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庫恩布 于成龍

廬江又名廬州,乃是座歷史名城,史載“廬江”二字最早乃是《山海經》中海內東經出現的一條江名,後郡因江名,縣因郡名,始得廬江一稱。ωω.m大明洪武年間在廬江設府,爲江南左除安慶蕪湖又一重鎮,物產豐富,商貿達,人文薈萃,堪稱繁華之地。只可惜崇禎八年廬江叫農民軍賀一龍馬守應部攻克,七年後張獻忠再次攻克廬江,這兩次失陷使得廬江再不復往昔繁華,在江南左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和安慶蕪湖已是不能比。

郎廷佐任兩江總督時,曾有意將江南布政使司拆分爲江南左和江南右兩個布政使司,其中江南左布政使司駐地便想定在廬江,後來考慮廬江人口不及安慶,錢糧收入也不如蕪湖,這才放棄廬江。周士相將江南省拆爲江蘇和安徽兩省時,也曾起意將廬江做爲安徽省會,也因同樣原因沒能定下,且當時廬江尚在清朝手中,所以最後定的是安慶爲安徽巡撫衙門所在。

月前,廬江知府曾玉聞皇帝北逃,知道清朝大勢已去,立時領全城士紳易幟反正。他這也是見機的快,先行反正總比被擒投降的好,可惜南都還未派人來接手,廬江就再次失陷。曾玉僥倖逃脫到安慶去報訊,其餘隨他一塊反正的官紳卻大半叫清軍給擒住了。

辮子兵再次入城那刻,廬江全城百姓都是驚恐萬分,因爲辮子兵的規矩,復城不叫收復,而叫征服,凡征服之城,不會立行安撫治理,而是先施屠城事,縱兵幾日後再行封刀,叫那些隨軍來的漢人官員開印視事,安民治地。自滿清入關,十七年來,此基本爲清軍慣例,難得打破。有些地方因爲明清反覆爭奪,結果被清軍來回屠城,以致城中只有老鼠,沒有活人。

這一次,卻是稀罕了。正當全城百姓只以爲大難臨頭,人人痛罵知府曾玉爲他們帶來殺身之禍時,入城來的辮子兵卻如王師一般,竟是對百姓秋毫無犯。

那辮子兵的大帥庫恩布入城時便叫手下在各門榜安民,又令親兵執刀巡視全城,但現有兵私入民宅的,那真是立時揪出來,活活拖到街口,敲鑼招來左近百姓,叫他們細,將那兵犯的事一說,便當着百姓面砍了腦袋。

此舉讓廬江百姓們恍若隔世之人,一個個也是不敢相信,再後來就是全城盡是稱頌大清王師之聲,都道庫恩布大人的兵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端的是軍紀嚴明,放眼天下,無人能及矣。

百姓如此,官紳們自也如此,不過他們遠些,只道現在清朝勢衰,庫恩布此舉意在收拾人心,以固地方而矣。百姓們都能得到善待,況他們這些人。不少官紳在聽到消息後都認爲庫恩布斷不會追究他們跟隨曾玉歸明之罪,說不定反而還要繼續用他們,畢竟庫恩布大人手下的辮子兵大字不識一個,語言也不通,這安民治事還得靠他們這些廬江本地的士紳。不然,庫恩布大人從哪裡收稅去。

第一天,也真是無事生。

庫布恩大人將一衆被擒官紳喚至府衙,叫各人自己報上名來,從前所居何官,何等功名,然後一一備冊,過程之中皆是好言好語,全無半點惡語,然後便命這些官紳都回去,叫他們不必擔心,朝廷正是用人之時,不會因一時失節而懲治他們。只消他們改過自新,朝廷會給他們機會,他庫恩布同樣也會給他們機會。

人嘛,浪子回頭金不換,是不?

大喜,官紳們都是大喜,沒有殺身之禍,還能繼續做官,天上掉下的大好事,哪個不歡喜?

庫恩布大人英明,聖上仁義,大清萬歲!

士紳們歡天喜地離開府衙,回到各自家中,一邊喝着定心酒,一邊誇讚庫恩布大人真有古賢之風。

然而,第二天天還沒亮,這些官紳們的家人就赫然現自家府宅被辮子兵圍了,大門上還用朱漆刷了一個大大的“逆”字。

這是何意?

衆官紳們糊塗了,庫恩布大人不是說過對他們計往不究,還要依重他們麼,怎麼回頭就叫兵把他們家給圍了。

官紳們百思不得其解,卻知事情不妙,他們想去找庫恩布大人問個明白,可門口那些操着廣東話的辮子兵卻不答理他們,根本不放他們出來。

然後事情便向着士紳們最擔心的方向走去,庫布恩大人可沒有什麼古賢仁者之風,這傢伙完全就是個貪財食言的惡鬼!

連着四天,辮子兵在廬江城中大肆抄家,抄家的憑據就是這些官紳在府衙自己交待的那些。抄家的標準是誰官大,誰的功名更高,誰家就更有錢。哪怕沒有錢,那些抄家的辮子兵也認定你必須有錢。沒錢?打,往死裡打!

庫恩布大人將此美稱爲“追髒”,說這些官紳都是貪贓枉法,吸食鄉民膏血之人,無一不是惡貫滿盈之輩,又附逆從賊,不抄他們的家抄誰的家!

辮子兵逮捕的官紳及其家人上千人,抄得的錢財上百萬兩,其它值錢物計更是不計其數。

“髒”追的越多,“追”的勁頭便更大,到後來,“追髒”的對象已經不單單是這些做過官,有功名的士紳,連那些原先在府衙和附廓縣衙的小吏衙役們都不能倖免,一個個被鐵璉鎖着打得半死,只爲讓他們“吐”出髒銀來。

被拘捕的官吏一半關在廬江府的大牢中,一半關在附廓合肥縣的牢中。這些人真是慘得很,天天被辮子兵拷打追贓,每天都有屍體被擡出。兩座大牢前的那條街現在幾乎沒人敢在那經過。

做過崇禎朝戶部主事,後來降清後做了滿清順天知府的陳大龍在安慶的這間老宅有一百多間屋子,乃是廬江城中最好的宅子,內中亭臺樓閣,假山美池,應有盡有。結果現在這座大宅一夜換了主人,庫恩布大人成了這座大宅的新主人,他不擔住了進去,還將宅子原主人的一切都接收了下來,內中就包括一個陳大龍從江南買回來的名妓。

庫恩布大人住進陳宅的當晚,那徐娘半老的名妓就鑽進了庫恩布大人的被窩,一番手段下來,庫恩布大人竟是接連興了三次,瞬間生出寶刀未老的自豪。一高興,就賞了這名妓一錠黃金,把這名妓喜得更是媚眼直拋,結果庫恩布大人卻一個哆嗦。

.......

“大人,你說齊王爲何要咱們呆在廬江?”

庫布恩大人的親信,現爲總兵官的賈大一直就弄不明白這件事。

“齊王的事,咱們聽着就行,管那麼多做什麼?”

庫恩布隨口說了句,這會眼珠子正盯着一盒抄來的珠寶光呢。

庫恩布大人的另一個親信宋錢將一本賬薄遞了上來:“大人,這是這兩天的賬薄,你”

“唔。”

庫恩布的目光從那拿珠寶上挪開,懶洋洋的翻了翻帳薄,點了點頭,吩咐宋錢:“東西你都收好,金礪那邊你另外弄本賬給他

宋錢會意道:“大人放心,卑職定會做得滴水不露。”

庫恩布大人輕笑一聲,論機靈勁,還是宋錢多些,賈大差了些。

宋錢下去後,賈大還是很擔心,他道:“提督大人,要是叫齊王知道這些事,會不會對咱們不滿?”

“我又沒對百姓如何,只拿那些官紳開刀,有何不可?”庫恩布一臉不在乎,嘿嘿一笑,“再說,追來的錢財,我又不獨吞,給齊王三成總成吧?拿人手短,吃人嘴軟,我唐三水把腦袋系在褲帶上替他齊王賣命,他齊王總不能擋着我弄些養老銀子吧?”

“這倒也是...”

賈大不迭點頭,心裡卻在算弄來的錢給齊王三成,那餘下的七成提督大人會分給他和宋錢多少呢。嗯,下面的兄弟也要分些,金礪那裡肯定也要給,唉,不夠分啊,得繼續跟那幫狗官追髒。

.......

“於兄,你真的要去廬江?”

北京東城一間不大的酒鋪中,兩個讀書人打扮的中年人點了一壺酒,桌上只一碟滷水,一碟花生米。這兩個中年人身上的衣服都有些舊,家境都不寬裕。

被喚作於兄的那個中年人叫于成龍,此人是崇禎十二年山西鄉試的副榜貢生,會試之後,因當時時局動盪,到處是農民軍,不時有地方官員被殺,于成龍便以父親年老爲藉口辭官不做,回到家鄉。

滿清入關後,于成龍於順治八年參加清廷的山西鄉試,結果落榜,時年35歲。在家鄉蹉跎了幾年後,于成龍終是按不住內心對仕途的渴望,便於年初來到京城入國子監學習。監生學業本爲三年,可因南方戰事和陝甘動亂緣故,他這批的監生提前結業,被吏部選派各地爲官。

于成龍被吏部選派到廬江合肥縣任知縣,其妻子知道後,極力勸阻他不要去,因爲江南正在打仗,他去了後很可能會遭難。其好友,也就是對面的中年人顧東誠也一直勸他另選一地任官,不要去廬江犯險。但勸了幾次,于成龍卻都堅持己見,不肯聽從勸告。

後日,便是于成龍南下的日期,顧東誠出於關心好友緣故,加上於妻對其也有請託,所以特意請于成龍來這間二人常來的酒鋪對飲兩杯,順便再勸。

“顧兄,我知道你的好意,我也知道南方危險,可大清如今時勢艱難,倘若人人不願犯險,這大清豈不就要亡了嗎?”

于成龍不聽好友相勸,仍是執意要去合肥爲朝廷效命。他續道:“我等讀書人既得朝廷功名,又得朝廷任用,如何能昧良心?我此行合肥,非以溫飽爲志,實要做一番事業出來。”

見於成龍說得這麼堅決,顧東誠知勸不得,只得嘆口氣,復問他:“那你去了合肥,準備如何做?”

于成龍不加思索便道:“無他,六字耳!”

“哪六字?”

“治亂世,用重典!”

于成龍“叭”的一聲將酒杯放下,“南方爲何變局,還不是因爲朝廷待人太過仁義,以致宵小之輩橫行,致使江南變天!只恨我于成龍不過監生,官只縣令,若能爲督撫重臣,必使鐵腕教那宵小之輩知道朝廷手段!”

.........

明天和其他學員一起出,適應場地,後天大後天連考兩天。願我的讀者們人人爲我續一血,讓我滿血歸來!

來來來,我爲傲骨續一血!膜蛤膜蛤!(未完待續。)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八百九十一章 福臨以爲我死了麼?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了活下去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四百九十七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十章 官員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七百八十九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七百八十六章 還都 親王 公主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四十章 公庫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
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八百九十一章 福臨以爲我死了麼?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了活下去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四百九十七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十章 官員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七百八十九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七百八十六章 還都 親王 公主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四十章 公庫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