譙縣,士兵們經過一天一夜的強行軍,都已筋疲力盡,一名牙將催馬到于禁身旁道:“將軍,弟兄們都累得不行了,能否休息一會兒。”

于禁看了看地圖,他們距離城父縣只有三十里左右,如果城父縣漢軍要攔截他們,就應該在這個時候了,必須要讓士兵保持一定體力,于禁點了點頭,“就地休息一個時辰!”

他們正好位於一片農田之中,四周都是一望無際的麥苗,彷彿綠‘色’的海洋,在一里外有一片不大的樹林,或許是軍隊到來的緣故,原本在地裡勞作的農民都紛紛躲進了樹林,一些人在樹林邊緣探頭探腦。

曹軍士兵早已疲憊不堪,紛紛就地坐下休息,士兵們拿出了水和乾糧,可就在這時,很多人都‘露’出了訝‘色’,四下張望,不少士兵還站了起來。

于禁也站了起來,他感受到了大地在震動,一種極度不安的預感油然而生,但只是稍微的猶豫,後軍卻傳來一片驚呼聲和慘叫聲,于禁忽然明白過來,這一定是漢軍騎兵殺來了,他心中大急,大喊道:“立刻列隊迎戰!”

于禁有豐富的經驗,他知道跑不過騎兵,逃跑只會被銜尾追殺,更是會一敗塗地,如果漢軍騎兵不多,他們迎接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于禁率領的這支軍隊也算是曹軍‘精’銳,原是徐晃的軍隊,經歷過合‘肥’大戰,徐晃被曹丕調離合‘肥’後,這支軍隊便由於禁指揮,于禁帶兵有方,將這支軍隊訓練得十分‘精’悍。

在於禁的命令下,八千前軍迅速列隊,他們衝入麥地,排成對付騎兵的長矛發方陣,遠處樹林內的農民心痛萬分,跳腳大罵。

但此時,麥田在戰爭面前已經顯得無足輕重,兩支軍隊在佔地數十頃的麥田內爆發了‘激’戰,龐德率領七千騎兵從南面掩殺而來,這是騎兵貫用的戰術,一般後軍都比較薄弱,當後軍敵不過騎兵,開始潰敗時,會引發滾雪球效應,後軍裹夾着前軍,最終形成全軍潰敗的局面。

曹軍後軍果然抵擋不住七千關隴騎兵的衝擊,只片刻,便全線潰敗,漢軍騎兵尾隨掩殺,殺得曹軍屍橫遍野,哭喊連天,只追出兩裡,龐德便看見了對方已經集結完成的前軍方陣,他取出號角,仰天勁吹,‘嗚——’低沉的號角聲在原野裡吹響。

漢軍也開始迅速列隊,以百人爲一隊,從四面八方殺向曹軍長矛方陣殺去。

儘管曹軍已經十分疲憊,但他們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尤其個個悍不畏死,並不驚慌奔逃,當漢軍騎兵越來越近時,第一排士兵,忽然閃開,‘露’出了身後的弩兵隊列,兩千弩兵刷地平端弩箭,瞄準了百步外衝來的騎兵。

龐德率領七千關隴騎兵在麥田內疾奔,龐德毫不畏懼,揮刀大喝:“殺上去,擊潰他們!”

部將趙衝發現對方已列出弩陣,他追上龐德急道:“將軍,對方有軍弩,不可硬衝!”

龐德深深盯着遠處麥田內的敵軍,他緊咬一下嘴‘脣’,毅然大喝:“給我殺!”

七千關隴騎兵的戰馬在原野上奔騰,陽光下,如平地捲起了黑‘色’暴風雨,以一種摧枯拉朽之勢向官道上的八千曹軍步兵席捲而去。

“‘射’!”

于禁一聲令下,一片弩機撞擊聲,兩千支弩箭騰空而起,如一張在空中疾飛的黑網,鋪天蓋地地向已衝到八十步外的騎兵‘射’去

騎兵舉盾相迎,密集的箭雨呼嘯着撲進了騎兵羣中,一片慘叫聲響起,約兩百餘騎兵中箭翻滾倒地,緊接着第二輪箭又到了,不斷有騎兵中箭撲倒,騎兵風馳電掣,霎時間便衝到三十步外.....

于禁見對方攻勢太猛,他們已經無路可退,便也橫下一條心,舉刀大喊:“列長矛陣迎戰!”

這支步兵曾是徐晃訓練的‘精’兵,都是從豫州各地挑選的‘精’壯男子,經過數年的訓練和幾次大戰磨練,他們更加善戰,有極強的戰鬥力。

此時他們都明白自己沒有了退路,骨子裡的野‘性’陡然爆發,舉起長矛,狂叫着向騎兵衝殺而去。

關隴騎兵是漢軍建立的第一支騎兵隊,爲了對抗曹‘操’的虎豹騎,士兵是從數十萬軍隊挑選的‘精’銳,個個強壯魁梧,盔甲堅固,戰刀鋒利。

他們所騎的戰馬也是百裡挑一的駿馬,四肢強健有力,他們心中的殺機也爆發,揮舞戰刀長矛,如暴風驟雨般衝進了敵羣之中,慘叫聲驟然響起......

兩支軍隊在城府縣東南三十里處的平原上血腥搏殺,騎兵戰刀劈砍,長矛衝殺,血‘肉’飛濺,人頭滾滾,官道和周圍的麥田被鮮血染紅,一片片粘稠的血水彙集成溪流,到處是屍體和斷肢。

龐德親率三千騎兵向最密集的敵羣衝殺,他的長刀翻飛劈砍,勇不可擋,所過之處伏屍累累,血霧瀰漫,儼如殺神下凡,連最兇悍的士兵見到他,都嚇得兩‘腿’戰慄,轉身奔逃,後面跟着他的三百鐵騎衛,一路衝殺,所向披靡。

騎兵對陣步兵有着絕對優勢,儘管這些曹軍步兵個個悍不畏死,訓練有素,但在強大的騎兵衝擊下,他們還是漸漸地支持不住了。

尤其長途行軍對體力消耗極大,他們體力已經嚴重透支,無力和漢軍騎兵長久廝殺,曹軍士兵被騎兵分割包圍,逐一消滅。

就在這時,東北方向又出現了一支軍隊,這是大將魏延率領一萬軍隊趕到了,他們在前面攔截曹軍,不料龐德騎兵已先下手,魏延立功心切,急急率軍趕來,他們從北面將曹軍的退路截斷。

曹軍主將於禁見大勢已去,不由長嘆一聲,拔劍‘欲’自盡,卻被他的親兵抱住大喊:“漢王‘欲’厚待將軍,將軍爲何尋死?”

于禁無路可走,又實在不想自盡,在親兵的勸說下,他只得扔下寶劍令道:“全軍投降,不要抵抗了!”

主將下令投降,一萬餘曹軍終於崩潰了,他們紛紛跪地投降,乞求饒命,龐德下令停止殺戮,剩下的曹軍全部活俘,于禁也在數十名漢軍的押送下,向陳縣而去。

........

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1066章 視察河西第45章 矛盾激化第909章 人口戰略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67章 竹林試刀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127章 承諾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87章 真相漸近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38章 錦帆賊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972章 初次談判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43章 可疑之人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658章 金蟬脫殼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271章 身世威脅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134章 夜襲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228章 成婚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756章 諸葛求和
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1066章 視察河西第45章 矛盾激化第909章 人口戰略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67章 竹林試刀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127章 承諾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87章 真相漸近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38章 錦帆賊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972章 初次談判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43章 可疑之人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658章 金蟬脫殼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271章 身世威脅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134章 夜襲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228章 成婚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756章 諸葛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