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益州內亂

南鄭城,益州軍和漢中軍的對峙已經進入第五天,這期間,劉緯發動了兩次攻城大戰,皆遭到守城軍隊的頑強抵抗而失敗,損失近七千人,萬般無奈之下,劉緯只得下令軍隊西撤到定軍山兵營,守住這個戰略要塞,他心裡也清楚,一旦漢中軍偷襲了定軍山兵營,他的糧草斷絕,就會全軍覆沒。

現在他的糧草不缺,從益州帶來的糧草,加上定軍山存儲的大量糧食,他的軍糧足以使益州軍支持四個月,不過讓劉緯心煩意亂的是,在他攻打益州城之時,囚禁在定軍山大營內的吳懿卻居然被他的手下救走了。

這使劉緯大發雷霆,一連殺了十幾名看守,餘恨未消,又派出數百人,去各處關隘一路追殺吳懿。

但劉緯做夢也想不到,吳懿根本就沒有離開定軍山大營,他喬裝成小兵,就躲在後勤輜重軍中,吳懿在益州軍中威望很高,自然有人會暗中將他藏匿起來。

在一座堆滿糧食的大帳內,喬裝成小卒的吳懿正神情凝重地聽一名軍官的緊急稟報,“吳將軍,軍營中盛傳一個消息,說州牧在出巡路上暴斃,現在成都人心惶惶,也不知消息是真是假?”

這個消息讓吳懿大吃一驚,劉璋居然去世了,雖然這只是一種傳聞,但吳懿也知道這種事情不會空穴來風,必然是成都出事了,想到他和劉璋近二十年的交情,吳懿心中不由有些難過。

不過此時不是悲傷之時,吳懿心裡很清楚,劉璋若真的死了,劉緯一定會趕回去爭奪益州牧之位,他又對軍官低語幾句,軍官點點頭,“卑職明白!”

他行一禮,就匆匆去了,望着軍官走遠,吳懿又想起劉緯的種種愚蠢行爲,最終功虧一簣,眼看到手的漢中居然被張魯翻盤了,他不由恨得咬牙切齒。

大帳內,劉緯終於得到了黃權的緊急快報,父親在新都縣暴斃,死因不明,這使劉緯被驚得目瞪口呆,半天才回過神,禁不住放聲大哭,周圍的親兵們都面面相覷,他們都明白了,軍營中傳聞主公去世,果然是真。

黃權派來的使者連忙勸道:“公子,現在不是悲傷的時候,我們必須立刻趕回成都,別駕保證朝廷會支持公子繼承益州牧之位,不能被長公子擅自登位。”

劉緯擦去眼淚,點點頭道:“黃別駕手中有多少軍隊?”

“只有高沛將軍的一萬軍隊,而張任兩萬軍支持長公子,形勢對我們不利,別駕希望長公子能把軍隊帶回去。”

劉緯想了想,他手中還有三萬五千軍隊,還有無數糧草輜重,如果把大軍帶回去了,至少要十天時間,恐怕那時就來不及了,只能分批走,想到這,他立刻吩咐親兵道:“速去將王將軍找來!”

片刻,校尉王洪匆匆走進大帳,王洪也是一員老將,跟隨劉璋多年,是劉緯的支持者,這次劉緯廢掉吳懿,軍務雜事便交給王洪掌管,他快步走帳,躬身抱拳道:“參見緯公子!”

劉緯嘆了口氣道:“王將軍,我父親恐怕遭遇了不幸,現在成都情況不明,我需要立刻趕回成都。”

王洪心中黯然,默默點了點頭,“卑職聽從公子安排!”

劉緯沉思片刻道:“我先率五千軍趕回成都,你可率領其餘三萬軍隊徐徐撤退,當心被張魯伏擊,切不可大意了。”

“卑職遵令!”

劉緯站起身,對親兵們令道:“立刻收拾物品,我們馬上就出發!”

半個時辰後,劉緯率領五千精銳之軍急速趕回成都爭位,這時三萬益州軍便由校尉王洪執掌,王洪當即下令,三軍收拾行李,準備南撤。

夜幕初降,大帳內,王洪正在收拾文書,今天再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就出發返回益州,就在這時,帳外忽然傳來親兵的一聲慘叫,這讓王洪不由一怔,發生了什麼事?

不等他起身,一個黑影衝了大帳,是一名軍官,身高八尺,身着盔甲,手執盾牌和長矛,目光冷厲地盯着他,待看清來人相貌,王洪不由嚇得魂飛魄散,眼前軍官竟然就是被救走的吳懿,他嚇得直打哆嗦,“吳將軍,你怎麼在這裡?”

說着,他的手向後面的長劍摸去,他一把抓住劍,大喊一聲,“來人!”

旁邊幾名整理文書的親兵一起拔刀向吳懿衝去,這時帳外又闖進十幾名士兵,亂刀劈翻了幾名親兵,吳懿手執長矛一步步向王洪逼近,王洪見勢不妙,轉身一劍將大帳劈開一個口子,正要向外逃去,就在他剛要起身的瞬間,他只覺後背一陣劇痛,矛尖已刺穿他的身體,從前胸透出,王洪大叫一聲,當場斃命。

吳懿抽出長矛,冷哼一聲,對身後的數十名士兵令道:“擂鼓,聚將!”

........

巴東郡魚復縣,一支約萬餘人的軍隊正急速向縣城方向行軍,這支軍隊便是來自巴郡的嚴顏軍隊,當劉璋不行去世的消息從成都傳來,嚴顏便當機立斷,立刻率軍向巴東郡進發。

他分兵兩路,他率一萬軍走陸路,又命部將張翼率五千軍先走水路準備偷襲巴東郡。

此時,嚴顏並不是爲了什麼私人恩怨而偷襲巴東郡,而是他感覺到了不妙,劉璋去世,無疑給了劉璟一個進軍益州的藉口,益州無主,劉璟可以藉口替朝廷維護巴蜀穩定。

作爲巴蜀本土系的中堅人物,嚴顏無論如何不願意荊州勢力進入巴蜀,自古以來楚蜀之間就有一種彷彿天生的矛盾,也使蜀人對楚人有一種莫名的排斥。

尤其大量東州士進入巴蜀,和蜀人爭奪利益,使蜀人和東州之間有了很深的利益衝突,二十幾年來,這種鴻溝越來越深,幾乎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嚴顏和龐羲之間的矛盾就是一種典型的蜀人和東州人的矛盾。

軍隊連綿起伏的山地中行軍,起伏的山丘是軍隊的天然掩護,使他們越來越逼近巴東軍營。

魚復縣是三峽入口,這裡山勢陡峭高峻,奇峰突兀,縣城便位於一片地勢平緩的盆地內,四周修建了一圈低矮的城牆,在縣城十幾裡外,便是修建在山上的白帝城,東依夔門,三面環水,是一座地勢險峻的要塞。

白帝城原本是龐羲的住處,有一千軍隊駐紮,不過由於龐羲已遷去巫城,白帝城便空置了,只有百餘駐軍,而留守魚復縣的駐軍駐紮在縣城東北的一片曠野裡,緊靠長江碼頭。

目前留駐巴東的軍隊約四千餘人,由龐羲之弟龐俊和幕僚鄧芝率領,此時,鄧芝也得到了劉璋暴斃的消息,這彷彿是一個信號,使他立刻意識到,荊州軍的西進就在眼前了,他格外警惕,建議龐俊派出大量探子去四周探查情況。

大帳內,鄧芝正和龐俊商議對策,他剛剛接到成都送來的牒文,劉循已經繼承益州牧之位,要求各地太守前往成都表示效忠,龐羲作爲益州第一元老,又是劉循的岳父,自然倍受重視,劉循親自給龐羲寫信,請他無論如何去成都替自己坐鎮。

如果是龐羲接到這封信,他十有八九是要去成都,或許他就放棄了引荊州軍入蜀的想法,全力支持女婿爲益州之主,偏偏龐羲不在巴東,而是去了建平,使這封信被鄧芝和龐俊得到了。

鄧芝就不用說了,他已暗中投效了劉璟,而龐俊也是全力支持荊州軍入蜀,他從來不喜歡劉璋父子,當年龐羲把小女兒嫁給劉循時他便強烈反對,現在他更不看好巴蜀的前途。

“這次劉循繼位,名不正,言不順,既不是朝廷認可的世子,也沒有任何封爵官號,我估計沒有多少郡縣承認他。”

鄧芝沉思片刻道:“將軍說得不錯,除了汶川郡和蜀郡會支持外,其餘都應該以觀望爲主,不會輕易站隊,關鍵是二公子一定會和劉循爭位,鹿死誰手尚不可知,太積極表態確實是愚蠢的行爲,更何況劉荊州在一旁虎視眈眈,沉默纔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龐俊眉頭微微一皺,“我很擔心大哥,就算我們不把信給他,他一定會從別的渠道得知劉循繼位的消息,我就害怕他改變心意,拒絕荊州軍入蜀,那就麻煩了。”

鄧芝也嘆了口氣,他們現在也無可奈何,就在這時,帳外有士兵急聲稟報:“啓稟龐將軍,有探子發現一支萬餘人的軍隊正向我們這邊疾速趕來,好像是嚴顏的軍隊,距縣城已經不到二十里。”

這個消息讓鄧芝和龐俊都大吃一驚,他們立刻意識到,這是嚴顏過來搶佔巴東了,“我們現在怎麼辦?”龐俊急問道。

“我們只有四千五百人,遠不是嚴顏軍隊的對手,要麼放棄魚復縣東轍。”

“可是....這不就是把巴東郡拱手讓給嚴顏嗎?”龐俊有些遲疑道。

“這也沒有辦法,我們實力不如人,縣城城牆又太矮小,根本守不住,如今之計,只有保住軍隊要緊。”

龐俊點了點頭,“那就依先生之言。”

他站起身喝令道:“傳我的命令,軍隊立刻集結,向東撤離!”

命令傳達下去,四千餘軍隊迅速集結整軍,這時探子又傳來消息,嚴顏前鋒距離大營已不足十里,龐俊和鄧芝立刻率領離開了大營,向東撤退。

但就在他們剛剛從大營撤退之時,四周忽然喊殺聲震天,從水路先至的張翼五千軍已埋伏多時,就等待這個機會。

張翼一馬當先,率軍衝殺而至,黑暗中,他的戰馬衝至龐俊面前,長槍一擺,疾刺龐俊咽喉,龐俊躲閃不及,被一槍刺穿了咽喉,當即斃命。

張翼挑翻龐俊屍體,大喝道:“給我殺!”

五千軍隊從兩邊掩殺而來,殺得巴東軍節節敗退,就在這時,嚴顏的一萬主力軍殺至,巴東軍再也無法支撐,兵敗如山倒,被嚴顏軍隊一路追殺,投降者不計其數。

鄧芝在幾十名士兵的拼死保護之下,逃出了敵軍追殺,向巫城落荒逃去。

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971章 賈詡到來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38章 錦帆賊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73章 獲封新職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521章 武陽不利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634章 夜攻合肥第870章 進退維谷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881章 幷州危急第832章 魏國來使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28章 初臨武昌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75章 許都之謀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588章 南蠻僱傭軍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36章 赤壁酒館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972章 初次談判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
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971章 賈詡到來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38章 錦帆賊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73章 獲封新職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521章 武陽不利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634章 夜攻合肥第870章 進退維谷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881章 幷州危急第832章 魏國來使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28章 初臨武昌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75章 許都之謀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588章 南蠻僱傭軍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36章 赤壁酒館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972章 初次談判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